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一起努力

2020-12-06 名校家長

文:蜉蝣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會導致船的失控,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

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好。

那麼也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1、教育這條路上,最不該缺席的是父母

教育最怕的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什麼都想管。

看過很多這樣的親子關係: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缺席孩子的教育,等到終於有時間管孩子了,孩子已經長大了,也管不住了。

教育孩子就像種樹,在幼苗的時候細心栽培,耐心捉蟲、施肥、修剪,等樹苗長大了,才能坐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乘涼,仰望著它去更高的天空中沐浴陽光雨露。

幼苗的時候不管不顧,就別怪指望去改變它長大後的生長方向,勉強要改,也是傷筋動骨的折磨。

教育這條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資源,父母才是最不該缺席的。

孩子的童年無法重來,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孩子人生中的無法彌補的遺憾。

從孩子開始去幼兒園上學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們開始了一場盛大的告別。

也許現在你嫌孩子影響你工作,可曾想到你以後只能望著他的背影,而彼此都在漸行漸遠!

2、老師只能陪伴孩子一程,卻能影響孩子一生

教育路上,老師就像是一個孤獨的守護者,護送孩子走過他們人生中的一段路,在到達這段路的終點時,把他們交給另一個人,繼續前行。

而自己原路返回,繼續守護另外一批孩子,相遇-守護-送別,如此反覆。

在這過程中,相互的快樂和悲傷,歡笑和淚水都是最自然和真實的事。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馬修老師一直從事著教育工作,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在事業、愛情當中其實都碰過壁。

但就是這麼一個普通人,他和一群「壞孩子」短暫的相遇,卻改變了這些孩子的一生。

他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僅僅是打開了「壞孩子」們防備的心門,走進去,在他們心底種下希望的種子而已。

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批評、一次表揚,一次鼓勵,都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若站上講臺,當為人師表,當盡心盡責;如果有一天做不到了,也沒關係,那就給孩子們更多的選擇。

3、好的父母,必定是言行合一,以身作則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喜歡給孩子講大道理,殊不知孩子其實更傾向於模仿父母的行為。

想管教孩子,就要通過行動,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託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把自己的遺憾強加給孩子,而是去引導、去促進孩子的發展。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投射的影子。

父母尊重知識,孩子就熱愛學習;

父母說話算話,孩子就言而有信;

父母寬厚善良,孩子就樂於助人;

父母意志堅定,孩子就自律自強。

蒙田說過,作為一個父母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於:在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合格的父母,不需要多麼有錢、有本事,而是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當父母成了照亮孩子一生的光,又何愁孩子的人生不會熠熠生輝?

4、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或許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老師:

自己上課睡覺時,不會被他用粉筆砸醒;

自己作業不寫時,不會被他追著要債;

自己不想學習,不會有他在耳邊嘮嘮叨叨;

自己考試成績糟糕時,不用擔心他會找家長。

孩子以為遇到這樣的老師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殊不知,遇到這樣的老師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曾有篇名為《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的文章裡寫道:

「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不是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不是常被請家長。而是老師不再注意他,他做了什麼都不會在意,被老師完全放棄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絕對是灰暗的。」

學生時期的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換來的一生的無能為力和被迫謀生。

所以,孩子,請珍惜那個嚴厲的老師,那個在你犯錯時會批評你的老師,那個總是盯著你成績的老師。

老師不是在為難你,正是希望你未來可以更好,老師才如此吃力不討好。

5、快樂教育,是懸在普通家庭頭上的一場騙局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尊重孩子,越來越崇尚快樂教育。

孩子學習不好,父母說快樂教育,孩子作業不寫,父母說快樂教育,孩子嬌縱懶散,父母說快樂教育。

殊不知,看上去是對孩子的尊重,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放任,這是父母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

「教育的本質裡,本來就包含著痛苦的成份,要說在教育裡感受快樂,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父母現在縱容孩子快樂就好,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做不成。

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

生活是公平的,孩子小時候不吃學習的苦,長大後就得吃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只有十幾年,生活的苦,卻是一輩子。

