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用關一帆的結局來填坑,總算讀懂了《三體》的宇宙史詩

2020-12-14 魚咔看書

劉慈欣在《三體》中著力去寫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在一個零道德的宇宙環境中如何存在?結合社會歷史背景,深切的刻畫了人性,在多次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選擇人性失去很多,選擇獸性失去一切。

在故事的末尾,歸零者宣言中提到了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讓智子和程心相擁而泣。能夠在這浩瀚無邊的宇宙中,留下文明的痕跡,那是一件多麼讓人振奮的事。

這讓聖母程心絕望的心靈變得無比寧靜,總算擺脫了愧疚感,原來地球文明並未完全毀在自己的手中,可以不用再背負道德枷鎖。雲天明也不在了,這下可以跟帥哥關一帆生活到時光盡頭了。

真是皆大歡喜!

但是僅僅為了自己開心就至宇宙不顧,這可不是聖母的形象。於是,程心說了想回去的意願。關一帆表示同意,「我是研究直徑一百六十億光年的大宇宙的,不想在這個只有一千米寬的宇宙度過一生。我們回去吧。」

綠茶心機的程心原本只是想套路一下,結果關一帆太直男了。好吧,那只能回去了,真傷心,這個完美無缺的男人居然不想跟自己過田園生活,無憂無慮,浪漫的慢慢變老。

幸好,程心不是一般人,她閃爍著漫畫般的可憐兮兮的大眼睛問道「還可以再留下五公斤嗎?」

關一帆腦袋裡一千個草泥馬飛過。大自然的精巧超出想像,一個生命的誕生就要幾億億分之一精度配合。也許大宇宙真的就會因為相差一個原子的質量而由封閉轉為開放。

生態球是程心和智子十幾天前做的,當時做之前怎麼不問?等到要走了,才臨門一腳。關一帆還能怎麼回答,只好虛弱的說「當然可以,大宇宙不會因為這五公斤就不坍縮了。」

不愧是聖母!關一帆還是太年輕了,心裡祈禱道「但願大宇宙能夠忽略這個誤差」。

我們知道,關一帆是來自於褚巖所帶領的人類新文明,對於宇宙的了解已經較為深入。從關一帆的口中,填補了之前設置的令人費解的坑。

黑暗森林法則與宇宙規律

在程心與關一帆的首次見面時,關一帆表示「以後不管遇到誰,人類或別的任何有智慧的東西,不要問他們的世界在哪兒,這是宇宙的基本禮節。」

可見,在宇宙中躲藏自己,不讓別的文明發現棲身之處是不同文明之間溝通的前提。這依舊是在黑暗森林狀態之下的規矩。

但是黑暗森林狀態對於宇宙卻只是一件小事,將宇宙看做一個大戰場,那麼可以比喻成是狙擊手射殺對方不慎暴露的人。

這種點殺對戰事趨勢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真正有殺傷力的是利用宇宙規律。如降維攻擊和降低光速防禦。

與魔戒文明的對話解析

藍色空間號能夠擺脫水滴的追殺,關鍵就在於發現了魔戒文明的四維空間碎塊。從探險隊與魔戒的對話中,可以得知:

魔戒文明原本是生存在四維空間,但是四維空間不是他們所建造的。如同那句「你們說自己從海裡來,海是你們建造的嗎?」的解釋。換言之,宇宙中原本是存在四維空間的。

「海乾了魚就聚集在水窪裡,水窪也在乾涸,魚都將消失。」原本四維空間如同大海一般寬闊無邊,現在卻被降維到僅剩一點水窪的空間。而且,四維空間也即將消失,即說明降維打擊的跌落永遠不會停止。就像太陽系的二維化。

「把海弄乾的魚在海乾前上了陸地,從一片黑暗森林奔向另一片黑暗森林。」即發起三向箔的文明在四維空間開始跌落時,提前改變自身,上了岸生活在陸地,可以離水而活,從四維的黑暗森林狀態進入了三維的黑暗森林狀態。

由此也可以推出,歸零者想重新啟動宇宙,回到十維的田園時代。

光墓與死線

在關一帆的口中得知,光速是頻繁使用的規律武器,但為自己建造光墓或稱黑域的不在此列。這是弱小文明的自保手段,神級文明不屑如此。

在遇見另一個神級文明時,他們攻擊的方式是製造一個大規模的低光速黑洞把對方封死在裡面。那麼,在光墓中的文明會在低光速的影響下漸漸退化到低科技時代。

為了達到光速,神級文明的曲率引擎驅動飛船會製造死線。通俗的說,就是汽車尾氣的固態化。

在死線中標誌著零光速區的範圍,比漆黑的太空還要更黑的清晰存在。在裡面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一個零引力的黑洞,任何東西進去後都不可能出來。簡單說,黑洞有引力吞噬周圍的質量,而死線是不動的,除非自己作死走進去。

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一旦近距離被其他曲率航跡擾動,就會擴散。擴散之後,死線就變成普通的黑域了。

那時候亨特號就受到這種擴散,導致進入了黑域,繞著藍星的軌道低光速的飛行。這種蝸牛速度爬了1890萬年,總算到達地面。

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的關係

整個故事講的就是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相識、相殺、相恨的歷程。那麼兩個文明的最終歸宿是怎樣的?

