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與兩個丈夫埋在一起,專家說漢朝很常見

2020-12-14 讀史匯

馬王堆漢墓,是迄今為止一次影響深遠的考古發現,其墓室的規模和出土文物數量十分龐大,當考古學家忙於搶救性發掘後,進一步分析該墓的一些相關細節,有個問題讓考古學家難以費解。

丈夫的陵墓很普通,妻子的墓室卻富麗堂皇,兒子的墓室很有學問。

馬王堆漢墓所有出土的文物中,3號墓室最具有考古價值。常理認為他是女主人兒子的墓室,該墓室的出土文物主要以藏書為主,裡面有大量的古書典籍,一看女主人兒子便是一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可是細心的人會發現,辛追夫人死時年齡50歲,「兒子」是30歲,30歲在漢朝早該成家立業,為何他沒有與自己的夫人埋在一起,反而跑去與父母葬在一起,這個問題也十分令人感覺詭異。

先說說3號墓室具體出土些什麼書籍。這些古書有天文地理、醫學星象、風水堪輿、陰陽五行等等,烏七八糟的內容涉及很廣。比較珍貴的像周易、道德經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經典書籍。

特別是道德經,它與當前就行的版本不一樣,足以說明兩千年前的漢朝使用的道德經不是現在所謂的通行版本。這項文物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真的可畏意義深遠重大。所以,現在很多行內人士一提起道德經,便說自己是以馬王堆版本,如此看來它對於道德經愛好者的研究意義非常重大。它等於說將中華文化中那些邊角缺口給補齊了。

伴隨馬王堆漢墓的深入研究,圍繞它的很多言論開始拋出來,其中有人提出不同的見解。

整個馬王堆漢墓共分為1-2-3號墓室,老婆辛追夫人;丈夫利倉侯;還有兒子。前邊說過他們兒子學問非常好,陪葬品都是古書典籍,辛追夫人本人的墓室富麗堂皇,唯獨利倉侯寒酸的令人費解。

當年打開墓室時,從利倉侯的墓室裡除了發掘出他的官印,其餘的什麼都沒找到。考古學家很奇怪,堂堂一個侯爺為什麼墓室寒酸的不如一個平民,利倉老婆辛追為什麼可以如此富有。

一時間,很多似是而非的考古愛好者猜測說,利倉侯死的時候家裡窮,辛追夫人死的時候家裡富有。經過化學儀器分析,利倉侯死的時候50多歲,辛追夫人才25歲。辛追死的時候也是50多歲,他倆人前後差了25年的時間。加上西漢初年經過秦末農民戰爭,社會不穩定,利倉侯起的早所以比較窮,辛追夫人經過文景之治後,社會變得富有,這樣的推斷顯得有些牽強。

可是,又有人推測3號墓不是利倉的兒子,有可能是辛追夫人的情人。

大家想想看,辛追夫人才25歲就失去丈夫,她死的時候是漢朝,漢朝是一個社會開放程度較高的時代,喪偶再婚很正常不過。通過當時的社會婚姻習俗,有人推測辛追夫人再婚了。

專家通過儀器檢測,3號墓室的男子死時30多歲,很有可能辛追夫人找到一個比自己小的男人。若是說3號墓室是辛追的兒子也很難成立,30多歲的人,他死後應該與自己的夫人合葬,為何與父母買在一起呢?

當然以上的文字也都是假設,因為圍繞馬王堆漢墓實在有太多的謎團難以解開。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推測,總會有不同而又站的住角的理論與之相悖。

歷史沒有假設,考古也是條穿越之旅。沒有人能夠原原本本地還原當時的狀況,只能根據有限的材料去進行無限的推測。所以,無論馬王堆漢墓是一家三口,還是情人關係的古墓,誰也無法說清道明。

