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型會不會優化?蘇57原型機鉚釘密布,發動機無任何隱身處理

2020-12-16 鋒芒FM

機身布滿鉚釘的蘇57

在三代戰鬥機領域,俄羅斯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先後發展出了米格29、蘇27、蘇35以及蘇47等多款戰鬥機,無論是研發理念還是技術水平都堪稱一流,但在四代機領域卻漸漸開始掉隊!三代戰鬥機的「百花齊放」是基於蘇聯多年以來積攢下的技術老底,上世紀90年代後,俄航空工業對新一代戰機的研發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俄國家試飛中心的蘇57原型機

1997年F22戰鬥機首飛,使得俄制戰機與美制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第一次被大幅拉開,因此在2000年初,出於對美制戰機技術追趕的目的,蘇霍伊在整體技術並不成熟的情況下上馬了蘇57戰鬥機項目。當前蘇57已經製造出了10架原型機並且進入了初步的量產階段。近日俄國家試飛中心的蘇57原型機進行了對外展示,從圖中可以看到,蘇57原型機的機身布滿鉚釘,發動機也未作任何隱身處理。

蘇57原型機機身布滿鉚釘和補丁

蘇57的製作工藝是俄制戰機中最好的

鉚釘是戰鬥機離不開的小部件,戰鬥機的內部是由肋條、桁條、梁等構成的內部主體框架,外表是由鋁合金或複合材料製造的一層蒙皮覆蓋,蒙皮的固定就需要用到鉚釘,目前的三代四代戰鬥機以及接下來的五代戰鬥機都離不開鉚釘。雖然如此,但蘇57戰鬥機的鉚釘分布太過密集,整體製作工藝在四代戰鬥機中是最差的。

蘇57發動機噴口未作任何隱身處理

俄制戰機製造工藝向來以「粗狂」著稱,比如用航空不鏽鋼打造的米格25戰鬥機,俄制戰機在設計製造時不會過於追求戰機的精緻打磨和極致性能,而是重點強調戰機的維護性、可靠性和是否可以快速大量生產,因此即便被奉為經典的蘇27「側衛」戰鬥機,其製造工藝也非常粗糙。而蘇57戰鬥機的製造工藝雖然是四代機中最差的,但卻是當前俄制戰機中最好的一款。

蘇5製作工藝是俄制戰機中最好的

量產型蘇57會進行一定優化

除了遍布機身的鉚釘,通過此次大量細節展示中也可以看到,蘇57的發動機噴口沒有進行任何隱身化處理。蘇57使用兩臺117S推力矢量發動機,這部發動機最大推力可達107千牛,無論是動力還是採用的噴口轉向技術,都優於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不過F119在噴口上採取了包括噴管結構布局優化、排氣出口調整遮蔽等多種紅外隱身措施,使得F22的整體隱身性能要大幅超過蘇57。

蘇57原型機

此次展示的這些均為蘇57的原型機,編號051是蘇57最早的原型機,而編號510的則是蘇57後期的試飛機型。之所以在這些蘇57上面看到大量的鉚釘、機體補丁結構,這是由於這幾架蘇57並不是最終量產狀態,即便是試飛中的F22原型機,也會在機身上看到類似的鉚釘和「補丁」,而量產狀態下的蘇57會塗抹完整的外漆,看起來會更加精緻一些。

