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大早趕個晚集!搶在殲20前首飛的蘇-57,竟才入列俄空天軍

2020-12-27 上海熱線陣地

西方聖誕節來臨之際,俄羅斯空天軍收到了一份大禮!

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25日報導,俄軍首架第五代戰鬥機——蘇-57已正式交付給俄羅斯南部軍區空天軍。這架蘇-57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製造廠生產。從曝光的照片上看,它的機身序列號為51002。

此事早有預告。當地時間12月7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謝爾蓋·切梅佐夫表示,2020年底,將為俄羅斯軍方提供首批批量生產的蘇-57戰機。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國防部會議上表示,到2021年.俄空天軍還將接收另外4架蘇-57,到2024年底將入列22架蘇-57戰機。根據2019年籤訂的合同,2028年底前共交付併入列76架蘇-57戰機。

從研發速度上看,蘇-57戰機對蘇-20是輸了。俄軍蘇-57戰機於2020年1月首飛,到2020年12月量產型出現,耗時11年時間。

反觀中國殲-20戰機,於2011年1月11首飛。2016年1月18日,殲-20量產型出現並成功首飛,同年就交付軍隊。這樣算下來,殲-20耗時僅為俄羅斯的一半。

並且在此過程中,無一架殲-20原型機摔過。但是蘇-57卻於2019年12月24日進行發動機測試時墜毀並起火,俄軍可謂損失慘痛。

此外在2011年,一架蘇-57原型機在試飛中出現意外,發動機躥出火苗。幸運的是,當時這架飛機是在起飛前失火,因此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2014年,又一架蘇-57戰鬥機發生了損壞。為了修復這架蘇-57,俄羅斯專家不得不拆了另一架原型機,用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成功修復。

由於蘇-57研發費用相當高昂,俄羅斯軍方曾勸印度投資入股。在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後,印度認為這款飛機沒有發展前途,從而中途退出。即便如此,印度的資金還是給蘇-57的研發之路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蘇-57是從蘇-27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外形類似拍扁了的蘇-27,是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的一款飛機。機動性和F-22、F-35類似,但是隱身性能卻不如後者。俄軍方此前熱議的"等離子隱身"目前看來也沒了下文。

