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考級,俄羅斯將漢語納入高考,難的不是字,而是讀音

2021-01-08 彥曰

有消息稱,今年6月5日到8日,俄羅斯首次全俄統一漢語科目考試開考,俄羅斯統一考試類似於中國的高考。到2022年,歐洲將至少有德國、俄羅斯、愛爾蘭三個國家高考考漢語。隨著國際影響力的增強,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很多當年曾被英語虐過的人終於看到了其他人受虐待的樣子,心裡的委屈終於緩和了很多。

不過,作為自己的母語,漢語自己就真的掌握嗎?不一定!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常用錯字詞,尤其是成語的,讀錯更是家常便飯。「漢字讀半邊」甚至變成了大部分人學習新字詞的方法,以致鬧出了很多笑話。

每種文字都包含形、音、意三種基本要素。漢語是傳承最為久遠的文字,現代人依然能夠看懂幾千年前記錄的文字,比如說《詩經》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史記》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至今國人依然能朗朗上口,經常引用。這和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標準化有關。可以想見,在未統一文字前,各個地方的文字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讀音。而漢語讀音讓漢字增加了很多樂趣和難度。

古代交通不發達,而華夏幅員遼闊,各個地方的語言溝通不是很頻繁,久而久之,各自語音都會發生很大變化,也會產生不同的詞彙。尤其在南方山區,交通極度不便,更容易產生語音變異。這也就是為什麼閩浙贛湘粵山區「五裡不同音」的產生原因。在閩西,有不少縣的方言多達三四十種,且大多不能相互交流。而華北平原,雖然各地方言也有差別,但大多能相互交流。

漢字的造字法非常有規律,相比較之下,讀音就顯得太難了,大多數人看到不認識的漢字,基本能猜出這個字的大概意思,或者是和某一個事物有關,但讀音就真的只能靠蒙了,雖說漢字有表音,表意之說,就是經常說的漢字讀半邊,但這種規律經常是錯誤的,因此而讀錯,出洋相也就在所難免。

比如說「楚」,大多數人的認識裡是戰國七雄的楚國,畢竟楚國曾經很強大,「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另一個意思,就是姓,但姓楚的人不多,楚留香,楚雲飛倒是流傳很廣,可惜都是虛構的。但楚的最基本意思是什麼呢?開始你可能會想一想,但只要看到上面的兩個木字,也就是林字,大概率會猜這個字要麼是一種樹木,要麼和森林有關。沒錯,猜對了!作為樹木,是指牡荊,一種落葉灌木,當然也可以作為森林解釋,比如元好問的《摸魚兒 雁丘詞》,被李莫愁一直掛在嘴邊,「問世間情為何物……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這裡的楚就是指很多的樹木,也就是森林。

但讀音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先來看看這兩個「謫(zhé)仙」「嫡(dí)子」,讀音很多人搞混,不過意思都清楚,謫仙指李白,而謫的意思是「因言受罪,降職外遷」,是言字旁,如「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嶽陽樓記》)。而嫡子,是指大老婆生的孩子,是女字旁,如嫡長子。兩個字的意思一般不會搞混,但讀音則完全靠記,靠猜。

再看看這一組,就知道漢字念半邊的尷尬了,曷(hé),大部分人都會讀,喝水,口渴,也不會讀錯,但下面幾個字也是非常常見的:

謁(yè),拜謁,如,「下車拜謁」。

偈(jì),偈語,如出名的《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就是偈語。

揭(jīe),揭不開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遏(è),阻止,禁止。怒不可遏。「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碣(jié),圓頂的石碑。「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碣石瀟湘無限路。」

