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全歸皇帝,過錯全歸臣下,王安石是如何成為靖康恥的背鍋俠?

2020-12-24 七觀歷史

在靖康元年,漫天風雪之中,北宋的末代君臣們,做了一個歷史上最搞笑的話劇:讓所謂的「天師」郭京率領他的「六甲天兵」大開城門去活捉金將。最後可想而知,真正的刀槍可比這些牛鬼蛇神厲害多了,不僅被金兵殺得橫屍遍野,還被他們順勢殺進了汴京這座堅城,就此,立國167年的北宋在這場歷史上都找不到的荒唐的鬧劇中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北宋滅亡後,持續了幾十年的有關變法的黨爭也隨之煙消雲散。而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北宋的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王安石的變法。

怎麼去評價熙豐變法?

變法是為了去聚斂收刮還是為了富國強兵?這個問題從宋代開始,就是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超級「引戰貼」,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議與分歧連綿千年不絕。

在元修的《宋史》中,王安石的形象是有小聰明但是沒有大智慧,剛愎自用不近人情的偽君子。雖然宋朝一直大罵王安石,但是在實踐當中卻是「口嫌體正直」,最出名的就是宋高宗,只要一提到王安石和他的新法,那就是破口大罵,表示「免役法」是導致天下大亂的」刻「法,但是又說「行之已久,不可聚變爾」,這樣就很搞笑了,為什麼新法怎麼到了宋高宗趙構這裡就是「聚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王安石新法的「聚斂」對他好處很大,宋高宗不捨得罷了。

哪怕是到了後來的朱元璋,弘曆等,雖然對王安石都是各種貶低,可是其治下的保甲制度和養馬法,無一不是從王安石新法裡脫變而來的。這樣口是心非的做法,也恰恰證明了新法的意義非凡。其實新法的展開對於當權的掌控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王安石又是怎麼成為「背鍋俠"的?

王安石可以說的上是被皇帝欽點的「背鍋俠」,為什麼這麼說。

對於當時趙構來說,可以說的上是虎口餘生,但是他又必須面臨一個重大的,無法去迴避的政治問題:北宋最後落到國破家亡的歷史責任,到底該由去承擔。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除了宋朝當時制度上多年的積弊之外,還有宋徽宗趙佶在位時的「豐亨豫大」的荒淫,對當時宋朝深入骨髓的腐朽和衰敗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宋徽宗趙佶在處理金遼的戰爭和伐燕雲,以及對國家大事上輕佻,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可是這樣的明顯的事實和真相,是宋朝政治上承受不了的,那麼,就只有儘可能的把所有的問題都按到大臣們的身上去,有道是:天子清白無罪,錯的都是奸佞誤國。

而新法和新黨就成了批判的對象,因為是王安石的新法改變了傳統的政治秩序,使得「六賊」之首的蔡京能夠上位,就此王安石被削去配享。因為經歷了靖康之恥,為了讓讓自己或者父輩減輕罪責,當時的君臣急需一個「背鍋俠」的出現,對王安石的批判論調也就越來越高,也從政治上總路線上徹徹底底的否定了王安石和他的新法。

範仲甚至當著趙構的面說:王安石自任己見,非毀前人,盡變神宗法度,上誤神宗皇帝,天下之亂實兆於安石,此皆非祖神之意。這種功勞全是皇帝,過錯全歸臣下的話語讓趙構很是歡喜。這也表示宋朝官方對王安石的新法做出總結:不僅僅新法是錯誤的,就連王安石本人也是一個大奸似忠的奸佞。

總結

王安石最後背上這口禍國殃民的鍋,富國強兵的好人被皇帝做了。可是這樣的論調是經不起嚴肅的推敲的,但是這卻成了當時宋朝君臣政治自救的稻草。宋高宗迫切的希望有人能為北宋的國破家亡,這個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承擔責任,而王安石和他的變法的黨派就成了最好的「背鍋俠」,也成功的洗白了皇帝和保守派,就此,王安石的歷史負面形象就被塑造和定型了。

而對於王安石的變法是好還是壞,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徹底的定論,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還會一直持續下去,會繼續成為我們的歷史」大熱貼「吧!

