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他街頭流浪13年: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2020-12-14 人魚媽媽教育

我們上學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讀了20年的書,感覺一直沒有想明白。

01

剛畢業的時候,我曾經在城中村住過一段時間。租給我房子的是個當地的村民,因為有自家的宅基地,所以她就蓋了12層樓,每天靠租金過活。

除了收租,他們很多時候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將。

我去上班的時候,房東開始招呼人過來打麻將,我下班的時候,他們仍然以同樣的姿勢坐在那裡打麻將,日復一日。

當時還稚嫩,大學剛畢業,意氣風發,對他們這樣的生活特別鄙視,覺得這種生活方式簡直就是虛度光陰。

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就跟一個平時比較要好的領導說起,順口感嘆了一句:「看他們每天這樣浪費生命,真可憐!

這位領導是一位非常睿智的大姐,她停頓了一下,然後對我說:「你看他們打麻將可憐,也許他們看你一個大學生,穿得光鮮亮麗的,每天早出晚歸,賺的還沒他們多,說不定還偷偷議論你更可憐呢!

聽她這麼一說,我似乎一下子醒悟過來:你認為的,也許只是你認為的。上學讀書一定要光鮮亮麗嗎?只有上班才是活著的意義嗎?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姿態,是別人所不能理解的。

村上春樹曾說:「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只要你那片海裡有屬於你的樂趣,就開心得過吧。

02

衣錦還鄉,是很多中國讀書人的願望。

考上大學,就好像鯉魚跳龍門一樣,拿到大學通知書時,就好像已經拿到了美好生活的通行證,前途似錦。

但生活,永遠有多種可能。如果把衣錦還鄉作為讀書的願望去拼搏,那麼,有大部分讀書人將會無家可歸。

「讓愛回家公益尋親」節目裡,曾經播出過一組特殊的尋親故事:

湖南一家人尋找自己的兒子13年,但一直未找到,在志願者們的幫助下,發現他們的兒子竟然已經成為東莞街頭一名蓬頭垢面的流浪漢。

見到自己的兒子,老母親老淚縱橫:明明是挺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如今這樣?

據家人說,李默(化名)曾經也是一名大學生,大學畢業後順利考入了公務員,在政府部門上班。因為覺得自己的兩個哥哥也在政府部門,而且「混」得比他好。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就辭職南下,發誓:「不混出人樣,絕不回家!」

誰想,夢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那麼骨感。

南下打拼的李默並沒有在南方找到適合自己的落腳點。因為身份證沒有辦理第二代,他無法找到工作,但是又礙於面子不想回家,只好流浪街頭,自暴自棄,渾渾噩噩過日子。

這一晃,就是13年。

當志願者在街頭找到李默的時候,他蓬頭垢面、衣服破舊、目光流離,拒絕跟人交流。

而在這13年裡,他的父母和家人一直在尋找他。在這期間,他的父親和大哥相繼離世,終究沒有見到他們想要見到的家人。

生活終歸是尋常,很多上大學的讀書人並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

03

如果不是為了衣錦還鄉,我們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巴菲特的大兒子在上大學的時候突然向他提出退學,理由是,他要去經營一家農場,上大學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巴菲特認真地跟孩子進行了溝通,了解到這才是孩子興趣之所在,他喜歡過田園生活,在田野裡他充滿激情,他確信,這是他願意投注一生精力去經營的事業。

看著孩子眼裡的興奮,巴菲特明白,這可能是孩子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他沒有權力去阻止。他更加明白:一個人,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功。就像他痴迷於金融一樣。

年幼的巴菲特從小就對金融產生濃鬱的興趣,滿腦子都是做生意,五歲擺地攤賣口香糖,稍大些就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倒賣。上中學時,不僅利用課餘時間做報童,還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髮店老闆賺取外快。當讀到價值投資鼻祖《聰明的投資者》一書時,他一下子就頓悟了,並不斷學習,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漫漫的一生中,一個人如果被迫從事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絕對是最大的痛苦。我們很多人過得並不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是為別人活的,而不是為自己活的。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經完全不用為吃飽飯而擔憂了,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過得不快樂。為什麼?因為大部分人只是過了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而不是自己想過的人生。

我們有很多學生,上學時候是為了父母而讀書,找工作是按照父母的意願找的工作,結婚時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結婚,一切都按部就班,唯獨缺乏的就是樂趣。

04

劍橋大學劉煜炎博士說:「教育的目的不在於讓他成為一個學術性的人,而是讓他產生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的欲望。」

喚醒一個人沉睡的志向和使命,才是教育的目的。

但這個過程很艱難,需要老師、家長、各類教育工作者非常有耐心地陪伴和挖掘。

對於每個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我們不要提前預設孩子的發展軌跡,不幫助孩子下決定,不要給孩子提前做出一些判斷,不要輕易地給他貼上標籤,相信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夠達到他自己的預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留意孩子的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不斷地去激發他產生這種志向。