三體文明的母星被光粒摧毀,在太陽系的第一艦隊並沒有跟第二艦隊匯合。第一艦隊在雲天明的帶領下,到達了一個新的殖民地。並且發生了技術爆炸,成為能夠獨立建造小宇宙的高科技文明。

第二艦隊在金牛座附近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很慘烈,殘骸形成了新的塵埃雲。戰果不知。但是能夠打成這樣,可見對戰雙方都沒有採用降維打擊,是用硬核武器你來我往。其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第一艦隊。

地球文明在褚巖的帶領下,發現了可定居的一號世界後,主要生活就是拓荒和建設,用科技手段將一號世界變成類似地球的生存環境。這個時候地球人類已經轉變為銀河系人類。

基礎科學家不擅長種田,於是可以進行冬眠。直到達到城市化水平後,再甦醒做貢獻。關一帆就是如此,才能夠跨越幾百年後,再與程心見面。

後來,也發生了技術爆炸,光速飛船的研發成功,讓銀河系人類有能力向外拓荒,於是有了二、三、四號世界。相比雲天明給予的情報,整整晚了一個世紀。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思想也跟著文藝復興,宇宙社會學成為必修課程,銀河系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開始普及化。作為科學家的關一帆甦醒後,才能夠那麼快的接收了那麼多的宇宙知識。

此時的人類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定居新世界、拓荒新疆土;一部分乘坐末日飛船去往宇宙末日;一部分鎖在三號世界,在黑域的安全下,過著安居樂業的田耕生活。

而人類對於三體人的仇恨並沒有放下。從程心的問題「三體艦隊呢?」,關一帆回答了曾經爆發的一場戰役中,其中一方肯定是三體第二艦隊。為什麼那麼肯定呢,可見倖存的人類在逃亡時,並沒有放棄對三體的關注。

茫茫宇宙中,要抓住一個不固定的焦點,是相當難的。所以說,銀河系人類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追蹤三體第二艦隊。

那麼為什麼不是第一艦隊呢。我認為原為太空艦隊的藍色空間號對於水滴的仇恨是難以消除的。而水滴是由第二艦隊發出。再加上第一艦隊技術爆炸後,行蹤難以確定,在有限的資源下,只能鎖定第二艦隊。如同歌者文明中的大眼睛關注一個方向就很忙了。

其次,在小宇宙中,關一帆看到智子後,第一反應是揪心:三體世界已經偵測到銀河系人類的存在,由雲天明快速趕到藍星可知,三體第一艦隊距銀河系人類的世界已經很近了。現在,三體文明已經發展到能夠建立小宇宙,這對銀河系人類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剛剛才完成探險觀察任務的關一帆,是收到程心的引力波信息才留在藍星的。沒多久,雲天明也到了。可見,第一艦隊同樣在關注銀河系人類的發展,才一樣收到信息。

但是我認為,融合了兩個文明的雲天明大概不會再讓兩個文明發生戰爭了。宇宙那麼大,沒必要那麼死咬不放。文明等級遠超過銀河系人類文明的三體第一艦隊文明才沒有趕盡殺絕。

雖說三體母體的毀滅,是由於褚巖的發射引力波,但是在三體人的眼裡,這屬於地球人的絕地反擊,放在宇宙中實在是太微弱的仇恨了。但人類不一樣,天性情感濃烈,所以還是得防著褚巖報仇,偵測和關注還是必要的。

宇宙歸宿

關一帆說「總比死了強。」可見,生存是宇宙的第一要義。為了戰爭勝利,殺人一千,自損八百。

頻繁的維度攻擊的結果是二維空間的比例漸漸增加到超過三維空間,總有一天,宇宙將變成二維。黑域的增加,低光速區的範圍也不斷擴散,總有一天,宇宙中的光速將降低到每秒幾千米。一切科技都變得遲鈍。

後來,智子也說,在小宇宙裡面是處於一個獨立的時間線中,大宇宙的時間正在飛速流逝,坍縮將在十年內達到奇點狀態。

這就出現了悖論: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那麼製造了眾多的小宇宙也是屬於宇宙物質。如此質量流失,大宇宙的坍縮肯定受到影響。