相關焦點

  • 摔機1年後蘇57終於服役,量產機改動巨大,性能明顯提高
    萬幸的是在2019年底首架量產戰機墜毀遲到一年後,蘇-57戰機終於順利交付。而且在這一年時間中蘇-57還成功拿下了首筆海外訂單,使其成為全球第一款出口海外的重型隱身戰機。海外用戶的青睞,也算間接對蘇-57戰機性能的肯定為自己爭回了一絲顏面。
  • 歷盡艱辛,蘇—57隱身戰鬥機開始量產,01號量產機現身
    蘇—57隱身戰鬥機開始量產了,01號量產機現身了 蘇-57戰鬥機由俄羅斯「PAK FA」計劃發展而來,前身為T-50戰鬥機,2010年1月29日首飛;從2010年到2015年秋,T-50的5架原型機完成了700架次試飛,其中多架原型機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維修
  • 深度分析:量產型蘇-57戰機終於入役俄軍 背後意義到底何在?
    俄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12月26日,首架量產型蘇-57戰機已進入俄羅斯南部軍區航空團服役,將在阿赫圖賓斯克國家試飛中心接受地面和飛行測試。而有分析認為,這架蘇-57戰機實際上是第二架量產型的蘇-57。去年12月24日,真正的首架量產型蘇-57在接受工廠測試時墜毀。
  • 首架量產機墜毀一年後,第二架正式版蘇57亮相,比殲20落後3年
    蘇57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五代機,它比殲20早一年首飛,還記得當時是2010年1月29日,而殲20是2011年1月11日才飛上天空的。可是現在,殲20已經服役3年之久,產量有五六十架了,蘇57的首架量產機才剛剛露面不久,不出什麼意外情況的話,預計會在今年年底服役。
  • 俄軍驗證隱身無人攻擊機,蘇57率先進入五代半,中國或走得更遠
    筆者認為,蘇-57單獨拿出來與中國,美國的五代機比較,卻是沒優勢可言,但把蘇-57和S-70作為一個系統再來比較,毫無疑問,這才是蘇-57的「完全體」狀態,憑藉這種特殊能力,蘇57可能率先達到來五代半水平,距六代機只有一步之遙。
  • 蘇-57最不影響戰鬥力的一項改進,量產型也保留了
    首架量產型蘇-57戰鬥機終於平安交付俄羅斯空天軍,在完成相關測試之後,這架編號藍色01的蘇-57將進入俄羅斯南部軍區空天軍作戰部隊服役。
  • 蘇57戰機露餡了,隱身性能與殲10同檔次,難怪連印度都嫌棄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4款第五代隱身戰機開始量產,分別是F-22、F-35、殲-20和蘇-57,其中對蘇-57戰機的爭議非常大,許多觀點認為蘇-57戰機的隱身性能不達標,只能算四代半戰機。最近俄羅斯公開了蘇-57戰機的宣傳片,結果讓蘇-57戰機徹底露餡,畫面中蘇-57的進氣道清晰可見,,可以發現蘇-57在進氣道內安裝了雷達波遮蔽器,這也間接證明蘇-57戰機的隱身設計存在很大缺陷。
  • 俄羅斯正在使用AR技術生產Su-57隱身戰鬥機
    但是,由於生產線工人通常習慣於戴某種護目鏡或安全眼鏡,因此再增加另一層此類眼鏡應該不會造成很大的麻煩。還應使生產線更接近無紙化工作環境,並減少對傳統指導手冊和藍圖的需求。儘管視頻顯示了該AR系統的視覺效果,但沒有聽到向用戶提供同步的聽覺輸入內容。
  • 量產型蘇-57戰機終於入役俄軍
    據俄媒近日報導量產型蘇-57戰鬥機進入俄南部軍區航空團服役俄空天軍明年將再獲得4架該型戰機自2010年原型機首飛這款隱身戰機歷經10年終入役俄媒:首架量產型蘇-57戰機入役俄空天軍而有分析認為,這架蘇-57戰機實際上是第二架量產型的蘇-57。去年12月24日,真正的首架量產型蘇-57在接受工廠測試時墜毀。據介紹,到2021年,俄空天軍將再獲得4架蘇-57戰機。12月21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空天軍將在2025年前接裝22架蘇-57戰機,俄軍在役蘇-57的數量到2028年前將增加至76架。
  • 2020年12月26日,第一架量產蘇-57戰機在俄羅斯正式服役
    蘇-57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其從首飛到第一架量產機入列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這一戰鬥機的起飛重量是35噸,巡航速度可以達到1450公裡每小時,具有空中格鬥、隱身性能好等特點。而第一架T-50原型機在2010年試飛成功,2017年其正式命名為蘇-57,2018年3月完成測試,2019年俄空軍準備購買蘇-57戰機訂單,並且這一機型進入量產階段。
  • 拍扁的蘇27:蘇57遠比F22和殲20落後,為什麼俄軍還要買?
    特別是從隱身戰機最重要的性能指標——隱身能力上講,蘇-57隱身戰機是這幾款戰機中最差的,以至於很多人將蘇-57形容為「拍扁的蘇-27」。隱身能力這項短板是現階段很多人瞧不起蘇-57的主要誘因,甚至有人認為蘇-57根本不配列入隱身戰機行列中。
  • 美媒:蘇-57戰鬥機生產線曝光,或使用中國技術
