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特:核心科技難以支撐逆天毛利率

2020-12-12 和訊股票

  變頻一體機新貴中加特,令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超高的淨利率和增長神話,即便是回復了三輪問詢函,諸多疑問依然懸而未決。

  本刊特約作者  付平/文

  2020年12月2日,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加特」)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為什麼選擇在臨門一腳放棄上市,恐怕只有公司及相關機構知曉個中緣由,但從招股書申報稿所披露的情況來看,中加特確實存在各種問題沒說清楚。

  根據之前提交的申報稿,中加特主要從事變頻調速一體機、專用變頻器、特種電機和電氣控制及供電產品研發、製造和銷售,2017-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4.51億元和8.09億元,綜合毛利率達到62.98%、69.18%、67.89%。

  在提交招股書申報稿之際,公司選擇突擊分紅2.43億元,而其2019年年末貨幣資金僅為6307萬元。另據招股書申報稿,公司擬募集資金25.02億元,其中6.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佔1/4以上。

  高毛利率異象

  保薦機構回復第三輪問詢函問題5披露,2017-2019年及2020上半年年度,發行人綜合毛利率為62.98%、69.18%、67.89%和65.88%;2017-2019年,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707萬元、1.48億元和2.55億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達到45.27%、95.70%和14.43%,2018年的ROE耐人尋味,這一數值能穩排科創板第一,高於第二名石頭科技(688169.SH)20多個百分點。

  一家公司毛利率奇高,無外乎收入與成本背離。收入暫不論,先看看中加特的營業成本。2017-2019年,中加特營業成本分別為5441萬元、1.39億元和2.60億元,材料採購總額分別為6940萬元、1.81億元和3.07億元。

  會計事務所回復問詢11.1顯示,在公司採購材料總額的分項中,功率模塊供貨風險直接關係到公司經營穩定性,功率模塊核心為IGBT,猶如CPU對PC電腦的特殊性。2017-2019年,應用IGBT的產品主要為變頻調速一體機及專用變頻器,各期收入分別為8560萬元、2.84億元和6.25億元,佔公司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26%、63%、77.21%。

  對比看數據,IGBT成本佔比逐年上漲,分別為10.29%、12.72%、15.37%,按總採購成本變動進行測算,可以發現兩個間隔年度,IGBT對總成本的敏感係數分別為0.72、0.66。也就是說,IGBT採購成本對採購總成本的影響呈現下降趨勢。由於其他材料成本並沒有大幅波動,變頻調速一體機及專用變頻器銷售額翻倍增長,理論上IGBT成本對採購總成本的影響會更大,除非IGBT採購成本大跌,但事實是否定的。

  問詢函答覆公告顯示,2017-2019年,中加特採購的IGBT中國外品牌佔比分別為100%、99.67%和90.54%,上遊國外廠商居於壟斷地位,單位價格不可能有太大波動。

  異常情況在華夏天信的招股書申報稿中也得到印證,華夏天信在科創板開板前就已經申請IPO,後主動申請終止上市。這兩家企業淵源頗深,根據公開信息,華夏天信前身為青島天信,公司創始人之一即為中加特實控人鄧克飛。在創辦中加特前,鄧克飛一直擔任華夏天信董事長。

  華夏天信原招股書申報稿表明,公司生產同型號1140V/3300V礦用智能隔爆變頻一體機,2018年,銷售額佔營業收入的44.17%,因此兩家企業原材料採購成本具有很強的對比性。

  招股書申報稿分別顯示,2018年,華夏天信功率模塊採購額為5492萬元,對應原材料採購總成本為2.41億元;中加特功率模塊採購額為3192萬元,對應原材料採購總額僅為1.81億元。兩組數據懸殊,數據顯示兩家企業當年銷售額接近,終端客戶類似,且中加特生產型產品線更豐富,理應材料採購總成本遠高於華夏天信,反而大幅低於華夏天信近6000萬元。

