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出現「兩頭婚」,孩子可以「冠母姓」,這都說明了什麼?

2020-12-24 雲影飛燕

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報導。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小夫妻成家後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這樣的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說實話,我生活在浙江一帶好幾年了,這種「兩頭婚」的形式沒見過,但是夫妻正常結婚,住在一起,生倆孩子,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跟母姓的例子倒是見了好幾個了。若說這幾個案例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無一不是兩個獨生子女的婚嫁模式

我一個大學同學結婚後定居揚州,他們小夫妻生了倆閨女,一個跟了父姓,一個跟了母姓;另一個朋友定居寧波,獨生女,嫁給了同樣是獨生子的老公,生了倆兒子,也是一個跟了父姓,一個跟了母姓;還有我愛人的一個前同事定居杭州,女兒跟了母姓,兒子跟了父姓。

且不論是江浙一代興起的「兩頭婚」,還是孩子「冠母姓」,都說明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的進步,人們對婚姻存在形式的包容度增大,對「冠姓權」的限制在放鬆。總體來說,這不算是壞事

「兩頭婚」形式存在的優點在於:1. 財產問題:結婚時,男方不用給彩禮,女方不用辦嫁妝。結婚後,你的房子是你的,我的房子是我的,互不相干。

2. 孩子問題: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男方姓,一個隨女方姓。戶口各歸各家。

3. 養老問題:兩邊的老人共同贍養照顧。

那它有沒有缺點?缺點是什麼?

財產問題:夫妻AA制的話,那麼結婚後的收入有扯皮的風險。孩子的吃穿用度、教育費用是不是也有了算計?畢竟孩子跟你姓,是「你家」的孩子。感情問題:夫妻倆「黏性」不夠的話,感情能長久麼?這樣的家庭的煙火氣息想必不大,這樣的結婚模式沒有實際意義,增加離婚的可能性。孩子問題:一人養一個孩子的模式不就類似於單親家庭嗎?兩個小孩在不同的家庭撫養,也沒有了兄弟姐妹親密的感情。不過,「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既然出現了,那必然就有孕育它的土壤。至於這種婚姻形式最後是好,還是壞,是繼續普及開來,還是就此消失,誰都說不好,畢竟誰也不能未卜先知,靜待其變就好了。

但是,隨著「兩頭婚」而來的孩子「冠姓權」問題卻是一個值得拍手稱讚的事情。畢竟,孩子冠父姓是社會上約定俗成的傳統文化,如今讓孩子冠母姓,是一個歷史進步的表現

雖然,孩子該跟誰姓,在法律層面,從來不是問題。我國法律很重視男女平等,孩子既可以跟父姓,也可以跟母姓。但是,在現實中,自從父系氏族以來, 「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權柄」,形成了父親獨佔子女冠姓權的習俗。如今,積極推動男女平等分享子女冠姓權能有效提升婦女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一個家族依靠姓氏傳遞「香火」,並創造了家譜、祠堂、輩分名等文化制度鞏固 「香火 」文化。 「香火 」順利傳遞的標誌是後代繼承了姓氏 。而子女無條件地隨父姓,意味著男性獨佔了延續「香火」的功能。

這是一種傳統文化的默認。

幸而在當前的中國,男女平等的觀念漸入人心,恩愛的夫妻都願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彼此間的深情厚誼。

有的是把母親姓嵌入孩子的名中,使父母的姓氏同時出現於子女姓名內。我曾有一個高中同學,名叫「侯張爭」,便是將母親的「張」姓嵌入孩子的名字中。這種做法越來越普遍,確是歷史的進步,家庭文明的創新。

還有的方式是,子隨父姓,女隨母姓。這種方案操作簡單,關係明確,基於公平與平等的前提條件,對子女都隨父姓的傳統而言具有進步意義。

更進一步的方式是,第一個孩子隨父姓,第二個孩子隨母姓,無論男女。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有一部分孩子已經隨了母親姓,但這種比例還是太少,大多數的妻子在與丈夫的子女冠姓權博弈中敗下陣來。

但是,無論怎麼樣,孩子冠母姓的現實案例的存在,都說明了我們社會開始打破了傳統文化的桎梏,都是向更進步的方向走去,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好事。

在未來,隨著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程度的增加,女性的地位也會隨之提升,男女平等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會有質的飛躍,那個時候,孩子跟誰姓,就真的不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了。

