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紅三部曲之紅》:他將世界上不可見的秘密,藏在紅色裡

2020-12-14 影視劇材優選

他將世界上不可見的秘密,藏在紅色裡

"廣泛地愛一切人,無差別地平等地愛一切人。" 即是博愛。

看似抽象又難以達成的博愛,波蘭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下文使用簡稱翻譯《紅》)精準地闡釋了這一主題。

故事講述兼職模特瓦倫丁、退休法官,與年輕法學生奧古斯特宿命般的不解之緣。

色彩與構圖的雙重奏

《紅》中大量使用紅色來表達 "博愛"的象徵含義。

通常,想要色彩的象徵意味明顯地體現,不免需要誇張運用,且色彩本身含義要通俗易懂如果不明白藍、白、紅在法國國旗中,分別代表著自由、平等、博愛的象徵含義,就無法理解這部電影中無處不在的紅色。

即使都是紅色,在不同的景框中也有不同的設計和作用。

位於畫面左下方的紅色被子、狗鏈,左半部分懸掛的紅色包包,飽和度較高,而右側露出一點點的紅柜子顏色較淺。導演為使構圖分量均衡,有意識地讓畫面左側、下方更厚重、突出一些,符合觀眾視線從左向右、由下往上的觀賞習慣。

色彩的相互作用上,紅和綠互為補色,在走秀場景中瓦倫丁穿了一件綠色風衣,但我們的視線並不會被旁邊穿紅衣的模特帶跑。綠色可以平衡高能量的紅色,也使畫面更和諧、活潑。

紅色的分布和分量成正比,瓦倫丁所在之處,總是充滿大面積的紅色,她的家、咖啡店、廣告布景、保齡球場、走秀舞臺,突出她本身就擁有博愛的特質

相對的,退休法官家中的紅色則零星又稀疏

例如畫面中收音機是主體,代表著退休法官的竊聽,除此,我們可以看見左下角亮度較高的紅杯子,及幾本暗紅色的書。

退休法官從書櫃中拿酒出來的畫面,透過鏡子的反射,展現出空間感的同時,最吸睛的還是畫面中最亮的兩盞紅色小燈。暗示退休法官並非一丁點博愛精神都沒有,他只是需要被"點亮"

電影前半部分老法官沒有離開過家,直到接近結尾處,他才走出家門來到瓦倫丁的舞臺。此時他站在大面積的紅色中,代表退休法官在與瓦倫丁相處後心境發生了轉變,放棄竊聽、自我檢舉,並敞開心扉認同瓦倫丁的善意。

不僅色彩可以明顯展現人物情緒變化,從封閉式構圖到開放式構圖的轉變,也可一探退休法官的心境。多處鏡頭設計讓退休法官被整個畫面被框住,封閉壓抑又沉重;同時窗戶意象也是偷窺的象徵,可參照希區考克的《後窗》

如同他窺探鄰居的生活,鏡頭代替我們也在窺視他的處境;值得注意的是,結尾處退休法官得知瓦倫丁還活著時,站在被砸破的玻璃後,碎掉的窗戶恰好是整個畫面的"出口",他憑藉著這一破碎的出口,得到了喘息的空間。

顏色、構圖、細節上的暗示貫穿了全片。看懂越多的暗示,越能理解導演講這個故事的用意

退休法官年輕時的經歷和奧古斯特驚人的相似,例如他們都被金髮女友背叛,女友送的鋼筆也一模一樣;他們喜歡彈背帶的小動作;且都有偷窺的習慣,這一點不太明顯。

奧古斯特唯一偷窺行為是他爬窗目睹了女友家中出軌,但這是不合常理的行為,通常敲門、破門而入都可以理解,而他冒著生命危險爬二層差一點踩空摔下去。他非看到真相不可的偏執做法,暗示著內心的偷窺欲。

