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太空之行,內心之旅

2020-12-14 瀟湘晨報

近年來,以「星際」為名的科幻片,多得令人感到索然無味起來。這一「命名」的困境,事實上也反映了影片內容的困境:人類探索太空的本質,與人類證明自我、發現自我的需要相關,這一需要被眾多影片從不同角度表現過,在基本敘事已被設定、能夠加以表現的空間(異常)有限的情況下——承認吧,宇宙浩渺無邊,能夠被我們利用與支配的卻極少——表現太空探索的科幻片漸漸落入俗套,除了少數幾部表現出新穎的視角或動人的情感(如《火星救援》《星際穿越》)。

乍一看,最新出爐的這部《星際探索》似乎什麼也沒有——除了一個具有古典意味的片名。Ad Astra是拉丁文「抵達星野」的意思,也是西方人常用的一句拉丁成語的一部分:Per Aspera Ad Astra,意為「歷經苦難,抵達天際」。該片被國內觀眾詬病為「乏味冗長」,如果結合這一象徵古典精神的片名來理解影片的線索與節奏,觀眾大概能產生更多共鳴。

羅伊(布拉德·皮特飾)是一位孤僻的太空人,他對事業的專注使其成為美國太空指揮部處理棘手問題時的最佳人選,妻子卻不堪冷落,離他而去。在地球即將遭到外太空的能量波衝擊、被毀滅之際,羅伊被派到火星,尋找自己失蹤多年的父親(湯姆·李·瓊斯飾),終止由其所指揮的尋找外星生命的「利馬計劃」。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像是科波拉執導的《現代啟示錄》「太空版」,也很像是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簡約版」,然而導演詹姆斯·格雷通過聚焦人物內心,打造出一種沉浸式的心理氛圍與節奏,讓我們體驗了一趟不同尋常的「太空之旅」。在羅伊的帶領下,我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矛盾的情感,是人類在探索太空、試圖徵服太空中所表現出的野心與希望、自我欺騙與自我掙扎。誠如羅伊在影片中所指出的:人類是吞噬世界的怪物;你以為人類來到月球是為了逃避地球,「其實人類逃到月球上,只是為了複製在地球上的飲料攤和紀念衫」。導演展示了在「月球生活不是夢」的將來,月球已經被人類改造成了一個人流熙攘、安檢門、商店和快遞公司隨處可見的地方,令人反思我們付出巨大代價探索月球、試圖開發月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否真的能為人類未來帶來改觀?

影片讚嘆地球的美麗:「我們藍色的大理石,從來沒有停止過讓我驚嘆,永遠是那麼美不勝收。」這是人類在太空的浩淼中油然而生的家園之感,更是對地球、對人類自身生命的肯定。作為類似《現代啟示錄》中的「庫爾茲上校」這樣一個人物,羅伊的父親麥克布萊特是美國太空探索領域的先驅和靈魂人物,導演通過這個人物,既表現了美國式的探險精神,也對其所做作為進行了反思。在三年努力一無所獲的情況下,「利馬號」機組成員認為尋找外星生命的任務失敗,想要返回地球,羅伊的父親視之為「叛亂」,動手「平叛」並殺死了全體機組成員,搏鬥間導致能量波失控。

為了所謂「更高目標」而放棄人道主義,這樣的做法只會導致災難——這是人類歷史一再證明、似乎又一再被忘記的教訓。羅伊父親的悲劇,是人類為自己的「狂妄」所付出的代價,而為這種狂妄提供「燃料」的,不僅有個體的雄心,更有體制本身的問題。《星際探索》不動聲色地批判了美國太空指揮部對這一切的操縱與投入——羅伊與父親,被「同樣拉進了這一黑洞」。

片中父子倆在「利馬號」相見的那場戲,兩位主演貢獻了高超的演技,細節處更是令人唏噓。孤獨地在太空深處飄蕩了16年的麥克·布萊特,在太空艙裡播放的依然是他最喜歡的歌舞片的片段。人類即使身處太陽系的邊緣,也無法改變自身的愛好與傾向——能夠帶來安慰與陪伴的唯有人類文明的成果——這一點,無疑是對人性的肯定。而羅伊父親的悲劇,則令人警醒:當人性試圖表現出超越「人性」的強度與目標時,是否是一種災難,而非祝福?