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孩子,但成長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

6、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

教育這件事,不是父母單方面的努力,也不是老師單方面的使勁,更不是父母和老師的互相對立,彼此拆臺。

而是老師和家長各司其職,前者負責學校教育,後者負責家庭教育,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彼此配合。

父母和老師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步子往一個方向邁,才能託起孩子的人生,讓孩子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家校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同時擁有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老師,和以身作則、永不缺席的父母。

父母懂得和老師肩並肩,共同為孩子保駕護航,孩子才會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相關焦點

  • 家長是孩子一生的榜樣,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做好「家庭教育」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必不可少的就是家庭的教育,父母給予孩子的榜樣是孩子一生的榜樣,所以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學習是學校的事,殊不知,家庭的教育也非常關鍵。
  • 是父母沒做好「領路人」
    孩子叛逆看似不懂事,實則是跟父母缺乏正確的引導有關係。小高家的孩子進入了叛逆期,讓原本就比較受寵的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任性,無法無天。於是,小高火爆的脾氣開始爆發,並且,瞬間就會大發脾氣,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施展「獅吼功」把孩子鎮住。
  • 家長孩子如何與老師溝通,認真做好這四個方面就夠了,建議收藏
    師生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如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離不開這兩個方面的溝通:一個是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一個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至於如何做好溝通工作,其實是隱藏著很多的技巧,但這些溝通技巧其實也沒有那麼深奧,只要我們在一些關鍵節點上把握好,就能很順暢地把和老師的溝通工作做好。
  • 記者探訪小學一二年級復學:每位老師寫賀卡,暖語致敬新學期
    半島記者 劉金震 帶著對新學期滿滿的期待,一二年級學生正式復學了。6月3日,記者來到嶗山區遼陽東路小學,見證了這所小學的返校復學之路。孩子們都戴著專屬的健康通行證,返校還收到了老師暖心的賀卡,開始了對於新學期的無限憧憬。
  • 親子手工:老師用心良苦,家長抱怨。做好這幾點,矛盾迎刃而解
    今天喬麗剛準備下班,就收到了四歲的女兒琪琪老師發來的信息:幼兒園在本周四會舉行一個變廢為寶的親子創意手工大賽。希望每位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用廢舊材料製作一件參賽作品,明天早上交到幼兒園。一看到信息,喬麗就慌了。自己繪畫還可以,可從來沒做過什麼手工。但是老師要求做,又不能不做,這怎麼辦呢?
  •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
    5.通過多種方式緩解教師職業壓力,指導教職員工有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新學期開學,教師面臨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了解掌握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學生做好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銜接等任務,工作壓力較大。
  • 熊孩子背後是愛無能的父母,榜樣沒有做好,孩子怎麼抄作業?
    他們要麼,在前面做了「熊」的榜樣,做了壞的引導,要麼,沒有擔負起管教的責任。聽到家長的萬能金句,你除了咬緊牙關口念佛號之外你還能怎麼辦?你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委屈。然而,你知道孩子的某些惡舉,會導致多恐怖的後果嗎?
  • 河南師範大學:關於做好新學期開學有關準備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新學期開學有關準備工作的通知校內各單位:為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紮實做好新學期開學工作,根據《教育部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現就做好新學期開學準備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科學制定開展網絡教學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教務處、研究生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相關部門要提前謀劃,科學安排,儘快制定完善延遲開學教學工作方案,合理調整課堂教學
  • 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劉女士說出了一些家長的心聲。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長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或者向孩子發洩不良情緒,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情緒,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所以家長做好情緒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期《南寧教育周刊》請來南寧市資深心理教師分享6個方法,幫助家長提高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讓家庭關係更和諧。
