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是要跟你算帳

2020-12-22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土大橙子,ID:buyat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親愛的蛋蛋,

想先跟你說的是,我寫這些不是要跟你算帳。

這一席話中,有很多,我從未跟你提起過,也許有些感受,你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我怕憋在心裡,會很快遺忘。

人生福禍在旦夕之間,若不是趁著這難得的,心裡壓不住的時候,寫下來給你,將來也許未必有這樣的心境了。

最初我說這段的時候,是拿著手機,軟體幫我轉成文字,這時候你爸爸進來了,他問我怎麼哭了,是被自己的偉大給感動了?我說完全不是,只是因為覺得太心酸,是為自己的渺小而哭。

我記得那時候,你小小的,每天憋紅了臉哼唧哼唧,要吃奶的時候,常常急得一分鐘也不能等。睡覺是一放就醒,最多的時候,我繞著床來回走了五十多趟,你的睡眠甚至逼著我寫出了一本書。

你的皮膚不好,溼疹特別的重,帶去兒童醫院,就不說寒風裡等車,光是到了那裡掛號排隊,就要排到幾百號開外......那時候深更半夜抱著你,一抱好幾小時,只為幫你晾晾脖子。

你牙齦剛冒小白點,我就很緊張的握著牙刷,要準備刷了, 你滿屋爬著也要躲刷牙,再大一點,變成了滿屋跑,每次刷完,我都要喘兩下。 為了讓你愛刷牙,牙刷都不知道買了多少把。

護牙不易,給你看鼻子,就更是這樣子,小時候聽你鼻子呼哧呼哧的,我就很緊張是不是什麼堵住了,再大一點,一流鼻涕就開始疑神疑鬼,睡著要盯著守著,看看是不是口呼吸。

為了要護理好,各種各樣的鹽水,買了一大堆,然後每次給你噴又是一場大戰。

後來你生病了,打鼾,每天看著你口呼吸,心急如焚,怕影響你面容,呼吸不暢缺氧,各種跑醫院,求著醫生想辦法給治。從一開始保守治療,每天求著你往鼻子裡滴藥,再到後來,拍X光片,要做手術。

從小到大,醫院不知道跑了多少躺,拍片擔心對你有輻射,不拍怕缺氧影響你智力,拿到片子給醫生看,醫生看完以後,再去約手術的時間,約手術的時間到了,又要去醫院,術後不能上學,要回家護理,要陪你安慰你,給你護理,術後要去複查.......

複查以後,好了沒多久,發現復發,復發了以後又去查,回了國還想著,哎呀,接著看一看吧,檢查發現,原來是鼻中隔彎曲。

然後要找醫生約時間處理, 排隊等睡眠監測,監測完,等報告,報告等到了,說不太準,還得再做一次。少不更事的你,第一晚住在醫院,頗為興奮,躺在床上很久才睡著,你睡著之後,屋裡黑黑的,光從門縫裡透進來,醫院,總是這樣一個讓人感慨萬千的地方。

後來醫生建議做口腔矯正試試,我就又到處去找口腔醫生,跑去各種掛號,一個不肯收,就跑另外的,但凡又一線希望,總是不能放棄,只怕給將來留遺憾。終於看上了,要做矯正的套子,做模型,取模型,一等又是大半個月,再約時間去裝,裝好要定期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6個月這個節奏去複查。

每天晚上睡著了,還要偷偷摸摸去旁邊坐著看。

一晃你都要8歲了,而這只是每日生活中很小一件而已。

每次你生病,那種等待的心情,讓人覺得很焦灼很煎熬,就像是在火上烤,不是溫水咕嘟咕嘟一路到最後冒大泡,而是像在煎鍋裡烤肉,就那麼不停的噼裡啪啦,突然爆一下,突然爆一下,讓人跟著心驚肉跳。

有些事情,我不能細想,細想的時候,會忍不住哭出來。

而我知道,你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孩,累人難搞,但絕不是最難的。

你知道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每聽到有十幾歲的孩子自殺的新聞,我總莫名感到錐心之痛。

我說這些,不是想跟你強調父母如何偉大,只是想請你記得,你是父母如珠如寶捧在手心的,請永遠不要做這麼殘忍的事情。

我們這麼珍惜你,不是拿來給你隨便糟踐的。

當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我覺得心痛。

當你不願努力的時候,

我覺得心痛。

當你不珍惜你所擁有時,

我覺得心痛。

這些時候,我必須要站出來,把該講的道理告訴你,有時候你太小了,你還不明白其中的利弊,但我不能等到你完全明白,並非我耐心不夠,而是很多東西沒有回頭路,等你想明白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

