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湖南在線] [
作者:餘畫] [
編輯:劉樂]
在10餘家權威媒體一篇名為《2010年將身價暴增的十大青年作家》的文章中。韓寒、劉一寒、郭敬明被評為2010年身價暴增的前三名作家。令人稱奇的是,這三位作家完全出自《萌芽》雜誌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文學領域的「馬太效應」的現象愈加明顯。
自1998年以來,《萌芽》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聯合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湧現出了大批的優秀作家。如徐鵬、陳佳勇、宋靜茹、劉嘉俊、懷沙、周嘉寧、祁又一、張堯臣、藺瑤、劉莉娜等。《萌芽》雜誌推出的「新概念」相關的文學和作文,也成為文學和作文領域最受歡迎的品類。更令人關注的是,《萌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催生了韓寒、劉一寒、郭敬明、張悅然、那多、夏茗悠等一線青年作家。更是批量般的催生出了二線作家,如劉衛東、小飯、李海洋、張佳瑋、林靜宜等。《萌芽》一直暢銷不衰。「新概念作文大賽」也一直是最火熱的作文大賽,每年參賽人數越來越多。
一、三大「新概念」知名作家的成名根源
1、韓寒的成名:媒體的急需一個證據
1999年,韓寒憑藉《求醫》、《書店》、《杯中窺人》獲得當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當時的韓寒,還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中學生,他怎麼樣也不會想到2009年的韓寒,能夠成為「意見領袖」,成為身價高達千萬的富翁。
韓寒能夠成名,除了文字功底紮實,思維睿智之外,媒體的需要是推動韓寒一舉成名的重要因素。——無論1999年還是現在,應試教育一直是眾矢之的,素質教育的概念受到熱捧。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孰好孰壞,討論是沒有一個結果的。事實是最好的論據,韓寒的出現讓媒體找到了新聞的原料。韓寒學習成績雖然普通,然而他的文學天賦卻格外刺眼,韓寒們該不該上大學成為媒體一直爆炒的話題。除了媒體需求,具備某些天賦然而學習成績一直不好的學生更是把韓寒當作偶像和代言人。每一個群體都需要自己的代言人。韓寒自然成為他們的代言人。當時的話題,無不是圍繞著教育展開。因為媒體的需要,韓寒成了一個符號,韓寒的作品也因此一直暢銷不衰。如果沒有韓寒的出現,那麼2009年成名的小瀋陽就有會取代韓寒的地位,成為一個應試教育害人不淺,素質教育應該提倡的鐵證。因此一位傳媒人總結韓寒成名時說,合理的時間和地點的出現,讓韓寒一舉成名。
2、劉一寒的成名:資本需要搖錢樹
2009年初,劉一寒還只是一個二線作家。成名之前的劉一寒,2006年9月以來,在「聚星天華」參與營銷了郭妮的《天使街23號》、《麻雀要革命》等一系列超級暢銷書。同時任蔡駿和樹下野狐系列圖書的營銷策劃的主力。2009年9月之前,他參與了韓寒主編的《獨唱團》雜誌營銷。然而2009年9月以後,他一夜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據搜狐網調查,僅搜狐網友中,就有高達8萬人渴望早一點買到劉一寒的新作《一人之夏》。資本運作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和他的師兄弟韓寒與郭敬明不同的是,劉一寒的成名,更多靠的是資本大規模進入出版業這個契機。