即,大宇宙由封閉轉為開放,因為質量不足,無法回歸到奇點狀態,那麼大宇宙將在永恆的膨脹中死去,所有的生命和記憶都將死去。

歸零者在程心與關一帆困在黑域中的時光中,已經做了無數的努力,就將在短短十年內可以達到奇點的時候,質量卻不夠了,這就相當於一百步裡走了九十九步,一步之差,結局相反。不得已之下,發出了超膜廣播聲明。

只有把不同文明製造的大量小宇宙的物質歸還給大宇宙,才能避免宇宙陷入完全的黑暗死寂。

這就回到我上文所提的,但願大宇宙可以無視程心。

#三體#

相關焦點

  • 《三體》結局之後,還可能發生什麼?|軒轅書評《三體秘密》1
    提示一下,因為我們今天的書評是圍繞《三體》的整個情節來評論的,所以可能會對《三體》情節有劇透。還沒有讀過《三體》的同學,可以讀完《三體》之後再來聽這期書評。問題今天的問題就是,在《三體》的最後,程心把雲天明送給她的小宇宙,幾乎全部歸還給了大宇宙(程心保留了小宇宙當中的小魚生態系統)。最終大宇宙的命運如何呢?大劉在書中並沒有寫。不過《三體秘密》這本書倒是討論了一下《三體》結局之後的結局。
  • 《三體》到底有何魅力?獲雨果獎,讓歐巴馬用外交部特權找劉慈欣
    和三體的戰爭是人類第一次通過羅輯摸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人類因為黑暗森林打擊的存在步步為營,不敢在宇宙中暴露自己。而在無道德的宇宙中作戰的戰艦被誘導返航,卻受到有道德的地球文明審判。少女程心被選來充當手握地球和三體兩個世界命運的執劍人,因為羅輯太成功了,她僅僅將這看作是任務,而剛剛任職,三體就向地球發動了攻擊,她忠於人性倫理道德,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 三體:小說中的三體第二艦隊在金牛座爆發的戰役是黑暗戰役嗎?
    劉慈欣的科幻長篇小說《三體》講的是一個生存環境瀕臨毀滅的三體文明發現地球坐標,打算長驅直入佔領為殖民地,從而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史詩。乍看之下,外星人入侵的題材並不少見。而《三體》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口碑、高評價,正是劉慈欣賦予了前所未有的宇宙黑暗理論和不一樣的戰爭畫面。
  • 劉慈欣嘗試基因太空之旅 |《三體》:「小時代」裡的「宏大史詩」
    於是又有論者通過全面論述劉慈欣的文學創作風貌來探究《三體》的魅力,在這一類的分析中,宋明煒的《彈星者與面壁者:劉慈欣的科幻世界》一文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其實,我們如果以一種「整體性」的眼光來看待《三體》,就不應該僅僅只是看到人類這一微觀層面,還應該涉及到宏觀的宇宙層面。《三體》的整個宇宙世界是由三個科幻的核心設定——三體世界、宇宙的黑暗森林狀態以及因為戰爭而不斷由高維向低維跌落的宇宙圖景——建構起來的,而這三個核心設定無一例外都是以生存功利為其邏輯基礎:三體人為什麼要來到地球?因為要生存;歌者為什麼毀滅太陽系?
  • Netflix拍劇版三體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
    Netflix拍劇版三體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制時間:2020-09-02 1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etflix拍劇版三體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9月1日,三體宇宙、
  • 《三體》:劉慈欣最後為何沒有安排程心和雲天明在一起?
    讀過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的朋友,大多對女主程心頗有微詞。程心兩次親手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如果說第一次被選為執劍人,並不完全是她的過錯,那第二次阻止維德開發光速飛船則難辭其咎。大劉無疑是偏愛程心這個人物的,對她著墨甚多,還用不少篇幅描述了雲天明和程心的感情線索。我一路讀來,曾相當確定程心跑出太陽系後,會和雲天明一起延續人類文明。但到了《三體》最後,大劉卻做出出人意料的安排,莫名插進來一個關一帆,最後和程心在一起的,正是這個出場不到十分鐘的人物。
  • 在劉慈欣的三體世界中,那個廣大的宇宙,最後的結局如何了?
    總有人告訴我說,宇宙是無窮大的,是浩瀚無垠的。可是我總是想像不出無窮無盡到底是什麼樣子,宇宙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咱們的地球可以懸浮著繞太陽轉動,而月球也是懸浮著繞地球轉呢?我不信,也無法相信宇宙是不可衡量的。
  • 劉慈欣《三體》:黑暗恐怖威懾整個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其中,歐巴馬對劉慈欣的《三體》讚不絕口。歐巴馬說:「三體背景宏大,而相比這部小說,他平日和國會的纏鬥就顯得分外渺小,畢竟他不需要擔心外星人入侵。」因此在歐巴馬讀完《三體1》時,他藉助自己的職務之便,向劉慈欣催更,還藉助職位提前拿到了《三體》的續集死神永生。後來歐巴馬還客串了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流浪地球》。這足以表明, 歐巴馬對《三體》的痴迷程度。
  • 高曉松與劉慈欣談《三體》,卻全程被懟,網友戲稱:「最尬訪談」