這個志向也許是做學術、搞研究,也許是做一個現代化的農民,也許是成為一名編程高手,也許是成為一名藝術家......無論是怎樣的志向,只要是能讓孩子有光的,能讓孩子有強烈願望去終生努力的事情。

一旦這個志向穩固地建立了,那麼,作為家長,就要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在這裡找到樂趣,並逐漸建立自己的自信心。產生了目標後,就不要放棄,堅守一輩子,你就會是成功人士。

引導孩子找到那個他有興趣堅守一輩子的事,並放手讓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使命。

我是人魚媽媽,文學碩士,80後辣媽,專注家庭教育研究。如果你認同,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還記得2018年爆紅的「流浪大師」嗎?2年過去了,他現在怎麼樣?
    #2018年,上海街頭,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引起了全網關注,在網友的追捧下,這個流浪漢一夜爆紅,被大家尊稱為「流浪大師」。對於這個稱號,「流浪大師」本人卻一直沒有認可過。之所以稱其為「流浪大師」,是因為這個人喜歡讀書,還寫得一手漂亮書法。雖然他衣衫襤褸、不修邊幅卻語出驚人。面對鏡頭,他能用標準的普通話講述《左傳》《尚書》,還對歷史、社會上的一些事有著自己的見解,有人發現了「大師」的有趣靈魂,於是把他的一言一行錄成視頻上傳到網上而引起關注。
  • 大學教授:眾多家長竟然不知道,教育的真實目的,是為了社會分層
    教育,是現在很多人所看重的,不僅我們的國家看重,家長們也是越來越看重孩子的教育,考大學成為了很多學生的目標。當問及為什麼要供孩子上學時,很多學生和家長紛紛說想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今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教育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 生活快進:女學生13歲,大學畢業成為私立學校教師
    沒人知道他下一個文章會寫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據媒體報導,商丘市一名13歲女孩張易文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她從4歲起就在她父親的私立學校學習,她9歲時第一次參加高考,她10歲時被商丘工學院錄取,她13歲從私立學校畢業,回到私立學校做助教,月薪2000元。
  • 13年了,9歲上大學,14歲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神童,如今怎樣
    因為很多神童年紀輕輕就開始上高中考大學,有的神童上大學後不能適應學習環境,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慢慢地就失去了往日光環,掛科退學了。下面,米醬分享這位9歲上大學,14歲碩士畢業,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的故事,看看他13年後如今怎樣?
  • 老牌大學生流浪街頭16年:天橋下住10年,每天堅持學英語
    近日,一則「男子稱不滿大學畢業分配,流浪16年」的消息引發關注,主人公陳穎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黃岡師專(今黃岡師範學院)圖書館工作,隨後流落到東莞街頭。原來,1988年,陳穎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黃岡師專(今黃岡師範學院)圖書館工作,2002年,他離家出走,流浪到東莞,至今已經十六年。陳江隨即帶哥哥在附近洗澡、理髮,張世偉以為能將陳穎順利接回家,便和志願者離開了,沒想到晚上才聽說,陳穎又拒絕回去。原來,陳穎告訴弟弟,他要等到7月12號再回,到時黃岡師範學院會派人來接他。
  • 拉萊:流浪與隱居 街頭紀實攝影的傳奇
    塞爾吉奧·拉萊是拉丁美洲首位馬格南攝影師,他被譽為智利攝影的國寶,在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中,他終日流浪,從未公開舉辦影展,在他去世後的一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為他舉辦大型回顧展,這樣的一位街頭流浪攝影家的名字成為了攝影界的焦點。
  • 從街頭流浪漢到被哈佛大學錄取,他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被哈佛大學錄取的任何高中生都很幸運,同時他們也自認是全國最牛和最聰明的人。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 遠程教育專升本多久才能畢業?
    遠程教育專升本多久才能畢業?,屬於繼續教育提升學歷中的一種,遠程教育由於學習方式靈活主要利用網絡學習,因此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也是在職人員選擇提升學歷專科、本科的途徑之一,那麼遠程教育專升本畢業難度係數到底怎麼樣?
  • 三毛自殺前流浪成都街頭,一言一行儘是孤獨,120天後在醫院自殺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這句歌詞出自《橄欖樹》,是歌手齊豫在1979年發行的歌曲,當年一面世便火遍大江南北,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首歌的作詞人是三毛。1991年1月4日,年僅48歲的三毛在醫院自縊,這一年是荷西逝世12年的日子。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從小就是個話不多,很內向的小孩子,5歲那年,三毛跟著父母搬到了中國臺灣居住。
  • 上海交大,70年水聲工程畢業,畢業貴州挖煤,生平令人唏噓感嘆
    不得不說,今年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就是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學院畢業生黃旭華,1949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船舶製造專業,2019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不過他交通大學同一個學院畢業的小學弟 好像混的不太好。1928年改名私立澄衷中學(私立澄衷中小學)。1955年私立寧波第一中學併入,1956更名上海市第58中學,1985年復名上海市澄衷中學。著名校友蔡元培、胡適、竺可楨、倪徵燠、豐子愷、錢君陶等。這位老先生從58中畢業後,1965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學最牛的專業:水聲工程,當年是和潛艇相關的專業。
