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早一批消防員出自哪?早年間「水會」成員講述救火故事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持續數月的澳大利亞大火震驚了全世界,據媒體報導,迄今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被林火毀掉的面積已經超過600萬公頃,大片自然生態、基礎設施,以及民宅等遭受破壞,大火已造成數十人喪生——在英勇的滅火隊伍中,除了消防員,還有很多來自民間的志願者。

事實上,在很多特大火災的現場,都能見到自發組織起來與火魔搏鬥的普通人的身影,包括咱老北京最早的一批消防員,基本上就是街裡街坊的老少爺們兒。

呼延雲


上個世紀初,雖然有官辦的消防隊,但每每出現火情時,民間的水會依然會自發救火

越界救火很尋常

北京自古是多風之地,尤其冬天,西北風經常能咆哮臘月、逞威三九。而也正因為嚴寒,京城百姓為了取暖之故,引火量很大,加之舊京無論商店還是住宅,往往鱗次櫛比,這也就造成不僅火災多發,而且一發就是「火燒連營」,比如光緒十四年的紫禁城大火、光緒十五年的天壇祈年殿大火以及光緒二十六年的前門大柵欄大火,都造成了異常嚴重的損失——也正因此,在同一時期甚至更早,北京出現了消防隊的雛形:民間水會。

水會的興起,與北京的商業發展密切相關。晚清,北京的繁華地區建起了許多商號,特別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商鋪林立,民房密集,人口稠密。因其建築大多是磚木結構和紙糊門窗,且外飾一層很厚的油漆彩畫,相當易燃,故稍有不慎便容易起火。商號們為了確保自身安全,防患於未然,便由富商紳士中的頭面人物聯合幾家商號,建立起一種類似今天消防隊的民間組織,名曰水會。

水會首先要有一個選舉出來的會首,主持常務,制訂防火公約,然後按照加入的商戶大小,分等級出錢,作為籌備經費,以便購置防火器材,僱用消防人員,並在轄區內設置一個水會的駐地,駐紮值班消防人員和存放滅火工具。

北京有史可考的最早建立、名氣最大的水會,是同仁堂獨資興辦的普善水會,會址在前門東側的鸞慶胡同。其組織較為龐大,管理較為嚴格,使用了較為先進的救火設備——一種安了車輪且帶有八個壓水裝置的水車,水龍嘴粗,噴出的水柱又高,滅火效能大大增加。因為離紫禁城很近,所以宮內失火有時會叫他們過去幫忙滅火。有一次普善水會到宮中救火,很快將火撲滅,慈禧太后聞聽此事,大加賞識,自此名聲大振。此後,又相繼建立了崇東水會、公義水會、義善水會、治平水會和安平水會等等。理論上,他們都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比如公義水會由長青堂、馬聚源、便宜坊合資興辦,管轄的就是鮮魚口一帶的防火工作;而安平水會是由榮寶齋、南紙店等合辦的,維護的自然是琉璃廠的消防……可有一樣,在發生火災時,「越界」是常有的事,往往是附近所有水會都出人出力,爭相救火,哪怕是平時生意上的對手,也絕不袖手旁觀。

水會的日常維持一般是三個人:一個管帳目,一個管救火工具的採購與維護,還有一個是夥計,當發生火情時,鳴鑼示警,召集各類救火人員,這三位是「正式編制」,每月拿固定薪水的。其餘的救火人員都是兼職,他們也分成兩類:第一類叫助善員,他們是自願參加的義務救火人員,屬固定人員,只發給水龍布衣服,而沒有報酬;還有一類是火情發生時臨時僱用的人員,他們聽到鳴鑼報警之後,立刻跑到水會去領取一個特製的小坎肩,然後到火場滅火,事後可以憑藉小坎肩領取一定的報酬。

全憑熱情上火場

水會的夥計每天走街串巷,隨時查找和注意火種及火情,一旦發現哪裡著火了,立刻鳴鑼高喊:「某街某號走水啦!」聽到聲音,救火的人們會立刻拿著滅火工具爭先恐後地趕往出事現場。

