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波折的2020,岡媽的一部純愛動畫電影,溫暖你我的心靈

2020-12-06 look世界和你

2020年,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充滿波折的一年。從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到鋪天蓋地的蝗蟲災害,從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到各地暴雨冰雹的肆意侵襲,讓剛剛過去6個月的2020年,仿佛綿長得過了幾年。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許或多或少都刻下了一絲看不見的傷痕。也許,岡媽的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恰好能溫暖你我受傷的心靈。

日本純愛動畫電影

電影《無限》講述的是一個初中女生笹木美代因為喜歡上同班男生日之出賢人,於是變成一隻白貓,來到日之出的身邊。經過相處,美代越來越喜歡日之出,日之出也漸漸愛上美代,最後兩人一起衝破重重困難走在了一起。

在日本,像這樣的小清新純愛動漫電影其實很多。比如我們都特別熟悉的動畫電影第一人宮崎駿,他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也都帶著那種純純的愛戀。純愛電影起源於日本,側重表現那種單純真摯的愛戀,常常會以初高中生為故事的主角,畫面唯美,每一幀都讓人忍不住想要截圖。這類電影常常用它獨有的恬靜與憂傷情感,撫平觀眾心底的戾氣與絕望,給人一種更為陽光,純淨和充滿希望的生命體驗。

純愛電影還製造了一個理想化的情感烏託邦,在一個充滿夢幻的影像世界中,在一場不涉及性慾,物質,階層,甚至生死的純粹愛情中,觀眾可以獲得巨大的內心平靜和情感滿足。

就像電影《無限》,美代變成一隻貓,打破了只能人與人相愛的障礙,將這份單純的愛戀演繹得更加純粹,更加美好。電影結尾,日之出和美代真正相愛,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美代和日之出這樣的初中生,又怎麼可能會實現這樣美好的結局呢?

純愛動畫電影,刻畫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份最純淨最真摯也最理想的感情,不被外界的一切事物影響左右,只為追尋那份美好的純真。大概正是這份理想化的愛情,撫平我們心底的所有悲傷,溫暖我們那顆被生活纂刻得傷痕累累的心靈。

岡媽的心靈療愈

電影《無限》的劇本出自日本編劇岡田,然後由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共同導演。

在中國,人們常常親切地稱呼岡田裡為岡媽。出生於1976年的岡田裡,父母在她三歲時就離婚,之後就一直與母親外公一起生活。

因為從小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一進入學校就被人欺負,到讀五年級的時候就不再上學了。幸而在不上學的這幾年,岡田麿裡在老師的推薦下閱讀了各種關係複雜的小說,並且寫了許多讀後感。我想正是這是這些書緩解了她的精神壓力。

高中畢業後岡田裡去了日本東京,開始學習電腦遊戲中的遊戲劇本創作,自從算是正式走進了劇本創作的生涯。

《無限》的導演佐藤順一這樣評價岡田裡:「岡田對於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開始通過感性來判斷,並非理性的。而那種直覺就是正確的。她的行動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然而,只有我們再度回顧劇情,才能發現這些深思熟慮的細節。這方面自然需要讚揚一下岡田女士,唯有通過她的劇本,才能知曉她究竟是多麼厲害的人物。

在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中,我們仿佛也能看到岡田裡童年的影子。也許那時候的岡田就像裡面的美代一樣,從小父母分離,在學校裡也遭遇到同學們的各種排擠與欺凌,只是和岡田選擇不再上學不同,美代選擇了用強大的微笑面對一切,雖然這個微笑背後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內心。

美代就像是小時候的岡田,有著相同的經歷,卻又有著不同的選擇。而美代的選擇也許就是岡田心底曾默默希望的,那時的她是否也曾希翼著屬於她的「日之出」,笑得如同燦爛的陽光一樣,將她拉出這片生活的泥沼。

只可惜,生活遠沒有動畫電影那般美好。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可能無法像美代那樣幸運,所以岡田也許同樣是想借著這份純真的美好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吧。

電影創作上的趣事

關於這樣一部治癒心靈的純愛動畫電影,《無限》在創作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好玩的故事。

在電影最初的設定中,導演只有佐藤順一,另一位導演柴山智隆最初只是負責電影周邊工作。可是隨著工作進展,身為動畫師的柴山常常與佐藤討論如何將作品世界轉化到視覺上,工作內容也越來越接近導演,所以最終主創名單上就成了雙導演。

與導演從一人變兩人相同的,還有故事的改變。最初,他們設想的三個主要角色都是小學生,但是因為小學生戀愛要描繪得如何有溫度感,非常難把握,所以最後就變成了初二的學生。我想如果真是幾個小學生談戀愛,大概看起來真會覺得有點像過家家,很尷尬吧。

