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首次批准登記來自拜耳的四唑蟲醯胺、巴斯夫的溴蟲氟苯雙...

2020-12-16 食品夥伴網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8月28日,農業農村部

農藥

檢定所發布2020年第7批擬批准登記農藥產品公示,藥檢所根據《

行政許可

法》《

農藥管理條例

》有關規定,將第九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六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的申請登記的6個新農藥產品相關信息予以公示。6個新農藥產品涉及4種活性成分:8,10-十二碳二烯醇、四

唑蟲醯胺

、溴蟲氟苯雙醯胺、解

澱粉芽孢桿菌

AT-332,詳細信息如下:

 

  蘋果蠹蛾性信息素

 

  蘋果蠹蛾性信息素由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登記,含有有效成分8,10-十二碳二烯醇,含量220g/L。劑型為揮散芯,可用於防治蘋果樹中的蘋果蠹蛾。蘋果蠹蛾是世界著名的嚴重危害蘋果生產的入侵害蟲,也是我國重要的檢疫害蟲,對蘋果、杏、梨、桃、山楂等常造成毀滅性的損害。在國際上,利用性信息素監測和迷向防治蘋果蠹蛾已經成為一種切實可行並廣泛應用的害蟲管理技術。

 

  四唑蟲醯胺

 

  拜耳公司的四唑蟲醯胺原藥和四唑蟲醯胺200克/升懸浮劑兩種產品擬獲中國登記批准。

 

  國際通用名稱:tetraniliprole;化學名稱:1-(3-氯-2-吡啶基)-N-[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羰基]苯基]-3-[[5-(三氟甲基)-2H-四唑-2-基]甲基]-1H-吡唑-5-甲醯胺;CAS號:1229654-66-3;分子式:C22H16ClF3N10O2。結構式如下圖:

 

  四唑蟲醯胺是2014年由拜耳作物科學開發的第二代Group28雙醯胺類殺蟲劑,它是一種屬於鄰氨基苯甲醯胺類殺蟲劑的二醯胺類殺蟲劑,通過激活鈣釋放通道中的蘭尼鹼受體起效,導致昆蟲肌肉失去控制和麻痺。該殺蟲劑可高效防控果樹和蔬菜中的鱗翅目害蟲、甲蟲及刺吸式害蟲。目前,四唑蟲醯胺(商品名:Vayego)已獲得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紐西蘭等國的批准登記。

 

  溴蟲氟苯雙醯胺

 

  日本三井化學AGRO株式會社申請登記的溴蟲氟苯雙醯胺原藥和巴斯夫的溴蟲氟苯雙醯胺 100克/升懸浮劑兩款產品擬將獲得中國登記。在2020年1月,溴蟲氟苯雙醯胺獲得澳大利亞農藥和獸藥管理局(APVMA)登記,這也是溴蟲氟苯雙醯胺在全球範圍內的首個登記。

 

  溴蟲氟苯雙醯胺(國際通用名:broflanilide)是日本三井農業化學株式會社研製的雙醯胺類殺蟲劑,開發代碼為MCI-8007。2014年6月,三井與巴斯夫公司籤署了全球獨家開發協議,共同合作開發此化合物。

 

  化學名稱:3-(苯甲醯基甲氨基)-N-[2-溴-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2-氟苯甲醯胺;CAS號:1207727-04-5;分子式:C25H14BrF11N2O2。結構式見下圖:

 

  溴蟲氟苯雙醯胺是具有新穎作用機制的殺蟲劑:GABA門控氯離子通道變構調節劑。它能夠引起引起昆蟲過度興奮和抽搐。溴蟲氟苯雙醯胺被殺蟲劑抗藥性行動委員會(IRAC)分類為第30組,是迄今為止此組中唯一的化合物。

 

