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妖譜: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日既是一生!

2020-12-24 騰訊網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百妖譜》

《百妖譜》主要講述的是靈醫桃夭,磨牙小和尚以及蛇妖柳公子一起雲遊四方,給各路妖怪治病的故事。講百種妖怪,品世間百態。

其中的蜉蝣篇講述了一個跳湖尋死的狼人和蜉蝣姑娘的一天。

狼人因為瘸了腿被家族拋棄,任由其自生自滅,為了活下去,他來到人世間謀生,

可世態炎涼,狼人也不懂人類,飽受悽涼之後便想跳湖結束自己的生命。

可沒想到被一位女子所搭救,這位女子正是蜉蝣所化,並且拉著狼人陪他度過了整整一天。在這一天當中,他們吃美食,看日出,幫水果攤老闆叫賣,看人類的書籍,給老奶奶唱歌,甚至最後與狼人拜堂成親,狼人不肯,蜉蝣姑娘答應給他可以讓人沒有痛苦就死去的毒藥,並約定一年之後找她來拿藥。

一年之後,狼人來到未晴湖邊找女子拿「毒藥」,卻不見人影,之後的每一年狼人都會來到湖邊找那位姑娘,直到第四年,他才忽然明白,根本就沒有那種毒藥。後來狼人想通了,既然已經活了四年,為什麼不能繼續活下去呢?狼人斷絕了尋死的念頭,最終找到了自己一輩子的歸宿。而那位姑娘他找了幾十年,卻再也沒有見過她。

狼人受盡磨難,飽受欺凌已有尋死之心,千辛萬苦來到這個世界,但生命只有一天的蜉蝣,一個對世間充滿絕望,一個充滿熱愛。一天時間對於狼人來說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是對於蜉蝣姑娘來說便是她的一生,儘管時間很短,但是她認真生活,做了所有她想做的事。

狼人與蜉蝣姑娘度過的這一

天也許並不能改變他尋死的念頭,但是蜉蝣姑娘的一個承諾卻成了他繼續活下去的理由,蜉蝣只能活一天,卻拯救了一條生命,狼人帶著對她的回憶度過了一生。

桃夭與磨牙小和尚對話,「蜉蝣數量眾多,為何知者少?」「因為短命,畢竟是無害的小妖怪,牽著他們的手會感受到奇異的力量,有幸感受過的人,就一定不會忘記。」「奇異的力量?」「大概是想活著的人才有的力量。」

