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丑》,悲傷地大笑,每個人都是小丑

2020-12-06 佳在城北

電影《小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小丑》中,亞瑟的「病」只是一個載體,只是從一個「底層人」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的世態炎涼。

敷衍了事的社區心理醫生,無視員工的老闆,撒謊的同事,欺負人的小流氓,也許,越在「底層」的人,越能感覺到社會的負面和黑暗。也越能體會「上層人」對「下一層」人的忽略和輕視。

絕大多數人都會自覺不自覺欺負比自己「低的」人,屈從比自己「高的」的人,每個層級都有小丑,到了亞瑟這個最底層的,沒有人欺負,就只能自我發洩,比如即使悲傷,恐懼,也會大笑,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破壞甚至毀滅。

為什麼亞瑟會成為大眾的「英雄」,因為每個人都是小丑,有不得不面對的無奈,有不得不面對的憤怒,卻總要微笑面對的殘酷現實世界。

每個人都是小丑,只是「病得」深淺不同。

相關焦點

  • 從話劇《紅鼻子》到DC漫畫改編的電影《小丑》,小丑在每個人心裡
    電影《小丑(Joker )》改編自DC的漫畫,講述了DC漫畫中小丑的起源,這部影片的一大看點就是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丑亞瑟·弗萊克,傑昆·菲尼克斯為了飾演DC漫畫中蝙狐俠的死敵,小丑這個經典形象,為此減肥了47斤,在人物塑造上真是下了大功夫,那表演真是發自內心,形神兼備,非常有表演的張力
  • 奧斯卡獲獎影片《小丑》:悲傷的假象,也是喜劇的悲鳴
    能讓無數觀眾感動、憤慨,最終化為一種文化符號與圖騰信仰,2019年上映的《小丑》應該說是一部遠超觀眾期望值的影片。笑是悲傷的假象,也是喜劇的悲鳴影片以嘈雜的廣播聲開場,鏡頭慢慢推向坐在髒亂差化妝間裡的亞瑟。化著滑稽小丑妝容的亞瑟正用手撕扯嘴角強迫自己對著鏡子露出笑容。
  • 我們都是面具下的小丑
    小丑,一直在人們面前的形象都是滑稽的,快樂的。在以前,人們似乎聽到小丑這個字眼或許就會感到開心吧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小丑」這個詞逐漸有了另一層的意思,那就是悲傷。引用一段歌詞:有一個小丑在舞臺上表演,結果不小心從舞臺上摔了下去。小丑摔的很痛。
  • 《小丑》上映一周年導演發布新幕後照 傑昆菲尼克斯含淚大笑
    《小丑》上映一周年導演發布新幕後照 傑昆菲尼克斯含淚大笑》已經上映了一周年,導演託德·菲利普斯曝光了電影的全新幕後照和劇照,以及小丑扮演者傑昆·菲尼克斯大笑的場景。
  • 電影《小丑 joker》觸及現實本身
    國外熱映《小丑 joker》聽說了嗎?該部影片於2019年10月4日在國外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分,票房可觀,據說已經翻出製作成本4500萬美元的10+倍。故事背景為上世紀80年代。男主角亞瑟是一個和母親住在老舊公寓裡,需要靠社會福利組織幫助,不斷服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小丑。
  • 六千萬成本,近十億的票房,一部描述小丑成為真正小丑的電影
    它是漫改電影從未達到的高度,它用高出成本15.3倍的票房,碾壓復聯四,成為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還在威尼斯拿下了小金獅。它,就是《小丑》。啊柒覺得,小丑在整部影片中心理活動的變化,才是最大的看點。亞瑟生活在80年代的哥譚市,他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喜劇演員,可殘忍的現實是,他只能靠演小丑來維持生計。不管怎麼努力地揮舞手上的廣告牌都沒有人為他駐足停留。反而引來一群搗亂的混混,生性隱忍的亞瑟默默地忍受這一切,即使被打倒在地,也不會反抗。
  • 明星 | 揭密新版《小丑》電影跟以往小丑有什麼不同?網友狂贊:悲傷到令人起雞皮疙瘩!
    在看完新版預告之後,不少網友都直呼:「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Joaquin Phoenix的演技和才華」、「這是我今年最期待的DC電影!」反派遇上了一些事情,讓他們開始放棄了對人性的信仰,他們從中失望地看見了人類的缺點和人性,因此他們想用自己的方式糾正過來。」
  • DC《小丑》廢墟上的生命,讀不懂的小丑的內心
    前段時間有部影片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自電影行業發展以來從來沒有過一部電影,進場的時候需要全部搜身,不能隨身攜帶面具,更史無前例的是,在上映之前,軍方會向民眾發布預警,更讓人震撼不已的是,這部電影讓民眾感到一陣恐慌。
  • 看了這個《小丑》,你可能不會再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說到DC大家肯定都知道蝙蝠俠的宿敵小丑吧!今天要和大家嘮一嘮《小丑》(2019)。跟小編了解一下小丑的背景。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卷第1期(1940年6月)。
  • 《小丑》電影很感人,它是為小丑洗白嗎?
    漫威漫畫改編的系列電影目前人氣更高,但是DC也不甘示弱,而且更追求思想上的深度,也更容易受到奧斯卡和金球獎的青睞。 很多人喜歡小丑這個角色就是從《蝙蝠俠 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開始的。小丑雖然是反派,但是他超高的智商,不按套路出牌的犯罪手法,卓爾不群的邪惡思想,卻打動了很多觀眾。一般來說,超級英雄的電影,通常都是正義打敗邪惡的。但是,黑暗騎士裡,反派小丑卻多次打敗正義的夥伴蝙蝠俠,讓人耳目一新。希斯萊傑精湛的演技所詮釋的小丑讓觀眾們念念不忘,即使他本人已經 去世多年,粉絲們仍然懷念他,讚譽他的小丑為「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但是,傑昆 菲尼克斯的出現可能會打破這種觀念。
