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卜筮學說的發展由來已久,雖然從古至今,備受推崇,但仍有很多人質疑它的準確率,認為它存在極大的錯誤性。
其實,這種觀點還是較為片面,因為,在使用六爻卜筮時,我們還是需要樹立一個客觀的預測觀——六爻卜筮不是人事定數。
我們常說,八卦定吉兇,吉兇定大業。但好有多好,壞有多壞,僅憑爻象卦象是很難決定的。
推演術,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做到準確推測事態發展趨勢,正確掌握達到準確猜測目的的理論和方法。
一提到推演,自然牽涉到一個「極往知來」這一敏感話題, 常會想,如非命中注定,那怎能預知結果呢?其實,這種「定數論」觀點是不客觀的。
在推演很多事情時,是有條件和前提的,只能在參考病者的年齡、體質、疾病類型和醫療技術條件等因素後,才能得出相應的結論,無條件的妄斷無異於刻舟求劍。
比如,同樣是患病的人搖卦都搖到」山風蠱「卦,但感冒風寒與病症晚期斷卦的結果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六爻反映的是被測事物在一定坐標基礎上的發展趨勢,其好壞程度和事物自身條件有著必然聯繫,如果拋棄事物本身來論斷,則就背道而馳了。
人的一生經歷的事情種類繁多,不同的事由若干個不同的因素組成,結果也有所不同。在好事組成因素中,包含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壞事組成因素中,也包含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這樣就形成了六爻卜筮任務的無限性,推演一件事可以起卦,推演這件事的組成因素也可起卦,而每件不同的事就組成了人生的不同階段。
所以六爻推演哪個階段反映的就是哪個階段的信息,推演吉利之事,表現的是某一階段的好運信息,不代表整個人生階段都有好運相伴。推演危險之事反映的是某階段的挫折信息,不代表整個人生階段都充滿挫折。
至於階段的大小劃分,則取決於問詢者的思想觀念,問詢者想了解哪一階段,六爻卦表現的就是哪一階段的好壞信息。
總而言之,六爻卜筮的理論核心無外乎是遵循周易之「道」,《道德經》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一就不會有二,沒有二何來有三?沒有三又何來萬物?
這就告訴我們,未來的任何軌跡都是在過去與現在的基礎上延伸,只要現階段作出改變,任何人事的未來預期也會隨時產生變數。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定數,只有軌跡與趨勢。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自主地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它的變化規律是我們不可控的,但是,只要有規律可循,就能找到方法來應對這些問題。想要學習更多六爻卜筮知識嗎?中觀國學六爻課程即將上線!更多知識等你來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