朦朧之中有人活的像一顆螢光,雖然微笑但是竭盡全力。

朝生暮死,眾生皆如此,可否不辜負。一天的時間短暫,蜉蝣用她僅有的一天時間救了一個人,而有的人擁有大把時間,卻選擇碌碌無為。那麼,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你最想做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正如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說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從哲學層面講,人類面臨著生存的根本焦慮,這就是人誕生的偶然性。偶然性讓我們恐慌和焦慮,於是我們要尋求一種必然性,這就需要通過意義構建。
  • 百妖譜:蜉蝣用一日度化一人,慶忌一諾千金卻被認為傻頭傻腦
    跟著《百妖譜》的腳步,看人生百態,讀妖生炎涼,這部番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讓人愛不釋手。看過灰狐和漱金鳥的故事後,又出現了蜉蝣和慶忌兩種小妖,果然比起妖力強大的大妖,還是妖力平平的小妖數量要更多。他們的生命究竟會怎樣,似乎也不會被那些大人物在乎,就像普通的人一樣,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生。蜉蝣現實生活中的蜉蝣是一種最原始的有翅昆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所以蘇軾寫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北宋文學家蘇軾在《赤壁賦》中感嘆著人生短促無常,雖說有些許悲觀意味,卻也能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不負韶華。「蜉蝣」此處的出現,是很多人與之的初次相識,從字體結構來看,顯然這應是一種昆蟲,不過相比於蒼蠅、蚊子之流,「蜉蝣」二字更覺動聽罷了。
  • 百妖譜朝生暮死皆蜉蝣,「春花」竟允許「狼人」思念「小三」一生
    曇花一現,浮遊一生細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盡情展示著它華美的衣服。嘆其生短促我心湧滿憂鬱,我人生的歸宿將棲落何處?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序言《百妖譜》用不同的「妖怪」,講述著不一樣的人生故事。而最令我難忘的是「蜉蝣」與「狼妖」共同度過的那一天,從凌晨到夜晚,蜉蝣帶著想要投河的狼妖體驗了人生百味,最後化作漫天螢光,就此逝去。蜉蝣初次聽聞蜉蝣,是在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以蜉蝣來形容人之渺小。而以蜉蝣來描寫人生態度的則是劉安編寫的《淮南子》中的「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
  • 百妖譜:蜉蝣成蟲朝生暮死,救一人愛一人度一日活一生足矣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之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蜉蝣三年成蟲,成蟲後不飲不食,一生壽命極短,常常被人比喻成愛情,蜉蝣不知白天與黑夜,在黎明或黃昏死去,就像愛情,短暫而美好,只在一瞬間。
  • 百妖譜,令人深思的一篇故事,蜉蝣篇
    百妖譜的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啊,目前百妖譜已經更新了三篇完結的故事了。蜉蝣篇是百妖譜目前更新的最新一篇完結的故事,初九看完蜉蝣篇之後,認為啊,這蜉蝣篇與其它兩篇故事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有那些方面不一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吧。
  • 百妖譜:如果人只能活一天,你最想幹什麼?蜉蝣給了最好的答案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百妖譜》大家好,很高興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見面了。蜉蝣一日即為一生,每一個被你我視為多餘的今日,是它們永遠得不到的明天。朝生,暮死。——《百妖譜》每個人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更不知道生命在哪一天突然會消失,庸庸碌碌不知道珍惜生命
  • 百妖譜:如果人只能活一天,你最想幹什麼?蜉蝣給了最好的答案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百妖譜》大家好,很高興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見面了。大家覺得我這篇文章有寫的不好,或者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大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不知不覺間天已經黑了,他們來到未晴湖畔,簡單地拜了天地。女孩騙他說,她有一種藥會讓他死得非常舒服,「我對天發誓是真的,不然我活不過今晚。」可他又怎能想到女孩所說的活不過今晚竟是真的。女孩因製藥需要時間為由,讓他一年後再來找她。就這樣他等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女孩仍未出現。
  • 蜉蝣一日之時,理解人世間情感精髓——《百妖譜》
    《百妖譜》——蜉蝣篇,這篇動漫和之前的《灰狐》、《漱金鳥》的故事劇情有所不同,前面部的主要故事線是來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和結果,而蜉蝣篇闡述的是一個坎坷的白狼化身為人,卻融入不到世俗之間為重點描寫,最後引出主人公蜉蝣的故事,其中蜉蝣的劇情只佔有整個動漫中很小的一部分,可為什麼標題要叫蜉蝣而不叫白狼篇呢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國漫《百妖譜》:爭議頗多的完整品,卻是動漫與中國情的完美結合
    的確,《百妖譜》是一個不精美的完整品,但從國漫發展的過程來看,《百妖譜》無疑是一次新穎的嘗試,她用自己的風格踏出了國漫的新步伐。接下來嘮嗑鋪將從《百妖譜》的創作基礎、整體風格、敘事視角、情感表達四個方面分析這部完整品值得一看的理由。
  • 《百妖譜》——講百種妖怪,述世間滄桑。肆:蜉蝣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國產優秀原創動漫《百妖譜》。根據古風幻想裟羅雙樹作品改編,以百種妖怪,繪世間滄桑。女主桃夭,來自桃都,只醫治妖怪不治人。她是所有妖怪的救星,亦是所有妖怪的噩夢,號稱鬼醫。她帶著小和尚磨牙一起雲遊四方,順道救治各路妖怪的疑難雜症,並為周圍的人類排憂解難。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為何無數文人雅客唯獨鍾情於蜉蝣這一不起眼的小昆蟲呢?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也是現存最古老的飛行昆蟲之一,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蜉蝣的種類世界已知的有2000餘種,我國也有200多種。由於為原變態昆蟲,所以蜉蝣一生需要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階段。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
  • 張莘如:人生若蜉蝣
    人生若蜉蝣作者:張莘如躲進小屋,看著電視機上天天增加的死亡人數,忽然想到了一種叫蜉蝣的小生物。唐代儲光羲有「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宋代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明代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宋代王之道:「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唐代白居易:「常恐歲月滿,飄然歸紫煙。莫忘蜉蝣內,進士有同年」。古人以蜉蝣喻人生,言個人之微小,人生之短暫。死神任何時候都可能光顧,在死亡面前,富貴貧賤,一律平等;既往輝煌,瞬間清零;恩怨芥蒂,化為青煙。
  • 《百妖譜》:妖怪與人的悲歡離合
    精中作祟者為妖,妖中道行尚淺,未能變化人形,面目可憎者為怪。中國自古時以來,就流傳著許多關於妖怪的傳說。或善或惡,或醜或美,人們賦予妖怪以人類的性格與習性,又摻雜了各種光怪陸離,不可思議的事情。《山海經》,《九鼎記》,《聊齋志異》,《西遊記》等皆對妖怪有所描述。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蜉蝣百妖譜:蜉蝣,講述了一個尋死的狼人與蜉蝣姑娘一天的故事。狼人因為瘸了腿遭到家族拋棄,以人類樣貌來到人類社會,卻也是飽受欺凌,因此厭世。然而在投湖自盡的時候,卻被一女子救了上來,並被女子拉著一起度過了整整一天。
  • 詩經中生命哲學的詩《蜉蝣》,蘇軾,華晨宇都歌詠過它
    沒錯,它就是《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這首詩悲嘆了生命的短暫,人生如蜉蝣,美好時光那麼短暫,它終將歸於塵土,而何處是我們最終的歸宿?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在那麼久遠之前看到某物就連想到了有關生命的哲學。小小的昆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