相關焦點

  • 馬王堆漢墓非衣之謎:衣服上那個拄拐女人,是不是辛追夫人
    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漢墓,就肯定要說到馬王堆了,對於馬王堆,很多人都有些了解,因為當時馬王堆的出土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裡程碑的一個發現,裡面出土的很多文物,是非常具有價值的,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馬王堆最富有價值的就是辛追夫人了。
  • 叫了48年的辛追夫人竟然叫錯了?考古專家:她應該叫避夫人
    比如說著名的馬王堆女屍,一直以來都被稱作「辛追夫人」,可是還有一部分文物專家認為,「辛追夫人」實際上應該叫「避夫人。」 根據考古專家鑑定,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一共有三處墓室,其中二號墓的墓主是利蒼本人,其墓在唐代就已遭盜掘。一號墓的墓主是利蒼夫人,三號墓的墓主則是利蒼之子。而考古專家所發掘出來的馬王堆女屍,就是從一號墓中出土的。 關於馬王堆女屍的名字,一直以來都是被稱作「辛追夫人」。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以及「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漆具。1號墓出土帛畫,畫面呈「T」字形,全長2米左右,下垂的四角有飄穗,頂端系有絲帶以供懸掛,是亡者出殯時引導隨葬隊伍行進張舉的旌幡。漢墓出土文物漢墓出土的部分帛畫,出土的帛畫色彩鮮豔,莊重典雅,旌幡畫面上段繪有日、月、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天上境界;下段繪有蛟龍穿壁以及墓主出行、司閽迎候、宴饗等場面,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題內容,是極為稀罕的藝術珍品集群。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棺槨。長沙馬王堆漢墓,考古人員正在處理古屍。
  • 長沙馬王堆出土「辛追夫人」後,日本為何數次索要她的頭髮?
    比如說,1972年考古發掘的馬王堆漢墓。經過這次考古行動,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了解漢朝的一些文化習俗。不過,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之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卻是震驚了考古學界。這件特殊的文物便是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夫人」。
  • 日本討要辛追夫人的頭髮,美國還想用月球土來換,中國:痴心妄想
    一、辛追夫人的意義 辛追夫人生於公年前217年,卒於公元前168元,終年50歲。她是當時長沙國丞相的妻子,也是屬於上流社會的貴族人物。辛追夫人死後這埋在長沙市東郊的一座墓裡面,後來被座墓就變成了著名的馬王堆漢墓。 考古人員對辛追夫人進行考察發現,辛追夫人身高1.54米。
  • 看看馬王堆「辛追夫人」墓就知道了…
    關於馬王堆古墓如何開墓,如何開棺,出土了什麼文物,這個網上資料一大堆,我就不磨嘰了,而是重點地說一下辛追夫人溼屍的棺液中,瀰漫的可怕「屍毒」。 考古專家們也知道屍毒的厲害,他們在搬運辛追夫人的遺體,倒運棺液的時候,都戴著防護口罩,手套,並穿著防護服,棺液一點也沒有沾到皮膚上。 出土溼屍的消息迅速地傳開,當地的領導也非常關心辛追夫人遺體保存的情況,為了做到萬無一失,便驅車來到了考古研究所,一位姓王的考古專家,就當著領導的面,開始為辛追夫人的遺體,清理全部裹屍布的工作。
  • 馬王堆T形帛畫,真的是辛追夫人追求永生的招魂幡嗎?
    筆者:三體-小遙馬王堆漢墓的出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夫人,令人感到十分驚奇。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馬王堆漢墓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近年來,考古學家們專注於對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關信息進行解讀,並且得出辛追夫人本名為「避」的結論,她墓中出土的T形帛畫同樣值得人們深思。據悉,T形帛畫以猩紅色為底,上面有錯綜複雜的圖案,由於年代久遠並且形狀特殊,考古學家對此傾注了大量心血。
  • 專家稱辛追夫人要改名,千年女屍該叫「避」,難道叫錯了幾十年?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得出結論,馬王堆漢墓乃是長沙國丞相利滄的墓葬。據史料記載,劉邦稱帝後,分封了七位異姓王,這些異姓王日益做大,讓劉邦感覺到了威脅,於是便下手將幾位異姓王都除掉了。但他卻對長沙國的異姓王手下留情,因為長沙國周圍有別國虎視眈眈,劉邦為了保證境內安全,並沒有對長沙國異姓王下手。
  • 為何日本想要以「辛追夫人」的頭髮作為國禮,哪怕一寸也行?
    1、來自漢朝的「千年睡美人」20世紀70年代,生於秦始皇五年,死於漢文帝十二年的「辛追夫人」重見天日。從馬王堆漢墓1號中出土的「辛追夫人」,身體保存完好,經過2000多年,肌肉甚至還有彈性,屬當時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溼屍」,讓世界震驚。於此,她不僅獲得了「東方睡美人」的稱號,也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 辛追夫人出土,日本首相索要一根頭髮。科研團隊:這個一定不能給