在《2010年將身價暴增的十大青年作家》一文的觀點認為:「與以往沒有任何一家出版機構願意花大資本和長期投資一位作家相比,2010年,大量出版機構開始在有潛力的作家身上長線投資。這一現象的改變,除了暢銷書作家的資源有限之外,是資本進入出版業,令出版業的格局和運作法則開始發生了改變。——其一,與以往相比,資本的進入讓出版機構有了長期發展規劃,有資本和實力的公司放棄了以小搏大和靠天吃飯的發展思路。無疑,只有擁有了作家資源,才能保持公司的穩定和持續的發展,因此必須擁有和搶佔作家資源,在作家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培養新人。其二,資本未進入前的出版業,出版機構往往資本嚴重不足,因此不能也不敢培養新人。所謂蛟龍終非池中之物,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持,一旦作家被培養起來,很可能被比自己稍微有資本的競爭對手挖走。而現在資本的進入,讓各大出版機構有了足夠的資本。培養了新的作家,也有了充分的平臺讓其發展。競爭對手挖牆腳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擁有大資本的「天舟華文儷制」看重劉一寒,除了劉一寒出身《萌芽》雜誌,在2009年之前就嶄露頭角,是一個頗有人氣和潛力的作家之外。更看重的從事出版的劉一寒對市場的把握。2004年,劉一寒聯手知名媒體人何睿將「80後」概念推到了極致,開發的蘋果樹文學網一度成為最大的青少年文學網,網站率先推出了恭小兵等知名作家。
大資本機構打造一個新作家,已經不僅僅看重作家的作品質量,同時關注的是作家對市場的把握,以及未來的開發價值。——劉一寒的新作《一人之夏》寫作伊始,「天舟華文儷制」就規劃了劉一寒的未來的發展藍圖——劉一寒寫作的每一本圖書,都須具備最大含金量的商業價值。第一要具有改編影視劇的價值。第二要適合廣告植入。第三圖書內容面向的須是大眾。而「天舟華文儷制」通過立體式的營銷把劉一寒打造為了言情領域具有壟斷地位的作家。
3、郭敬明的成名:青少年成長需要心理按摩
青少年時期,人的依戀關係的會在這段時間極具變化變化,一方面他們的獨立意識的增強。因此在郭敬明成名之前,韓寒以用進攻性和殺傷力的文字徵服了在青春期具有叛逆精神特質的孩子。經過媒體長期的狂轟濫炸,韓寒成為青少年文壇的霸主。另一方面,他們和同齡人的關係更為密切,青少年對家庭的依戀逐漸轉向夥伴群體,形成親密的夥伴關係。他們信任同齡人勝過了家長和老師。——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除了具有叛逆的特質外,由於他們內心的世界無法被大人所理解,還具有憂傷、彷徨、寂寞等特質,他們渴望被人理解,希望得到承認。所有的青少年都具備這種氣質,而能夠以優美的文筆呈現這種青少年內心世界文字的人並不多,郭敬明就是其中一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郭敬明在他們眼裡是一個作家,不如說郭敬明是他們的一個可信的夥伴。郭敬明的訴說就是他們內心的訴說,郭敬明的世界就是他們的世界。所以郭敬明得到了青少年讀者廣泛的認可。無論,韓寒還是郭敬明徵服了青少年群體的辦法都是通過共鳴。
翻開郭敬明的《愛與痛的邊緣》、《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夢裡花落知多少》 、《天亮說晚安》、《刻下來的幸福時光》、《1995-2005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等,我們可以發現「寂寞、悲傷、憂傷、難過、悲鳴、殘酷」等關鍵詞充斥其中。郭敬明通過這些關鍵詞徵服了龐大的青少年群體。
二、資本影響下的「新概念」系作家
三大「新概念」知名作家的現狀和未來
1、 韓寒:最耀眼的一顆星星
無疑,韓寒一直是「新概念」系作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2009年,盛大文學和韓寒合作。盛大文學對韓寒將有一攬子合作方式,如分成、股權、投資等。這就像華誼兄弟使演藝人士入股變成股東一樣。韓寒因此一舉成為盛大文學的股東。這在以前是任何一個作家難以想像的。2010年,隨著韓寒的長篇小說推出和他主編《獨唱團》的推出,將讓他身價翻數番。盛大和湖南衛視成立了影視公司,收購了酷六網。曾有傳聞,有部影視邀請韓寒在該劇中露一下80多秒鐘的鏡頭,就可以拿到近百萬的報酬。不過頗有個性的韓寒一直沒有答應。不過,盛大進軍大力挺進娛樂業,為韓寒提供進軍娛樂業的平臺。由於韓寒的巨大號召力,盛大自然願意捨得在韓寒身上投資。即使再有個性的韓寒,在強大的資本面前,也難以不被「誘降」。韓寒有100萬固定的作者,如果這些讀者有一半因為韓寒的表演而去影院,以每張票50元計算,那至少為一部電影增加多少的的票房?另外,盛大文學即將在海外推廣韓寒,韓寒的價值不可預測,只可想像。
