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麥田:讓高校畢業生成為鄉村創客

2021-01-14 公益時報網
黑土麥田:讓高校畢業生成為鄉村創客

2017-07-1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用你的創業方式減少貧困,用你的創業激情定義公益。」這是黑土麥田創客招募計劃中的一句話。

2016年,因為一名鄉村創客獲選2016中國羅德學者;因為其聯合創始人秦玥飛獲選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因為在著名的綜藝節目《朗讀者》中,他們朗讀了《泥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黑土麥田,認識黑土麥田的鄉村創客。

如今,在各種公益論壇、公益活動中,時常可以看到黑土麥田的身影,聽到創客們的故事,包括這兩天馬雲的鄉村教師論壇。那麼黑土麥田究竟是怎樣一家機構?黑土麥田的鄉村創客為何如此「跑火」?項目有何獨特之處?又是什麼讓那些名校畢業生選擇紮根鄉村呢?
 

  鄉村創客們不僅在鄉村創業,還會在所在村開展各類公共服務。
 

  創客陳旖雪的扶貧故事

陳旖雪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系,大學期間輔導外來務工家庭孩子的經歷讓她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城鄉發展的不對稱和不平衡。為此,畢業時她選擇加入黑土麥田,成為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補抽鄉水桶村的一名扶貧專員。

「我們創客享受的福利有基本津貼3500元,用來支持我們在當地的生活和工作,黑土麥田還會根據工作表現、項目開展的情況、推進進度等給予1000至3500元不等的績效獎勵。」談到創客的薪資時陳旖雪介紹道。

相對於薪資,更吸引陳旖雪的是黑土麥田提倡用創新的創業方式解決鄉村問題,其發揮空間和自由度讓陳旖雪覺得有用武之地。

剛走進鄉村的陳旖雪,心裡充滿了忐忑和不安,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好在有黑土麥田的支持,讓她接受了各方面的培訓,包括入職之前的集中培訓,入職後因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的線上培訓。「除了這些培訓外,黑土麥田還為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對接一些專業導師,以便我們能夠在基層更好的完成工作。」

陳旖雪很快認識到資源是最重要的,「因為有前景的項目一定是在本地有一定資源積累的項目」,作為創客就是要把這些資源發掘出來,用合適的方法讓更多人看到、欣賞到。

為此,她選擇從三個方面來開展工作。首先,通過短期銷售本地具有的農特產品,比如野生獼猴桃、臘肉等,為村民帶來收入,進而樹立村民的信心,取得村民對創客的信任。

其次,從簡單的賣產品到發展某一產業。陳旖雪和所在鄉村的創客們帶領村民開展了生態養豬項目,通過和企業合作,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做產業,進而引進一些企業資源及規模化的運作方式,通過做規模化的過程中設定標準,潛移默化地引導村民如何做一個產業。

最後,利用水桶村特有的苗族文化,做苗繡的產品研發及文化技藝的傳承。
 


 

苗繡是一種手工藝品,也是一種文化。在陳旖雪的創客經歷裡,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究竟孰輕孰重一直是她考慮的問題。苗繡的文化價值如何能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如果苗繡是一種消費品,如何在大批量向市場推廣的同時避免原本「手工」的價值被機器的效率所掩蓋?

創客們首先想到的是產品本身的形態和銷路。水桶村的苗繡原本只是自用,或是銷往臨近鄉鎮作為典禮服飾,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是老年人。

為了在擴大潛在消費者群體的基礎、適應城市消費者的需求的同時保留苗繡精緻、裝飾性的特點,水桶村的合作社開始繡制包帶、T恤、項鍊等「小而美」的產品,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來關注苗繡市場。

在界定了消費者群體的需求之後,創客們開始著重培訓合作社的繡娘。

第一輪的培訓裡,水桶村有27位有一定苗繡基礎的繡娘參加了培訓,繡出的同一式樣的樣品由專家進行評定,給予定價。

目前合作社已經開始接單,全村大約30名繡娘可以通過合作社獲得穩定的收入。水桶村合作社的繡娘們將成為湘西古老的苗繡和現代消費者們之間的橋梁,無論未來機器會不會大批量替代手工,只要這樣的合作社還在,苗繡的文化就會被不斷傳承下去。

令陳旖雪欣喜的是,創客的經歷讓她適應新環境、時間管理、協調溝通、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何發起和推廣一個項目的經驗;和村民打交道的經驗,這些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和快樂感讓陳旖雪覺得彌足珍貴,是很多工作所不能帶來的。