另一個暗示是鏡頭給了退休法官家中的CD一個特寫,和瓦倫丁在音像店想買,卻被奧古斯特搶先買走的一樣。

瓦倫丁打保齡球時不遠處破掉的杯子和煙,對應退休法官竊聽的一對年輕情侶分手。在紅色背景的襯託下,傷痕累累的杯子暗示受傷的愛情。

暗示除了給予線索,有時也會故意給出錯誤信息,迷惑觀眾。如暴風雨中落下的廣告畫報無人問津,似乎暗示著瓦倫丁在沉船事故中的隕落。

全片採用低調照明風格,以自然光為主。瓦倫丁和退休法官的談話,多在光線柔和的傍晚或只有一盞檯燈照明的晚上,兩人臉上總是一半明亮一半陰影,相框折射出她一半的表情。只有在退休法官講述他竊聽氣象臺時,光線應景地突然變明媚了,是難得的"高光時刻"。

追逐與再現不可見的世界

有時電影投向不可見的世界,希望透過影像來表達超越可見現實的東西。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70、80年代"道德焦慮電影"沒落後,找到了法國資金,創作了浪漫色彩濃厚的《維羅妮卡的雙重生命》而成功轉型,緊接著又拍了《藍》、《白》、《紅》,透過一些小人物探討生命內在化的人道精神。

其紀錄片中對他的評價如是:"他從一個實用的唯物主義者,變成了一位真正的人道主義者。"

如《紅》中大量運用紅色,《藍》、《白》也用相同的色彩表現方法來運用藍色、白色。不過那兩部的故事相對容易理解,《紅》的可看性和神秘感是三部中最強的。

特別的點是,《紅》的女主伊蓮娜·雅各布同時也是《維羅妮卡的雙重生命》的女主維羅妮卡。她的表演非常靈動,飾演兩個不同的維羅妮卡,將兩者之間微妙的吸引力掌控得恰到好處。

當時25歲的伊蓮娜被基耶斯洛夫斯基挑中,第一次飾演了女主角。從劇照就可以看出維羅妮卡也很適合穿紅色,皮膚白裡透紅。當導演籌拍《紅》時,伊蓮娜就是不二人選。相比,伊蓮娜在《紅》中的表演更為自如、成熟,褪去了《維羅妮卡的雙重生命》時期的青澀少女感。

記錄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提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人半夜兩點醒來再也睡不著,第二天這個人的同事舉著報紙給他看,有個和他長相一模一樣的歌手夜裡去世了。

導演認為這世界上有很多我們沒看過的秘密。《維羅妮卡的雙重生命》和《紅》恰恰就是展現了那些秘密,兩部作品在風格、色調上也十分接近。維羅妮卡是不同空間的相似生命體。而《紅》是不同時間的相似生命經驗。而電影就是對這些不可見之秘密的再現,而不是解謎。

不必太糾結奧古斯特和退休法官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他們是,又不是。

博愛的最終展現是救援

在影片中有一位丟瓶子的老人,他在三部曲中都出現過。

《藍》的女主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根本沒注意到這個老人的困境;《白》的男主看到了,卻不想上前幫助,只是冷眼旁觀;《紅》中瓦倫丁看到老人,立馬上前幫忙。

三種選擇,意在討論對身處困境之人的不同反應。而《紅》一定是對的嗎?

這就要回到核心主題上來問,什麼是博愛?什麼樣的行為可以稱為博愛?為了讓自己心安,或是不忍心而做出的選擇是博愛嗎?

瓦倫丁和退休法官的談話,多是圍繞這個課題,但顯然他們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任何議題,電影都不可能給出唯一的答案。

故事的契機是瓦倫丁撞了退休法官的狗,他問她為什麼要救,是否為了自己心安,不在夢中夢見一隻死去的狗?出於良心的選擇,並無不可。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性善論,探究其核心就是一個心安與否的選擇,是做壞事良心會不會痛的問題。

退休法官竊聽的故事更為複雜,男人在電話中與同性戀人蜜語,妻子在做飯,女兒在樓下偷聽電話。和被無罪釋放的水手故事一樣,在這裡人道精神的選擇和正義的選擇,剛好是相悖的。

而瓦倫丁和退休法官實際上做了一樣的決定,我認為他們的博愛,都是有瑕疵的,是容許錯誤存在的,皆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基礎上的幫助,動機或許是不忍心,或無心之舉。

