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帶「免死金牌」去鑑寶,自稱祖傳第四代,專家:膽子真大

2021-01-12 騰訊網

在一期鑑寶類節目中,一位老農可謂賺足了眼球,因為他竟然拿出了傳說中的「免死金牌」,說是祖宗傳下來的,一共傳了四代,直到父親去世之後,這塊金牌才到了他的手裡,但專家拿在手裡掂了掂,並用手電筒照亮,卻無語的搖了搖頭直言說道:「您祖宗的膽子真大!」

據悉,這位老農自己也是這檔鑑寶節目的忠實觀眾,在一次節目中偶然看到了一塊「免死金牌」,覺得和自己家裡祖傳的那塊很像,於是他就從保險柜裡把這塊金牌取出,打算到鑑寶節目中碰碰運氣,如果是真的話那就出手賣掉,給兒子添一棟新房,如果是假的話,那就和家裡祖輩那樣代代相傳。不過從老人篤定的言辭中可以聽出,他很堅定地相信手裡這塊金牌是真的,只是不能確定這到底可以值多少錢,不過專家在後續的鑑定中,通過用手掂重和手電筒照射的方式,最終確定這是一塊贗品。

免死金牌,故稱丹書鐵券,最早起於漢代,史料有載:「高祖劉邦得秦朝天下,為籠絡功臣,立宗廟國祚後,特給蕭何、曹參、張良等功臣賜下丹書鐵券。」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是皇帝和功臣之間的重要憑證和紐帶,不過最開始的丹書鐵券並無免死特權,只是一種加官進爵的憑證。直到隋唐以後,皇帝賜給鐵券已經成為常例,而且受賜者家族可以憑藉丹書鐵券免死1-3次。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從法制的角度上重新規劃丹書鐵券的用度,根據官位和勳爵高低,設定大小不一的丹書鐵券,所有賜給的鐵券一式兩件,一件在功臣受眾,另一件藏於皇宮內府,需要用時,必須兩者合一,嚴絲合縫,方可鑑定真偽,否則便是欺君大罪。

