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博翔,男,貴州溪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溪山創客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發起人。2013年本科畢業於安徽省阜陽師範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現貴州大學研二學生。曾榮獲國家獎學金、省優秀志願者等獎勵。
創立溪山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溪山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他像紳士一般的對每個人微笑,給人無比堅定地信念去相信他,跟隨他。他總是莫名的摸摸頭,然後陷入沉思,認真的姿態足以讓你篤定他是個會思考能反思的人。
善於言談,廣交朋友的龔博翔,為了用於交流同鄉情誼、建立聯繫平臺。於2013年年底和幾位同鄉成立了「貴州安徽學子聯合會」,並積極開展了第一次聚餐。「首次聚餐大家湊湊解決了,第二次就困難了。」龔博翔說,「自己創業,就是起源於聚會的一餐飯錢。」
奔著一頓飯錢,一段鄉情,一世友情,龔博翔和來自貴州、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13位同學,紛紛結合各自的專業所長幫助企業以及網站和網店在微信平臺上二次開發做「微市場」。「做公眾號,現在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但在2013年的貴陽還是一個空白點。」龔博翔沉沉地說到。
經朋友介紹,他們為一家婚慶公司做了五個「微商」公眾號,於是,大家計劃應該註冊一個公司。但是註冊一個公司談何容易呢:註冊資本何處來?申請材料需要哪些?公司章程怎麼制定?公司地點取在何處?……對於還是大學生的龔博翔,這些都成了一系列的難題
幸福的到來總是有些突然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創業伊始,龔博翔通過最簡單的百度搜索,知道了「貴陽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 支持大學生積極創業的優惠政策。他們當時懷著惴惴的心迫不及待的和創業園的潘處長通了電話,簡單介紹了創業的項目。第二天半個小時的面談後,不但得到了一間免費的20多平方米辦公室,還拿到了「貴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法身份,開發的項目還得到高新區「大學生扶持計劃」的5萬元。
與此同時,貴州大學提供了一間辦公室,供大家熬更守夜,同時還有初步資金的注入,學校的支持也讓大家信心倍增。「這樣,我們在最艱苦的時候存活了下來,慢慢地成長。」或許只有經歷過,才知道珍貴的意義,龔博翔說這句話的時候,淺淺的笑著,仿佛經歷的那些都只是人生微不足道的歷練,收穫的卻是美好的明天,對同鄉的關懷,對朋友的情誼。龔博翔眼裡還有隱隱的期待,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的希冀以及堅定的信心。
溪山科技團隊結合貴州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民族特色,研發的第一個項目是「從江旅遊新媒體」。
「我們希望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建立貴州旅遊品牌資源大數據平臺」龔博翔說,「旅遊與文化從來分不開,有故事的景區,才有魅力。」他們經過不停的實地考察,融入從江生活,體驗從江特色,通過公眾帳號,定期地推送「從江苗鄉侗寨的民俗故事」,將景觀融入3D虛擬和現實中,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完整感官的全方位體驗。讓喜愛旅遊的人們可以少一分對未知的擔憂,多一份信賴和認識。
由「從江旅遊」延伸的「智慧旅遊」項目,讓體驗者不出家門身臨其境、玩遍全球,榮獲了「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貴州賽區銀獎。
在2014全省工業觀摩會上,龔博翔團隊向來賓們進行「中國寶貝·多彩貴州」智慧旅遊服務大平臺的路演,展示了全方位的旅遊智能服務,目前公司已與貴州生態旅遊文化發展委員會、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研究院建立了戰略合作,共建「大數據與生態旅遊」,宣傳貴州。