這些字的偏旁部首不同,但都有個「曷」,按漢字讀半邊的規律,應該都讀曷音,可惜沒有一個字讀曷,念半邊就全錯了。

漢語,歷經幾千年的洗禮,留下了很多有內涵而深刻的歷史烙印,如今越加煥發青春,熠熠生輝。漢語簡單中蘊含強大的功能,往往字數越少,信息量越大。作為母語的我們要掌握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看到他人認真學習,不管是用什麼方法,都給予更多的鼓勵吧。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高考含「漢語考試」,看到試卷後萬幸:還是我們的題目容易
    漢語其實被大家公認,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漢語的聲調對於許多外國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因為外語的聲調變化往往不會影響到單詞的意義,但是中文則不同,不同的讀音,往往意義大相逕庭。再加上漢字也是很難寫也難記的,因為都需要死記硬背,無法通過字面來獲得準確的讀音。而大部分外語,基本上看到單詞就能讀出來。
  • 漢語被俄羅斯納入國考,看到題目後,網友:想起被英語支配的恐懼
    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幾個國家,都將漢語列入選秀科目,俄羅斯更是將漢語納入國考,也就是俄羅斯的高考統一考試科目。漢語被俄羅斯納入國考,看到題目後,網友:想起被英語支配的恐懼!中國人從小學習英語,很多都是為了將來高考做準備,大多數人的工作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回想學生時期,英語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學科,發音、語法,聽力、作文,讓不少學生直呼太難。
  • 一篇文章96個字卻是一個讀音,曠古奇文
    在漢字的發展歷程中,湧現了同音異形字,多音字,通假字等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又充滿哲理的文字,這些充滿哲理的文字濃縮了漢字發展五千年的精華,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人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文字,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中國文明發展五千年,漢字也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
  • 俄羅斯女生用中文寫情書,結果通篇都成了段子,看完別笑出聲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瞬間也許是期末考試,也許是高考,也許是應聘成功…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真正解脫到「超凡入聖」的那種程度,可能是得知英語六級通過了的那一刻。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考試!它意味著,終於要和折磨了我們整整十年的英語說Bye Bye了!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俄專家:考生最愁的是語法
    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高考日語越來越難!不是題難了,而是作文閱卷嚴了!
    01近幾年,高考日語變難了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近幾年的高考日語似乎變「難」了,前幾年,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日語考生介紹,自學某些書兩年,就像玩一樣的考到了130多分,似乎高考高分唾手可得。02不是題難了,而是作文嚴了日語與英語有個很大的不同,日語卷只有選擇題和作文題,選擇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讓誰來評分結果都一樣
  • 「數學帝」葛軍:高考試題不是難了,而是容易了
    陳志文:我看到學校門口有「嚼得菜根」四個字。葛 軍:「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我們的校訓,由兩江師範學堂時期的校長李瑞清先生提出。陳志文:評價學校的核心是學校的培養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看最終結果。葛 軍:從競賽的角度講,我們認為好孩子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引導出來的。
  • 高考最辛苦、最難的是哪個省?不是河南,而是……
    高考最辛苦、最難的是哪個省?江西省才十一所大學一本招生,而近年來,湖南省將大量二本大學升格為一本招生,現在已達23所一本,如果江西採取湖南這個辦法,一本線肯定比湖南低多了。個人認為是江西省對高校教育不夠重視,比如南昌航空大學,還屬於二本院校,再反觀湖南省,像以前的很多專科學校、甚至是中專類學校,這幾年通過合併等方式都納入一本院校招生了,所以說江西省的本科線能不高嗎?
  • 神一般的文章,僅78字讀音卻都一樣,外國人表示沒法翻譯
    從小學方塊字長大的我們,對各種漢語早已爛熟於心,但對於外國人來說,漢語實在太難學了,有些人學了一輩子,水平可能還不如中國的一個小學生。漢語的魅力在於它的變化多樣、含義豐富、文字唯美,而許多古典詩詞的美,大概也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到。
  • 再說「曝」字的讀音
    科學再說「曝」字的讀音中央電視臺4套有個非常好的節目——《國家記憶》,播放的時間也很好—出版於1979年9月的《現代漢語詞典(試用本)》,也就是現在最流行的《現代漢語詞典》的初版,「曝」僅有一個讀音「pù」,1982年出版的《四角號碼新詞典》第九版「曝」字也只有一個讀音,兩詞典所收「曝」字頭的詞語僅有一個「曝光」,且前者為其注音作:「pùguāng」。《現代漢語詞典》的第二版(1983年出版)中,「曝」字仍只有一個讀音「pù」,只是「曝光」詞條下多出了一句「也說暴(bào)光」。
  • 泰國高考也考漢語?其難度不亞於我們考英語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和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越來越多,為了方便和我國的交流,不少國家在國內增加漢語課程,其中最早將漢語納入高考之一的便是泰國,從2009年開始至今,漢語一直是泰國高考可選科目之一,那麼泰國對於漢語考試的難度怎麼樣呢?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坐騎走了,說服也走了……這些字讀音在悄悄發生變化
    在某一個時期的高考語文試題中,必有一個令千萬考生抓耳撓腮的語音考查題目。所以,語文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多音字、異讀詞的讀音。比如:參差、確鑿、呆板、說客、顫慄、強迫、軋鋼、骨殖……為什麼?因為這些看起來書寫難度並不大的字,在歷史上讀音卻不斷發生變化。
  • 我國最特別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從來沒變,你讀對了嗎?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的背後,都蘊含有它的深意,絕非字面所理解的那麼簡單。通常一個字會有很多個讀音,的確很容易繞暈外國人。不過我國有倒是有一個最特別的字,不管放在哪一個情景中,3000年來全是一個讀音,大概就連許多國人都不知道,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
  • 中國一個奇特的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中國話可不只普通話一種,而是由方言和不同民族自己的語言組成的,方言通常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還有平話土話。其中還不包括同省不同區的地方性方言,同一個字,在不同地區擁有不同讀音,這真是太過於神奇,中國語言的奇妙之處讓人不得不深深熱愛並為之歌頌。
  • 六字大明咒的讀音和功效
    「六字大明咒」的緣起就是蓮花生菩薩祈禱西方極樂時所唱的六個字。這六個字是:唵、嘛、呢、叭、彌、吽。另外,習慣在發音末尾加一尾音「敕(chi)」。這便是「六字真言」。「唵」,表示佛部心,「嘛」、「呢」表示如意寶,「叭」、「彌」意為蓮花,「吽」,表示金剛部心。我們現在用漢字書寫的「六字真言」,由於系音譯字,故其寫法與讀音不盡相同。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練習題及答案十一_專升本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練習題及答案十一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 緝私  編輯  舟楫開門揖盜  疾惡如仇B. 奴婢裨益  麻痺懲前毖後剛愎自用C. 強勁頸椎  勁頭 涇渭分明不脛而走D.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及答案四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及答案四1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 緝私  編輯  舟楫開門揖盜  疾惡如仇B. 奴婢裨益  麻痺懲前毖後剛愎自用C. 強勁頸椎  勁頭 涇渭分明不脛而走D.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二節 古詩詞中「騎」的讀音第一節我們探討了「斜」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但如果說人們對「斜」的讀音存有異議,那麼對另一個字「騎」的讀音就可以說是存在爭議了。但在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騎字的兩個讀音被合二為一,都讀作「qí」了。
  • 我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都是一個讀音,恐怕你的讀法也錯了
    一字讀法3000年如一,如今卻幾乎人人讀錯 雖說,中國的方言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堪稱是最神奇的字,所有的方言中都是一個讀音,這個字即為「上街」的「街」,一看到這個字,你的心裡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jie」這個讀音,但是實際上,這並不是其真正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