至於蘇-57的售價,軍事專家張召忠表示,普京曾與軍火公司敲定3500萬美元一架,若果真如此可真是白菜價,畢竟美國F-22戰機售價約1.5億美元。

目前俄羅斯眾多軍備都是在吃蘇聯的老本。軍事專家均認為,蘇-57的各項指標均落後於殲-20,但是若未來換裝新發動機後,蘇-57戰力"一飛沖天"也不是不可能。

文/咕咚

相關焦點

  •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蘇57已首飛十年,會成俄空軍未來主力嗎?
    蘇57的研發在2000年左右展開,歷經十年後在2010年初進行了首飛,由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二款首飛的第四代戰鬥機!從研發時間來看,蘇57要比F22戰鬥機短的多,而且在三代戰鬥機領域積累了充足經驗的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發一款四代機理論上也沒有太大難度,但首飛之後的蘇57卻一路磕磕絆絆!
  • 首架量產機墜毀一年後,第二架正式版蘇57亮相,比殲20落後3年
    蘇57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五代機,它比殲20早一年首飛,還記得當時是2010年1月29日,而殲20是2011年1月11日才飛上天空的。可是現在,殲20已經服役3年之久,產量有五六十架了,蘇57的首架量產機才剛剛露面不久,不出什麼意外情況的話,預計會在今年年底服役。
  • 拍扁的蘇27:蘇57遠比F22和殲20落後,為什麼俄軍還要買?
    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機不夠先進,只因能對三代機形成壓制,在綜合作戰性能上不及美國的F-22A、F-35,中國的殲-20,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以西方眼光以及中國方面的標準來看,蘇-57在設計製造上非常粗糙:進氣道基本還是蘇-27系列那種直筒式進氣道,一覽無餘,極度破壞戰機前向隱身能力,和中美在隱身戰機上煞費苦心設計安排S型進氣道截然不同。
  • 蘇57與殲20誰更能勝任
    在2011年編號2001的驗證機就已順利完成首飛,2019年建國70周年閱兵中以5機編隊的形式順利通過檢閱。俄羅斯按5代機標準研發的蘇57(代號T-50),在驗證機經歷了坎坷的道路後,2019年才開始小批量的裝備部隊。蘇57實力究竟如何,它與殲20比較誰更能勝任五代機的殊榮?
  • 俄軍公布蘇-57配備計劃,5年內服役22架,首架將在幾天後列裝
    我們即將迎來2021年元旦,這個時間節點對於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蘇-57戰鬥機來說也非常重要。在經歷了2019年年底首架生產型墜機的陰霾之後,按照預定計劃,該機第二架生產型02號將會趕在年底之前被正式交付俄羅斯空天軍。
  • 蘇-57比殲-20更具有優勢?俄羅斯人:別瞎扯,知道你們另有目的
    圖為 五代戰機蘇-57蘇-57五代戰鬥機同殲-20隱身戰鬥機誰更強大?在沒有更多參數披露和直接對抗情況下,一直以來都是軍事觀察人士仁者見仁的話題,近期,針對印度猛誇蘇-57戰機貶低殲-20戰機的作風,俄羅斯人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 量產型蘇-57戰機終於入役俄軍
    據俄媒近日報導量產型蘇-57戰鬥機進入俄南部軍區航空團服役俄空天軍明年將再獲得4架該型戰機自2010年原型機首飛這款隱身戰機歷經10年終入役俄媒:首架量產型蘇-57戰機入役俄空天軍而有分析認為,這架蘇-57戰機實際上是第二架量產型的蘇-57。去年12月24日,真正的首架量產型蘇-57在接受工廠測試時墜毀。據介紹,到2021年,俄空天軍將再獲得4架蘇-57戰機。12月21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空天軍將在2025年前接裝22架蘇-57戰機,俄軍在役蘇-57的數量到2028年前將增加至76架。
  • 蘇57搭配蘇35戰鬥機,俄羅斯推出蜂群戰法,殲20威龍可借鑑
    50正式的名稱,俄羅斯解釋蘇-57戰鬥機的由來是22+35=57,言外之意是要超越美國的F-22A猛禽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如今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的發展再次邁出了一步,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實施了蘇-57戰鬥機和蘇-35戰鬥機的搭配使用,期間蘇-57戰鬥機與多架蘇-35戰鬥機聯合行動,蘇-57戰鬥機對其餘的蘇-35戰鬥機進行了指揮,俄羅斯把這個作戰模式稱為「蜂群戰法」。
  • 難怪俄羅斯敢賣蘇57,強強聯手打造六代機,號稱遠超F22和殲20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2日報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工業總監安納託裡-謝爾久科夫表示,在完成俄空天軍76架的訂單需求後,外國用戶對蘇-57戰鬥機的需求將會猛增,近期已經有多個國家提出了正式申請,並和俄方進行相關的談判,俄方證實,包括印度等國都已經提出了採購請求。
  • 俄空天軍作戰部隊接收首架量產型蘇-57戰機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在因為首架量產型蘇-57墜毀而延宕了一年以後,12月26日,俄羅斯宣布,俄空天軍南部軍區作戰部隊接收第一架量產型的蘇-57戰機,俄空軍正式步入「五代機時代」。相較於原型機,這架機號為「藍色01」的量產型蘇-57配齊了101KS「環礁」系列光電傳感器,在細節方面也有所變動。俄羅斯計劃2024年前接收22架蘇-57戰機。
