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首次解密殲-10戰機如何誕生 300多航空人投入「三線」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媒體首次解密殲-10戰機如何誕生 300多航空人投入「三線」

  在成都,有這樣一家神秘的單位。當年,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這裡的人都在幹些什麼。而這裡,就是我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誕生地。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這裡,了解到了「殲-10」戰機誕生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代號「611」所如今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1970年5月,一輛載著300多人航空設計師隊伍的火車,從瀋陽緩緩駛向了成都。那顛簸難眠的幾天幾夜,看似漫長,卻因為帶著堅定和期待轉瞬而過;何其平凡,卻映出了中國戰機五十年的沉浮:來時路漫漫,不言歸期;一朝鷹擊上長空,鵬程萬裡。

  後來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有了先進的條件、完備的設施,有了能夠進行世界最先進戰鬥機技術研究的部門。

  當時的他們,卻只有一個代號:611。

代號「611」所,如今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當年的611所

  原611所的副總設計師謝品告訴我們,他們到了之後,房子不夠,所有的飛機設計人員就要自己蓋房子,自己種水稻、種油菜,甚至還要挑糞施肥。

央視記者李廈採訪79歲的謝品老人

  在受限的條件下嘗失敗的苦澀

殲-9設計模型

  殲-9,是當時「611」所提出的一個自主創新的戰鬥機方案,有了它,我們足以和世界航空強國的戰機相抗衡。

  與之對應的,卻是極端簡陋的研製手段。

當年的設計師們使用過的計算尺

  這把珍藏在成都三線博物館裡的計算尺,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但在當時,它卻是飛機設計師們最常用的裝備。計算尺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點一滴地丈量出我國戰鬥機發展的腳步。

  落後的條件和過高的研製難度,讓殲-9的研製最終失敗,我們也只能藉由上面圖中的那個小小的模型,來想像它飛上藍天的樣子。

原611所的副總設計師謝品

  「天必將降大任到我們肩上」

  這些不服輸的「天才們」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懸而未決的未來面前,選擇了先做好自己,不斷探索完善技術儲備和研究,期待著哪一天,厚積而薄發。

  「天必將降大任到我們肩上。」謝老先生帶著微笑跟我們說了這一句話,他表情輕鬆,我們的內心卻無比震撼。

  那是走過所有低谷和困苦後的堅定與淡然。告訴世界,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老三線人日以繼夜地工作

  1982年,這個天降大任終於來了。謝品接到了去北京參加新型國產戰鬥機評審會的通知,不過只是讓他們作為參與者,聽聽其他兄弟單位的匯報。

  但已經有了足夠儲備的611所,不願停留在旁觀者的角色。他們趕赴北京,竭力爭取,終於得到了一個匯報自己設計方案的機會,雖然只是在第二天評審會休息的間隙,而且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

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在匯報設計方案

  「10號工程」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代號

  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鐘,改變了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此後,經過多次反覆的評審和論證,由611所牽頭的設計方案終成正果。

  1986年,方案正式立項,開始研製,代號「10號工程」。

  沒錯,「10號工程」,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代號;它帶來的戰機,在今天被叫做「殲-10」。

殲-10首飛

  殲-10使我國戰鬥機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

  殲-10,作為戰鷹家族中劃時代的機型,不僅使我國有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機,更是開拓了一套完整獨立的戰鬥機研發體系。

殲-10飛機系列改進型總設計師楊偉

  殲-10飛機系列改進型總設計師楊偉院士說:殲-10的問世,探索出了一條使我國戰鬥機發展能夠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光明大道。

  所謂「必然王國」,就是別人做什麼,我們只能跟著做;而今天,「自由王國」,是我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殲-10系列改型飛機

  如今,中國的藍天上已經翱翔著世界一流的戰鷹;

  可你是否還記得那改變歷史的十幾分鐘,

  和十幾分鐘背後十幾年的砥礪奮鬥?

  是否還記得這些投身「三線」的航空人,

  記得他們的義無反顧,和他們留下的全部青春?

  如果歷史不曾開口親自講述,你是否願意,跟我們一起,停下來回回頭,

  重新走過這一路,

  我們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記得。

    「什麼是三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開展了一場以戰備為中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因為建設的地點主要位於被稱為「三線」的廣大中西部地區,因此這場建設被稱為「三線建設」。根據當時的地理劃分,沿海邊疆被稱為一線,京廣鐵路以西的廣袤的中西部地區被稱為三線,介於一線和三線之間的地區,則是二線。

  為此,有超過400萬人遠離家鄉,在「三線」落地生根。

  他們奮鬥過的「三線」工廠,有些已經成為新一代大國重器的搖籃,也有些已經成為了歷史的記憶。

  春節期間,央視新聞全媒體平臺推出新春走基層特別報導《祖國不會忘記—解密「三線「》系列,我們的記者將帶您走進這些為國家的和平繁榮付出一生的「三線人」,銘記那段用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的歲月。