這種人被自己的目標所「異化」的現象,在現代社會中每天都在發生。事實上,導演通過羅伊每次執行任務前必須接受心理評估這一細節,為我們展示了現代追求與現代事業所具有的「異化」內涵:現代社會的競爭與無止境的探索,正在將人置於「非人」的境地,人不再能以「自然」的狀態從事自己的工作。這一略顯誇張的細節,在風險日益增長、整個社會越來越依賴專業分工、越來越強調「專業」重要性的當下,絕非譁眾取寵的無稽之談。羅伊在片中最後一次心理評估中所說的:「我將去生活,去愛」,無疑代表了導演希望人類奪回「自主權」的宣言。

與大多數科幻片不同,《星際探索》有一種緩慢行進的節奏:主人公沉緩而波瀾不驚的內心活動,人物間安靜緩慢的對話方式,舒緩而帶有漂浮感的人物動作……這些都可能令習慣於「不假思索」的現代觀眾感到「沉悶」。然而人類如果要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有能力「慢下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正在往何處去。就此而言,《星際探索》可說是開拓了科幻片的新視野。

【來源:21經濟網商業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星際探索》——極其浪漫的太空公路片,一場探索人類精神的旅程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 。《星際探索》劇情有關於人類的一個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秘密項目。湯米·李·瓊斯飾演的Clifford McBride20年前前往海王星進行探索,只可惜任務失敗,一去不回。多年以後,NASA重新發現這個Clifford的蹤跡,並任命布拉德·皮特飾演的Roy McBride將繼承父親的任務,一場尋找父親的星際探索由此展開。相比較於主流動作科幻大片,《星際探索》更多的時間放在了主角的精神世界研究上,從而削弱了劇情本身的戲劇衝突的力量。
  • 《星際探索》布拉德·皮特揭秘電影的「非凡探索」
    原標題:《星際探索》曝「太空英雄」版特輯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太空英雄」版特輯,導演詹姆斯·格雷攜主演布拉德·皮特接連現身,共同揭秘這場史詩級宇宙探索之旅背後的深意。在太空冒險中找尋自我 多維探索成就科幻史詩此次曝光的「太空英雄」版特輯展現了電影《星際探索》所講述的獨特故事:高度機密的利馬計劃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體,結果飛船意外失蹤,時隔20多年竟成了威脅整個太陽系的隱患,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肩負重任找尋真相,同時還要試圖找回當年隨利馬計劃消失的父親……電影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場險象環生的太空探索旅程,也是一次父子關係的探索之旅,更飽含哲學和精神意義上的探索
  • 《星際探索》: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那則是: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當同檔期的某部國產電影一路大V吹噓、一路評分狂跌的時候,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卻逆勢上漲,豆瓣評分從6.7分漲至了7.1分?!而在北美老家,這部電影的評分同樣兩極分化。
  • 《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及海報 重溫嘆為觀止的星際之旅
    電影《星際穿越》「太空羈旅」版預告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太空羈旅」版預告片及海報。迷人的太空奇觀驚豔再現,眾實力派演員上演感人群像,帶領觀眾回歸最初的驚奇與震撼。作為諾蘭風格的集大成者,《星際穿越》將再度為國內觀眾帶來最深入人心的大銀幕觀影體驗。
  • 《星際探索》影評
    《星際探索》是一部偏離流行與傳統的電影,是關於父子關係普遍存在情感疏離問題的深思冥想,只不過背景是在一個太空探索的故事裡,對主題有延伸寓意與詮釋。電影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 ,該片於2019年8月29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於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上映 ;於2019年12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影片有著太空宇宙派的浩瀚無垠與神秘莫測,也有人的內心世界的精神故事,而兩者是相映襯的
  •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0已接近完工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際飛船原型SN10已接近完工。外媒稱,SpaceX已開始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工廠對星際飛船原型SN10鼻錐部分進行最後的組裝。
  • ...太空探索遊戲《A Game of Space》10月28日推出 科幻寫實星際之旅
    育碧公布了一款VR太空探索遊戲《A Game of Space》(簡稱《AGOS》)的宣傳視頻,該遊戲將於10月28日登陸Oculus Rift、Steam(HTC Vive/Valve Index)和Uplay平臺。
  • 《星際探索》宇宙、人性和探索精神
    而諾蘭出品的《星際穿越》,則是既科學又哲學的佳作,說它作為近十年來科幻巔峰不為過。在愛好者的圈子裡,還有兩個詞來形容這兩類特質,「硬科幻」和「燒腦」。科幻佳作,觀賞完之後,令人回味無窮,通常會使人產生刨根問底、思考研究的行為。這也是科幻的意義,對未來和當下的幻想和思考。那麼,今年的《星際探索》,能不能擔起「高質量」的標籤呢?