而專家用手掂了掂老農這塊「免死金牌」,很明顯質地偏薄,重量第一關就過不了,而且雖有精美的歲月流痕,但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專家斷定這是做舊無疑,而按照老農的說法,這塊金牌傳承四代,根據時間推斷的話,應該是在民國初年,在那會兒的社會大環境下,老農的祖輩卻敢入手這麼一種代表「封建」的物事,這膽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之後專家也將來龍去脈全部告知老農,這塊金牌並不是古物,而是民國匠人仿造,並沒有歷史的厚重感,雖然不值錢,但還是有一些收藏價值的,老農聽罷也覺得不好意思,就匆匆下臺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伯帶祖傳「免死金牌」鑑寶,專家用燈光一照:你可真行啊!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節目,在鑑寶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持寶人拿著自己的寶貝來到鑑寶的節目的現場,從這一件件遺落在古代的文物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有意義的古董,大家都知道「免死金牌」吧,皇帝賜的金牌,出示這個牌子,可以免死!上臺鑑寶是一位老伯,當他上臺時,他充滿了自信的笑容。他還向專家和觀眾點點頭,看來這次鑑寶之行是信心滿滿啊。
  • 六小齡童老師拿「金箍棒 」上鑑寶節目,稱世代祖傳讓專家估價
    六小齡童章金萊章老師拿「金箍棒 」上鑑寶節目,稱是世代祖傳的讓專家估價。專家激動的連忙擺手 :不敢估,無價 。在一次鑑寶內節目上,六小齡童帶著他的寶貝來到了節目現場 ,不過他帶來鑑寶的東西卻並不是文物 ,也不是什麼非常有價值的物品,而是他們祖孫四代 一直使用過的「金箍棒 」。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而且在節目中,也有些人辨別到了假的寶物,發生了許多趣事,讓大家也是樂個不停,就像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一位女大學生也帶著家傳的寶貝去鑑寶,本來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 女子拿祖傳「狼皮」去鑑寶,稱是祖上年終獎,專家卻拒絕估價
    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收藏文物,所以許多文物也都是真真假假難分辨的,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電視臺便出現了許多鑑寶類的節目,因此許多在民間的收藏家便拿著自己珍藏已久的寶貝來到節目現場找專家進行鑑定,在鑑寶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所被鑑定,有一些文物是真的,但是有一些文物卻是贗品。
  • 男子拿「魂瓶」鑑寶,自稱藏在床底15年,馬未都:你膽子可真大!
    對於喜歡的藏品,有人願意一擲千金購買,普通老百姓也紛紛拿出壓箱底的寶物請專家鑑寶。 收藏界假貨非常泛濫,就算是真品,也不一定適合個人收藏。這不,有位男子曾花高價購買了兩件宋代瓷器,找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幫自己鑑寶,期待著能得到認可。
  • 女學生攜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目前市場上仍然大量存在皮草的買賣,大部分都是養殖動物的皮毛,但是也有一些是祖傳下來的皮草,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學生攜帶著祖傳「狼皮」鑑定,專家卻當場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一、 特殊的文物在一個鑑寶節目的一期節目裡,一位女學生攜自己的祖傳寶物,找專家鑑定,可是文物鑑定專家第一次拒絕了寶主的鑑定請求,原因就是寶主帶來的寶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寶物,而是一張完整的狼皮,這讓鑑定專家難以接受,拒絕了寶主的鑑定請求。
  • 古代皇帝賜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嗎?若是這個罪名,照樣格殺勿論
    比如唐朝大將軍薛仁貴,在唐太宗眼裡他是應夢賢臣,最後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的他,唐太宗便給予了無非何種罪名,都能免除一死的獎賞。當然,事無絕對,免死金牌的效果是不是一定就有效果呢?還真不一定,若是持有免死金牌的人,出現了某一件事,照樣是格殺勿論。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有一些愛好古玩的愛好者,當我們再次回到古玩市場上,不難發現有很多的「文物」跟真貨是相差無幾的,這大概是我們常說的「文物仿製品」了吧,隨著我們科技的不斷變化發展,文物仿製技術也在同一時間進行不斷強化,可以說文物仿製品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 女子帶祖傳古董參上節目,專家看到後卻眉頭緊鎖,不願鑑寶?
    在前段時間鑑寶節目非常的火熱,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紅火是為了發現在民間遺失的一些曠世珍寶,而很多人也是為了能夠通過這個節目來鑑別自己手中所有的寶貝到底是不是價值連城,其實不管是節目還是參加鑑寶的人員來說的話,都是有目的的,而這個鑑寶節目中更具有意義的就是在能夠通過節目來讓全民對文物的認識能夠更高一籌
  • 自稱鑑寶專家,卻用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36萬後現狀如何?