相關焦點

  • 國產殲-20隱形戰機組圖,性能比肩美五代戰機,高科技的結晶
    2019年10月13日,在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新聞發布上,空軍新聞發言人介紹殲-20隱形戰機列陣人民空軍「王牌部隊」。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五代隱身戰機,殲-20自問世以來,憑藉著令人驚豔的表現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按照傳統劃代方法,殲-20戰機是國產第四代戰鬥機,殲-10和殲-11戰機是第三代戰鬥機。
  • 更威猛的殲10?央視披露殲10最新型號,會是隱身戰機嗎?
    ▲由於應用了包括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等在內的先進機載設備,使得殲-10C的整體戰技術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達到了先進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圖片來源於:網絡)而在該機正式服役後,中國航空工業也未曾停止多對該機的進一步升級和改進工作,從早期的殲-10,殲-10A,殲-10S到後來的殲-10B、殲-10C甚至包括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公開進行驚豔飛行表演的殲
  • 殲9到殲20,中國用了50年,下代戰機怎麼走?俄:一步到位
    圖為殲20戰鬥機 這些年來,中國在戰機技術上有了長足發展,在這其中成飛可謂功勞巨大,今年是成飛的建所50周年,從該所建立以來首次立項的殲9戰機到如今的殲20戰機,中國用了50年時間就走完了三代機至五代機的路,而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六代機的研發力度,中國成飛如果要研發下代戰機
  • 裝備了兩百架殲16,已誕生32年的飛豹戰機,還有存在價值麼?
    說起中國空軍戰機,很多人都會想到殲-10、殲-20、殲-16和轟-6等優秀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但是如果說戰鬥轟炸機,那就不得不提及一個名字,那就是殲轟-7飛豹戰機。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超聲速戰鬥轟炸機,飛豹的作用一直都是縱深攻擊和海空目標攻擊,同時也屬於第三代戰鬥機。
  • 陣風戰機首次出動!成功摧毀21輛彈藥車,殲10目前還做不到
    12月12日,埃及國防部發布消息,埃及空軍最近對於利比亞地區的武裝組織發動空襲,首次出動了3架陣風戰鬥機,陣風戰機在空襲行動中表現完美,共投擲了24枚雷射制導炸彈,成功摧毀21輛裝載彈藥的車輛。目前埃及空軍還裝備了2000多架F16戰機、18架幻影2000戰機、50架米格29M戰機,埃及空軍在實戰中發現,陣風戰機的火控系統最完善、攻擊效率最高、自動化程度最高、載荷最大,飛行員對陣風戰機最滿意。
  • 校場:巴基斯坦後,還有哪些國家會採購殲-10戰機?
    此次,我軍派出了4架殲-11BS/BH戰機和4架殲-10C戰機參演。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此番去巴基斯坦參加軍演的4架殲-10C戰鬥機中的一架並沒有刷塗我軍的機徽和機號。因此有人推測,這架殲-10C戰機其實就是「搶先體驗機」。將會在軍演結束後就地交給巴基斯坦空軍測試。如果此事確實,殲-10CE將成為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型三代半戰鬥機,也標誌著我國殲-10系列戰機已經走出國門,衝向了國際軍售市場。
  • 八一飛行表演隊高清組圖,殲-10戰機的風採,珠海航展的常客
    當時裝備過國產殲-5,殲-6,殲教-5飛機。其中最著名的是裝備殲教-5飛機的時候,當時官方公開過很多紀錄片,教-5飛機9機大編隊是當時的特色飛行節目。空軍護航表演大隊在1987年重新命名為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當時裝備的飛機依然是傳奇的殲教-5飛機,可惜當時媒體和網絡還不發達,國內的軍迷很少有人見到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雄姿。
  • 殲16戰機不是吃素的,殲10更是完美僚機
    最近兩天,南亞大國印度在班公湖上出動了幻影2000戰機,迅速登上了各大新聞頭條。話說幻影2000戰機這麼老的戰機還敢出場,是不夠老還是真的沒摔夠?難道印度憑幻影2000就想形成威懾力?要知道殲16戰機可不是吃素的,殲10戰機更是非常理想的完美僚機。
  • 美軍基地突現中國戰機,造全比例殲-20模型,美軍想幹嘛?
    殲-20是我國現役最強五代戰鬥機,堪稱中國空軍王牌戰機,與美國F-35和俄羅斯蘇-57都屬於世界頂尖戰機。儘管都是五代戰機,但是究竟孰強孰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知道。因為這些戰機暫時還沒有真刀真槍地比試過。這也引發了很多猜測,當這些戰機對上時,誰才是五代機中的佼佼者?
  • 服役超過半個世紀,退役後仍貢獻餘熱,殲-6戰機書寫「不朽神話」
    隨著殲-10、殲-15和殲-20的服役,我國的空中力量可以說是越發強盛,但本期視頻的主角卻不是這些"新秀",而是我國"工齡"最長戰機-殲6,網傳它"擊落敵機20多架,自身卻無一損傷",是否真的這麼厲害呢?
  • 中型戰機和重型戰機相差多大?殲10和蘇30同臺展出,差距明顯