  營收疑點重重

  2017-2019年,中加特的營收分別為1.47億元、4.51億元和8.09億元,分為直銷和代銷模式,對應應收款項餘額為1.36億元、3.32億元和5.81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業收入的92.60%、73.57%和71.78%。應收帳款佔比居高位,原因不外乎企業營收增長、信用政策加持,或者是行業客戶特性導致回款周期長。這些中加特在問詢函中都有對應解釋,可以換個角度追溯數據的另一面。

  據招股書申報稿,公司2017年至2019年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06億元、2.81億元及3.77億元,佔比分別為82.79%、69.3%及58.7%。在這些客戶中,不乏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兗礦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

  按照公司說法,其產品具有技術先進性、價格具競爭優勢,在煤炭企業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從大客戶的採購額來看,卻未能體現這一點。

  中加特在提到公司產品先進性時,特別列舉了多個產品應用於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世界首套8.8米超大採高綜採智能成套設備」項目的案例,包括為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膠帶輸送機共配備8臺高壓變頻調速一體機。

  有官方媒體報導,該8.8米超大採項目代表行業最高技術應用水平,年產煤量超過1000萬噸。

  申報稿披露,2017-2019年國家能源集團採購變頻調速一體機數量分別為1臺、50臺、18臺。對照問詢函數據,2018年神東煤炭集團向公司採購41臺一體機,2019年採購18臺一體機,可以確認具體客戶應該就是國家能源集團下屬的神東煤炭集團。

  按神東煤炭目前年超2億元噸的產能計算,取最理想狀態,假設項目全部上馬,以該項目安裝變頻調速一體機8臺配比,飽和需求量約為160-200臺,而國家能源集團2019年的煤炭產量高達6.1億噸,國家能源集團無疑是一個超級大客戶。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國家能源集團對中加特產品的採購額分別是782萬元、1.22億元、5625萬元及3417萬元,在經歷了2018年的高峰採購後便急劇下滑。按道理講,如此先進性和價格的產品,國家能源集團沒有理由會降低在此項的資本開支才對。

  當然,中加特的收入還在快速增長中,其奧秘在於代理商的橫空出世。

  報告期內,公司代理模式下的營業收入規模和佔比迅速上升,代理模式收入規模分別為1340萬元、1.12億元、3.0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從2017年的8.91%增長至2019年的38.21%。

  然而,不少代理商實力存疑。天眼查顯示,安徽源泰、上海頌泓、青島西海岸三家代理商在成立半年或次月後即成為中加特的代理商,三家代理商用工人數為9人、9人、11人,且均未為員工繳納社保。2019年,三家代理商分別貢獻了6067萬元、3600萬元和2909萬元收入,共計1.2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15%。

  掌握核心科技?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中加特2013年研製成功1140V電壓等級變頻調速一體機,研發工作主要集中在針對變頻器與電動機的一體化集成設計。

  中加特坦陳,公司技術研發工作主要集中在應用層面,主要為利用式創新,針對已有知識進行利用和開發,更多的是對過往經驗的提煉和總結進而產生回報。

  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加特研發投入分別為961萬元、1899萬元、3282萬元和1228萬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4%、4.21%、4.06%和3.77%。反映到變頻調控一體機發展歷程,表現為研發項目今年立項,明年成功,一年一個新臺階。

  橫向對比同類企業,選取匯川技術(300124,股吧)、英威騰(002334,股吧)、佳電股份(000922,股吧)、臥龍電驅(600580,股吧)和華夏天信的研發費用率指標進行比較。因中加特招股書申報稿披露的部分數據與對應企業年報信息有出入,修正後的2017-2019平均水平分別為7.11%、7.58%和7.97%,對應中加特的數據為6.54%、4.21%和4.06%,顯然不及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2019年,中加特研發投入中佔比最大的是材料費,其次是職工薪酬,其他投入的影響基本不大。根據申報稿披露的數據計算,中加特普通研發人員年均工資水平在12萬元左右,月均1萬元,高於青島社會平均工資6300多元/月。雖然絕對數不算低,但對一家號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三年營收連續翻番的明星企業來說似乎有些不相稱。