相關焦點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
  • 權責平等是兩頭婚的關鍵詞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江浙「兩頭婚」,兩個孩子兩個姓,你能接受嗎?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各個地區的不同差異,在一些地方,婚嫁情況發生了變化,有的地區,彩禮多嫁妝也很多,有的地方彩禮金額很少,而在江浙地區,流行起了一種新型的婚嫁方式,叫"兩頭婚",不彩禮不房車,你覺得這種方式怎麼樣?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各住各家,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
    「『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包括孩子跟誰姓」澎湃新聞: 什麼是「兩頭婚」?定義是什麼?趙春蘭:首先我想要澄清一點,之前媒體報導的所謂「兩頭婚」中提到「兩頭」是指各自住各自家,這點是不準確的,不是各自住各自家。而是兩邊都有婚房,都有生活的空間。
  • 這樣的婚姻能夠長久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
  • 不嫁不娶,兩個孩子兩個姓,這樣的「兩頭婚」,結果會如何?
    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消息,說現在在江浙一帶流行著這麼一種婚姻,那就是兩頭婚。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雙方結婚之後呢,一般會生兩個孩子,並且協商好,將來兩個孩子老大跟爸爸的姓,而老二呢跟媽媽的姓。並且,孩子們叫自己的外公和外婆也是爺爺奶奶,不做區分。這樣的婚姻之所以會出現,還是因為獨生子女的存在。因為我們國家的計劃生育,導致出現了獨生子女這個獨特的存在。獨生女兒們長大成人之後,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嫁出去,當然是很多父母都覺得不捨得的事情了。
  • 浙江一帶興起婚姻新模式:「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
  • 男不娶女不嫁,江浙「兩頭婚」引數億人圍觀: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兩頭婚主要出現在在哪?又是怎麼一種婚姻方式呢?如標題所述,兩頭婚出現在江浙地區,結婚的男女兩個人,約定好婚後新娘依然可以住娘家,也可以住公婆家,新郎也如此。並且,小夫妻要生2個孩子,按照出生順序,一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
  • 不必對「兩頭婚」模式過於敏感|長城評論
    主要形式是:婚前約定,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給陪嫁,沒有嫁娶的概念,婚後夫妻雙方可以住男方家也可以住女方家,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爸爸的爸媽是爺爺奶奶,媽媽的爸媽也是爺爺奶奶,不再叫「外公外婆」。
  • 男不婚女不嫁?「兩頭婚」悄悄走紅,網友: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
    什麼是兩頭婚? 這是江浙一帶近年流行的婚嫁方式,結婚時不要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婚後在兩個父母家庭輪流住,有句話總結得好:不來不去,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兩頭婚哪裡不好了?
    昨天「兩頭婚」,上了熱搜。什麼叫「兩頭婚」呢?源頭「中國婦女報」是這樣定義的:大概念是: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總共包括兩點:一個是生活方式:小夫妻成家後各住各家。二是冠名權: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三是去「外」化: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我看了這則熱搜之後還挺高興的。
  • 兩頭婚悄然興起,老大隨爸姓老二隨媽姓,過來人:生完二胎後悔了
    最近關於結婚生孩子的消息頻頻上熱搜,要麼就是彩禮太重了,光棍很多,要麼就是女性意識抬頭了,不願意結婚生孩子,要麼就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女的不願意嫁,男的不願意上門。在江浙一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悄然興起了兩頭婚的新型結婚方式,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婚女不嫁。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性也可隨母姓
    但近年來,江浙興起了一種新的結婚模式——兩頭婚。 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小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兩個孩子分別隨父母姓,你怎麼看?
    最近一段時間有個熱門詞衝上了熱搜「兩頭婚」,這是近幾年江浙一帶獨生子女家庭新的婚姻方式,當地人俗稱「不嫁不娶,兩家拼拼」這種婚姻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招上門女婿,男方不用支付彩禮,女方也不用陪嫁妝,婚後小夫妻通常兩家輪流住,一般都會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由男方家庭撫養為主,一個隨母姓
  • 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在江浙一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 別大人舒服了,卻委屈了孩子:「兩頭婚」,真的是四全其美嗎?
    文丨靜月驕陽這個冬天不太冷,尤其是江浙一帶,最近因「兩頭婚」而沸騰全國。何為「兩頭婚」?這是這個時代的新產物---指的是夫妻雙方不要彩禮和嫁妝,結婚後,依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原生家庭裡,有需要時才住在一起。
  • 年輕人逐漸由「娶嫁式」過渡為「兩頭婚」,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兩頭婚」?就是女子不嫁,男子不娶、「兩家拼拼」生活,這種被稱為「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將成為江浙一帶年輕人的新選擇,他們為的是可以和原生家庭保持比較大的的往來,不分嫁娶,夫妻兩頭跑。專家認為,「兩頭婚」其實不是婚姻觀的進步,而是舊式男女不平等的婚戀觀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