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科學系統治水內河迎來蛻變 創新用心河暢水清

2021-01-13 樂居網

「大慶河圍擋縮小,施工凌晨完成」「螺城河、潘墩河沿線,參建各方全線巡查」……6日7點半,市水務集團鼓臺片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負責人鄭華手機裡的「福州水系治理與運維項目實施微信群」就熱鬧起來。

為保護好美麗的生態紐帶,市委、市政府從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入手,全面啟動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通過採用新模式、實施新理念、運用新管法,城區內河迎來蛻變。因積極創新治水理念,治理措施科學系統管用,推進力度到點到位,福州獲評2018年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下月底,86條主幹河道治理將基本完成,讓更多水脈動起來、活起來、清起來。

新模式帶來新「力量」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6日上午,解放溪三木家園段,市城鄉建總晉安新店片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負責人程文釗拿著圖紙,與中冶京誠該項目現場負責人餘寶昆仔細核對。兩人再次確認即將展開施工的1公裡示範段計劃。餘寶昆說,片區9條河道,他們已齊心協力完成5條的「捲地毯」任務。

給力的施工速度和漂亮的治水答卷,得益於創新引入的PPP治水模式。2016年底,在梳理出800多個內河問題清單的基礎上,我市將四城區107條內河按流域打包成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包,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引進專業水務企業開展治水。

「以前水環境治理以工程建設模式為主,施工隊幹完活就撤離,治理方式缺乏系統性、技術更新慢、建設和管理脫節,影響治理效果。」市建委給排水處處長朱宸熠道出治水「癥結」。

新引進的PPP模式,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政府當裁判員,評判治理效果。」朱宸熠說。「放權」後,項目「打包」給專業團隊,全生命周期達15年,實現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運作。

從2017年初7個水系治理項目分批掛標,4月底即完成招標,中國水環境、首創股份、北控水務等國內實力強的水環境治理團隊陸續「加盟」。福州治水項目在全國同等規模的同類項目中速度最快,且全程零投訴,得到國家住建部、財政部的高度肯定。

新理念用好新辦法

水岸同治留住悠悠水脈

在PPP模式下,我市堅持系統治理和「雙腿決策」,對全市內河逐一「望聞問切」,也「走」出全新治水理念——系統、綜合、生態、治本。總結起來,就是「9+5」策略,即黑臭治理9項策略:沿河截汙、內河清淤、管網清疏、汙染源治理、城中村改造、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水系聯排聯調;內河周邊環境提升5項策略:種樹、修路、亮燈、造景、建園。3000多個治理項目,以水為中心,全面展開。

14.8萬立方米的淤泥,是沉積在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白湖亭河許久的內源汙染「元兇」。各方調足精兵強將,全線幹塘作業,把河內淤泥「老底」翻出。如今的白湖亭河,正煥發動人新景。在金港河,一體化汙水處理站的建設緊鑼密鼓,5月底將建成投用。流花溪畔,河道蜿蜒流轉,水清河暢的新美景已成「網紅」打卡地之一……

按系統、綜合理念,我市堅持「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把源頭汙染排查管控、沿河末端設防體系建設、汙水系統提升完善3個關鍵環節綜合考慮,同步實施。一支支小分隊多方排查,一個個舊屋區改造實施,讓107條內河沿岸的3224個汙染源「無處遁形」。

依託沿河兩側拆出的空間,168座串珠公園陸續紮根。不少「僵硬」的直立式駁岸被會「呼吸」的生態駁岸取代,在新開挖河道「因河制宜」,儘可能保留自然彎曲的岸線,留住生態美景。

新管法有了新收穫

「最強大腦」實現統一作戰

為讓河道持續美麗,我市還在全省率先組建了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完成治理的主幹河道均將接入,實現對排水管網、截汙系統、內河設施、汙水廠運行的動態管理。

聯排聯調中心集防洪、排澇、調水、治汙等功能於「一身」,「多水合一,廠網河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漸漸構建。目前,城區水系聯排聯調智慧平臺,已實現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的遠程一體化調控。除汛期及時有效應對內澇,還不斷優化生態補水方案,利用閩江自然潮汐規律「納潮引水」,開創了我市排水防澇以及水系綜合治理的新局面。「通過『納潮引水為主,沿江泵站調水為輔』的自然生態補水模式,內河調蓄效益提高了30%,每日可向城區引入清水約2100萬噸。」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託嚴格管理,我市內河管養創新實行雙河長制。參照大江大河做法,在全面落實市、區、街(鎮)、村四級內河河長制的基礎上,補充完善PPP方運營階段的企業河長,每天至少巡河1次,一旦發現各類垃圾,半小時內必須清理乾淨。