相關焦點

  • 大宋的靖康之恥,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洗,為何王安石被認作罪魁禍首
    大家應該都知道嶽飛想要迎回二帝,卻被趙構一直攔著不讓,而這兩位皇帝之所以被金軍俘虜,正是在被稱為靖康之恥的事件中。嶽飛還有一首《滿江紅》中這樣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在公元1126年到1127年之間的這段時間,金軍攻破宋朝的京城,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大量的皇族、大臣、貴族等等,在此之前很少有哪一個朝代發生過如此屈辱的時間,因為正好在靖康年間,才被稱為靖康之恥。熟悉《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宋徽宗在位期間,蔡京與童貫等奸臣當道,混亂朝政,民不聊生。
  • 靖康恥有多恥:后妃公主下場不如娼妓,成為中國史上八大恥之一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之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兵權集中在自己的手裡。又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強了皇權,但是也帶來了冗官冗兵冗費,重用文官使得強大的宋朝的軍隊戰鬥力逐漸下降。在靖康二年,金軍南下,迅速攻破皇城,甚至皇帝都沒有來得及逃走,所以以宋徽宗、宋欽宗為首的皇族一併被金軍所俘。據史書記載被押送到金營裡的俘虜有上萬人,其中女人就有一萬一千多人。
  • 都說靖康恥,靖康恥,那麼靖康之變有多恥?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都說靖康恥,靖康恥,那麼靖康到底有多恥呢?現在讓小書給你介紹介紹靖康有多恥!恥之一,天子竟成奴!皇帝,受命於天,為天子,乃是古代封建王朝的核心,臉面所在!然在靖康之變,徽欽二帝竟被金國所虜,而且還去錦衣以羊皮著之,行牽羊禮成金國之奴隸!(牽羊禮是指當時金朝的一種受降儀式。牽羊禮要求俘虜赤裸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也表示像羊一樣任人宰割。)
  •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之恥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為北宋和遼國同時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國趁虛而入,導致了遼國和北宋的先後滅亡。在北宋晚期,蔡京、童貫等人專權,政治十分腐敗。但是在遼國,也幾乎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因此金國方面渡海來到北宋,和北宋籤訂了「海上之盟」,約定了從南北兩線夾擊遼國的軍事協議。北宋方面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遼國,因此出兵燕京。不料在燕京城下,被剛剛從和金國作戰前線撤退下來的遼國軍隊擊敗。
  • 「靖康之恥」到底是誰造成的?被當作背鍋俠的他,竟是位民族英雄
    靖康之變是中原漢族文明歷史上,少有的幾次重大災難。北宋首都開封被金人攻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虜帶回北國,大量的王室子弟、宮女、財物一同被掠,數量之多,境況之悽慘,連官方編撰的史書也不敢詳述,民間一致將之視為恥辱,嶽武穆憤而揮筆,寫下「靖康恥,尤未雪!」,大名鼎鼎的《射鵰英雄傳》也以靖康之變作為開局的線索,兩位正反線的主角一個名「靖」,一個名「康」,可見其影響之大。
  • 宋朝受害者有罪論:靖康恥女子被扒光受辱,程朱理學怪其不守貞潔
    人們常常不去追究色狼的過錯,反而怪受害女孩穿的太暴露或者深夜還出來等等。導致受害的女性反倒成為有罪的人,而實施侵犯的兇手卻被人們理解,是由於生理原因迫不得已才去犯罪的。【一】受害者有罪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靖康之恥北宋徽、欽二帝被捋
    儘管如此,這些錢還遠遠不夠,北宋統治者為了苟且偷安,於是弄出了靖康第二恥。 北宋開封府圖 二賣妻女還債 金人作為北方漁獵民族,南下目的主要為了三樣東西,即要錢、要糧、要女人。
  • 靖康恥,我國歷史上八大恥辱之一,到底有多「恥」?
    嶽飛的故事我們都清楚,尤其記得他的那首《滿江紅》,慷慨激昂血氣方剛,像嶽飛這樣的愛國將領,又是血性方剛英雄兒女,怎會受得了靖康之變這樣的奇恥大辱?所以才有他的那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可見嶽飛心中對靖康之恥是銘記於心的。
  • 「靖康恥」到底有多恥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國家歷史】,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破北宋都城開封,擄走了徽欽二帝父子,北宋政權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 靖康之恥時的韋太后究竟有多慘
    隨後,金國滿載北歸,一路由完顏宗望押送,除劫掠來的財物外,包括徽宗皇帝及大部分宮廷女眷,分乘860多輛牛車,拖成綿延不絕的隊伍,迤邐而行。另一路由完顏宗翰押解,包括欽宗皇帝及諸位王公大臣騎著馬,惶惶北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欽宗皇帝的隊伍中就藏著那位臭名昭著而又長袖善舞的秦檜。此等場面,壯哉!悲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
