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電影,永遠是一個字:好!
諾蘭的電影缺點也明顯,高深的理論,超越現實的概念,恐怖的知識細節,以至於許多都看得雲裡霧裡。
諾蘭的電影叫好不叫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則更多,水平就擺在那裡,吸引人去觀看。
《信條》這部電影說的就是時間概念,其中拯救世界什麼的太老套,沒什麼可說的,我們主要認知以下三點:
1、祖父悖論。
2、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
3、不推薦所有人都去看這部電影。
一,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的意思,是未來的人穿梭時間回到過去,殺死自己還沒有生育的祖父。出現的問題是,為什麼穿梭時間殺死自己的祖父自己還存在?沒有了祖父,那就沒有你的未來,也就沒有你穿梭時間回去殺死祖父的事情。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殺死了未生育的祖父,你怎麼會存在?
是你存在了再殺祖父,還是未來改變過去,還是對未來來說過去已經是虛幻影響不到現實的未來?
那未來穿梭回過去,在已經消失的過去,已經沒了的過去,去改變過去,甚至在過去改變一切,都不影響既定的向前走的未來?
如果過去是結束的,任何一個前一刻對後一刻來說都是虛幻的,那還穿梭時間做什麼?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你做什麼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那如果能夠改變過去,那從來沒有改變任何一件事而不改變整個世界的,穿梭時間,就不是改變一個點,而是對未來的全盤更改。
比如《信條》之中,發生在城市裡的追逐槍戰,有旁觀者,也有無辜的受害者。他們的生命會因此改變他們的家人,他們家人的改變會改變他們家人的朋友,不停地把這種改變輻散出去。
蝴蝶的翅膀輕輕一扇,改變整個世界。
想從未來改變過去定點的一件事,一個人,非常非常難。先不說時間的改變,物質都是次要的改變,能量的改變才是最直接真實的影響,能量改變一切。
所以,穿梭時間回到過去,改變的永遠不是一個人,是一片區域,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那過去完全改變之後,影響未來是必然的,那未來的改變也必然讓未來的一切都走往另外的方向。
改變了整個未來,未來又是什麼樣的未來?
未來如果有支線的話,那就有無數條支線,當支線出現,未來的主線也必定被改變,就沒了主線,全是支線。任何一個既定的未來都是主線,那未來有無數種可能,所有的線都不既定,會因此改變。
從未來改變過去,是變好還是變壞,從來就不是一個能預測的事情。
能改變過去的,未來的許多人與事都會發生變化,也會消失。
《信條》裡所說的未來,是海水上漲,河流乾枯,未來世界走向滅絕,才會瘋狂地想改變過去,甚至毀滅過去的所有人。
從這一點說,電影裡也知道,改變過去的代價太大太大,不是未來將要走向末日,未來也不會瘋狂的想要改變過去,改變過去,是他們希望拯救自己。
因為改變過去,很可能讓他們自取滅亡,如果未來好好的,沒人會想改變過去的。避免因為過去的改變影響到自己,甚至導致自己不存在。
殺死祖父,自己何來?
時間之中的祖父悖論,電影裡也無法解題,連理論都無法去構造,這依然是一個不解的難題。
二、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
電影裡的經典臺詞「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男二號的死亡已經發生,只是在時間的穿梭之中,可以走到他活著的時間裡,回到現實之中,他依然是死亡的。
所以主角知道這個結果之後,他十分悲傷,只能看著對方離開,走向了那條不歸路。
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這是個問題,能夠改變男二號的死亡?會不會去改變?
這都是電影裡留下了思考的問題,電影裡沒有說,只是主角看著男二號離開,走向了那個死亡時間點。
在穿梭時間回到過去時,又可以同時回到未來,又或者回到現實之中,一切都在不停的轉換。
在這樣過去、現在、未來的不停轉換之中,那一切都變成永恆一般,比如一個即將死去的人,不停穿梭到過去,那他是不是就永遠死不了?
所以,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在無法確定真實的時間改變時,電影就談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
這其實又引起了另外的思考,穿梭時間不就為了去改變某件事與某個人嗎?發生過的事,穿梭時間回去就是為了改變發生的事情!
不知道電影是否有後續,但是穿梭時間始終是太重太重的話題,我們涉及不到,我們考慮不清,電影裡可以告訴我們的,也是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的概念。
不管是未來,還是過去,現實才是銜接所有時間的節點,這個節點在,就是主線。電影裡所說的「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便是圍繞著現實這個時間主線。
過去、未來,對現在來說,終究是虛幻的。現實之中發生的,就是已經發生了,不管你回過去改變過去的事情,現實之中發生的,還是已經發生。
三、不推薦大家都去看。
雖然我認為《信條》極其的好看,且也看得十分投入,可這電影不適合大家喜歡的那種電影設定,所以不推薦所有人都去看,只有喜歡這部分內容的去看就好。
首先,電影裡沒有什麼精彩的打鬥,與動作片無關,槍戰場面也只是一般般。
其次,電影之中也沒有人們喜聞樂見的愛情故事。
最後,因為電影在現實、過去之間不斷穿插,又在過去與過去與現在之間穿插,容易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不明白死的人為什麼活著,也不理解上下鏡頭情節的不銜接。
所以我不建議大家都去看這一部電影,《信條》只適合喜歡看內容的觀眾,更加注重劇情、動作、愛情之類的觀眾去看只會浪費時間。
我個人寫了不少修仙小說,其中經常會牽扯到時間與空間的話題,像仙俠小說裡牽扯的時間概念連理論都不算,太淺顯,更別說去深入地構建時間概念。
《信條》能把時間理論搬到屏幕之上,雖然依然有我們許多未知的概念無法去解決,卻已經是非常非常的棒。畢竟,時間是一個太大的話題,我們都無法去觸碰,能拍到這種程度,表述如此多的時間理論,真的是讓我深深地沉迷,也不停地思考,才寫了一篇觀後感悟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