    鑑寶欄目的爆火,曾讓不少平凡人家走上「巔峰」。看著電視節目裡家境一般的人憑藉祖傳老物,卻被專家喊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河南鄭州的朱雲也不由有些羨慕。2009年,朱雲終於下定決心,與弟弟持祖上流傳的乾隆真跡《崇陽漢柏圖》參加一檔鑑寶節目。他雖不知道這份文物值多少錢,卻知乾隆真跡的貴重性,因此想靠這件文物賺上一筆,也改變一下現在的生活。
  • 男子50萬賣別墅換塊「紅燒肉」,帶到鑑寶現場,專家:你膽子真大
    但是不久之後,又有數批「北魏陶俑」大量出現在北京古玩市場上,這種反常情況引起了專家的警覺。經過摸排調查,眾人發現這些「北魏陶俑」全部由河南省一位高姓男子仿製,他經常追隨考古隊步伐,去到各個朝代的古墓旁邊取土燒制相關器物,這也正是其燒制的陶俑能夠以假亂真的原因所在。後來為了避免被追責,他還會在文物的隱蔽處加上自己的落款,可以說是為了造假「無所不用其極」了。
  • 鑑寶節目上,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定,專家臉色難看果斷拒絕
    曾在有一期的鑑寶節目上,就有一位女大學生帶著祖傳「狼皮」鑑定,因為她根本對這類東西不是太了解,所以也十分好奇這個代代相傳下來的祖傳狼皮到底有多高的價值。然而當這個學生將狼皮帶上來後,專家臉色十分難看果然拒絕鑑定。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專家會這麼大的反應?
  •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文/禮運暖天下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是我國清朝皇家的姓氏,在滿清王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族的人基本上都改名換姓,隱居各地,以至於現在極少聽到有愛新覺羅姓的人
  • 鑑寶亂象頻生,馬未都怒斥:專家們看著厲害,去市場上全得餓死!
    鑑寶亂象頻生,馬未都怒斥:專家們看著厲害,去市場上全得餓死!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馬未都,今年已經整整65歲了,65載的滄桑歲月不僅帶給了他數不盡的財富,更有著滿腹的故事和看法。不過雖久不在江湖,卻總有一些江湖事跡傳到他的耳中,比如前幾年的鑑寶亂象,就曾讓他大發雷霆,因為馬未都認為,如今的鑑寶專家大多都是紙上談兵,如果把他們放到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真東西!
  • 老農帶「壓菜石」去鑑寶,觀眾看後哄堂大笑,專家卻說:價值5億
    隨著文物的流行,便出現了許多贗品,因此許多普通的老百姓們便沒有辦法去辨別文物的真假,於是電視臺便出現了鑑寶類的節目。在鑑寶節目中會請來許多有著非常豐富經驗的鑑寶專家,然後就會有人來到節目中,拿著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來進行鑑定。
  • 男子帶「關公像」鑑寶,自稱花十套房產請回家,專家:幸虧閉著眼
    男子帶"關公像"鑑寶,自稱花十套房產請回家,專家:幸虧閉著眼導語: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而現如今也湧現了很多文物收藏愛好者,文物市場以及鑑寶節目也就應運而生。今天我們要講一個發生在鑑寶節目當中的故事。提起關羽,關二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國時期非常忠義的將軍。一提起他,大家可能就要聯想到桃園三結義,關於劉備和張飛,三人興趣相投,拜把子稱弟兄,結為兄弟。是一個忠義之士,非常重感情。如今也有一些寺廟,還有人們的家裡供奉著他的神像。
  •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套路太多,唯一沒有收下免死金牌的人卻得到善終
    所謂「免死金牌」,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券」,亦即民間所說的「免死牌」,頒授「免死金牌」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免死金牌在幹掉了中樞宰相和大部分開國元勳以後,朱元璋走上了孤獨的帝王之路,但是有一個問題他繞不開,官都沒了具體的活兒誰幹呢?
  • 女子拿齊白石的秋蟬圖去鑑寶,專家興奮不已,激動地說:動心駭目
    想要確定古玩真假,可以去鑑寶收藏大家馬未都、演員王剛都曾去過這些地方淘換過自己心儀的寶貝。然而比起這些專業人士,他們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必然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用來鑽研和學習,而普通老百姓也想撿漏收藏寶貝,又沒有相應的基礎,此時鑑寶節目應運而生,請來鑑寶專家,目的就是幫助大家鑑別古玩的真偽。近代書畫大師有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等,雖說古玩要經過時間的洗禮才能凸顯出它的價值,但是像齊白石的畫作也能拍出天價。
  • 姑娘攜「玉蟬」鑑寶,表示已經佩戴10年,專家:你膽子可真大!
    藉此機會,有電視臺做了一檔鑑定節目,邀請了許多著名的鑑定專家為報名的民間文物做鑑定。許多私人收藏家們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想去一鑑手中藏品的真假,萬一自己就是那淘到金的幸運兒呢?抱著同樣想法的人不知凡幾,一個原本錦衣玉食如今卻家道中落的姑娘更是如此。她信心滿滿地帶著自己佩戴了十年之久的玉蟬前去鑑定,專家看後卻直呼她「膽子真大」,聽完解釋後她自己也再也不敢再佩戴。
  • 小夥帶祖傳「寶物」去鑑定,專家電筒一照,忙道:敢問祖上何人?
    就比如說這個小夥帶著祖傳的「烏紗帽」去鑑寶,專家拿光一照手就直哆嗦,並問他祖上是何人?▲墓葬古董、老物件大多代表的是難以預料的財富,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才讓更多的人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去盜墓,以此獲得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