2、 劉一寒:身價上升最快的明星作家
在《萌芽》的「三架馬車」中,和韓寒以及郭敬明相比,劉一寒是成名最晚的作家,但劉一寒是一個頗有商業天賦也更勤奮的作家。
2009年下半年,一向比較低調的作家劉一寒一夜之間獲得百萬讀者的認知和認可。和同樣出身於「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韓寒和郭敬明不同的是,劉一寒系統地過學習過美學、心理學。因此劉一寒在文學創作中,更能把握住讀者的心理和市場方向,這也正是被出版方看重的原因。——在成功打造劉一寒之前,「天舟華文儷制」成功的打造了身價高達千萬的小妮子以及身價高達千萬、著有《冒險小王子》的作家周藝文。小妮子壟斷性的佔領了「夢幻少女文學」領域,周藝文也迅速的佔領了少兒文學的半壁江山,而「天舟華文儷制」通過短短3個月的運作,讓劉一寒迅速佔領了言情文學領域。劉一寒的創作的《一人之夏》成為最受18—28歲女性讀者期待的言情作品。目前已有6家影視機構紛紛找到「天舟華文儷制」洽談《一人之夏》的影視版權合作事宜。和韓寒、郭敬明一樣,劉一寒成為文學界、媒體、讀者最為關注的三大青年作家。——劉一寒扶搖直上,使得資本的力量凸顯出來。同時也顯現出資本對作家的本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天舟華文儷制」專業和實力的打造水平,加上劉一寒作品符合市場的需求以及劉一寒本人了解市場的圖書需求,無疑讓劉一寒成為身價上升最快的作家。
3、郭敬明:有望成為第一個80後億萬富翁
郭敬明是一位天才級的作家。和劉一寒一樣,他也是一位頗有商業天賦的作家。郭敬明不僅把自己的圖書和個人形象,都打造的非常成功。他成功打造了《最小說》,更是藉助自己和《最小說》平臺打造了笛安、七堇年、蘇小懶、落落等。並通過「THE NEXT ·文學之新」大賽,網絡了大批潛力作家。郭敬明在青春文學領域獲得了強勢的地位。只有「華文儷制」、「聚星天華」能夠和郭敬明分庭抗爭。其他的青春文學出版機構都紛紛敗退。
郭敬明在青春文學領域取得了全面開花。郭敬明和湖南衛視以及天娛也有相當多的合作,實際上這是郭敬明為進軍娛樂行業鋪墊堅實的基礎。
郭敬明計劃在出版、文化、娛樂兩個領域的布局雛形已經完成。據有關傳聞,郭敬明的野心已經不僅僅是做出版、文化、娛樂實業。他更大的抱負是做王中軍一樣的人物,他希望自己的團隊和華誼兄弟一樣,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在創業板上市。而且已經和有關資本方接觸。80後的郭敬明,最有可能是第一個成為億萬富翁的人。
三、最有投資價值的潛力作家
出版業80%以上的權威人士認為,投資一個作家,除了作家的作品本身夠硬外,具備以下優勢的作家,更具有投資價值。一是作家能夠成為一個符號。韓寒、安妮寶貝和郭敬明等人的作品的持續暢銷,除了作者自身作品外更重要的韓寒、安妮寶貝以及郭敬明已經一個符號。一是作品能夠影視化。一是作家具有自我營銷能力。
1、 韋一 :和韓寒、劉一寒、郭敬明知名作家不同的是,韋一是一個比較沉默的80後青年作家,他不高調不張揚。除了暢銷書作家的身份,韋一還有一個策劃人的身份,在形容韋一的時候,無論媒體還是出版人,都用天賦來形容他,他的跨行業策劃思維為傳統出版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只有他能在兩個月內從重大選題策劃到一個知名公司的總編輯,並且時不時運作出一系列暢銷書。也只有他能把之前毫無生氣的小網站運作到半年利潤2600萬。——韋一的新作《利慾門》一上市就進入開卷的新書暢銷排行榜第十名,在虛構類中成為僅次於郭敬明的新作《小時代2》。
2、張悅然:張悅然的圖書銷售穩定,有穩定的讀者群。張悅然主編的《鯉》一直銷售業不錯。在《鯉》這個平臺上聚集了不少作家。因此張悅然是頗有投資價值的作家。成為不少大型出版機構追捧的對象。《鯉》是一本定位相對小眾的雜誌,要想在銷售上有所突破,需要重新定位讀者群和內容。
3、顧漫:和韓寒、郭敬明不同,顧漫是一個完全靠文本支撐而火熱起來的作家。顧漫文字功底紮實,雖然故事說不上新奇,事實上寫出新奇的故事作家少之又少的。據了解,顧漫就職於《仙度瑞拉》雜誌,因此對市場有相當的把握,從而能夠寫出適應市場的作品。
今日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