  • 中國的大學教育體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各種質疑聲此起彼伏?
    甚至在艱苦的抗戰期間,我們的大學也未曾停止前進的腳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所學校聯合組建的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依舊蓬勃的發展著,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正是畢業於這所戰亂時期的中國大學。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的大學教育在經歷過動蕩年代的影響之後,於1977年恢復了高考招生工作,至此中國的現代大學教育體系才算重新的建立起來。
  • 真正孤獨的人生,三毛死前流浪成都街頭,多情才女終是悲慘自縊
    面對真正孤獨的人生,三毛死前還在成都的街頭流浪,然而四個月之後,多情才女終是自縊而亡。1990年9月,著名攝影師肖全發布了一組關於三毛的照片。照片當中的三毛,分別坐在茶館當中聽人侃侃而談、戲坐路邊與車夫交談、獨坐抽菸。據肖全稱,三毛當時就稱讚這組照片,覺得這是最為真實的自己,這些照片都是三毛在成都街景拍攝的,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三毛眼睛中的那縷哀傷。
  • 經濟學到底是學什麼的?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報哪些學校比較好?
    又到一年高考季,這些天在給考生及家長做志願填報諮詢工作時,有考生及家長問,相對於金融學、財政學等熱門經濟類專業而言,經濟學到底是學什麼的,大學畢業後好不好就業?哪些學校的經濟學專業比較強?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這些話題。
  • ...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2020年上半年網絡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
    3.學習中心受疫情管制或醫護防疫人員無法按時參加答辯者,按延期答辯辦理,學生填寫延期答辯申請表提交學習中心,學習中心籤署意見後掃描提交學院畢業設計管理員。 請各學習中心於答辯前一周前向學院上報下列答辯資料(發送81956395@qq.com信箱),要求見下: 1.2020年上半年(2019秋選題)學習中心視頻答辯安排表(詳見附件8模板) 2.學習中心2020年上半年網絡教育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安排文件。內容包含答辯日期、答辯地點、答辯分組情況。
  • 成人教育的學歷證書含金量與普通本科畢業證書相比到底怎麼樣?
    公辦大學網絡教育招生畢業證書:含金量20~30%。自考考完所有課程就可以申請畢業,最快一年半可以考完所有課程。自考有一定難度,且行且珍惜。3、成人高考(成教)適合人群:工作比較忙,不急於取得畢業證書,但想輕鬆獲證的同學。成人高考需參加每年10月的國家統一的入學考試,取得學校錄取通知書後,次年三月註冊學籍,學制為2.5-3年。
  • 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202012批次本科畢業論文申請時間及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202012批次本科畢業論文申請時間及條件 2020-12-23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
  • 大學畢業後,我和大我13歲的離異男同居,四年後,他不要我了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在我學校門口開一家蛋糕店。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甜食,所以,經常光顧他的蛋糕店,就這樣,我們混了個臉熟。又因為我性格比較活潑,所以,偶爾會和他拉家常,得知,在他和他前妻結婚第6年,他和他前妻離婚了,他和他前妻有一個兒子,跟著他前妻生活。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四處碰壁,就問他:你們店裡還招不招人?我當時的想法:先找一個能餬口的工作。
  • 放棄高薪選擇流浪,但我很崇拜他
    2021年來了,但2020年的後坐力還在。 聯合國在官方網站上公布,新冠疫情大流行讓貧富差距拉大,貧窮人口在幾十年裡首次增加。到2030年,會再有2.07億人可能會陷入極端貧困,從而使極端貧困總人數超過10億。
  • 13歲天才少年考上985,茅臺承諾資助他4年,為何1年後便反悔了?
    貴州神童 在貴州就有一位著名的神童,他準備2年讀完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考博士,2年讀完博士3年完成博士後的學業,最後當一名科學家他就是廖崴,曾經被茅臺老總資助4年學費的貴州神童。然而在他上大學1年後,茅臺就宣布終止資助,這又是為什麼?
  • 他13歲上大學,後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採訪時卻說:我恨不得他死了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神童,他2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學習小學到初中階段課程,8歲進高中,13歲考上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碩博連讀,然而他的親生母親卻表示: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究竟是什麼,才會讓一位母親對兒子說出這樣的話?他們母子二人的結局又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