最初的滅火工具相當簡陋,主要是唧筒、撓鉤、梯子、水桶什麼的,也有水車。最初的水車非常原始,說是車,其實連個輪子都沒有,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大木櫃,外面有銅皮包著,裡面裝有清水,兩邊有若干個壓水裝置,形同過去農村的壓水機,水由水龍帶出。遇到火情,得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抬著到失火現場,效率可想而知。

首都博物館裡收藏有一輛人力消防車。車身高136釐米,長137釐米,寬68釐米,鑲嵌有古銅雕花飾物,中央正上方有一個出水口,是用來接水龍的,口徑3釐米,揚程約15米。車身前後左右各有一個巨大的鐵環,是用來拴繩拖車用的。這輛車比前面說的水車的先進之處,就在於它有四個直徑50釐米的鐵鑄輪子。該車的水箱也不是木頭的,而是銅質的,容水量約為1立方米,運作中得隨時補水。車上有一個槓桿,一個活塞,由四個人操作,左邊的槓桿壓下,右邊的槓桿升起,右邊的槓桿壓下,左邊的槓桿升起,就這樣反覆地壓下升起,一抽一壓帶動活塞,如此循環往復,就可以把水從水龍中激發騰空。

這輛消防車的製造年代應該是晚清,隸屬於「外城同善總局」。同善總局又稱同善水會,舊址在前門外大李紗帽胡同火神廟內,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遷移至王廣福斜街,其保護範圍就在前門外廊房頭條、大柵欄、觀音寺街一帶。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發生了清代北京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場火災不僅燒毀了大柵欄周邊十幾條街道的四千多家商鋪,而且殃及正陽門、箭樓被毀。由於火勢嚴重,雖然各個水會紛紛展開施救,卻也無濟於事,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切化為灰燼,正如《都門紀略》所云:「祝融虐焰上千霄,金店銀爐一例燒,百萬商民齊束手,市塵景象太蕭條。」此後大柵欄重建過程中,商賈富戶痛感強化消防之必要,這輛銅製消防水車很可能就是那時購置的。

同善總局又稱同善水會,舊址在前門外大李紗帽胡同火神廟內

造成大柵欄火災施救不力的原因,除了風借火勢瘋狂蔓延,消防裝備太差以及八國聯軍威逼京城帶來的恐慌之外,還有就是當時的消防工作在組織上相當混亂。水會的「救火隊員」本來就是臨時拼湊的街裡街坊,老少俱全,平時從來沒有受過消防訓練,更缺乏基本的消防知識,只能憑著一股熱情撲向火場,你潑一桶水,我潑一桶水,對火情的蔓延根本起不到遏制作用。曾經在普善水會做過助善員的民俗學家隋少甫先生回憶說:「那時的水會,只能救一些較小的火,即初起的火,一遇大火,即使普善水會這樣的高水平水會也是無濟於事的。一次華樂戲院起火,當我們趕到時,連後臺演員使用的道具、行頭都著了。我們只好限制火場,眼看著大火燒毀了那家戲院……」

雖敗猶榮好兒郎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京師警察局創辦了官辦的消防組織,名曰「消防科」,地址在戶部街,即今天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帶,並制定了《採用消防士兵規則》、《保存消防器具章程》等規章制度,又在珠市口、東四、西四等地建立起了警鐘臺(也叫消防臺)。臺高約15米左右。臺下為值班室,臺頂有一外塗紅漆的小閣樓。晝夜有人在小閣樓上輪流值守,一旦發現災情,要立即通過電話報告消防科,由消防科派出消防隊員趕來救火。與此同時,在主要街道的相隔不遠處,相繼設立了一些自來水救火栓,用作消防隊接水龍管子用。

不過,雖然有政府辦的消防隊,但每每出現火情時,民間的水會依然會自發救火。而在警鐘臺上值班的消防人員發現哪裡著火後,也依舊要用「串鑼」報警,通知附近的水會會員。

著名民俗學家胡金兆先生自幼在琉璃廠一帶長大,他在《見聞北京七十年瑣記》中,記錄了自己於1937年11月目睹過的一次救火行動。失火的時間是下午,地點位於珠市口的「第一舞臺」。

當時,北平消防隊共有消防警察258人,消防汽車兩輛,已經初具現代消防隊的規模。所以當消防臺上的瞭望哨發現「第一舞臺」上空有濃重的黑煙沖天而起後,立刻電話報告給消防隊,並敲起警鐘來。水會的成員們緊急集合,往安平裡南側土地祠旁邊的兩間空房裡跑,那裡放置著撓鉤、鐵鍬、鐵桶等救火工具,還有一輛壓水車和匹配的水龍管帶。大家開鎖抄家什,推著壓水車,扛著各種消防器材,直向「第一舞臺」衝去!