  • 靖康之恥後,杭州如何成為超級都城?人口密度甚至超過上海
    靖康之恥後,杭州如何成為超級都城?
  • 北宋靖康之恥的真香,恥到何等程度,超乎你的想像!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之恥中被俘的北宋徽、欽二帝) 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王朝滅亡,也令百姓受盡劫難。
  • 史林︱何謂「靖康恥」:性暴力對宋代社會性別觀的影響(下)
    如王安石「擇婿嫁媳」之事,便帶有明顯的攻擊王氏口吻,而那條史料本身正說明再嫁的女子名聲不好。此外,還應該看一個時代的總體走向,即南宋是否比北宋更重貞節。程頤力主士大夫不能娶孀婦為妻:「『若取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同時論道:「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南宋後程頤名言影響極廣。
  • 「靖康恥」到底多恥?三千妃嬪上衣全脫、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盡
    前言嶽飛作詞,其中有一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亂直接導致了北宋滅亡,作為著名的愛國大將,嶽飛將這件事情時時刻刻記在心間,對於野蠻的金軍他恨不得啖肉飲血。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呢?除了城破、賠款、皇帝被俘以外,宮中女子還要脫掉衣服披上羊皮被人羞辱,一國皇后也因為受不了這種屈辱,最終選擇了自盡。
  • 讓宋朝承受「靖康之恥」的金國,滅亡時有多慘?一天死2皇帝
    那麼,宋朝軍隊面對女真軍時,表現如何呢?更糟糕,北宋兩年就被滅了。 1125年首次出兵攻打宋朝,因李剛、种師道等頑強抵抗,沒能拿下開封,卻逼迫宋朝議和;1127年再次出兵,結果殺入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3500餘文武大臣、後宮嬪妃。被俘虜的這些人尤其是後宮人員,在寒冷的東北備受欺凌、折磨,此為「靖康之恥」。
  • 兩千宋軍不敵十七騎,靖康之恥,南宋之人有沒有羞恥感?
    導語:宋朝之弱,就像扶不起的劉阿鬥一樣,但是這麼多的堂堂七尺漢族男兒,為何都能軟弱至此,靖康之恥你們都不以為然嗎,這是因為宋朝人民缺「鈣」?一,宋朝之恥今天我們看看靖康之恥以及南宋,在金軍攻破開封以後,大金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同時也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都被俘了。開封城中財產寶物全部都被洗劫一空。在《開封府狀》記載:「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準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
  • 靖康之恥後的宋徽宗與宋欽宗,過著什麼樣的悲慘生活?
    前言:公元1126年,對整個宋朝來說是一次永遠無法忘記的傷痛與恥辱,京城被破,宋徽宗與宋欽宗被俘,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淪為了金人的階下囚。公元1127年初,金押著宋徽宗,宋欽宗,皇室宗親,宮女嬪妃,以及滿朝大臣等3000餘人北上,這就是靖康之恥,那靖康之恥後,宋徽宗與宋欽宗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靖康恥到底有多恥?這件事引發滅族式復仇
    和其他朝代比起來它不僅慘還甩別人幾條街,宋朝不僅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有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更有文人如王安石,武將如嶽飛。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朝代之一。就是這樣一個寶藏王朝在短短300年間即遭遇了痛心的靖康之恥,也走過了血腥的復仇之路。靖康之恥要從宋徽宗開始說起,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
  • 北宋「靖康之恥」中,除了大尺度的牽羊禮外,還有哪些恥辱?
    ,又稱靖康之變、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顧名思義就是發生于靖康二年的一場變故。不過這場變故,卻直接要了北宋王朝的命,金軍攻入了北宋首都東京,徽、欽二帝被俘,最後直接導致了北宋政權的覆滅。相信很多看過電視劇《精忠嶽飛》的朋友,都會記得有這樣一個鏡頭。徽欽二帝身披麻布就被金軍帶入了金軍大帳,然後金朝皇帝下令說開始行牽羊禮。
  • 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為何說是宋國的至暗時刻?發生了什麼?
    宋帝國的皇帝、皇族、嬪妃、大臣接近3000餘人被金人擄掠,京城的各類財寶洗劫一空。 此外,我們需要給靖康之恥貼上三個標籤,分別是帶來沉重災難、宋王朝的百年國恥、漢族歷史上的一次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