    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不值一提了,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到中國訪問,在臨走前他竟然想要一個女人的頭髮,這個女人就是被譽為「東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這當中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美人問世 1972年1月16日 湖南省長沙市發現了一座大型古墓遺址,專家團隊立馬趕到現場進行勘探。
  •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屍,照片很恐怖,為何很多報導都說「栩栩如生」
    上世紀70年代,在馬王堆的漢墓1號中出土了一具女屍,被譽為「千年女屍」的辛追夫人。考古人員對屍體進行了仔細的觀測和考察,對屍體的保存完整程度感到驚嘆。雖然沒有像古人書籍中描述的那樣,歷經千年仍然面若生人,但以古代的科學技術能做到這個地步,也是驚為天人。
  • 馬王堆女屍——貼身衣服曾經被盜
    長沙光漢墓,到目前為止就發現兩千多座了。其實這兩年有個更牛的墓被盜了,那是長沙王的墓。早在1971年年底,有關考古專家就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和申請,希望對馬王堆進行正式挖掘。次年年初,國務院就發文批准了。隨後考古隊正式對這一神秘墓葬進行了科學挖掘。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漆器,這個事兒在當年特別轟動,頭號新聞。
  • 馬王堆出土國內最早《地形圖》,專家根據地圖,找到6個廢棄城市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後,考古專家們從墓中找到了三幅特殊的地圖,而當他們將地圖上的城市進行確認後,居然還找到了幾個古城遺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圖緣何這般準確?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辛追夫人出土後,日本多次索要她的頭髮,中國:一絲不給
    1972年,馬王堆挖掘出來的一口棺材,轟動了世界。一號墓的辛追夫人,即使經歷了千年之久,肌膚還是富有彈性,堪稱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屍體了。面對如此奇異的事件,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都想要橫插一手,日本人更是向我國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我國自然明白事情不會如此簡單,本著民族自強的精神,我國拒絕了來自世界各國心懷鬼胎的人的請求。歷史背景馬王堆的漢朝棺木還得追溯於那個遙遠的朝代——漢朝。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後,因大肆興建宮殿,勞民傷財,各地起義軍此起彼伏。
  • 專家在2000年前古墓發現一瞬間消失文物,幸好手快,留下一張照片
    要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土的最有價值的墓葬,當屬長沙馬王堆的漢墓了。1951年,得益於考古學家夏鼐的發現。一行國家考古工作人員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長沙東郊的五裡牌附近,早幾天呀,夏鼐在這裡發現了2個相連的土冢,職業素養告訴他,這兩個土冢絕不簡單。
  • 他的墓若保留到現在,一定比馬王堆還震撼!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展廳一九七十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堪稱考古史上的奇蹟,由於這個墓一直被誤傳是五代十國南楚國王馬殷的墳冢,所以稱之為馬王堆。馬王堆發掘現場一號墓的主人辛追是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夫人。這位老太太比自己的丈夫和兒子都活得久,死後墓葬的規模也比丈夫和兒子更豪華。西漢初期由於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皇室力行節儉,漢文帝還專門定下規矩,王侯的隨葬品中都不得有青銅器和金銀珠寶。這就是辛追墓中為什麼出土的是漆器的原因了,雖然只是漆器,但也是製作精良,價值不菲。
  • 曾被日本人兩次索要其頭髮的辛追夫人到底有多麼神秘?
    我想即使是技術發達的美國也不敢保證能模擬出馬王堆墓相似的埋葬條件。所以,在七十年代挖掘出的馬王堆墓溼屍對美國和日本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其中尤其是日本對溼屍辛追夫人的頭髮尤為感興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在我國訪問期間曾向我方索要。
  • 馬王堆墓辛追夫人出土,日本人要頭髮,美國要泥土這是為什麼?
    辛追夫人的不朽之謎,是一個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難題。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古代遺留屍體多為乾屍,很少有在潮溼環境下保存如此完好。辛追夫人及其附近的每一寸泥土都具有不可想像的研究價值。另一方面辛追夫人還涉及了漢文化區域金縷玉衣的傳說故事,這讓辛追夫人就更加具有神秘色辛追夫人最神奇的點在於,屍身出土之時保存非常完好,皮膚有彈性,容貌保存完整。這大大打破了人類的認知。在此之前,古代遺留的屍身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埃及經過人為處理之後的木乃伊;第二種是沙漠地區的乾屍,我國新疆地區就曾經出土。但是這兩種方式保存下來的屍身,無一例外都是乾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