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手工:老師用心良苦,家長抱怨。做好這幾點,矛盾迎刃而解

2020-12-22 秋老師育兒課堂

今天喬麗剛準備下班,就收到了四歲的女兒琪琪老師發來的信息:幼兒園在本周四會舉行一個變廢為寶的親子創意手工大賽。希望每位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用廢舊材料製作一件參賽作品,明天早上交到幼兒園。

一看到信息,喬麗就慌了。自己繪畫還可以,可從來沒做過什麼手工。但是老師要求做,又不能不做,這怎麼辦呢?

喬麗急忙用手機搜度娘,查抖音,終於找到一個用紙盤做大樹的作品,覺得很不錯。目標有了,材料呢,家裡還沒有膠槍,也沒有彩紙和雙面膠。喬麗馬上開車繞到超市裡買了雙面膠和膠槍、彩紙,回到家時已經7:00了。

喬麗趕快和孩子吃了晚飯,就開始忙碌起來,琪琪也不知道媽媽在忙什麼,只能蹲在媽媽邊上看,偶爾給媽媽拿個東西,所有的裁剪,粘貼,都是喬麗一個人在做。第一次用膠槍不熟練,又有點急,喬麗還把手給燙了。

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喬麗忙了一身的汗,總算完工了,心裡鬆了一口氣:明天總算能交差了。琪琪看著媽媽做的手工,非常開心,拿在手上擺弄,睡覺也不捨得放下。

給孩子做好手工後,喬麗趕快做自己今晚要完成的方案,今晚又要熬夜了……

每個有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都有像喬麗一樣,回家幫寶寶做手工的經歷。很多孩子對此怨聲載道,認為幼兒園不應該讓家長做親子手工。

其實,孩子的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的事,需要家庭和幼兒園共同配合。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合作夥伴,是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而親子遊戲、親子手工就是促進家園共育的一種重要方式。

每學期,幼兒園也是煞費苦心,設計很多的親子活動方案,為家長搭建親子溝通的平臺 。親子手工就是經常開展的活動之一,它對促進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

1、增進親子感情。現在家長很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手工活動,則讓孩子和家長在製作手工的過程中,多一點交流,多一些陪伴,增進親情。

2、親子手工還能夠鍛鍊孩子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與手工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用心良苦,家長卻不買帳,甚至埋怨不斷:幼兒園這是瞎折騰,家長怎麼做呢?一沒有時間,二不會做,這哪裡是做手工,這是在增加家長負擔?

家長的埋怨也並非無理取鬧,特別是對於那些不擅長做手工,工作又忙的家長,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做吧,孩子不願意,也完成不了作業, 還給老師留下不配合工作的印象。

做吧,確實有困難,不知如何下手。做不好吧,孩子也沒面子,不開心。真難啊!

其實,這個難題並不是無解,這要從家長和幼兒園兩個方面做好調整。家長幼兒園彼此理解和溝通,正是解題的關鍵。

做好以下這幾點,難題即可迎刃而解:

幼兒園方面調整:

1、減少親子手工的次數,一學期2~3次足矣,最多不要超過3次。

2、至少提前一周把要求告知家長,給家長和孩子留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去收集材料,去製作。

3、把比賽活動改為展示活動,不存在競爭。

4、把考察的重點放在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和作品創意性上面,而不是作品的精美度上。

而家長方面調整:

1、 家長要明確自己和孩子在親子手工中的位置:孩子才是主角,不能越俎代庖。

家長千萬不要大包大攬,把親子手工變成家長展示手藝,而是應當充分發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跟孩子商量:你想做什麼啊,怎麼做呢?需要哪些材料?然後和孩子一起收集圖片,材料。孩子能做的事,讓孩子做,孩子實在完成不了的,家長再去幫忙。這樣既減輕家長壓力,又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

把孩子做主角,家長做好配角,引導、協助孩子完成,這才是親子手工的意義所在

2、家長要調整心態:親子手工活動重在參與,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和設計,而不是為了和別人的作品比漂亮,比精緻。