  溴蟲氟苯雙醯胺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可應用於殺蟲劑抗性治理(IRM),防治對現有殺蟲劑具有抗性的害蟲,它在控制眾多有問題的咀嚼害蟲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有效性,這些害蟲包括侵害特色作物和行栽作物的毛蟲和甲殼蟲,以及非作物害蟲,例如白蟻、螞蟻、蟑螂和蒼蠅。它在穀物中也有潛在的用途,可作為種籽處理物,用於控制線蟲,也可施用於葉子表面,用於多葉及結果植物、土豆、大豆、棉花、玉米和豆類。該劑市場前景廣闊,有望成為上億美元的大型農藥品種。

 

  解澱粉芽孢桿菌AT-332

 

  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學株式會社申請登記的生物農藥解澱粉芽孢桿菌AT-332含有有效成分解澱粉芽孢桿菌 AT-332 ,有效成分含量為50億CFU/克 ,申請登記劑型為水分散粒劑。該殺菌劑被批准用於防治草莓中的白粉病。

相關焦點

  • 拜耳首款含有氟吡菌醯胺、丙硫菌唑和肟菌酯三種作用模式的殺菌劑...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近日,美國作物保護產品管理團隊宣布,Delaro ®Complete殺菌劑已獲得聯邦政府的批准。這是拜耳為種植者提供最佳病菌控制,以實現更高產量、改善植物健康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八月這9款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來自拜耳、武田、吉利德科學等
    轉自 | 醫藥觀瀾根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官網信息以及企業公開新聞稿,截止8月31日,約有十幾款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來自拜耳(Bayer)、武田(Takeda)、萌蒂製藥(Mundi Pharma)、楊森製藥(Janssen)、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等多家公司。
  • 德國製藥巨頭拜耳宣布:在中國投資超4億元新建生產線
    來源:金十數據據新浪財經最新報導,8月26日當天,德國製藥巨頭拜耳對我國宣布了一則重大好消息。據悉,為了進一步滿足中國市場的處方藥需求,拜耳正式啟動了其在我國北京處方藥工廠的產能提升項目,此項目投資將超過5000萬歐元(折合約人民幣超過4.07億元),預計新建的生產線將在2022年底投入使用。報導指出,拜耳希望將北京工廠的產能提升40%,並力爭將此工廠建設成世界級的製造工廠。
  • 默沙東多拉韋林片、拜耳鹽酸伐地那非片……一批藥品國內獲批上市
    整理丨Rainbow今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一批藥品批准證明文件待領取信息,其中涉及默沙東多拉韋林片、拜耳鹽酸伐地那非片、中美華東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I)……多拉韋林片該藥最早於2018年8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鹽酸伐地那非片鹽酸伐地那非片為拜耳和葛蘭素史克聯合開發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劑,2003年在歐盟首獲批,後相繼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獲批上市,2004年首次在中國批准進口,用於治療男性陰莖勃起功能障礙。
  • 瑪咖的批准文件以及地標
    關於批准瑪咖粉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衛生部公告2011年第13號) 2011年 第13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的規定
  • 索拉非尼國內首仿獲批 拜耳原研市場受衝擊
    索拉非尼是拜耳開發的一款多激酶抑制劑。2005年12月,索拉非尼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2006年8月在中國獲批。2017年,拜耳索拉非尼通過談判降價約70%後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範圍,納入醫保後的價格約為12000元/盒(60粒/盒)。近兩年,拜耳索拉非尼在國內的年銷售額均超過10億元。中國是肝癌高發國。
  • 巴斯夫、林德、陶氏、杜邦、拜耳、三菱等39家化學公司2020年第二...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歐洲巴斯夫(BASF)公巴斯夫集團2020年第二季度銷售額降低12%,為127億歐元(約15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銷量下降11%所致。銷售價格下降1%,主要由於上遊化學品價格下降所致。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為2.26億歐元,較2019年第二季度下降77%。淨收益為負8.78億歐元,2019年第二季度為將近60億歐元。
