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張幼儀活出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姿態

2020-12-14 送歷史個救生圈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張幼儀

這樣的形容,對於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來說,是再貼切不過的形容。張幼儀名嘉玢,1900年出生於江蘇寶山,1915年與徐志摩結婚。這場婚姻,並不讓徐志摩滿意。1918年生下長子徐積鍇,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國讀書,次年徐志摩則轉往英國倫敦。

再然後,徐志摩就碰到了他的白月光:林徽因。在徐志摩的形容中,張幼儀的代名詞一直是「土」、「上不得臺面」,和林徽因根本不能比較。即使結婚後也幾次三番被嫌棄,徐志摩從不多看她一眼。在徐志摩心裡,他想要而始終得不到的或許是林徽因,或許是陸小曼,但始終不可能是張幼儀。

徐志摩

徐志摩為何冷落張幼儀,或許是因為媒妁之言讓他萬分反感,或許是與他嚮往自由的心相背離,總之在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對此置之不理,反倒提出了馬上離婚的要求。張幼儀不答應,於是徐志摩一走了之。把懷孕的妻子一人撇下,這顯然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丈夫的行為。後來張幼儀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她給二哥張君勱寫信求救,最後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徐志摩仍然對張幼儀不理不睬,1922年要辦理離婚手續時,才到柏林。

徐志摩

也許是張幼儀心裡清楚自己留不住丈夫,於是同意了離婚。產後,張幼儀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回國後辦雲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成為副總裁。人們說:事業與愛情不可兼得,總要失去一樣。被拋棄的結局總是帶給我們太多感慨,但對於張幼儀而言,愛時就義無反顧地愛,離開之後就自己變得堅強,實在是很有風度和氣質的表現。

依賴愛情的女人最後總會被逆境折服,但勇敢的女人從來都是靠自己拼搏。這一點,即使是很多男人,也未必能及。何況,張幼儀在與徐志摩分開之後,卻仍然待徐志摩雙親很好,好好撫養她和徐志摩的孩子。一個拋妻棄子,只為了自己虛無縹緲的浪漫情懷;一個盡心盡力,即使分開後仍然承擔著對親人的責任。兩相比較,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徐志摩

張幼儀說,「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

張幼儀

現代社會的愛情總是太過短暫太過功利,誰是誰非議論得太過仔細,反而失去了愛情的本質。不少人認為張幼儀這樣掏心掏肺對待徐志摩,是「傻」的代名詞,但張幼儀是這樣一種女人:她愛人,不計較得失,不計較虧欠。分手後仍能振作涅槃,仍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樣的人生,才活出了女人本來應有的模樣。