家長首先要明確這一點,然後再教育孩子,才能還親子手工本身的活動價值。

這樣孩子家長都不會有壓力,親子活動就不會成為家長的負擔,而成為孩子成長中,家長陪伴的最好的機會。

今日話題:幼兒園讓你陪孩子做過親子手工嗎?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手工作業擊垮各位家長?網友:不,擊垮我的是其他家長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讓孩子上幼兒園一方面是讓孩子學東西,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安心工作,但是不少家長抱怨孩子的幼兒園手工作業成為了他們的一大難關,幼兒園美其名曰說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能力有的家長為了交差「房子」手工作業,甚至去了壽衣店買了「成品」,讓廣大家長直呼:「我太難了!」就連《奇葩說》裡的陳銘老師也被這一問題困擾,為何眾多家長搞不定一個幼兒園手工作業?那幼兒園手工作業真的擊垮各位家長了嗎?
  • 徐州家長給老師送錦旗,誇老師「叫家長第一名」
    #徐州家長給老師送錦旗#這兩天徐州一個家長很高調的給徐州天翔小學的趙西海老師送了一面錦旗。 我們都知道一般送錦旗都是感謝或祝賀的意思,但這個家長送的錦旗很特殊,上書「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所以馬上就炸了。
  • 手工作業遭家長吐槽:老師要求造「核潛艇」
    上周末,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要求造一艘「核潛艇」。周末,黃先生帶孩子玩得十分開心,把家庭作業這事給忘了。就在星期天的晚上他才猛然想起,兒子的「核潛艇」還沒造呢!已經是深夜,黃先生很疲憊,他說,自己都沒見過核潛艇,怎麼造一艘出來啊?忍不住,他在微信朋友圈求助。
  • 這麼多幼兒園新手工教程,以後手工作業家長不用愁了
    本文導讀 為了孩子幼兒園手工發愁的家長真的不少呢,很多都在交作業的前一晚奮戰到深夜啊,總是抱怨,這哪兒是給孩子的留的作業,明明就是在考家長啊!
  • 家長吐槽老師抱怨 跑偏的「家長群」如何歸位?
    小郭老師正在家裡吃著晚飯,家長群發來消息:「聽孩子說班級的紀律不好啊?但好像隔壁班的還不錯?」小郭老師氣得放下碗筷,「又是一個不分場合講話的家長。」認為家長群變「負擔群」的案例不在少數,近日,江蘇一家長退群的新聞將「家長群」這一話題推上風口浪尖,「家長群有必要存在嗎?」這一微博話題登上熱搜,閱讀量超過4億。
  • 拍視頻打卡、親子手工?幼兒園諸多「另類作業」,家長受得了不?
    例如要求家長每天去接孩子,還美其名曰叫做加強親子溝通,還要求家長周末的時候要來幼兒園去參加活動。甚至還把這種活動稱之為家園共育。真的家園共育還好,但是三天兩頭的跑到幼兒園裡,真的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學校也應該為家長考慮一下呀!02 那些讓家長反感的幼兒園任務都有些什麼?
  • 【粘土畫】幼兒園親子手工繪畫上的黏土畫
    點擊進入2、《早教中心、親子園、運營管理全套資料》太實用了!點擊進入3、《幼兒園六一大型文藝匯報演出系列資料全集》精選專輯!幼兒園老師✎《幼兒園老師》公眾號:綜合分享幼兒園手工、幼舞蹈、早操、律動、教案、課件、環創、工作計劃、總結、老師隨筆、觀察記錄
  • 學生交手工作業卻被家長「潑冷水」 老師建議:要變打擊為激勵
    上周末,南京致遠初級中學英語老師沈磊根據課本單元話題(DIY做手工)給班上的同學布置了一項實踐體驗作業:利用周末的親子時光,為家人做一份手工作品,可以是一道美食一朵紙花、也可以是一件變廢為寶的物件、又或者是一張充滿心意的卡片……原本很好的一個親子手工作業,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
  • 幼兒園裡手工多 家長們忙於工作無暇動手
    遇上節日,不少幼兒園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些手工,或為孩子準備一點節日裝備,然後讓孩子帶回幼兒園,與其他同學一起慶祝。不少媽媽抱怨,這些手工作業或節日裝備,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拼媽」,讓孩子和家長都糾結。
  • 「稻草扎一條龍,紙殼做青銅鼎」,家長曬硬核手工,網友:害怕
    可是近日一些家長,更加硬核!直接用稻草,扎出了一條龍! 這是一所小學舉行的耕耕讀文化節,讓孩子們通過稻草做手工,慶祝豐收的耕作。有的班級要做胸,有的班級要做稻草人,有一個班級可能是「天選之子」,要扎一條龍!
  • 幼兒園布置蔬菜手工作業,孩子們想像力豐富,網友:太考驗家長
    孩子把做好的蔬菜動物帶到幼兒園後,老師對每個學生都進行了誇讚和表揚,完全高出了原本的預期,完成的也太好了吧。    幼兒園蔬菜手工作業火了,一個比一個優秀  1.西藍花狗狗  老師第一眼只看出來了西藍花,但卻沒有認出來這是什麼動物,後果小朋友解釋說,這是自己家的狗狗。
  • 硬核手工作業走紅,家長用稻草做了個龍:沒才藝真不敢送孩子上學