在專業運營維護團隊15年「護航」的同時,我市還成立了一支60人的專業「護河團」——城區水系巡查隊。每天,他們都會徒步巡河,緊盯垃圾、汙水,每半月可實現107條內河巡查全覆蓋。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依河而興伴河而盛,探秘福州內河古蹟古榕
    內河,是福州城的命脈,也是文脈。散布河邊的古榕、古蹟,與內河相伴相生,千百年來,它們庇佑著沿河的福州人,見證了福州城的飛躍變遷,共同形成榕城獨特的內河文化。此次福州水系綜合整治,內河沿線的文化遺產得到梳理和保護,而沿河古榕更是不計其數。 (本系列報導中所摘錄梳理的文物信息,感謝福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總院城市研究中心提供。)
  • 河暢水清,荒涼河道今旖旎
    如今的白浪河濱海段,已是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天藍地綠,與白浪河岸景觀公園相映成趣。河清水暢,成群水鳥聚集休憩。風光旖旎,網紅「渤海之眼」摩天輪醉遊人。白浪河是濰坊的「母親河」,流經昌樂、濰城、寒亭等縣區,從濰坊濱海區北部匯入萊州灣,全長105公裡,其中濱海區段總長29公裡,總面積4.83萬畝。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湖南百舸水利公司高質量推進江西萍水河治理
    萍水河暢水清。萍水河畔景色怡人。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鄧天貴)行走在萍鄉市湘東區萍水河畔,抬眼望去,左邊是清澈的河水依稀見到魚遊淺底,右邊是大片火紅的格桑花海,在陽光下一一搖曳絢爛多姿,「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儼然成了市民心中的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這是湖南百舸水利公司挺進江西萍鄉市對萍水河河道實施綜合整治,湘人治水的又一工程。
  • 福州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全面構建 「眼明腦靈手巧」護水脈安全
    這一處處亮眼的水色背後,是我市著力構建的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的護航,通過全天候監測體系的靈動「雙眸」、精準研判的高速「大腦」和隨時出擊的靈活「雙手」,讓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統一聽令,城區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了50%、庫湖河調蓄效率提高了30%以上。面對汛期考驗,「眼腦手」智慧治水正發揮合力,護好城區水脈的安全和生態。
  • 「五年輝煌成就,展望美好未來」河長制治出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新...
    五年來,我市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形成,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河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河湖治理體系不斷優化,讓河湖逐步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隨著河長制的持續深入實行,年楚河水更清、岸更綠、顏值不斷上升。據桑珠孜區水利局副局長拉巴瓊達介紹,針對年楚河長期難以治理的河道問題,主要推行了年楚河「1+4」工作模式:「河長制」+落實日常制度模式、「河長制」+國策護河隊模式、「河長制」+黨建引領模式、「河長制」+河道監控模式,走出了一條操作性強的河長制管理新路子。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十堰城區這條河流流域風景如畫
    走進茅箭區馬家河示範段,河面上晨霧朦朧,河道兩邊美景如畫。馬家河是泗河重要支流,曾是我市重點整治的五條不達標入庫河流之一。過去河道兩邊亂搭亂建、汙水橫流,居民常常 「掩鼻而過」。近年來,我市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等目標,通過河道清淤、河岸生態修復、汙水處理廠提標擴能等綜合治理行動,在馬家河建成3個人工漂浮溼地,探索利用生態反應鏈技術,進一步淨化水質。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還有巨幅主題牆繪等你來打卡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來到廣州市白雲區嘉禾湧二支渠,在距離河湧六米遠的建築牆面上,巨幅的龍舟、舞獅主題傳統繪畫讓路過的群眾不禁駐足欣賞。這些反映當地歷史傳統的「西嶺印象」牆繪極具特色,吸引了大家前來打卡。
  • 聊城已全面實行河(湖)長制,全市河湖「水清景美」
    ,科學劃分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開發利用區等岸線功能區,提出不同功能區的保護利用目標和調整意見,為河湖岸線管理保護、依法規範涉河湖開發建設活動和實現岸線資源合理有序利用提供重要依據。實行河(湖)長制,首要的就是河(湖)長負責制。聊城市、縣、鄉、村逐級設立河(湖)長,每條河每個湖都有相應的河(湖)長,涉及河湖的相關問題,由河(湖)長牽頭組織協調地方和部門。
  • 南陵「治」水:河更清城更美
    初冬時節,走在南陵縣城區的市橋河沿岸,只見水面碧波蕩漾,岸邊綠植隨風搖曳,幾株楓樹的紅葉,洋洋灑灑,落在水面上,點綴其間。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閒庭信步,或駐足觀景,儼然一幅水清岸綠的江南美景。市橋河是南陵縣的中心河,穿南陵縣主城區而過,城市水系的惡化直接影響了市民居住環境和城市形象。治理之後的市橋河。人民網張俊攝為此,南陵縣在2019年7月正式啟動了城區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清淤截汙、綠化美化、疏浚河道,打造城區中心的市民休閒地。