「第一舞臺」是民國初期北京首屈一指的劇場,建築模式和燈光設備非常現代化,可以容納2600位觀眾。可惜這個地方不知是不是犯了「火神爺」的忌諱,1914年開業沒多久,就突然失火。據《順天時報》報導:「正當鑼鼓聲喧,第一出《跳靈官》揭幕時,前樓忽然火起,延及罩棚,烈焰濃煙,堵門燃燒,而觀劇者大為恐慌。幸有多數軍人在內,乃破牆數處,始行逃出,而婦女跌傷者不少。旋有消防隊及水會等聞訊趕至,竭力撲救。由上午十二時餘起至下午四時始行熄滅。」這次火災的起火原因紛說不一,有的說是燃放鞭炮所致,有的說是電燈短路引起,還有說是遺棄的菸頭點燃。

20多年後的這第二次著火,火勢比第一次還要嚴重。據《世界日報》報導:「其時外二區第一段巡長白文瑞,正在該臺門前巡查,忽睹該臺西樓北端窗中,突有火焰撲出,即鳴警笛。而南新華街之警鐘臺睹狀,頻敲警鐘,急電消防隊馳往撲救。」消防隊總隊長白來增率領四個分隊趕到火場,竭力灌救。但火勢太大,根本控制不住,白來增下令拆拉火道,阻止其蔓延,「將東臨大和恆米麵莊西房拆拉,又將馬神廟住戶一後牆垣拆斷,並令水龍督救。各消防士兵分別登樓上梯,執管槍注射。繼因火勢洶湧,非注射之水所能濟,故依然猛燒,濃煙衝霄,火焰四溢,加以該樓四周系磚石所建,勢成煙囪式。移時火已及樓之巔,因上架梁柱被火難支,轟然一聲,樓頂遂即落下。」到下午五時許,「第一舞臺」已經燒成了一片廢墟。

儘管救火失敗,但至少阻遏了火勢的蔓延。胡金兆回憶說:「水會的師兄們回來時已八九點鐘了,大多一身的泥水,有的人的棉衣也撕破了,各商店都像歡迎英雄似的迎接這些自己店中的水會成員。」不僅給他們添菜燙酒,還由「柜上出帳」,給他們添置新衣服。