結局給出的其中一個答案是樂觀的、無瑕疵的、廣義上的博愛,即是救援。但導演仍在電影細微之處存疑,試圖探尋博愛的複雜性。

瓦倫丁拍的廣告布景,和結局船難被救的背景、表情,細緻到眼神都如出一轍,只是最後的紅色背景並不是一塊布,而是現場搜尋生還者的救生員穿的紅色衣服,是救援之紅

被救的七人中有六人是三部曲的男女主角,剩下一人不知是誰,那一人,可以是任何人。

重要的是她不再是孤單的一個人,與退休法官、奧古斯特的相識,似乎成為了他們不幸輪迴中的一個變數這經典的一幕也是抽象的主題落實到具體行為上的升華,圓滿了三部曲。

相關焦點

  • 藍白紅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留下世界的最後一抹色彩
    1994年是影壇優秀作品井噴的一年,而其中就包括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藍白紅三部曲之紅》。三部曲系列的第4期就將聊聊於1993年到1994年出品的藍白紅三部曲。1993年,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部《藍白紅三部曲之藍》上映。
  •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深度剖析「紅色」影調在片中的三重寓意
    文/卷姐電影《藍白紅三部曲》是法國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藍白紅三色是法國文化的象徵,分別代表了自由、平等、博愛。基氏借電影的形式講述普通人的故事,背後其實是對法國文化的質詢和探索,三部曲以三個故事分別表達了現代人面對自由、平等、博愛這個傳統價值觀的情感與困惑。
  • 從經典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走入澤貝紐...
    從經典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走入澤貝紐·普瑞斯納的音樂世界 2020-05-27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虛構的倫理,偉大的法蘭西精神,再看《藍白紅三部曲》帶來的思考
    街頭一隅,一個老者弓著身子、顫抖著手,使出渾身氣力,緩緩地將一個空罐子塞進回收箱裡。這個情節出自電影《藍白紅三部曲》。重看波蘭大師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情節早已忘了大半,但那一再出現的玄秘片刻,卻始終銘記在心。
  • 豆瓣日曆 2020年12月21 日《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今日主題影片:《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英語:Three Colours: White,法語:Trois couleurs: Blanc,波蘭語:Trzy kolory: Bia y),是一部1994年出品的克日什託夫·基斯洛夫斯基電影作品,為三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波蘭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1957至1962年間,他在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洛茲電影學校修導演課程,畢業作品是紀錄片《來自洛茲城》。1966年,他執導個人首部短片《電車》。1969年,憑藉紀錄片《照片》,初出茅廬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電視舞臺,開始了他的紀錄片生涯。1974年,耶斯洛夫斯基因紀錄片《初戀》(First Love)在克拉科夫舉辦的國際短片節上奪得金龍獎桂冠。
  • 再看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不自由平等,卻博愛溫柔
    多年前看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時,我還沒有讀影評的習慣。當時覺得電影之於我是很個人、甚至私密的,尤其看藝術電影。我深深著迷於那種看完之後說不清的似懂非懂、心領神會,在日記裡塗寫些空泛美麗的詞藻和感觸,仿佛那就是詩意和藝術。他人的分析評論、導演的拍攝想法,對年輕的我而言一點也不重要,電影無須解釋,我只願感受。
  • 這個系列電影憑什麼成為影史最經典三部曲之一
    他的經典之作「藍白紅三部曲」,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藍白紅三部曲之白》及《藍白紅三部曲之紅》三部組成,被譽為電影史上最佳的三部曲之一。先後於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1994年柏林電影節和1994年坎城電影節入圍主競賽單元和全球首映,並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和最佳導演獎銀熊獎兩項大獎。
  •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以自由譜寫生命與死亡的變奏
    《藍白紅三部曲》是法國天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藍白紅三色不僅是法國國旗的顏色,更是歐洲文化的象徵,代表了自由、平等、博愛。其中《藍》是三部曲的始章,也是我第一次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他是一位大器晚成卻英年早逝的電影藝術家,也是一名具有顯著個人風格的作者導演。但坦率地講,他的電影並不容易看懂。
