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與日語的結緣是從熱血動漫開始;有人說,我與日語結緣是從日本料理開始;與日語之間的緣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實,與日語結緣我們也可以從了解日語入門基礎知識開始!今天就跟著第六時限張老師來一起看看日語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吧。
一、日語五十音圖
學習漢語時,最初需要學習漢語拼音;學習英語時,需要學習音標;學習日語時,亦是如此,我們需要學習第一個日語入門基礎知識——五十音圖,只有學會了五十音圖的發音,看到日語單詞我們才會拼讀。當然在很多人的日語學習生涯中,很遺憾沒能跨過第一個門檻。那麼,何為五十音圖?日語五十音圖也會被人們稱為五十音,它是將日語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元音,子音的形式分類,排列出的圖表。五十音圖表豎行被稱為:「段」,橫行被稱為:「行」,其中「段」有五段,「行」有十行,所以為「五段十行」。
二、日語文字的構成
大家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日語裡怎麼還有漢字啊?剩餘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也不認識,看起來也不好寫。要解開這些困惑,就需要了解第二個日語入門基礎知識——日本文字的構成。
日語文字有三部分構成: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漢字,羅馬字。日本最初沒有文字,隋唐時期漢字傳入日本,平安時代隨著書法的發展,漢字漸漸演化成了假名,其中平假名來源於中國的草書,片假名來源於漢字的偏旁部首。明治維新時期,從西方傳來了羅馬字。它們各自的作用,用途也不同。漢字主要用於標註固有的詞彙、用於文章,小說等正式的場合;
平假名給漢字標註讀音、可作為文法助詞,和語詞彙用;片假名用來表示外來語,擬聲詞,擬態詞等;最後羅馬字可用於表示商標,地名,人名,電腦輸入法等。
三、日語的音讀和訓讀
大家在看動漫或者日本綜藝時,經常會聽到有時候日本人某一個單詞的發音和漢語的發音很像;也會看到一些漢字,但它的發音和漢語的發音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即刻來看看第三個日語入門基礎知識——日語的音讀和訓讀。
因為日語中大量的使用漢字。總量約有幾萬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大概是幾千個,因此有一個「常用漢字表」,列入常用漢字表的漢字一般有音讀和訓讀這兩種讀法。所謂的「音讀」就是日本人模仿這個漢字傳入時的漢語讀音來發音,「訓讀」時根據日本固有的語言,發音來讀,借用漢字來表示該詞。因此日語學習者在學習、記憶單詞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