救火,是天下一等一的功德事,對此古今同念。不過,如果問一問那些在火場上奮不顧身的兒郎們,最渴望的絕不是自己立功獲獎,而是千家萬戶的平安無事。春節將至,惟願每位市民都能加強消防意識,嚴格遵守咱市政府的規定,在指定時間和地點燃放煙花爆竹。生活要防失火,日子才能紅火!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新番《青梅竹馬是消防員》最新PV,消防員的戀愛公開
    相信不少人比較關注動漫這一塊的人會發現,最近多了不少關於消防員作為主角的動畫作品。所謂消防員就是為政府或民間團體所成立的救災救人團體成員,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消滅火災及救護服務,一般而言消防員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只有在極其個別的情況下才能見到,關於他們的生活更是了解甚少,很少有關於消防類題材的作品出現。不過近段時間消防員作為主角的題材動畫作品並不少,這是不是意味著消防員的春天來了?
  • 【暖新聞】一場愛心接力在市民與消防員間進行著
    聽到聲音,救火隊員會立刻拿著滅火工具爭先恐後地趕往出事現場。她的父親只好一邊帶領隊員救火,一邊幫助老太太搶救財物,後來東西搶出來一半,但房子還是塌了,好在老太太有消防隊員的保護沒有受傷。「那天晚上父親回來後,我看見他全身漆黑,只有兩個眼珠在轉,手、腳和棉衣都破了,母親趕忙打水幫他擦洗乾淨,再取出家裡的菜油按壓父親的傷口,父親卻靜靜地坐著,一個勁地說『沒事沒事』。」    「到上世紀80年代初,城裡有了消防車,父親的消防隊也解散了。」
  • 《勇往直前》:致敬每一位消防員
    亞利桑那州政府出動200多名消防員趕赴現場進行滅火。19名來自「格拉尼特山高手隊」的消防員在救火過程中沒有留下足夠安全空間,被林火吞沒,英勇犧牲。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小鎮消防員在隊長的帶領下,逐漸走向專業、走向成熟的故事。整部電影沒有明確的主線,分為階段性敘述,有消防隊員參與的救火、訓練的故事,也有消防隊員家庭生活的橋段,更像是寫實的紀錄片或傳記片。
  • 18名四川救火英雄消防員今日凌晨救火犧牲,英雄一路走好!
    去年四川涼山的救火英雄大家都知道犧牲了30名,前幾天我們在悼念去年這個月30日的英雄們。就在我們為去年這30名英雄悼念一周年的時刻。就在今年的3月30日四川涼山西昌又出現一起大火,當地的消防人員緊急的派消防員去滅火。當時有21名消防人員趕赴火場。
  • 南京最早青少年運動會會歌作曲者之子講述體育往事
    原標題:南京最早青少年運動會會歌作曲者之子講述體育往事   南京最早青少年運動會會歌作曲者之子  講述父親的體育往事王端(中)一家三口照。記者 邵丹 攝  「我看了你們的報導後才知道,我父親竟然是南京最早青少年運動會會歌的作曲者,」昨日南京市民王端向晨報打來電話,說他的父親王健吾不僅早年留學日本學體育,而且還代表中國多次參加遠東運動會,同時他也是民國時期南京公園路體育場建設者。
  • 最早誰說的?出自哪?
    這個梗雖然在郭老師和華農那經常出現,但並非出自這裡。我們一起看看「我當時害怕極了」這個梗到底出自哪吧。竹鼠:我害怕極了我當時害怕極了出自哪?其實這個梗最早的出處既不是郭老師,也不是華農,而是王者農藥職業選手。在一次kpl的賽後採訪中,一諾說:「當時我害怕極了,一群壯開著奔狼拿著大招向我跑來,嚇得我趕快叫來了我的兄弟們。」然後把對麵團滅了。
  • 四川西昌大火19名救火英雄遇難,為什麼又是涼山|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火勢受大風影響險情不斷受風向的影響火勢有向涼山州西昌市農業學校蔓延,一但蔓延至學校將造成國家重大財產損失,也會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行;消防員不得不客服匆匆困難奮力阻截成功將火勢阻隔在幾十米開外。
  • 民警化身消防員 勇助救火暖人心
    經過幾分鐘的撲救,現場火勢迅速得到控制,無人員傷亡。事後,朱某及家人對著幫助救火的人員連連致謝。秦南派出所溫馨提示:冬季長時間使用燃氣,易使室內氧氣不足,用戶應及時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液化氣使用後,應及時關閉灶具開關和液化氣閥門,過一個安全而美好的冬天。   (編輯/趙夢琰)
  • 「如果消防員不是最偉大的工作,那什麼才是?」
    多希望一夜過後,他們又會拖著疲憊的身體,笑著回到隊伍當中。 但事實是殘酷的,沒有人會開這樣的玩笑。 山林間突然燃爆的大火,擋住了他們的生路,吞噬了他們的身體。 他和隊員,對森林救火這一工作都充滿了熱情和毅力。
  • 任嘉倫首演消防救火英雄,《藍焰突擊》有望成2020年「爆款」!