世事無常,永不被接受的困境,也愛來湊熱鬧的緊,將那些條條框框擺在眼前,只有百分努力,萬分拼搏才有機會衝破。
讓龔博翔沒想到的是,開發出了微商店、微網站、微信公眾號下拉菜單等產品後,不少企業看到「溪山科技」是一個校園企業,對他們並不重視。龔博翔還記得,有一次花了一個月時間給別人免費做了微信公眾號,但後續的運營開發卻交給了深圳的一家企業,理由只是深圳那家企業名氣大。
2014年5月,龔博翔接了最後一個訂單,客戶給了8000元的報酬,但自己產品開發的費用卻花了1萬元。「沒有經驗,不懂得商業模式的運營,讓我們負債纍纍。」龔博翔說。
年輕最不怕的就是馬不停蹄的為夢想而戰,龔博翔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得溪山和共青團貴州省委、茅臺集團(天朝上品)、民生藥業、鴻基地產等機關、大企業有了不少的合作。到2014年底,剛成立八個月的公司接到了一些業務,有了收入。
未來贏在對追求永不止步,披荊斬棘換來的絕不言棄。這句話是對龔博翔的完美寫照,他溫和外表下那顆倔強的心絕對不會允許他對現有的成就沾沾自喜,不會允許他被創業的艱辛打倒,他充滿期望的眼神也同樣不會使他對未知的前路充滿恐懼。
六度創客工場前進路
創業遭遇的窘境,讓龔博翔不禁想到以前慕名而去的北京車庫咖啡。「對創業者來說,那裡就是築夢的『聖地』。如果貴州也有這樣的地方,有投資有人脈,還有專門的導師進行創業指導,該有多好。」此時,龔博翔心裡種下了「創客」的種子。
「我要做的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為高校的創業者提供創新的空氣和土壤。」龔博翔說,此時的他正忙著去開拓出貴州首個學生自主搭建的高校創客工場——貴州大學六度創客工場。心存良善的他也想讓許多有創業夢想的人有平臺,他像是有一身永遠不會枯竭的精力一般,向前。
在接完微信平臺二次開發的最後一單生意後,龔博翔一邊繼續創業、一邊開始謀劃發起在貴州建立首個學生自主搭建的高校「創客」工場。
2014年6月,龔博翔和他的創業團隊果斷放棄了微信平臺的二次開發,開始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做軟體外包。同時,還將創業團隊的核心人員分離出來,開始組建「六度創客」團隊。
「溪山科技轉型後主要是做網站和APP的開發,這方面的利潤比較高,一單可以賺到2000元到5萬元不等。」2015年2月,龔博翔還清了創業初期的數十萬元負債,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六度創客」中去。
與車庫咖啡不同的是,龔博翔眼中的「六度創客」更加「理想化」:服務對象主要針對高校創業群體,無需成熟的項目、無需自己的創業團隊,只需要一個想法,便可以在這個工場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人進行團隊組建,並有投資者對你的想法進行投資。
對「六度」的未來運營,龔博翔有著更清晰的規劃:「我希望能夠找到更多投資者來參與到這個企業中,這樣才能保證『六度』源源不斷的活力,使它真正成為大學生創業群體築夢的地方。」
根據龔博翔的設想,「六度創客工場」分線上、線下兩部分。線上部分主要是開發一個「六度」網絡社區平臺。平臺會根據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成若干板塊,大學生在各個板塊中發布自己的想法,興趣相投者在各個板塊中自主組建團隊,投資者也在各個板塊中尋找想投的項目。線下是「六度」,主要舉辦創業沙龍、項目路演等創客交流活動,並為線上有合作意向的創業者提供交流場所。
3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剛在貴州大學作主題演講時,聽說「六度創客工場」後就表示有濃厚興趣,並承諾貴陽市將給予創客設備的支持。
「我們專門列了一個清單,希望能夠得到3D列印設備、小型工具機等設備的支持。」龔博翔說。學校也對創客們提供很多支持,專門提供了辦公場地和「六度創客工場」的活動場地。
目前,在學校為貴州大學創客、創業者們提供的「六度」活動場地,四周的牆壁已經粉刷一新,工人們正在安裝吊燈。龔博翔說:「如果萬事俱備的話,我們近期就可以正式對外運營了。」
當問及創業途中支持他的動力時,龔博翔感慨到:「我做的這些都是因為團隊,因為團隊的小夥伴,沒有他們就沒有溪山、沒有六度。所以有夢想就找一批有相同夢想的人一起努力奮鬥去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