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15日連雲港訊 6月15日,在東海縣白塔埠鎮徐圩村的一片片麥田裡,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來回穿梭,細碎的麥秸飄落在茬口齊整的田壟間,彈齒摟草機緊隨其後,將零散的麥草歸聚成壟,接著,秸稈打捆機騎行在成壟的麥草上,將細碎的麥秸拾撿入囊,隨之「吐」出了或圓柱形、或方塊狀結實的麥秸包……
村黨支部書記伏祥璧說:「秸稈打捆離田不僅能確保堵疏結合禁止焚燒,打捆的麥秸會被立即運出麥田,就地出售,既不耽誤播種,又增加了收入。」
連日來,東海縣白塔埠鎮在對完成7.5萬畝小麥,組織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粉碎還田的同時,進行秸稈打捆回收,並加大對夏收遺留的作物秸稈清理力度,徹底消除火災隱患,美化淨化環境,促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
徹底清除不留後患。收割工作快速推進,留下大量麥秸雖然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消化,比如秸稈還田、打捆運回等,但是部分農戶由於缺乏勞動力,不能及時清理散落、多餘的麥秸,有的被就地堆放在溝邊、路邊、地邊等,不僅影響環境衛生,更重要是存在安全隱患。
開展督查巡查。由人大代表、紀檢人員成立2支督查組,帶領禁燒網格員,開展督導清理整治工作,對堆放在溝邊、路邊、地邊的麥秸,以村民組為單位,劃片包幹責任到人進行清理,然後組織檢查驗收。
嚴格兌現獎懲。對於麥秸堆放合理,三邊清理乾淨,環境衛生乾淨的,驗收合格的村民組獎勵500元、1000元不等,反之,給予相應處罰,對於發生點火現象的按照責任追究辦法,給予嚴重處理。
轉化利用,變廢為寶。截至目前,全鎮16個行政村在陸續開展夏收夏種任務的同時,均開展對遺留麥秸清理工作,沒有發生一起點火事件,清理後的麥秸實現打捆集中儲存堆放,然後尋找收儲企業回收,變廢為寶,實現資源有效合理利用。 (徐黽 李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