  • 繼《星際穿越》《地心引力》之後又一部太空科幻巨製!
    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曝光「徵服星河」版終極預告,解鎖終極冒險,全程高燃炸裂。高空墜落、核能爆炸、狒狒攻擊、月球遇襲等未知危險隨時降臨,男神皮特的太空生存戰驚險升級。終極預告全面解鎖了影片的精彩看點,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天才太空人羅伊,被派往外太空解除威脅太陽系的巨大危機。羅伊的父親也曾遠赴太空進行機密實驗,結果離奇消失20多年不知所蹤。
  • 《星際探索》|場面宏大的視覺盛宴,探索人類心靈皈依的文藝片
    冠以「星際」之名的影片《星際探索》,難免會讓觀眾聯想到《星際穿越》,但兩部電影在敘事等方面的確又完全不同。影片從海報到影片簡介無疑都充滿了科幻元素,簡介中描述「羅伊肩負拯救地球的重任」「跨越星際時空的尋父旅程」,這一切似乎都抬高了觀眾的期望值。然而,細細品來該片確是一部被太空題材耽誤的文藝片。
  • 廣州不可錯過的史詩級太空藝術大展,玩足一整天的太空之旅
    由國際頂尖多媒體藝術團隊和國內專業策展團隊共同謀劃的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廣州上演首站!史詩級太空藝術展——月亮之上將一個完整的探月系統搬到了我們的家門口,它是一個一改傳統科普展覽說教內容偏多的枯燥性和藝術展覽的高門檻,將體驗群眾定位在包括親子家庭在內更廣闊的人群。讓你和孩子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中國航天精神,探索神秘浩瀚宇宙。
  • 從嫦娥五號探月到太空移民有多遠,曦光晨眠帶你進入太空饕餮之旅
    也由此開啟了我國地球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以後,將會著陸月球。在到達月球表面以後,採集器將會採集。珍貴的月球礦樣標本採集任務完成以後,探測器將會按照預定軌道返回地球。此時星際探測任務。也將會成為我國航空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 《星際救援》影評:四平八穩的太空歷險
    《星際救援》中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相信會是比較引人好奇的元素。片中並未很具體地交代男主角活在哪個世紀,但可以看出,儘管科技實力明顯比現代進步,但也沒有超出太多。畢竟片中人類所搭乘的太空設備與現實中相比,並無明顯差異,仍以火箭及一般的太空艙為主。因此電影本身的科幻內容較樸實無華,較沒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科幻塑造。
  • 皮特挑選影片如同挑選女神一樣精準,《星際探索》也不例外
    同樣,他挑選影片的眼光也同他挑選女神一樣精準,他在2019年挑中的電影《星際探索》,也不例外。《星際探索》這部電影雖然披著探索太空的外衣,但骨子裡探討的還是人性。由此可見,他挑選電影,看重的是影片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性。
  • 《星際探索》號稱2019年最好看的科幻片就拍成這樣?
    《星際探索》號稱2019年最好看的科幻片就拍成這樣?導演葛雷將《星際探索》的故事與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的心》做了比較。他希望該片的特色是在電影上最真實的太空旅行描寫,太空對我們非常敵視。《星際探索》的開盤成績被拿來與另一部太空劇情片《登月先鋒》,該片獲得了影評人的高度讚揚,但觀眾的反應冷淡,票房不佳的原因很多。
  • 太空探索遊戲《星際拓荒》結束Epic獨佔 將上線Steam
    又一款獨立佳作即將結束在Epic商城的一年獨佔,據Steam商城頁面顯示,太空探索遊戲《星際拓荒(Outer Wilds)》即將於6月18日在Steam商城正式發售,該作於2019年5月30日在Epic商城發售。
  • 《星際探索》:視效震撼 情感直擊人心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冒險科幻電影 。如今父子重逢,羅伊在太空深處發現了不為人知的秘密,漸漸觸達所有事件的終極真相……《星際探索》沒有像傳統意義那樣去展現星際探索,而是將其代入一個孤獨者的內心世界,拍出了別樣的探索類科幻片。正因為如此,影片評價也是兩極化。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網友們精彩的影評。
  • 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作為紀念登月5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一部太空科普,《DK天空之旅》由太空科普作家、BBC科學頻道的知名媒體人薩拉·克魯達斯編寫,以「飛向月球」、「阿波羅11號之後」以及「新時代的太空之旅」三個部分全景講述了人類宇宙探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星際探索》無盡的孤獨
    星際探索可能會給到你一些思考,一些想要的答案。,盜夢空間,對吧~而且每部電影的立意不同,顯然這部電影所要呈現的,並不是畫面,並不是特效,而是人性~羅伊一生都在受他父親的影響,因為他的父親被塑造為一個英雄,可是從羅伊十幾歲開始,父親就踏上了星際探索的旅程,要去追尋地外文明,而羅伊之後同樣選擇了和父親一樣的職業,他在尋求答案,一個自己內心深處的答案,所以電影中有個情節,羅伊在向父親發送聯絡信號的時候,沒有讀提前被準備好的稿件
  • SpaceX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2023年1月開始繞月之旅
    【TechWeb】8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2023年1月份開始繞月之旅,此次繞月之旅將持續一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