我對你,沒有過分的要求。

你做不到的,我不會強壓,但是我也不會說,我做不到的,就不要求你做到。

根本上我們身處的時代不同,是不同的人,性別不同,成長的經歷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所以我們註定是不同的,我不想用我的經歷去套你的。

但是我覺得不管怎麼樣,這是有一個標尺在裡面的。

等你有足夠的信息量,能夠懂得如何做決策的時候,我會把決策權交到你手上,但是在此之前,當你沒有能力充分決策,而且也無法承擔決策後果時,我要說服自己勇敢一點,堅定一點。

不管是你的視力問題,還是你學業的問題,都是這樣子的,我不會不給你自主權,但是我也深知,你還沒有成長到,能夠很好的行使完全的自主權。

隨著你的成長,我會慢慢的幫著你一點一點把外力撤掉,扶上馬,送一程。

我可以想辦法讓決策變得容易接受,但是我不能不去做,不能對你沒有要求。

那天你說喜歡哥德巴赫,我有點意外,又覺得很欣慰, 我們都是普通人,可是普通人,也仍然可以是個有志氣的普通人,誰不是向死而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

我只想守著你,有一天算一天,

我只想護著你的少年志氣,有一分算一分。

那日,我教你背:「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你居然背下來了,我多少覺得欣慰,這段話曾在苦厄困頓中守護過我,穿越千年,讀來依舊振聾發聵。

所以我希望你記著它,即便是懵懵懂懂,但或許有一天,即便我不在你身邊,它也能託你一把。

我最生你氣的那次,不知道你是否記得。

那天你要睡了,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起身要走,你不讓我走,拉鋸之下,賭氣一般地說:「媽媽不肯陪我。」

說實話,那一刻,我不止是氣憤。

每天你還在睡的時候,我跟你爸就已經開始了忙碌的一天,你起來的時候,我已經工作好一會了,不管在哪裡,離家近或者遠,心裡總是牽掛著你,每次等你睡了,我還要繼續忙碌。

在你,只不過一句話即可實現,可是你知道嗎,在你眼裡的毫不費力,卻是父母日復一日的拼盡全力。

我在和你爸爸的對話中,搜索「帶蛋蛋「,搜出來幾百條記錄,都是關於你的。

你是我們生活裡最大的一個部分,大到很多時候,已經不知不覺淹沒了原來的我們。

是的,都是心甘情願的。

但論算帳,你是算不過的。

說真的,有時候我覺得你不懂事,但我也明白,似乎不能完全怪你。

我平常不太跟你說這些,說多了怕反而束縛住你,叫你變得沉重。

我已經想的很透,不覺得你有什麼辦法能回報我,而你的這個回報,也不需要傾注在我的身上,只要需要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但你逐漸長大,我不能不教你珍惜擁有,換位思考。

我望你做個有責任懂擔當的人。

那天跟你討論《愛心樹》,我問你有什麼感覺,你說你覺得這個故事有點悲傷。

是的,從前有一顆大樹,他喜歡上一個男孩,男孩兒每天會跑到樹下,常常爬上樹幹,在樹枝上蕩鞦韆,吃樹上結的蘋果,同大樹捉迷藏,累了的時候就在樹蔭裡睡覺,小男孩兒愛這棵樹,非常非常愛......

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來看大樹,他已經不再愛爬樹、不再愛蕩鞦韆,只想買些好好玩的東西,最終大樹讓男孩拿走蘋果去換錢。

很久很久,孩子沒有再來看望大樹......

大樹很難過,後來有一天,孩子終於又來了,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沒有時間爬樹了。

他需要房子保暖,需要娶妻生子,大樹讓他拿走了樹枝,去蓋房子。

再到有一天男孩終於又回來的時候,大樹非常高興,高興得幾乎說不出話,男孩要去遠方,他需要一條船,大樹讓他,把自己的樹幹砍斷。

等到孩子又回來的時候,這一次他的牙齒已經老化,吃不動蘋果了,他太老不能蕩鞦韆了,很疲憊爬也爬不不動了,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