  再看銷售費用率。招股書申報稿中銷售費用列明,2017-2019年,公司代理費為487萬元、2403萬元和7984萬元,分別佔銷售費用總額的28.96%、52.12%、72.08%,佔比急劇攀升;2019年,中加特銷售人員共計26人,按當年人工薪酬676萬元計,年均工資26萬元左右,已超過中加特絕大部分核心研發人員的工資水平。對於一家標榜具有高技術壁壘且準備在科創板上市的創新型公司,這似乎也不合常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證券市場周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中加特故意貶低競爭對手,關聯交易拒不披露
    在科創屬性上,中加特為了顯示自己的高大上,故意貶低競爭對手技術指標,還拒不披露員工學歷結構。種種跡象表明,中加特在上市包裝上面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然而,在關聯交易情況中,中加特披露的唯一採購交易對象是鄧克飛女兒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上海飛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完全不見青島派特森的身影。(來自中加特招股書)儘管青島派特森2019年11月被中加特收購併納入合併範圍,但依據信息披露要求,並表之前兩者發生的關聯交易都必須充分披露,同時中加特還得具體說明交易的公允性。
  • 中加特上會前一天「終止」,眾多謎團待解
    中加特尚未公開回應撤回原因,但我們此前在文章《中加特故意貶低競爭對手,關聯交易拒不披露》中已經指出了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收購實控人資產後轉眼就要註銷、通過關聯方採購原材料卻不披露關聯交易、毛利率奇高或靠關聯方墊付成本、故意貶低競爭對手技術指標以抬高自身、研發費用存虛增嫌疑、拒絕披露員工受教育程度等。但是,中加特招股書的疑點還不止於此。
  • 中加特去年營收8億應收款近6億 淨利降7成擬IPO募25億
    公司毛利率遠高於可比公司均值。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中加特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2.96%、69.18%、67.89%、65.88%,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40.46%、40.61%、33.67%、33.07%。中加特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大幅高於可比公司,主要是因為產品結構不同。
  • 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毛利率落後、近3年累計虧超20億
    雲從科技募集資金用途作為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AI企業,雲從科技的核心創業團隊均來自於中科大及中科院,主要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業務線。目前,雲從科技其核心客戶包含中國聯通、聯想等企業及數家通信運營商,同時還服務於國家海關總署等政府部門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機構。
  • 毛利率超茅臺高達97%,業績穩增長,萬興科技憑什麼?
    其中,被稱為「國內消費軟體第一股」的萬興科技毛利率不僅超過了茅臺,甚至快接近100%了,簡直令人大呼神奇。在2018年上市前後的這幾年,公司的毛利率就沒有哪一年是低於97%,業績也是連增5年。 上市後,萬興科技股價曾一度上漲達到104元,現在雖有所下降,但也高達60多元/股。那麼,作為國內消費軟體第一股的萬興科技是如何做到的這麼高的毛利,又是什麼支撐了它的發展呢?
  • 中加特闖關IPO:兩大商業家族的「隱秘往事」
    招股書披露,中加特主要經營變頻調速一體機、專用變頻器、特種電機、電氣控制及供電產品等工業自動化領域電氣傳動與控制設備的產品和維修服務。公司核心產品異步變頻調速一體機、永磁同步變頻調速一體機將變頻器與電動機有機一體化整合,可替代「變頻器+電動機」分體式傳動方式,在煤炭、油氣開採行業高端傳動裝備領域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 中加特:現場督導揪出十大疑問增收不增利高層間利益輸送糾纏不清
    而他的多次創業也成為中加特遭到上交所多輪問詢的一大重點。在中加特之前,鄧克飛還是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天信」)的創始人之一。去年5月,華夏天信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根據當時的招股書,華夏天信前身為「青島天信電氣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天信」),是鄧克飛、李汝波共同出資成立的,二人各佔50%股份,主要研發煤礦防爆變頻器。
  • 中加特IPO下周四上會,行業獨角獸能否為青島科創板再下一城?
    股權高度集中的「獨角獸」變頻調速一體機系列產品及專用變頻器是中加特的核心技術產品,它的作用是讓用來「挖煤挖油」的重型機器順應工業領域大力推行的「電能替代」策略,加速「電驅化」進程,堪稱「挖煤挖油」界的高端裝備。
  • 奧海科技毛利率下滑,資產負債率高