    1去年涼山救火英雄去世,引起社會轟動,剎那間,全網幡然心疼,那些少年們無論有家的還是沒家的都令人心疼,生活的變故很殘忍改變了社會的面目,英雄的默默無聞,熱血無畏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讚歌。無論光芒萬丈還是滿心歡喜,往後餘生都是一段不好的回憶。
  • 119消防宣傳月 你知道消防員除了救火還承擔什麼職能嗎?
    你眼中的消防員是什麼樣?你想對消防員說點啥?雖然大家都知道火警電話是119,但是除了救火之外消防員還承擔什麼職能,我們身邊的消防設施有哪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在全國第28個「119消防宣傳月」來臨之際,記者走上街頭對市民進行走訪,並對消防知識進行宣傳。11月9日是什麼日子?在接受採訪的18位市民中,12名回答「不知道」,僅有4位市民回答正確,認知度相對較低。
  • –18℃救火,青島消防員全身結冰,你微笑的...
    –18℃救火,青島消防員全身結冰,你微笑的樣子好暖…… 2021-01-09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淄博消防員休假時看到民房內濃煙滾滾 下意識衝上前滅火
    記者 李慶宇 通訊員 馮巖 亓甜甜休假時,開車路過一個村莊,消防員宋京琪看到有處民宅冒著黑煙,職業敏感促使他上前看了一眼,著火了!我看那人穿的衣服,以為他是接到報警電話來救火的消防員,當時很奇怪,消防員怎麼來得這麼快,不到一分鐘就過來了?」魏麥芳趕到時,穿藍色衣服的男子和一名村民通過梯子,進入著火的民宅,從裡邊打開了大門。當村民要進去救火時,被穿藍色衣服的男子攔住了,他安排村民去附近拿工具、取水,自己則拿起鐵鍬,進入火場。很快,男子檢查完了火情,組織村民有序開展滅火。
  • 8部好看的老北京電視劇,一半由他原著改編,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
    原創作者:共同的世界最近「老北京」一詞在網上暴紅,很多網紅利用老北京拍視頻賺流量,甚至口音明顯不對的人也為了流量借「老北京」為自己賺人氣,引起較大爭議。那麼,什麼才是老北京?真正的老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諸暨這個救火英雄,上榜「杭州好人」
    從業13年,他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一名消防員的使命。在2019年12月27日的一起火災中,他和愛人在休假期間,依然發揮消防員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精神,第一時間衝進火場,投入到滅火救援中,保護群眾的財產損失和生命安全。
  • 來組團體驗最真實的消防員生活吧——《模擬消防英豪》
    哪怕在這個萬物皆可模擬的時代模擬消防員也是一個新鮮事,在我印象裡很多遊戲都可以體驗當消防員,十多年前我就在《罪惡都市》裡開消防車做過救火任務,現在《模擬消防英豪》可以讓你體驗更真實的消防員人生。《模擬消防英豪》顯然是第二類遊戲,本作旨在讓玩家體驗真實的消防員生活。本作的真實性體現在操作方面,打開訓練模式你會發現需要玩家學習的操作相當之多。想要救火玩家要先開車,玩家還發現消防車的細節做的十分到位,玩家能鳴警笛還可以控制危險報警閃光燈,雖然沒什麼用就是了,不遵守交通規則甚至出現交通事故系統也不會扣玩家工資。
  • 西昌一消防員救火殉職,小女孩跪遺像前痛哭:你不叫我,就不起來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對小孩子來說童年有父母的陪伴將是最幸福的,可是一些偉大職業的家庭中父母會因為工作不幸去世,這些小孩兒將從小缺失親情。近日,一位消防員父親在西昌火災執行任務中不幸殉職,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身穿碎花裙子的小女孩跪在地上對著爸爸的遺像哭訴:「你叫我,我就起來,你不叫我,我就不起來。」女孩很想讓父親再給她說一句話,哪怕一句就好。
  • 山火燒到車諾比,烏克蘭消防員為何不敢去救火?|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丨小左1月,新冠病毒爆發,非洲蝗災;2月,澳洲大火,無法計數的生靈死於大火;3月,新冠全球蔓延;4月,烏克蘭的森林大火燒起來了……其實,烏克蘭這個地帶,樹林茂密,地廣人稀,林火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 【消防員的愛情故事】因為我是消防員...
    【消防員的愛情故事】因為我是消防員...... 總有這樣一群人每當有災情突發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奔赴一線無論多麼艱險他們會一直守護在人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