是的,親密無間的快樂日子,還像在昨天,

可那個帶著樹葉花冠,想像著自己就是森林之王的男孩,已經最終成了暮氣沉沉的老人。

最後大樹一無所有,作者寫下「大樹很快樂。」 這5個字,為全篇畫上了句點。

這是人生至悽至涼的真相啊,我既盼著你懂,又怕你懂。

感慨之下,竟然覺得被悲傷完全籠罩住。

有人批評這本書,宣揚無底線的犧牲,宣揚自私自利,我想他們可能沒有讀懂,

那種快樂,不是少年時那種歡呼雀躍,仿佛擁有全世界的快樂。

那種快樂,帶著一點苦澀,像冬天裡看到久違的陽光,就那麼一小束,照進了蒙塵的舊屋子,讓人看得了細小的,仿佛在輕輕起舞的灰塵。

我想那種快樂,不是愚人愚己的自我安慰,而是平靜。

作者就這樣,用及其平淡的語言,講了這樣一個哀傷蝕骨的故事。

人生就像一場盛大的宴會,觥籌交錯人聲鼎沸,最終也只有自己,默默體會散場後的寂寥。

我那天把這本書給你爸爸,他發了這麼一段給我,那時候是下班時分的地鐵,我在搖曳呼嘯的地鐵上,看得淚流滿面,眼淚滴在口罩上,連帶鼻子都是涼涼的。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到了我死去的奶奶。我最後一次探望我奶奶,是她去世前十天。那天下午,我要去趕飛機了,到床前和她告別。那時奶奶已經病的無法下床,她讓我叔叔從她的首飾盒裡拿出她唯一的金戒指交給我。她說,奶奶沒什麼錢,這個留給你,以後做個念想。我從叔叔手裡接過戒指,我們都沒有說話。我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奶奶是心衰,坐在床上直不起身。要在腿上墊一個枕頭,頂著額頭,曲在那裡,才能喘得上氣。她就這麼低著頭,對著自己的腿,又重複說了一遍:這個也不值錢啊,奶奶也沒什麼錢,就是給你留個念想。 我從小到大,拿過奶奶數不清的東西,但是這一次,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場面。最後我給她磕了個頭,我知道她看不見,但那不重要。 我看到那枚戒指,就會想起那個樹根。它們不一樣,但是也一樣。

或許有一天,你也是這樣來看我。

......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成為普通人。

你說,盼著你別高度近視是不是個普通要求,

望別一口爛牙,別口呼吸影響面容是不是夠普通,

祈禱別班級墊底,別連高中都上不了,過分嗎?

我數不清自己重複過多少次了:

「頭抬起來一點」

「背直起來一點」

「別老吃甜的啊」

「記得刷牙啊」

「作業做完沒」

「記得檢查啊」

「早點睡啊」

......