  • 紅色婚禮的大氣和溫度,一場王與王后的權力遊戲,中世紀的古堡風
    這個世界如此遼闊和美麗,而大多數人從生到死,都在同一個角落不挪窩,沒見識過別處的風景,我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再一次挑戰極限、追趕時間,在婚禮前半個月開始準備此場婚禮的手工,30,000顆水晶珠在十幾天之內全部完成。
  • 人生必看的33部經典三部曲,每一部都足以載入史冊
    影史上也有不少經典的三部曲系列,其場面之宏大,劇情之連貫,製作之精美,在電影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裡程碑版式的深遠意義。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史上最全的三部曲影單,共計33部,定讓你一次看過癮。
  • 孤獨像風鈴,而回憶是池水——《藍白紅三部曲之藍》
    片名/藍白紅三部曲之藍導演: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編劇: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克日什託夫·皮耶謝維茨 / 阿格涅絲卡·霍蘭 / Slawomir Idziak / Edward Zebrowski
  • 《隱秘的角落》驚悚的秘密,都藏在音樂裡
    《隱秘的角落》驚悚的秘密,都藏在音樂裡 2020-07-1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上最神秘的3大地方,藏著人類的秘密,被稱「人類的禁地」!
    世界上最神秘的3大地方,藏著人類的秘密,被稱「人類的禁地」!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神秘的3大地方,這三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傳奇之處,也是讓許多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有許多人覺得這三個地方藏著人類的秘密,也有人將這三個地方稱為是「人類的禁地」。
  • 《完美陌生人》:有多少人的秘密藏在手機裡?
    在月食之夜,三對處於不同階段的夫妻和一個離了婚的單身大叔,七個朋友聚在一起吃晚餐。在女主人伊娃的提議下,他們玩了一個「共享手機秘密」的遊戲。每個人把手機放在餐桌上,當晚收到的簡訊、社交消息、電話等等一切手機信息公布出來。
  • 大年初四,三部曲電影推薦,《無間道》還是《教父》你會怎麼選?
    特工伯恩找身份——動作懸疑驚悚燒腦典範《諜影重重》三部曲一場大戰之後,特工伯恩被大海上的漁民在狂風巨浪中發現,身負重傷神志不清,只有一個地址被植入皮下,醒來之後的伯恩不記得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身在此處,只有時不時閃回的記憶片段在不斷提醒他
  • 菊次郎的夏天、夢旅人和藍白紅,那些牛叉閃閃的電影推薦第十四彈
    比利本來每周都去一回拳擊班,偶然的機會卻讓他走上了不一樣的路途。《菊次郎的夏天》暑假到來,自幼喪父的小學三年級學生正男(關口雄介飾),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別無聊。他拿出母親從外地寄回的信,準備自己一個人去愛知縣豐橋市看望母親。
  • 有生之年系列,「愛在三部曲」續集正在研討中
    「愛在三部曲」,是影史上獨特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三部電影總耗費的製片成本不過千萬美元,僅僅依靠兩位主角從頭到尾的對話,就成為了經典。男主角伊桑·霍克在3月23日傳來新消息,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有關「愛在系列」第四部電影的情況。他說,系列第四部的方案正在研討中。導演理察·林克萊特正在考慮兩個計劃,第一是拍短片,故事緊接《愛在午夜降臨前》4年之後;第二是拍一部長片,那將會是「20年後」的故事。
  • 1994電影之年,請勿忘這六部冷門神作
    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等神作共同創造了一個「電影之年」。這一年的經典作品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一些本應值得被銘記的,變得容易被忽略。比如以下六部,豆瓣上的評價人數都不到10萬,與幾十上百萬的「流行經典」相去甚遠。
  •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經歷車禍、重傷、親人死亡後,她獲得新生
    以上劇情出自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Trois couleurs: Bleu),由波蘭裔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執導,豆瓣評分8.5,片名取自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藍色象徵自由,影片以細膩沉鬱的風格展示了朱莉從創傷到恢復並重獲心靈自由的漫漫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