    不幸的是,劉慈欣這次坐在他對面。大劉眼中的宇宙可比高曉松的"遠方"要遠得多了。高曉松問:"你是不是對人類很悲觀?"大劉想了想,直接搖搖頭,來了倆字:"沒有。"劉慈欣接著說:「即便是在《三體》裡面,我對人類的結局也是很樂觀的。他只要看仔細了,看到最後,他會發現那是個很樂觀的結局。」高曉松不死心,繼續問:「你覺得人類配嗎?」
  • 劉慈欣上班偷偷寫三體,現年入千萬,說:我好像佔了單位的便宜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180字,閱讀約5分鐘2019年4月18日,「第13代作家排行榜」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憑藉三體系列作品,斬獲餘華莫言等作家1800萬的版稅收入,位居作家榜首2015年,斬獲三體被稱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後,綽號為「劉松下電工」的作家是劉慈欣在2019年,他以小說為原作的電影在地球上流浪的熱映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把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否呈現一個宇宙?微觀的結束能算宏觀嗎?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理論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宇宙。人類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同時,許多常識無法解釋的現象層出不窮,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重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 《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由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影視改編權一直備受粉絲關注。9月1日晚,《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同時也公布了首批核心主創名單。
  • 寧惜敗《湮滅》也不寫愛情,《三體》劉慈欣究竟想表達什麼!
    三體其實在我看來,與其說《三體》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不如說三體是一部深刻探討人性的作品,一部宏大的宇宙史詩。在《三體》世界,由於受到外星人的壓制,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幾個女中學生可以反覆抽打一個老教授致死而沒有任何懺悔,拯救了全人類的羅輯卻要被迫接受人類的審判,而唯一具有道德女主角卻因為自己的博愛毀滅了整個人類……劉慈欣這位不拘一格的狂人第一次將人類的道德放到了現實的審判臺。在人性的博愛與冰冷的宇宙之間,為文明的發展描繪了一個方向。
  • 三體:關一帆進入四維空間,與魔戒文明的對話,引出宇宙黑暗秘密
    在《三體3死神永生》一書中,劉慈欣描繪了一個生存至上的宇宙概貌,直面殘酷的零道德真相。也用自己的想像塑造了一個空間從高維向低維跌落的黑暗秘密。隨著故事主線的推進,呼應開頭首章君士坦丁堡之戰,魔法師之死的伏筆,描寫了關一帆等人在四維碎塊空間中接觸外星智慧體。
  • 劉慈欣用《三體》徵服日本!
    可以看到三體在日本讀者中的評價是很高的,很多人都說很早就開始期待了,讀完也覺得名副其實~作為中國科幻的代表人物,劉慈欣的科幻可以說是腦洞大開。而劉慈欣的大名也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科幻的代名詞,在今年正月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已經讓國人震撼的一把,票房也達到了46.5億。
  • 艾AA:其實我才是《三體3》的女主角
    劉慈欣在《三體》中描繪的故事相當宏觀,時間跨度之長,人物的飽滿有層次,讓人迷醉在這個科幻小說世界中。然而,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劉慈欣的筆下還是以公元紀元的人類為主導,比如羅輯、維德、章北海、程心、雲天明等人。我們可以看著藍天與星空去想像這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個奧秘,卻難以想像幾百年後的人類思想有何關鍵變化。
  • 劉慈欣能寫出《三體》,還要感謝《球狀閃電》的編輯
    一下子,工作單位的人都知道劉慈欣發財了,他們也不去仔細打聽緣由,就用怪怪的眼神看他,吃飯時還陰陽怪氣祝他發財。劉慈欣是搞水電工程的,他自然明白單位的一些人,可能在懷疑他這財的來源,劉慈欣也沒機會解釋,憋氣又覺得窩囊。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 劉慈欣親身揭秘:國內拍不出的《三體》,為什麼不能給好萊塢拍?
    卡梅隆來國內宣傳新電影時,就多次暗示劉慈欣要不要把電影版權給他,他可以拍六部。然而大劉並沒有鬆口。很多粉絲疑惑為什麼《三體》就不能交給拍攝成熟先進的好萊塢呢?近日,劉慈欣現身《三體II:黑暗森林》上海首演現場,對《三體》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做出了解釋。大劉表示:「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複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