  • 學術頭條:我國首次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職媽媽比職場女性記憶衰退更快 或導致更高老年痴呆風險來自美國洛杉磯舉行的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已婚 「全職媽媽」 比職場女性的記憶衰退速度高出 61%(以10年為統計周期),而記憶衰退正是阿爾茲海默症最初的症狀之一。
  • 巴斯夫/優美科布局歐洲廢舊電池回收
    三方將利用各自在回收技術、原材料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據了解,Fortum早期通過收購芬蘭Crisolteq公司進入鋰電池回收市場,利用Crisolteq開發的工藝,Fortum聲稱現在能夠將鋰離子電池中有價值的材料的回收率從50%提高到80%以上。
  • 美國將重新考慮批准已被超100個國家禁用的涕滅威用於兩個州的柑橘樹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近日,拜登政府任命的人美國環保署(EPA)很可能將做出第一個關於農藥的重大決定,EPA將考慮允許在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的柑橘樹上使用之前已被取消的農藥涕滅威。   如果獲得批准,將允許在這兩個州佔地400,000英畝的橙、葡萄柚、檸檬和酸橙樹上使用該農藥產品。
  • 揭秘「開除員工」的拜耳公司: 100年前就已入華 去年營收3300億元
    來自:時間視頻根據界面新聞,有網友通過領英帳號,發現該女子為澳大利亞籍華人梁某,在拜耳公司擔任拜耳製藥智能與自動化主管。其職業履歷顯示還曾任職羅氏、阿斯利康、輝瑞等多家知名外資藥企,2019年9月加入拜耳製藥。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翼龍-2完成我國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
    翼龍-2完成我國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演練近日,應急管理部組織航空工業集團、中國移動、中國電科等多家單位使用國產無人機翼龍-2完成了我國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在無信號覆蓋區域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平臺
  • 聚丙烯醯胺分子量怎麼選擇
    一般來說,有機汙泥適合添加陽離子聚丙烯醯胺,無機汙泥應添加陰離子聚丙烯醯胺。市政汙泥主要以有機汙泥為主,帶有一定量的負電荷,因此選擇陽離子聚丙烯醯胺。理論上,聚丙烯醯胺的分子量越大,絮凝效率越高,其中陽離子聚丙烯醯胺的電荷質量決定了汙泥選擇的準確性,離子度越高,價格就越高。在實際應用中,聚丙烯醯胺分子量一般為1000萬左右。
  • 加拿大擬批准登記二氧化矽、DX13粉塵和DX13工業品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6月26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PRD2020-11號諮詢文件,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擬批准登記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DX13粉塵和DX13工業品。
  • 拜耳首創藥物finerenone獲美國FDA優先審查:顯著...
    finerenone的作用機制與當前的治療方法不同,如果獲得批准,該藥可通過直接靶向炎症和纖維化(CKD進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來減緩疾病的進展。拜耳製藥部門醫務和藥物警戒主管兼首席醫療官Michael Devoy博士表示:「在美國,近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將發展成慢性腎臟病(CKD),醫療需求顯著未得到滿足。
  • 第三季度挑戰重重-拜耳集團展望已獲確認
    其他特殊費用來自正在開展的重組計劃和處方藥事業部的訴訟。淨收入為負27.44億歐元(2019年第三季度:正10.36億歐元)。持續經營業務的每股核心收益在第三季度下降了30.2%,降至0.81歐元,但在前九個月為5.07歐元,同比持平。 自由現金流在第三季度下降2.1%,降至12.37億歐元。
  • 巴斯夫、優美科建正極材料工廠 構建歐洲動力電池本土供應鏈
    與此同時,歐洲另一家大型正極材料企業巴斯夫也在推進其歐洲正極材料工廠建設項目。公司在芬蘭哈爾卡馬爾塔建設的前驅體項目已經開工,同時在德國布蘭登堡的施瓦熱德(Schwarzheide)建設的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已經獲得施工許可。該工廠每年將為4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正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