  • 福州「一環」遺址 現身臥湖路口
    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文 毛朝青 包華/圖「龍腰西北諸山治水匯於湖,送入北水關……」明代工部侍郎董應舉在《省城山川水利議》中,在對福州古時內河系統描述時,提到了「北水關」這個名字,這個地名和福州消失的多條內河有關
  • 治水:還老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福建省福州市河網密布,人們習慣依水而居。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供給不足,內澇、水體黑臭等問題日益凸顯。福州市民林先生說,他就居住和工作在西湖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湖水質變差,他每天都要走到幾公裡外的山上去鍛鍊身體。
  • 鄞州「水下森林」重塑和諧水生態
    鄞州「水下森林」重塑和諧水生態 2020年12月25日 05:30:55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王波 通訊員 周麗麗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波 通訊員 周麗麗) 水下是植物群,魚蝦穿梭自如,水上有噴泉……連日來,寧波市鄞州區院士公園河成為市民的打卡地。
  •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服務民生點擊上方籃字關注並加入星標城市因水而靈動蓬江因水而秀美近年來,蓬江區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 江油:推進河長制實現河長治水常清
    近年來,江油市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總體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出發點,注重科學規劃、機制創新,突出依法嚴治,強化生態治理,全面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目前,編制完成了28條主要河流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全面消除了水庫V類水體及城區黑臭水體,全市水環境質量和沿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 碧水清流映璧城,水清景美入畫來 ——璧城街道以河長制促「河...
    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璧城大地徐徐鋪開……守河有責  每條河都有守護人圖|工作人員對轄區水質進行採樣監測每月巡查一次,並進行一次現場取樣檢測該街道嚴格考核考評體系,明確了考核對象、考核內容、考核辦法和考核結果運用,將護水、治水與幹部的「面子、票子、帽子」掛鈎,避免「只掛帥不出徵」現象。自擔任村級河長以來,一有空就到河邊巡河,成為肖方志日常生活的常態。他說,守護一河清水,是責任更是義務。「河水有問題,直接找河長」已成為全街道的共識。
  • 江西安源:悠悠萍水源遠流長 海綿城市人水和諧
    借著全市「白改黑」工程改造的東風,常態化「巡河日記」工作模式與「河小青」志願服務隊,五豐河畔完成了華麗的蛻變,五豐河文化示範巷也是萍城文化底蘊最好的呈現。自「河長制」全面推行以來,鳳凰街高度重視,緊緊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以「河長制」工作為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河流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嚴格落實「每天一巡查、每周一小結、每兩周一次調整」,打好各項攻堅戰,美麗河流。
  • 水鄉福州①|那些在二十年間消失的河邊風景
    福州被稱為水鄉,數十條內河連通閩江,內河通過潮汐與閩江水同漲落。福州城區共有107條內河,總長約244公裡,河網密度之大,名列國內城市前列。在過去近二十年期間,福州主要通過駁岸整修、截汙、清淤、景觀建設等措施開展內河綜合整治工作。
  • 新縣滸灣鄉:全面落實「河長制」 水清岸美惠民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麗君 胡曉菲)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樹依依,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串起了岸邊一排排林立的樓房……日前,記者來到新縣滸灣鄉小潢河岸邊,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 河暢水清風光旖旎 瀏陽鎮頭「三減三增」守護一方碧水
    多措並舉躍龍河三年華麗巨變2020年,躍龍河美麗河流示範創建工程順利通過長沙市河長辦驗收,正式完成「醜小鴨」的華麗轉變,實現「一河一景一品一韻」。目前躍龍河水質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成功讓水留下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 【永州市】新田:「河長制」帶來水清景美
    12月7日,舂陵河新田城區段,清澈的河水倒映著藍天綠樹,兩岸是蜿蜒的步道,行走其間,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畫卷之中。  近年來,新田縣把全面建立河長製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堅持高位推動,狠抓工作落實,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