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誕生至今已46億年,每時每刻兢兢業業地向宇宙輸出能量。和宇宙裡的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看起來是比較安靜的一顆恆星。雖然在大多數時間,太陽都在經歷劇烈物質噴發,但它偶爾也需要降溫一下。據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官網稱,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在上個月底觀測到了自2017年10月以來太陽噴發的最強耀斑,有可能是進入新太陽周期的跡象。難道太陽要從『沉睡』中醒來?
太陽耀斑(Solar flare)是太陽大氣活動的一種表現,主要來自太陽黑子的輻射爆發,一個正常發展的黑子群幾乎幾小時就會產生一個耀斑。耀斑爆發時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瞬間爆發的能量相當於上百億枚百噸級氫彈的爆炸。
為方便研究,科學家根據耀斑到達地球時的強度進行了分類:A<B<C<M<X(每類威力比下一級強10倍)。據NASA科學家分析,此次爆發的太陽耀斑屬於M級(中等級別),不用太過恐慌。而且它並不是針對地球的,不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不過有可能會影響地球上的衛星通信質量和GPS信號。
由於太陽的活動量是會隨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所以自1755年以來,科學家通過測量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來定義太陽的活動模式——太陽周期,平均以11年為周期。周期內分太陽極大期(Solar maximum)和太陽極小期(Solar minimum)。極大期屬於太陽最活躍的時候,期間會出現大量太陽黑子,一天可以噴發數個耀斑,可能會破壞地球衛星通信功能;極小期就是太陽活躍度最低的時候,期間內黑子和耀斑數量最少,可能一星期也不會爆發1個,最適合進行各種太空任務。
數據顯示:2019年太陽黑子的數量異常少,總共281天沒有觀察到。直到2020年,太陽已經100天沒有出現黑子,所以有科學家認為太陽仍處於太陽極小期。
然而,這次爆發是925天以來太陽首次爆發M級耀斑,事實上是太陽黑子活動的表現,也有可能開始下一個太陽周期的標誌。有趣的是,如果這確實是新太陽周期的第一個M級事件,那麼可能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但科學家需要再觀察幾個月後才能確定它們的數目。NASA表示:「在極小期之後,至少需要6個月的太陽觀測和太陽黑子計數才能知道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此外記錄顯示,地球在1859年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太陽爆發「卡靈頓事件」,當年全世界各地幾乎都看見了極光,電報塔架發出火花,電報機全自發性起火等等。
根據科學家對太陽周期推測,太陽可能每2000~3000年就爆發一次超級耀斑。不過太陽已步入中年,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爆發超級耀斑。若有,下一次超級大爆發最快是在下個世紀,而且威力是「卡靈頓事件」的100倍。屆時會發生什麼,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