其次,故事最初設定美代變成貓,是通過穿上貓的套裝,而非戴上貓的面具。這一點上我也覺得改得很好。其實人的想法和情緒常常發生在一瞬間,那一瞬間情緒變了,人的狀態也就會發生變化。如果是穿上貓的套裝,那在穿的過程中,也許人的心思又會有千迴百轉的變化,後面的故事可能又是另外一個版本了。

而直接戴上貓的面具,不僅是情緒到了,也代表著一種果決與堅定,更能體現美代心裡壓抑的情感。

此外在故事的取景和人物的設定上,柴山的功勞都是最大的。電影《無限》取景於柴山的家鄉愛知縣的常滑市,而男主角的設定也來自柴山的經歷。日之出的爺爺和柴山的曾祖父一樣都是一位陶藝人,開了一個手工陶藝作坊。由此可見,柴山作為電影導演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一部好的電影需要許多人做出共同的努力,而對於一部動畫電影來說,除了豐富的想像力,美好的故事創作,還需要大量的細節設定,只有將這一切都設置好,處理好,才能將作品的世界呈現到我們觀眾眼前。

作為2020年的第一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我真的覺得是一部溫暖得足以治癒心靈的美好。

無論是美代變成貓,陪伴在日之出身邊,還是日之出為了她闖進聖樹,帶著她一起離開,他們的愛情都是那麼真摯與美好;

作為美代唯一的朋友賴子,在美代難過時哭得比她還厲害,在美代消失時自責得仿佛失去全世界,她們的友情是那麼地讓人感動;