    奧海科技表示,近年來,受市場需求和宏觀環境的影響,公司生產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存在一定波動,增加了公司生產經營的難度,並導致產品銷售成本、毛利率的波動。如生產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在未來出現大幅上漲,而公司不能有效地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向外部轉移或通過技術工藝創新抵消,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 十個漲停後愛司凱與金雲科技重組被問詢:解釋毛利率差異情況
    深交所對相關內容表示關注,公司進一步核實說明以下問題並充分提示風險: 1.預案披露後,公司股價連續漲停,結合我部問詢及公司回復情況充分提示本次交易存在的不確定性及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標的資產是否符合首發條件、交易失敗風險、毛利率明顯高於同行業公司、業務模式及核心競爭力、業績成長性及業績承諾可實現性、股價上漲及估值情況等。
  •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思想縱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首先,產業基礎高級化所需的技術突破,有賴於國家科技的基礎性、全局性進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但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基礎軟體等基礎能力仍然薄弱,需要依靠科技創新補上短板。
  • 毛利率為封測行業最高,華天科技的護城河是什麼?
    近五年,華天科技的毛利率一直在下降,2019年的毛利率為16.3%,主要是: 1、封測行業的競爭加劇,產品平均單價降低; 2、營業成本大幅增加,生產規模擴大帶來廠房及設備投入增加。
  • 尚恩科技2019年淨利1885.4萬元增長99.94% 毛利率大幅下降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4月24日消息,尚恩科技(831206)近日公布的2019年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2019年營業收入為65,040,546.07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7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854,000.72
  • 天影股份IPO:核心業務毛利率低至10%,依賴中影存隱患
    楚天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許洋)日前,北京新亞天影電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影股份」)發布了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但是,記者注意到,佔比最高的核心業務影院系統集成毛利率卻顯著偏低——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影院項目的毛利率分別為5.51%、9.72%、15.11%和12.23%,顯著低於光源供應及保障服務、影院設備運維等其他業務。與此同時,營收佔比最大的影院系統集成業務也顯著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成為「拖後腿」的存在。
  • 科創板審核現謎團,中加特上市前夜「剎車」撤回
    科創板審核現謎團,中加特上市前夜「剎車」撤回 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關於IPO市場動態如下: 本周共計審核IPO公司19家,其中,科創板5家,主板4家,創業板8家,中小板2家,所有企業全都順利過會。
  • 萬興科技業績暴增被問詢 深交所:毛利率97.68%合理性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7日訊 9月4日,深交所對萬興科技(300624.SZ)下發關於對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年報問詢函。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要求萬興科技補充說明公司收入增長較快、毛利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等事項。
  • 浩通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降 深交所問詢是否影響持續經營能力
    挖貝網 11月30日消息,近日,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浩通科技」)收到深交所問詢函,深交所再次對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進行問詢,要求說明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挖貝研究院資料顯示,浩通科技的主營業務為貴金屬回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 國盛智科首回科創板問詢,涉關聯交易和毛利率問題
    上交所要求國盛智科量化分析說明公司數控工具機毛利率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毛利率波動趨勢與同行業變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均低於海天精工的情況下,公司毛利率高於海天精工的原因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