  • 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關係不和諧,教學工作遇到困難,如何處理?
    如果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不突出科任老師的作用,甚至是以為科任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無足輕重、消極對待的話,不僅會破壞科任老師參與教學工作中還會影響到二者之間的關係不和諧,導致影響班集體的教學工作。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充分的認識科任老師在工作上給予的配合,在工作中也要突出科任老師的地位,才能夠一起解決班級中的問題。
  • 家長別急著打罵,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有改變
    在老師的協調下,對方家長沒有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不過老師要求她兒子向受傷的孩子道歉,但她兒子就是不肯,現場的金女士看不過去給他狠狠踢了一腳。 「這種事又不是第一次發生」,金女士說,:「每次在學校惹事,都是我去擦屁股,怎麼講都講不好,煩得很」。 客觀地說,任何一位家長遇到「搗蛋」的孩子,心情都會不太好。
  • 家長:老師請多關照,這句話真沒用,不如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現如今孩子都是在家長呵護下長大,將他們送到幼兒園中,家長的內心充滿著無盡的焦慮,害怕他們在幼兒園吃不飽\受欺負,整天一顆心都提在嗓子眼,所以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大多數家長說的一句話是:請老師多關照。相信這句話一定戳中了很多家長的心,其實,在孩子入園時,老師聽到這句話時內心時,是非常反感的。一旦家長說這些話,說明孩子身上一定有這些特點,不僅在學習上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他們往往並沒有任何的獨立能力,這才是最讓老師頭疼的。
  • 熊家長熊孩子?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做好榜樣
    他們要求孩子們努力工作,但自己為了討老闆的歡心,買了禮物上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當然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所有父母都應該理解自己的言行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它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孩子的第一次模仿,學習的對象。
  • 吉葉生物健康課堂|幼兒園怎麼做好防控,才能讓家長放心?
    開學啦沐浴清晨充滿了新學期的希望孩子們揮手告別「超長待機的寒假今天跟小編一起來瞧瞧~多措並舉 把好入園第一關▲順城街幼兒園教師和後勤保障人員準時到崗,引導孩子們按照學校流程進行「測溫、登記、洗手消毒等環節進入校園,開啟新學期之旅。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課堂上「小眼鏡」的增加,不僅讓家長擔憂,也讓老師心痛:防範近視刻不容緩!文化課要學習,校園活動要參加,課後作業要完成,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挽救孩子的視力?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許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的經驗和做法,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 做好天使的另一隻翅膀——致家長一封信
    我想,這與全體教師的努力,與你們的全力配合是分不開的。作為校長,我首先要向大家說一聲「謝謝」!這場疫情讓你們不得不停下腳步陪同孩子們度過一段特殊的時光。學校通過調研和問卷調查發現,家庭教育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孩子的成長規劃、情感教育、親子關係等方面。其實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四種1.家庭教育意識不到位。你們只看到小學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都是去打工,對教育價值缺乏全面的認識。2.受社會環境影響。部分家長看到有錢好辦事,有錢很風光,於是認為知識多不如錢多,在你們看來,能掙到錢就是本事,就會生活得愉快。
  • 寒假來了,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交到家長手中,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寒假來了,孩子們暫時結束了,這學期的學習任務,全力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也暫時交到了家長們的手中。這時孩子們就像放出籠子的鳥兒一樣飛奔回家,回到家中開始享受相對比較寬鬆的寒假生活,暫時不用一節一節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了。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可以理解的。與其擔心,不如提前先做好3個準備,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小學和幼兒園還不一樣,在小學階段,學科老師不會像幼兒園老師對學生採取的是主動關心的行為,而是有問題向老師提出來,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提問,表達訴求,這就需要老師們去仔細觀察,了解一年級新生們的特點。
  • 新加坡1月將迎來新學期,如何讓孩子為小學一年級做好準備?
    自10月6日起,學校已經向家長和監護人提供了家長聯通應用程式的早期訪問權限,通過該應用程式,學校可以發送課程和活動的公告或更新,甚至行政表格也可以在線填寫。 過去,家長們在11月就可以使用手機應用程式,12月中旬就能收到學校的簡訊。
  • 老師用「簡筆畫」批改小學生作業,滿滿正能量,家長:給老師點讚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重視。從幼兒園到大學,孩子們會接觸很多位老師,但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很負責任。「擁有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是每位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心願,也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