    現在的很多幼兒園和學校為了增加孩子與家長的親密度,增加互動,往往會舉辦很多親子活動,或者是布置一些手工作業要求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也是為了讓家長能夠與孩子多溝通,達到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目的。前不久,浙江的一所小學舉辦了耕讀文化節,其中的一個班級被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用稻草做一條龍。
  • 討好老師?不如做好這4件事,老師會更願意關注孩子的成長!
    一位家長表示,語文老師馬上就要結婚了,他建議大夥湊湊錢,給老師買一輛車。這樣就可以讓老師更方便,有更多的精力去教育孩子了,詢問各位家長的意見。這位家長還說,只要群裡的每一位家長,都貢獻一千塊錢,這事兒就可以成了。很明顯這些信息,是和教育孩子沒有什麼關係的,但因為老師在班級群裡發了請帖,有的家長就開始腦洞大開了。
  • 根竹園社區開展手工紐扣畫親子互動活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馬金玉 潘秋紅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根竹園社區「暢想童年 親子樂園」手工紐扣畫課程首期活動,在轄區黨群服務中心拉開序幕。該活動系根竹園社區2020年「民生微實事」之社區親子互動項目之一,共吸引了轄區15對親子參與。為促進親子溝通互動,根竹園社區通過「民生微實事」項目,舉辦系列親子活動,讓家長帶動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保持家庭關係的和諧穩定。據了解,此次手工紐扣畫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進行,以「媽媽寶貝」為製作主題,給社區親子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 一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積累與運用專項考試,家長:老師用心良苦
    一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積累與運用專項考試,家長:老師用心良苦!閱讀理解是一年級小朋友的弱項,期末考試即將到來,老師們也開始急了起來,抓緊給學生們複習。這不,一年級語文老師特意挑選了一些非常典型的閱讀理解題,給學生們考試,效果還不錯,對提升學生閱讀積累與運用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考試內容都是些什麼?我們先來看第一張閱讀積累與運用考試卷子,第一個短文是《羊媽媽收菜》。這位同學考得不錯,得了100分。當然,一年級的閱讀理解題都比較簡單,但是有的學生很多字不認識,需要老師讀一遍。
  • 幼兒園作業用蔬菜做動物,作業收上來後,網友:這屆家長潛力太大
    現在的幼兒園老師為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經常會給孩子們布置各種手工作業,讓小朋友帶回家做。有的老師會給小朋友布置一些用蔬菜做成小動物的手工作業,很多作業最後都是小朋友和家長共同合作完成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也是讓老師們大開眼界了,真是什麼創意都有。
  • 寶寶也能做好甜甜圈?這樣的親子烘焙家長們還不快了解一下
    很負責人地跟家長們說一句放心把孩子們交給【武漢螞蟻親子達人天團】讓我們跟你們一起組團帶著寶寶吃喝玩樂>一個老師最多只會同時教四個小朋友這裡一樓體驗區的灶臺都比較低這是專門為了親子烘焙而設計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寶寶操作起來不方便的問題
  • 毛根扭扭棒的N種創意手工玩法!老師家長都玩瘋啦!
    本文導讀毛根是幼兒園必備的手工材料之一,它有趣好玩,靈活易扭,加上毛絨絨的外表,堪稱手工界的槓把子啊!而毛根也有著無數種玩法和創意,操作起來相當簡單,只要用手扭一扭,也許就能創造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小手工!今天呢,我就為各位老師帶來了N種毛根手工,這些都在幼兒園裡玩瘋啦,馬上來趕個潮流吧!
  • 孩子手工作業花樣百出,家長直呼「受不了」!
    老師的初衷是「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然而,這些作業單憑孩子一己之力很難完成。 經常為孩子的手工作業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家長可謂「苦不堪言」,這些作業到底是留給學生,還是留給家長?
  • 家長孩子如何與老師溝通,認真做好這四個方面就夠了,建議收藏
    師生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如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離不開這兩個方面的溝通:一個是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一個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至於如何做好溝通工作,其實是隱藏著很多的技巧,但這些溝通技巧其實也沒有那麼深奧,只要我們在一些關鍵節點上把握好,就能很順暢地把和老師的溝通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