  • 究竟是不是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小丑」呢?
    電影《小丑》劇照究竟是不是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小丑」呢?我覺得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淺談一下我的看法。說到了小丑,我並不是想起了遊樂場的小丑,而是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後來據說希斯萊傑在當時為了更好的揣摩角色,經常將自己一個人關起來,努力揣摩人物,甚至對著鏡子練習各種小丑的動作表情等無論是後期我們看到電影時候,小丑特有的走路姿勢,還有一些小動作,甚至是舔嘴唇捋頭髮等等都是他自己長時間總結的。
  • 揭示人性的電影推薦—《小丑2019》
    為什麼感覺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有的人很明顯,有的人缺藏在內心深處沒有發現。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做小丑,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生活的壓迫,人情的冷漠等等。活生生地讓一個踏實、善良的人漸漸滋生出異樣的想法,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心理扭曲。
  • 美國男子患《小丑》狂笑症,未婚妻去世時也忍不住大笑
    如今,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疾病治癒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可是隨之而來的,卻也是各種病症的不斷發現,很多我們以前聽都沒有聽說過的疾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驚奇卻又措手不及。前幾天,我看了《小丑》這部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時常控制不住的大笑,不論什麼場合,根本無法控制,這造成了他痛苦的根源,最後他成為了一個黑暗的「小丑」。我原來以為,這只是電影裡想像出來的,卻原來,這種病症是真實存在的。
  • 小丑獲得奧斯卡十一項提名 小丑影評解析
    電影《小丑》在今年是非常流行的一個電影,它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這部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拿到了金獅獎。這部電影是一部壓抑、兇猛、悲慘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扮小丑為生的男主人公亞瑟,他是一個處在底層生社會生活的人。
  • 戴面具的小丑
    有一個小丑在舞臺上表演,結果不小心從舞臺上摔了下去。小丑摔的很痛。牙齒摔掉了好幾顆,滿臉是血,表情很痛苦,很扭曲。可臺下的觀眾卻大笑起來,紛紛稱讚小丑的表演太逼真了,卻沒有一個人去心疼小丑、安慰小丑。只有一個小女孩看見小丑痛苦的表情,她拽了拽媽媽的衣袖,說:「媽媽,小丑他哭了...」是啊,他哭了。可是,又有幾人能明白面具背後的小丑的悲傷呢?一旦登上舞臺,小丑們就必須帶上自己的面具,他們就是、也只能是一個演員,此後 他們的職責便是通過賣弄搞怪來換取他人的笑聲。
  • 電影中的《小丑》,折射出多少你?
    關於小丑自希斯·萊傑走了之後,世上便再無小丑,他飾演的小丑實在是讓人難以忘懷,充滿張力的表演,小丑的那種瘋狂的氣質,沒有人能夠演出超越他的「小丑」,他完美的將小丑這個角色展現了出來。而最近上映的《小丑 Joker》電影,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更不一樣的小丑,這部電影的氣氛非常壓抑、黑暗、大量的群眾暴力鏡頭,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歸類為R級,觀看此片可能會讓你頓時陷入一種抑鬱的情緒中。 但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獲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 《小丑》摘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丑》摘得奧斯卡 男主角: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丑 《小丑》主演華金菲尼克斯在第92屆奧斯卡上獲得了 男主角。 豆瓣評分8分,它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悲劇,像極了我們每個人。
  • 電影大師和他們作品中的「小丑」
    「小丑」看似巧合地在電影大師們的作品中陸續出現,但那僅僅是巧合嗎?費裡尼在他的回憶錄裡曾說過:「有些人哭在心底,有些人笑在心底,有些人則哭笑都在心底,……我樂於與別人分享歡笑與喜悅,卻無法承認自身的恐懼與悲傷。」
  • 電影《小丑》:它真的不是在教人犯罪
    《小丑》講了一個掙扎著生活的底層人怎樣一步步走上癲狂犯罪之路的故事。作為一名在司法機關工作的法律人,我一向反感把一切問題都歸結於社會,更反對把違法犯罪與個人遭遇社會不公聯繫起來,我一直堅持認為別人有錯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所以,我本應反感這樣一部揭露犯罪分子走向邪惡,有為犯罪分子開脫嫌疑的電影。
  • 電影《小丑》的反思:我們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被誤導的?
    但仔細想來,正如導演提及過的:《小丑》的論述者是小丑本人,先不論小丑萬年反派的刻板印象,主觀角度本就難以窺見事實全貌,更遑論論述者有隱瞞、說謊的可能。所以我們首先要有覺悟,電影呈現的內容未必就是事實,其中小丑形象更不能盡信。其實,若以批判視角閱聽《小丑》文本,可以發現電影的敘事和畫面是經過深刻設計,內涵直指更深的反思:你所接收的資訊,都有可能誤導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