    蘇-57預計將從2022年起裝備新型「產品30」型發動機,俄羅斯消息人士指出,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發動機。據報導,蘇-57計劃於2020年12月加入俄羅斯空軍。目前,俄羅斯空軍正在訂購76架蘇-57,將在2027年前交付。有報導稱,阿爾及利亞已經訂購了十幾架蘇-57戰鬥機。
  • 搶在殲20前首飛的蘇-57,竟才入列俄空天軍
    當地時間12月7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謝爾蓋·切梅佐夫表示,2020年底,將為俄羅斯軍方提供首批批量生產的蘇-57戰機。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國防部會議上表示,到2021年.俄空天軍還將接收另外4架蘇-57,到2024年底將入列22架蘇-57戰機。根據2019年籤訂的合同,2028年底前共交付併入列76架蘇-57戰機。
  • 俄軍終於接收第一架蘇57量產型,F-22對手成功登臺
    聖誕節為西方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2020年的聖誕節對於俄空軍絕對有意義,主要是接收了聖誕禮物,首架蘇57入役了,在期盼多年之後,俄軍終於接收第一架蘇57量產型,已在南部軍區的一個航空團中服役。雖然數量只有一架,但是也標誌著俄羅斯空軍正式進入了五代機時代,F-22對手成功登臺。
  • 中美俄隱身戰機速度比拼:F22飛2.2馬赫,蘇57兩馬赫,殲20多快?
    文\世界第五代隱身戰機是當之無愧的神兵利器,隱身戰機性能的強大與否直接關乎到一個國家空軍的總體戰力,不過考慮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隱身戰機,即便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裡,也只有中美兩國具備自研自產並服役隱身戰機的能力,所以說隱身戰機目前還只是軍事強國們手中的王牌神器
  •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蘇57已首飛十年,會成俄空軍未來主力嗎?
    ,定型後的蘇57並未投入量產,直到今年初蘇57才通過了俄空軍的驗收。蘇57首飛的第二年,殲20原型機也進行了首飛,雖然殲20首飛晚於蘇57,但目前殲20已經列裝數十架,並且裝備矢量推力發動機的殲20B也具備了量產條件。
  • 先天設計缺陷,讓蘇57戰鬥機帶「龍伯透鏡」上天,難怪隱身被吐槽
    戰鬥機的基本構成戰鬥機的誕生已經由來已久,從最初的螺旋槳已經發展到現在的地五代隱身戰鬥機。各種戰機雖然先進程度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都是由發動機、機體、武器系統以及後來才出現的航電設備這四大部分組成。蘇57自帶龍伯透鏡?了解了飛機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之後,我們再來看蘇57戰鬥機為何是自帶「龍伯透鏡」上天的。龍伯透鏡是一個球形的多面折射透鏡,當雷達波通過該裝置時,會被以球心對稱的方式折射到空中並放大,說的簡單點就是個雷達信號放大器。
  • 量產五代機配備殺手鐧,美軍也要忌憚三分
    這不得不令人唏噓,俄方在五代機上投入的精力並不少,要是論研發時間,該國五代機的原型機也在2010年就實現了首飛,但是由於資金短缺和技術問題,該款戰鬥機的服役日期一再拖延。原計劃在去年年底接收第一架量產型的第五代戰鬥機,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生產商在即將交付的前夕,這架戰鬥機意外發生了墜毀事故,直接導致了原計劃的交付時間推遲了整整一年。
  • 俄羅斯正卯足勁建造蘇-57五代機 生產流水線曝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防務世界」網站12月14日報導,俄羅斯蘇-57第五代戰鬥機的製造商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系列照片,展示了這款隱形戰機已經開始進入組裝線進行批量生產。畫面顯示,在阿穆爾河畔的共青團飛機製造廠的裝配車間內,工程師們正在對幾架戰機進行著不同階段的裝配。
  • 俄空天軍作戰部隊接收首架量產型蘇-57戰機
    這名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空天軍獲得了首批量產型蘇-57戰鬥機,它已經被交付給南部軍區的一個航空團」。他還補充說,另外4架蘇-57將在2021年交付給俄羅斯空天軍。夕陽下翱翔的「藍色01」 圖源:社交媒體不過,這架機號為藍色01的蘇-57近期仍會停留在俄929契卡洛夫國家試飛中心做進一步測試,俄軍作戰部隊要拿到這架先進的新飛機還需要等到明年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