這些不起眼的小事,這些僅僅讓你成為一個普通人的小事,日復一日壓在身上,有時候竟像是一座座山那麼重那麼沉。

上次看到有評論提到,只希望孩子不啃老就好,

你知道嗎,我竟然覺得這要求太高了。

誰說每個孩子的習以為常,不是每個父母的傾囊而出呢。

「成為一個普通人,竟花光所有運氣。」

我跟你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不知道你能聽懂多少。

走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街頭,踩著的落葉沙沙作響,

你握住我的手,插進兜裡,

說,

這樣暖和。

相關焦點

  • 親兄弟明算帳,弟弟竟然要和哥哥算這筆帳……
    一桌子菜沒見一點葷腥,還淡的跟白水煮的一樣。嫂子,不是我說,我哥都是大老闆了,你天天做飯怎麼還跟吃不起飯一樣。」「媽喜歡吃清淡的。」嫂子回道。「咱媽那是喜歡吃嗎?那是捨不得吃。哪家老人不這樣,總想把好的留給自己兒女。媽平時剋扣自己也就算了,你們天天拿著媽的退休金給媽做這些。」小江繼續辯駁道。
  • 2歲小女孩打完預防針後,非要找醫生「算帳」,爸爸忍不住大笑
    而有一個2歲的小姑娘在打完預防針後,要找醫生「算帳」,爸爸都笑翻了。2歲小女孩打完預防針後找醫生「算帳」小孩子免疫系統比較低,每年都要打一些預防針來預防疾病,鄰居王先生2歲的女兒也到了打預防針的時候了。這天王先生帶著女兒去醫院打預防針,一開始女兒還沒有意識到是去醫院打針,一路上還高高興興地,以為爸爸帶自己去遊樂園玩。
  • 你怎麼改了wifi密碼,我孩子聽不了課,你要負責
    樓上樓下兩住戶,樓下住戶氣勢洶洶地上樓來,咚咚咚咚地把樓上家門敲開了,高聲喊道:我孩子正在上網課,你怎麼能改了WIFI的密碼?樓上主人愣在那兒還沒有反應得過來。樓下的女人又問:你說,你是不是改了密碼了?為什麼要改密碼?你改了密碼我家孩子課都上不了了!
  • 鄭愷跟楊穎要小海綿以前的玩具,沒用的都給我唄!楊穎:你真要啊
    baby在看兒子小海綿的視頻,她跟旁邊的鄭愷分享:「你看他,老來俏,又玩起他以前的學步車。」鄭愷現在也有了孩子,成功晉升為奶爸,作為新手,看到baby家小海綿,前來學習。他問baby,這是啥時候玩兒的呀?baby說,小時候的,學步時候用的。鄭愷就問baby要小海綿的玩具:「沒用的你都給我。」
  • 寶寶出生後爸爸朋友圈報喜,寶媽:等我麻藥勁過了,找你算帳
    寶寶出生後爸爸朋友圈曬娃,寶媽看到後秒怒:你是不是皮緊了 麗麗在醫院驚了十月懷胎之後,艱難的將孩子生了下來,老公在產房外緊張的滿頭大汗,生怕妻子在裡面有什麼意外發生
  • 超甜純愛文強推《周拋男友來找我算帳了》「玩完就跑,嗯?」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超甜純愛文強推《周拋男友來找我算帳了》「玩完就跑,嗯?」它裡面的每一個字都在我的爽點甜點淚點上瘋狂跳躍,看書全程不是姨母笑就是掉眼淚,時不時地還想尖叫!這種口嫌體正直互相寵溺的戲碼我還能再看一百年,現在準備進軍廣播劇。
  • 聽說妻子被打,丈夫去找小姑算帳,被怒懟:「她欺負咱媽,該打」
    ,你要乖哦~有些女人結婚生子之後,一直都能得到婆婆的照顧,用一個朋友的話說就是,「有婆婆幫我一起經營婚姻,我可以省去很多煩心事!」我爸看不下去,訓斥他:『你知不知道你在跟誰說話?現在是一點禮數都不講了是嗎?這是你媽,不是你請的保姆。你媳婦之前怎麼對你媽的你都忘了嗎?你當初是怎麼護著你媳婦的你都忘了嗎?如果你媳婦人好,你媽可以幫忙帶孩子。可你媳婦是個潑婦,你媽就沒有幫她帶孩子的義務!
  • 「姐姐又不跟我玩,我想跟她玩」,孩子又來找你告狀,你該這樣說
    正在工作的時候,小屁孩跑過來說:「姐姐又不跟我玩了,她要在那裡看書,我想跟他玩」。我笑著對他說:「你想跟她玩你自己跟她說呀!我又不是她。」他猶豫了一會跑出去對他姐姐說:「姐姐,你跟我玩嘛。媽媽叫你跟我玩」。???我立馬出去阻止他,「怎麼可以撒謊呢?姐姐不跟你玩,你就自己玩一會不行嗎?媽媽剛剛有說姐姐必須跟你玩嗎?」他不說話了。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對一個四歲的孩子太嚴肅,很多心軟的媽媽可能也會這樣想,看著他委屈的小樣子。
  • 「孩子生病你不管不問,孩子好了你想跟我復婚,做夢」|百家故事
    我生的不是兒子,是女兒,她姓孫,不姓沈,跟你們沈家沒有半點關係。」孫妮咬牙切齒地說著,她握緊了拳頭,青筋暴起。「你就不怕我告你嗎?」前夫威脅道。「你去告,你大膽去告,我看誰會站到你那邊。我不怕你告,這麼多年我給孩子治病,所有的艱辛都歷歷在目,我付出多少你付出多少。再說了當初是你不要孩子,可不是我跟你搶的。你以為我怕你嗎?」孫妮說完,就把前婆婆跟前夫轟了出去。好痛,有些事歷歷在目,傷痛揮之不去,怎麼可能說原諒就原諒。
  • 「倒貼100萬嫁妝,孩子跟我家姓」「做夢,我兒子不是上門女婿」
    彩禮這些東西我可以不要,我們家不缺錢,要知道我這女兒可是我最疼愛的獨生女,我們也不會賣女兒,可我終究還是老了,這些年也就這麼一個心願。所以我想等我女兒生了第一個孩子就跟我姓,畢竟我心裏面總覺得自己沒有後,就想給自己找一個精神寄託。」
  • 「我只想了解他,為什麼要鎖房門?」孩子不願跟你講心事的秘密
    面對孩子,要「小事」不管,當他們遇到「大事」時,才會來找你!臺北教育大學——曾端真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媽媽說:我孩子每天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只有叫他吃飯時才出來,而且一邊吃一邊看著手機,我想跟他聊聊天,就是愛答不理;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