  • 蘇57「AC型」方案曝光!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雪鴞和威龍,誰贏了誰才有資格叫殲20 就現階段來說,我國現在共有兩種五代機公開亮相(四代五代時有爭議),分別是已正式服役的成飛殲20和試飛成功的沈飛
  • 俄空天軍的聖誕禮物:首架量產型蘇57入役 從此進入隱形戰機時代
    周五,國防工業綜合企業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塔斯社,第一批量產型蘇-57戰鬥機將在阿赫圖賓斯克的契卡洛夫國家飛行測試中心用於測試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第一批量產型蘇-57於11月底交付給了阿赫圖賓斯克測試中心。它將用於測試最新的空中發射高超音速攻擊手段。
  • 美媒:殲20比蘇57速度快航程遠隱身性好 但有個缺點
    儘管人們對殲-20的隱形能力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明顯比蘇-57好很多。殲-20受到美國F-22「猛禽」戰機的設計影響,儘管這中美兩種飛機之間有一些明顯的區別。殲-20的前鴨翼最初被認為對隱身外形不利,但通過計算機建模似乎表明,殲-20在迎面接近時可能極難被發現,隨著該機的日益成熟,可能會進一步改善其隱身外形。
  • 印媒質疑中國殲20和俄蘇57都不是真正的五代機:甚至可能比不上...
    中國空軍殲-20隱身戰鬥機 報導稱,俄羅斯蘇霍伊公司製造的蘇-57戰鬥機早在10年前就完成了首飛,卻至今仍未正式投入使用,而俄羅斯國防部預計要在2028年才能接收
  • 中國已有殲-20還會買蘇-57?《國家利益》給出答案,俄羅斯樂了
    殲-20戰鬥機是我空軍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它的問世 ,直接將中國空軍推上先進戰機國家行列裡,自殲-20開始,我軍與美俄國家戰機不存在代差問題。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的蘇-57自然就會成為中國首選,那麼中國到底是否會採購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呢?蘇-57戰機是俄羅斯空軍目前最先進的戰機,其先於中國的殲-20一年首飛,不過在服役時間上卻落後於中國,至今未能大批量入役。雖然其在機動能力方面表現極為搶眼,但前期也被外界各種質疑,包括粗糙的做工,包括其隱身能力。
  • 俄羅斯版長徵五號:時隔六年再度發射,安加拉A5起大早趕晚集
    起飛時間:2020年12月14日13時15分安加拉A5是俄羅斯航天現役最強運力火箭,旨在取代成功率不高的質子M,該型火箭比長徵五號早首飛將近兩年,然而此次發射仍然是實驗性發射,因此只攜帶了模擬配重載荷安加拉A5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首飛與之相比,長徵五號自遙三火箭之後就已經結束實驗性發射階段,具備應用性發射服務提供能力,天問一號、嫦娥五號接連發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一能力。
  • 蘇-57首飛已十年,至今未批量生產,還有可能超越F-22嗎?
    蘇-57戰級是俄羅斯空軍為應對美軍的F-22"猛禽",專門研製的第五代重型隱身戰鬥機。該機早在2010年"T-50"(蘇-57項目代號)便完成了首飛,最初計劃2017年開始批量裝備部隊使用。
  •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單搖臂的飛肯FK250-GP終於準備上市了
    單搖臂幾年前還是個稀罕玩意兒,如果飛肯的這款小跑車能早幾年上市,憑藉著「一招鮮吃遍天」的賣點,能大大提升飛肯在行業內和用戶群體中的知名度,甚至有可能在品牌影響力上一舉達到與奔達,龍嘉等等二線品牌並駕齊驅的高度,不過,飛肯也是命運多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最先提出單搖臂的概念,卻還是被別人搶了先機,合作的奧古斯塔也分道揚鑣,到底飛肯是怎麼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還是希望腳踏實地地做實業
  • 10年前的今天:殲20首張照片曝光,20天後就成功首飛
    殲20 戰機是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的五代戰機,在2011年1月11日公開首飛,然而全網絡首張殲20戰機的照片卻是在2010年12月22日,距今已經過去整整十年。公布首張照片的網友在網絡上發布照片時稱"自己15年老軍迷,也不認識這架飛機的型號。剛才看到的,有鴨翼、全動尾、有腹耆(鰭)、菱形機頭。正在滑跑實驗中。"
  • 殲-20首飛十周年:雙座型浮出水面 為遠程作戰準備
    殲-20帶彈亮相珠海航展。與之相比,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發進展可謂是「神速」:繼2011年首架技術驗證機2001號首飛成功後,僅過了3年,即2014年,首架生產型殲-20戰機2011號就實現了首飛,比美國F-22「猛禽」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縮短了4年。之後,2016年,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在第11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