作為一隻即將老去的貓,黃豆粉拼命想要變成人,更久地陪伴在最愛她的薰小姐身邊,最後又因為薰的思念與愛,毅然決定重新做回一隻貓,這份人與動物的情感讓人動容。

在這個充滿波折的2020年,有這樣一份純真的美好來溫暖治癒我們的心靈,真是再好不過了。

相關焦點

  • 《無限》:波折的2020,岡媽的一部純愛動畫電影,溫暖你我的心靈
    從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到鋪天蓋地的蝗蟲災害,從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到各地暴雨冰雹的肆意侵襲,讓剛剛過去6個月的2020年,仿佛綿長得過了幾年。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許或多或少都刻下了一絲看不見的傷痕。也許,岡媽的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恰好能溫暖你我受傷的心靈。
  • 這不是一部值得誇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岡媽
    那今天來聊一聊這部網飛出品,由岡田麿裡編劇,於2020年6月18在全球範圍上線,還很熱乎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一如既往的岡媽提到編劇岡田麿裡,那就不得不提她那部催淚治癒的《未聞花名》,相信有不少御宅大人為這部作品貢獻出了用快樂肥宅水轉化出不計其數的寶貴眼淚。
  • 岡媽動畫電影《無限》:「貓面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磨裡又來「製藥」了,這次她作為編劇帶來了清新治癒的動畫影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岡田磨裡常被動畫愛好者親切地成為「岡媽」,因為她的作品多以青春戀愛故事為主,在情感描述方面細膩感人,常常令觀眾痛哭流涕到忘記胃痛,所以大家還戲稱她為「岡媽製藥」——治癒片可作為「治癒藥」,催淚片可作為「止疼藥」
  • 「岡媽」新作《無限》:人與貓互換人生,純愛與孤獨如影隨形
    日本電影善於放大人物最細微的情感,大多數日本電影中都藏著日本文化屬性,藏著日本人複雜又細膩的精神世界。2020年,日本著名導演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聯合執導、「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裡擔任編劇的青春愛情片《無限》,又名《當我想哭時戴上了貓面具》被引入中國。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對於這種拿一部作品去和另一部作品相比較的事,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對,如果我真的要比較兩部作品的話,那肯定會拿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比較。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原本是準備在影院上映的,但是因為疫情原因被迫延期後,最終選擇在網飛上播放,也不知道是不是網飛買下了這部電影的放映權,總之先吹一波網飛NB。
  • 動畫電影《無限》熱映 好評如潮不負期待
    今夏最不容錯過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已於18號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
  • 動畫電影《無限》正在熱映 好評如潮不負期待
    今夏最不容錯過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已於18號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本片由新銳動畫工作室STUDIO COLORIDO操刀,「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集結志田未來、花江夏樹等人氣聲優,超強陣容精良製作狂收好評!
  • 《無限》展現了哪些社會現象,岡田磨裡只是想寫普通的戀愛動畫嗎
    6月18日的下午6點,岡田磨裡的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中文譯名:無限,終於在全球進行了網絡播放,而純白我也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國內由『西瓜』代理的青春戀愛類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很快一百分鐘過去了,看完了電影的我便立刻寫下了這篇文章,個人認為這次岡媽『變了』,《無限》這部作品並不是以往『岡媽』的『胃痛片』,雖然
  • 奇幻動畫電影《無限》流媒體平臺上線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備受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將於6月18日18:00
  • 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鬼滅之刃無緣,誠哥與岡媽催淚輸出
    近日,日本rankingoo網站公布了一項關於「能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的調查問卷結果,無論是指定人群還是入選的作品範圍都比較小,首先就是指定人群是成年人,也就是那些未成年人很輕易看哭的動畫作品,可能在他們眼中心裡毫無波動,反之一樣,因為不同年齡有不同心理與閱歷,越是經歷過的痛苦事情再次從作品中重現,就越容易讓人觸動或者感動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
  • 新海誠投身商業片大獲成功,岡媽投身商業片又讓無限走向何方?
    上一次岡田麿裡出名的時候,已經要追溯到國內ACG受眾群體無限熟悉的鐵血孤兒。雖說那部起手相位猛衝然後當場被抓的原創TV《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啊。》也有個十分震撼的開局,但隨後似乎也不怎麼意外地一路往著暴死的方向走去。其實諸如2015年的《心靈想要大聲呼喊。》
  • 奇幻動畫電影《無限》與Netflix同步全球上線
    網易娛樂6月18日報導 備受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將於今日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2020年首部奇幻純愛動畫電影官方於今日發布的海報整體畫面散發著溫暖治癒的氣息,站在爛漫夕陽裡的少女舉著貓咪面具仰望天空,淡雅的色彩令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清甜氛圍。
  • 岡媽新作動畫上映,貓真的可以變成美少女,這次宅男的夢想實現了
    寫獨家漫評,做良心推薦,hello大家好,我是鹹魚——一個有態度的創作者。由於不可抗力,2020年的很多動畫都延期放送了,包括一些新番以及動畫電影,當然我們最關注的就是那部《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看動畫年頭比較老的朋友對對這部動畫也有著很大的興趣,那就是由岡田磨裡負責腳本的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國內部分版權翻譯為無限)。
  • 來自岡媽「胃藥六廠」的佳作,如何在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中成長
    岡媽很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或者是親身經歷帶入到動畫劇情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會說,大家覺得在這個編劇筆下,動畫中的世界會如此的真實。有些劇情其實就是岡媽親身經歷的一種映射,而這些細膩的感情描寫正是她慣用手法。《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吸引你的不僅僅是學會成長為什麼我能在那麼多番劇中一眼就看到了這部動畫,其實說到這裡,還是要向《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說一句抱歉的。因為在最開始選擇的時候我的確是誤會它了。
  • 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公布ED主題曲試聽PV
    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近日公布了ED主題曲「ヨルシカ「噓月」」試聽PV。 這部受到不少日漫迷期待的劇場版動畫終於敲定了檔期!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宮崎駿式的奇幻動畫電影,卻終歸於庸俗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鞠。最近和朋友補完了岡田麿裡(即岡媽)編劇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小鞠和朋友的一致觀感都是:前面的部分很甜,也很喜歡。但是後半部分則顯得冗長乏味,可以說終究歸於情節的老套。看完之後,打開豆瓣一看,也只有6.5分,中規中矩的分數。
  • 岡媽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18日上線,又要發胃藥了嗎
    最近,由編劇岡田麿裡執筆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發布了最新pv。故事講述了初中二年級學生笹木美代,一直難以接近暗戀的同學日之出賢人,但偶然間獲得了一副面具,帶上之後就會變成貓。官方早已公布了staff,但在公布的信息中最惹人注目的莫過於編劇岡田麿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岡媽)。在過去,岡媽擔任過《龍與虎》、《花開伊呂波》、《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的系列構成。在15年,負責了原創動畫電影《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的編劇。
  • 新瓶裝舊酒的動畫電影《無限》能帶給我們什麼不一樣的驚喜?
    最近一部關於貓咪的治癒系電影吸引到了我,在日漫當中說到貓咪大家自然會想到《夏目友人帳》裡的貓老師、《多啦A夢》裡的藍胖子、《貓的報恩》、《水果籃子》……有關動漫中貓的題材想必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吧。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定於6月5日在日本上線的動畫電影《無限》將改成線上上映,國內由西瓜視頻引進,這部電影的導演為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編劇則為岡田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