相關焦點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從不強求的星座女
    在相處上,在工作上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性格,得到了也不會傲嬌,失去了也不會覺得難過,也就是小夥伴們常常所說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白羊座得到的,失去的,白羊座都有自己的想法
  • 張幼儀:一個幸與不幸的女人,活成了我們都羨慕的樣子
    女人,一輩子,能正巧碰到一個愛自己的人,那無疑是幸運和幸福的。在愛的世界裡,有愛,便處處是溫馨和浪漫,無愛,就只剩下隱忍、委屈和被摧殘。所以,在不幸的婚姻裡,如果能及時抽身而退,不僅是放過他,也是救贖自己。與其在無愛的泥潭裡深埋,倒不如破土而出,給自己一個重生。
  • 徐志摩的康橋之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徽因是一個有內涵的女孩,志摩喜歡她的眼神和吐談,他喜歡看她坐在壁爐前,那畫面像一幅畫,永遠定格在她心上。徐志摩被這個女孩吸引,她外表看上去清美秀麗,其實卻是個非常聰慧懂事的姑娘,遠遠看去,像一株白蓮,他已把林徽因當成了紅顏知己,成了他可以用生命去追求的女人。
  • 房子我買好了,婚結不結就隨緣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對於愛情,我真的看淡了,婚結不結就隨緣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說罷,她便向我們曬出了她的新家,裝飾的特別溫馨美好,完全看不出,是個獨居多年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婚房呢。 還沒等我們看過癮,她就收回去了,哀嘆道,「這年頭,真愛難覓啊」。沒買房之前,只想著給自己一個安身之所,等買了房後,想要的更多。
  • 徐志摩: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唯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作者:瓊笛有人說,我們這一生遇到的人有千千萬萬之多,最後真正的和自己走到一起,會有一生牽絆的,卻只有那麼一個。愛情是一場小概率事件,真愛更是如此,有的人用盡一生去尋找,也未必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個人。
  • 張幼儀:離婚後成為更好的自己,即使被愛所傷,也要活出精彩
    一個是熱血的文藝青年,一個是三從四德的主婦。他們之間無話可說,卻又同在一個房間吃飯、睡覺。張幼儀愛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塵埃裡,她從不違背徐志摩,買菜煮飯,洗衣拖地,除了料理家務之外,就是等著徐志摩回家。等來等去的結果就是等到了徐志摩提出離婚,然後不辭而別,留下張幼儀一個人守在沙士頓。而這時的張幼儀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 厲害的女人懂得活好每一個當下!
    張幼儀,是我喜歡的一個女性,喜歡她的原因,是因為她懂得如何放棄也懂得如何去愛。15歲的張幼儀遵從父母之命嫁給徐志摩,做了徐家媳婦。兩家人都很滿意,唯獨徐志摩對她一臉嫌棄。然而正確的婚姻不是單方面付出就可以的,徐志摩對這段包辦婚姻的抗拒,完全不想嘗試去了解這位妻子,在自己尋找到靈魂伴侶時,向已經懷孕的妻子提出離婚,並要張幼儀打掉孩子。張幼儀明白一個無愛的婚姻只是累贅,於1922年2月24日,在柏林生完第二個孩子時,籤了離婚協議書。
  • 張幼儀: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總有一個傷她至深的男人。」這句話對張幼儀來說非常確切。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可以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她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卻也是中國第一位被離婚的女子。
  • 直擊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真實照片,她們的美驚豔了一個世紀
    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有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一個是康橋戀人林徽因,一個是北平名媛陸小曼,一個是原配夫人張幼儀,而她們的美驚豔了一個世紀,這組老照片見證玄機。從嫁給徐志摩開始,張幼儀的這段婚姻註定就沒有幸福可言。在徐志摩的眼中,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他對妻子只有義務,而無關情愛。1920年,張幼儀前往歐洲與徐志摩團聚。徐志摩1921年要求與張幼儀離婚。離開徐志摩後,張幼儀活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正如她所說,「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當有人問晚年張幼儀愛不愛徐志摩時,她的回答則是,「你們總是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俗話說:人的命,天註定,天命不可違。世上有些事,既然是由老爺天負責來管,那我等凡人,也只能是順應天意、服從天命了。佛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佛還說:世間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所謂命運的安排,皆是因果的輪迴。
  • 11月期間,愛情中,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強求的4大星座
    金牛的愛總給人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他們性格被動慢熱,不容易動心,也很難輕易交付真心,即便喜歡一個人,從心裡對這個人產生好感起,也只會默默的關注對方,了解對方的脾氣秉性,確認自己的心意,思考自己和對方是否適合,對方對自己是否有意等等,仿佛要在內心世界規劃好一切,等一切都考慮好了,才會有下一步動作,可萬事都非絕對,都有一個概率,如果對方同意了,自然兩情相悅,如果對方堅定拒絕了,也不會強求。
  • 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民國的不少女人出名都是因為自己有個獨特的見解和不一般的才華。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從不強求「佛繫戀愛」的兩大星座,一切隨緣!
    佛繫戀愛,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的相處原則:不做作,不強求,從容平淡,順其自然,該來的不會走,該走的留不住,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就是佛繫戀愛的觀念,他們不會過分要求對方什麼,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發展趨勢。水瓶座的人非常佛系,他們深知強求得來東西,往往並不會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能夠留得住,就好比得到一個人的肉體,卻得不到對方的靈魂,這樣的愛情水瓶們絕不想要,他們非常注重在戀愛中,兩個人的精神和思想能夠共融,這種感覺會令水瓶們有一種心領神會的感覺,一旦有了這種感覺慢熱的瓶子們才會覺得自己遇到了值得被自己一生珍惜的人。
  • 朝霧裡的小草花 | 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的悲歡(二)
    他人緣挺好,有八十人送他的殯,說也奇怪,凡是見過他的,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德國人,都愛極了他,他死了街坊都出了眼淚,沒一個不說不曾見過那樣聰明可愛的孩子。」在這封信中,也有懷有愧意,徐志摩破天荒表達了對張幼儀的敬重之情:「C(張幼儀)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她現在真是『什麼都不怕』,將來準備丟幾個炸彈,驚驚中國鼠膽的社會,你們看著吧!」
  • 徐志摩和他的三個女人——有情總被無情傷!
    徐志摩短短的一生,活得如此的驚天動地,都離不開這三個女人的魂牽夢繞,蜚短流長間聚散離合,執迷不悔。徐志摩曾在給老師的回信中,就感情一事寫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張幼儀——父母之命,傳宗接代。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稱她為舊時代女性。
  • 徐志摩與髮妻張幼儀無奈的婚姻,若無相見,怎會相欠
    於他心裡,她只是一個尋常少女,不夠美麗,不夠可愛。他對她沒有情,也沒有厭煩,他就像是在履行人生的義務,再無其他。1915年的夏天,徐志摩從杭州府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十月,徐志摩回到老家,和張幼儀成婚。從此,他的生命裡多了一個女人。婚禮在硤石商會舉辦,鼎盛豪華,賓客如雲。堂上高燒龍鳳花燭,房中隨處可見鴛鴦並蒂,硤石數裡之內皆見喜氣。
  • 做一個女人,當有貓性
    換取一個它的擁抱,不付出耐心和時間,你就是妄想。即便你付出了,也未必能換得它的溫存,還是離得你遠遠的。可能這就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吧。可如果是小狗呢,你拿著好吃的和好玩的,它就會搖著尾巴享受這份溫存。而今天我想說的是,做一個女人,當有貓性。
  • 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不是悲觀處世,而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得到也會有失去,命運自有安排。正因如此,有的人會接受這一切,淡然地看待世事變遷。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匹戰馬在戰場上救了士兵,士兵為了感激它,為它換了一套新的馬具,並給它佩戴了紅花,帶領它到馬場上繞行,讓所有的馬都向它致敬。這時候一匹小馬帶著敬畏的眼光對它說:「你真偉大,真讓人羨慕!」那匹戰馬淡淡地說:「沒什麼好羨慕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內之事。」
  • 同是日劇女王,她才是真正活出了女人最該有的模樣
    同是日劇女王,她才是真正活出了女人最該有的模樣! 不久前,一代日劇女王竹內結子的葬禮低調舉行,或許因為是自殺,她的親屬並沒有隆重操辦。 女班主任和男學生的禁斷之戀,放到今天的國內,應該在廣電總局都過不了審。
  • 失之我命,得之我幸
    眾生生來皆苦,一生皆在渡自己的劫數,卻也都在跟自己過不去,眼睛裡明明是審著美的,結果卻糾纏在醜中,最後都審了醜,靈魂深處總想著收藏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小快樂小美好結果困於計較中,最後都成了疼痛,總是執迷於困境,才擠走了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快樂,人世間應該淡之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