  • 「新型兒歌」大火被群批,聽清歌詞後寶媽怒了,立馬找老師算帳
    這位作詞者,曾經的兒歌作品中,不乏對對男性、對爸爸的誇讚;還用孩子的口吻寫出了以下歌詞:「爸爸在外打拼養活這個家,你在我心裡最偉大。」「爸爸,我是你的閨女,我愛你勝過愛媽媽。」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本來就是一張白紙,家長把孩子送到校園,是希望孩子可以學到正確的價值觀,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而不是學會了歧視與偏見!試想一下,媽媽工作忙了一天,下班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卻跟媽媽說:「媽媽,別上班了,你也掙不了幾個錢」這是多麼傷人的話啊!
  • 「勤算帳,友誼長」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勤算帳,友誼長,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short reckonings make long friends 勤算帳,友誼長指及時清理債務或歸還所借之物會有更長久的友誼
  • 搞笑句子: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那你找它算帳啊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那你找它算帳。2.無聊了時候可以吃東西,只有米麵油,請吧。3.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我們這下雪怎麼說。4.肥也是一種美,我也想美。5.邋遢大王就是你,你能不總躺著嗎!6.你在看電視劇,可你的心在手機裡。
  • 我們要做孩子的引導者,而不是孩子的「領導者!」你覺得呢?
    可見,做孩子們的引導者要遠比做孩子們的領導者強很多。學習是這樣,以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為主,而其他教育方面同樣需要引導、啟發,而不是一味的一言堂,處處都是讓孩子言聽計從。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
  • 當孩子說「媽媽,XXX不跟我玩兒!我很傷心……」
    幼兒園裡正在畫畫的果果▽不過我提醒自己,不要一上來就下判斷,張口對孩子說「不可能」、「你多想了」,要好好聽聽孩子怎麼說。「她們不跟你玩兒,果果傷心了吧。」我說。「嗯,她們嫌我小,覺得我什麼都不懂,所以不願意跟我玩兒,我很生氣。」
  • 「你做上門女婿吧,孩子跟我姓」「嗯好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婚姻是必不可少的,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的婚姻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結婚生子幾乎是大部分人都要經歷的,有了孩子,你的人生才算是完整,也算是給父母一個最好的交代,孩子是上天恩賜給我們的天使,但有一些家庭卻把生孩子的問題變成了另外的一種性質,也許和金錢掛鈎了,給別人的感覺很奇怪,下面是小編的一個朋友親身體會!
  • 3歲女娃打針後越想越氣,「殺氣騰騰」找醫生算帳,網友:太可愛
    3歲女娃打完針後越想越生氣,「殺氣騰騰」去找醫生算帳陳先生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今年3歲了,對於陳先生的女兒而言,這一年是她打預防針最多的一年,而每次打針都哭得稀裡譁啦的,讓陳先生心疼不已。看著馬上又要到女兒打預防針的日子的陳先生煩惱不已,因為女兒對社區衛生所銘記於心,路過的時候都是遠遠的快速跑過,所以陳先生一直想著要怎麼才能讓女兒心甘情願地跟自己去社區打針。
  • 「婆婆,你要養你外孫,我沒意見,但是你不能拉著我一塊跟你養」
    從戀愛到結婚,其實是挺考驗人的事情,有時候談戀愛多麼美好啊,但是結婚就不是那種每天風花雪月,甜言蜜語的了。結婚就得實實在在過日子,不可能每天都泡在蜜裡。每個結了婚的人面對的婚姻問題都不一樣,有的可能是婆媳問題,有的可能是妯娌之間的問題,有的可能是和自己另一半過的不和睦之類的。你要問大家心目中的婚姻是什麼樣子,肯定是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
  • 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就是從「我覺得你冷和我覺得不燙」開始的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是什麼導致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就是從「我覺得不燙」開始的。跟大人無法溝通的孩子,是很絕望的。網友們對此的感觸也很深,不是沒和家長溝通過,是真的跟大人講了沒用啊!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還記得在熱播綜藝《中餐廳》裡黃曉明的「明學」嗎?在職場上最怕遇見「黃曉明式」的上司,在家裡,最怕遇見「黃曉明式」的家長。「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句話發生的背景是楊紫的手受了傷,她覺得沒有很嚴重,自己就能處理好,沒必要去醫院,可黃曉明覺得必須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