-
人民日報評論部: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編 者 偉大抗疫精神之所以偉大,因為它是戰風鬥雨凝結而成的,是無數人攻堅克難沉澱而來的 當此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之際,最需要激發精神的力量、堅定必勝的信心,偉大抗疫精神為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之際,一段視頻在網上刷屏
-
北京日報評論:強起來的中國理應在精神上「立起來」
小小畫作戳中痛處,某些人的強烈反應並不意外,霸蠻嘴臉和「雙標」套路我們也很熟悉。倒是在整個事件中,包括「烏合麒麟」在內的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面貌,讓人眼前一亮:面對血腥暴行,事關人類良知,大聲疾呼、仗義執言;眼見霸權囂張,面對威脅攻擊,從容淡定、不卑不亢。一圖勝千言,中國年輕人的態度就在其間。
-
常州日報評論員:以「無我」境界創「大我」格局
以「無我」境界創「大我」格局 本報評論員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於強同志用行動和生命詮釋了新時代優秀紀檢監察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和價值追求。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
-
江霖:國無德不興,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人無德不立
另外,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次課程講到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用明德引領風尚: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此處的德即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道與德的關係:道就是價值體系,德就是行為規範。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工人日報評論員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雄壯鬥爭中,又產生出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他們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偉大精神來自於偉大的人民。
-
新華社評論員:以塞罕壩精神建設美麗中國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以塞罕壩精神建設美麗中國 新華社評論員 跨越55年,三代人奮鬥不息,把「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變成了廣袤林海,這是怎樣的人間奇蹟?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先進事跡,號召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我們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一棵松」到「百萬畝」,從茫茫荒原到生態寶地,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鬥,在高寒沙地上書寫了改天換地的綠色傳奇,鑄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塞罕壩精神。
-
艾弗森無球打的好,殺傷力強,不屈服的精神
首先無球打的好。無球能力是很多球迷非常容易忽略的技術。小個球員的敏捷性、通過性在打無球時大個子很難跟得上,這就會製造出很多空位投籃、立足不穩、防守失位等機會。很多球星不願意去打無球,總喜歡運球20秒,大不了甩鍋,這樣數據賊漂亮。這種球星到了季後賽,遇到針對性防守,直接隱形。
-
光明日報:南嶽一聲雷——王夫之與船山精神
王夫之是中國精神的剪影,也是中國文化的名片。他主張「知而不行,猶無知也」「君子之道,力行而已」,治學當為國計民生致用,反對治經的煩瑣零碎和空疏無物。 近代以來,王夫之的學術思想對後輩學人影響極大,今天對我們民族文化建設尤其具有現實意義。如何認識船山先生、把握船山思想?如何對船山思想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些問題,尤其值得我們深思。
-
光明日報評論員:自信,所以我們無懼無畏
不懼風雨,不畏險阻,是大國的自信,也是大國的擔當。過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發展與世界大勢的相激相蕩,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日益增多的複雜局面,我國依然取得了多方面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黨和國家有面對任何「風雨險阻」的自信與沉穩,也體現出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決心。
-
讓楊根思精神在新時代再放光芒
今年是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犧牲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號召全國人民學習楊根思精神。70年前,楊根思在戰場上喊出錚錚誓言:「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三個不相信精神成為革命軍隊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寶貴精神財富。英雄遠去、精神永存,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
光明日報評論員:科學精準抗疫驅魔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讓疫情魔鬼藏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行的鬥爭中,每個人都有責任,唯有全社會齊心攜手、履職盡責,才能更好地創造條件,使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向有利方向轉化。
-
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人這一生,總要有所依靠,有所追求。依靠的,不是其他,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品德,追求的也不縹緲,就是近在咫尺的幸福。而要想心安理得享受世界的恩賜,誠信和人品就缺一不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信之人,難行天下。
-
湖南日報評論員:致敬良師
湖南日報評論員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前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由湖南省教育廳聯合湖南日報社、湖南省教育基金會推選的24名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獲獎者站到了鮮花簇擁的舞臺中央,接受全社會的禮讚。
-
道德模範餘友傑:醫乃仁術 無德不立
醫者有仁心,在普陀醫院大內科主任兼血液腫瘤科主任餘友傑心中,「醫乃仁術,無德不立」是他從醫20多年來一直遵守的職業道德,讓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時,儘量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更是他行醫的初心。餘友傑告訴記者,很多腫瘤病人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棄,往往精神焦慮、抑鬱,情緒低落多變,有的性格暴躁難以溝通。當這樣一名醫生,不僅要在醫術上讓患者及家屬放心,更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到了醫院,醫生就是患者的最大依靠。」
-
光明日報評論員:多理解 多寬容 多包容
光明日報評論員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走進社區,傾聽發生在這裡的一線故事。他叮囑說:「對群眾出現的一些情緒宣洩,我們要多理解、多寬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導、解決實際困難。」
-
英雄的人民展現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家國情懷
湖北日報評論員「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
-
強起來的中國理應在精神上「立起來」,追求和為貴決不意味著逆來順受
小小畫作戳中痛處,某些人的強烈反應並不意外,霸蠻嘴臉和「雙標」套路我們也很熟悉。倒是在整個事件中,包括「烏合麒麟」在內的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面貌,讓人眼前一亮:面對血腥暴行,事關人類良知,大聲疾呼、仗義執言;眼見霸權囂張,面對威脅攻擊,從容淡定、不卑不亢。一圖勝千言,中國年輕人的態度就在其間。
-
什麼是騎士精神?騎士精神也是一種貴族精神,與富貴無關!
關於一組拍攝使我產生的思考:騎士精神也是一種貴族精神,是自由意志和契約精神的一種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士"族就是貴族階層一群人,他們是社會道德的和貴族價值的捍衛者。電影《老炮》便是士族精神的一種歌頌。文有文士、武有武士,他們都是人類社會的佼佼者。騎士也是一種"士",放蕩不羈的表象下隱藏著那種自由意志和俠義精神,光明磊落頂天立地。騎士的符號便是駿馬,就是如同文武士的佩劍。馬之所以高貴不單單是外形的俊美,而且是千年來貴族們賦予這種動物的精神氣質。馬的可愛還體現於千年來與人形成的默契,這種默契或者心靈感應是經過上千年所形成的。
-
南方日報評論員:拿出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來
不了解中山過去的輝煌,便無法理解中山今天的失落。曾經虎虎生威的「廣東四小虎」之一,如今卻成了獨獨落下的一隻。近4年來,中山經濟增速一路下滑,再未超過其他「三虎」:東莞、順德、南海;2019年前三個季度,中山經濟增速更是跌入全省「墊底層」:2.6%、0.9%、1.1%。形勢催人,時不我待。中山經濟已經退無可退,也無路可退,必須痛定思痛、知恥後勇。
-
每日一詞∣偉大抗疫精神 great spirit of combating the COVID-19...
他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捨生忘死,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