    此前不少原本劃分到重型戰機行列的雙發戰機也被調整為中型,如英國的颱風戰機和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殲10在早期出現的時候被劃分到輕型戰鬥機的行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採購了單發設計,但是對於其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量一直都沒有得到相關權威機構的背書,所以在2009年之前殲-10與梟龍戰機一樣都屬於輕型戰鬥機。
  • 中國隱身戰機研發歷,在有殲20之前,這些戰機貢獻功不可沒
    ,可見殲-20戰機的誕生對於我國來說一定具有非凡意義。在這樣的「覺悟」之下,殲-5也就誕生了,據悉,這款戰機是我國生產的第一種高亞音速噴氣式飛機,它是基於蘇聯的米格-17戰鬥機仿製而來,雖說其作戰能力並不突出,但是它的面世卻標誌著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能夠成批生產噴氣戰鬥機的國家之一,所以這款戰機本身的存在意義就很不一般,更重要的是,在這款戰機的研究生產當中,我國還積累到了不少寶貴經驗,而有了這樣的基礎,我國後來就成功生產出來了殲
  • 《蒼穹之上》中國航空人首登話劇舞臺
    戰機設計師江川、總設計師萬知遠和首席試飛員高翔。3月8日-9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演出的現實題材話劇《蒼穹之上》作為2019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開幕大戲在首都劇場上演。《蒼穹之上》這部作品是首次用舞臺藝術的形式,講述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航空工業大發展階段中國科研人員鍥而不捨研發創新的故事,也再現了我國新型戰機艱難的研製歷程。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從這次社交媒體的圖片來看,這次黃皮的殲11應該是一個新批次,而其中又不少地方相比之前有所變化,那麼在2020年殲11是否還有必要花力氣改進,沈飛是不思進取,還是國內真的缺乏空優戰機
  • 殲10改進計劃成功?載彈量與早期重型戰機相當,或出口巴基斯坦
    作為亞洲第一款從頭到尾自行研發成功的三代機,殲10戰機採用了諸多新技術,比如電傳操控系統、翼身融合、靜不穩定設計,讓殲10擁有優異的機動性能。殲10A的載彈量大約為5噸,對於一款空優戰機來說完全足夠了,但是如果想成為多用途戰機,5噸的載彈量就太少了。巴基斯坦曾經考慮引進殲10A戰機,但是由於後來巴基斯坦開始生產梟龍戰機,並且從約旦成功引進了一批二手F16戰機,巴基斯坦並不急於獲得殲10A戰機,此外殲10A戰機的載彈量不高,對重視戰機多用途性能的巴基斯坦空軍來說,殲10A的吸引力的確不如F16。
  • 誕生10年,殲20還存在什麼問題?發動機已成最大絆腳石
    《軍武次衛面》作者:機甲888▲當年殲-20原型機的一飛而起開創了我們中國國產四代隱身重型四代機的時代(圖片來源於:網絡)回望十年前的1月11日,一架黑色塗裝科幻戰機的一飛而起開啟了屬於咱們中國人的四代隱身重型戰鬥機時代,而這款往後被稱之為殲-20的國產四代隱身重型戰鬥機呢,隨著我國航空工業整體研發生產實力的快速進步
  • 南航變形隱身戰機專利,殲20外掛式鴨翼垂尾為過渡
    在美俄兩國最豐富的資源投入和爭奪未來空戰制高點的情況下,第六代戰機研發取得了重大進展。具體地說,實際上在美國國內,第六代機的探索異常激烈,畢竟F22已經停產超過十年,美軍上一次計劃未來戰機是在90年代。
  • 先進戰機1200多架?殲11B系列是主力,少數可發射霹靂21空空飛彈
    據媒體報導,有網友統計,目前我們航空兵中具備發射遠程空空飛彈的戰機數量已經超過了1200架,數量是十年前的2倍多。其中,佔比最大的是殲11B戰機及其衍生型,例如殲16戰機,殲15戰機等。而在這些先進戰機中,少數型號具備發射霹靂21型空空飛彈的能力。
  • 巴鐵王牌機師現身,親手指導殲10飛行員,傳授擊落印軍戰機經驗
    12月11日,巴基斯坦空軍公開了「雄鷹-IX」演習的宣傳視頻,而《印度斯坦時報》發現了一些端倪,在視頻中首次出現了諾曼·阿里與殲-10飛行員交流的畫面,從鏡頭中可以看出,諾曼.阿里正在比劃戰機空戰格鬥的姿態,似乎是傳授一些戰機近距離格鬥經驗。
  • 殲10CE和梟龍?「雙龍 」馳騁南亞,延續國產戰機威名
    殲10CE和梟龍?"雙龍 "馳騁南亞,延續國產戰機威名巴基斯坦想要購買殲-10CE戰機,至少印度媒體是這麼報導的。雖然印度媒體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一直值得懷疑,但巴基斯坦對殲-10CE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在於,殲-10CE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有著其他戰機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殲-10CE絕對是一款質優價廉的先進戰機。作為人民空軍殲-10C的出口版,殲-10CE絕對是當今世界單發四代半戰鬥機的佼佼者。這款戰鬥機擁有先進的航電設備、玻璃化座艙和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飛行速度為1.8馬赫,空對空作戰半徑為1240公裡(空中加油後為26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