  更多鄉村創客湧現

像陳旖雪這樣的鄉村創客在黑土麥田還有不少。黑土麥田每年都會選拔、培訓、資助、支持一批國內外頂尖學府的中國籍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的鄉村開展產業扶貧和社會服務。

具體來說,就是黑土麥田主要但不限於從最好的高校中召集一批優秀的大學生,成為 「扶貧專員」、「村主任助理」,從而紮根到村子裡,對當地的情況進行調研、編寫項目計劃書,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得到自我磨練。並給予人民幣20萬元左右的資助,包含服務津貼、各類保險、體檢、疫苗接種及食宿等。

同時,黑土麥田也會為創客們提供貫穿兩年服務期的系統培訓,導師團由各行各業的精英組成,讓創客們在幫助農村脫貧致富的同時,大腦得到及時充電。在錄取成為準創客後會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三農知識、工商管理、個人職業發展、金融、法律、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而下村之後,黑土麥田也會根據創客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導師和履職支持。兩年服務期滿後,黑土麥田會為創客提供深造、就業及創業等多元的出路選擇與支持。

談到創客在鄉村開展的工作內容,黑土麥田湖南首席代表譚騰蛟告訴記者,工作內容各式各樣:調研、寫策劃;幫助貧困村民賣野生獼猴桃、賣臘肉,從文案到包裝再到渠道;找資源給阿姨們培訓苗繡、對接外面的訂單;和小朋友們爬山、畫畫、唱歌;開展鄉村改造、培訓當地青年等,雖形式多樣但目標一致。

「目前鄉村創客項目的資金來源除了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進行的公眾募捐外分為三塊,第一是來自政府的撥款,比如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獎勵資金;第二是國內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例如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險峰公益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等;第三是國內企業家的捐贈。」譚騰蛟介紹道。

「鄉村創客項目之所以能得到公眾、政府、基金會及企業家的資助,究其根本是因為項目聚焦真實的社會問題,精準定位目標人群,並且試圖用創新的方法解決中國農村的現實問題。」

除了創業項目,創客們也分別在各自的村開展公共服務類項目,如少兒足球隊、女子棒球隊、苗繡培訓、青年培訓、全家福拍攝、冬衣捐贈等。

從2016年第一批鄉村創客紮根村子裡起,黑土麥田公益在4個省份15個貧困鄉村成立了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0名創客在鄉隅田間揮灑汗水,讓一個個村裡的貧困戶脫貧致富,在今年下半年計劃還會有近50名創客投身農村。

  把關注度轉化為進步的動力

談及被黑土麥田所吸引的原因,「除了鄉村情懷外,對於黑土麥田為鄉村造血而非輸血的理念認可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之一。」譚騰蛟說道。

「這個觀念是創始人秦玥飛在豐富的鄉村服務經驗中摸索出來的,這些經驗讓秦玥飛清晰的認識到通過向政府與企業化緣去扶貧的影響總是有限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致力於幫助村子建立自我造血的功能,才能帶來可持續發展。

此外,黑土麥田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名校畢業生的加入無形中也為鄉村帶去了資源。

「作為一名高校畢業生,相較於本地的村民我有專業特長的優勢,比如我的傳播專業可以幫助當地村民做一些推廣類的活動。另外,高校畢業生投身鄉村做創新創業這樣的故事,可以為當地帶來很大的關注度,這些關注度都有可能轉化成為資源,為當地帶來知名度和銷路,以便項目獲得更好的推廣。」陳旖雪談道。

據譚騰蛟介紹,創客在黑土麥田還可以邊工作邊讀研,因為黑土麥田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開展了「精準扶貧」專項研究生,創客可獲得黑土麥田的全額獎學金,駐村服務實踐將作為專業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期滿後獲得農業碩士學位。

此外,服務期滿後,表現特別優異的創客,可獲得知名人士撰寫的特別推薦信,有機會直接進入知名企業年度招聘的末輪面試,自主創業的創客可獲黑土麥田為其對接有合作關係的投資機構,爭取創業幫扶資金。

除了具備以上的資源及優勢外,黑土麥田鄉村創客之所以能有如此廣泛的傳播力度,陳旖雪有自己的認識:「首先,扶貧專員們做出了一些成績,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村民的認可,當然這和秦玥飛本人的故事也有關,他在鄉村服務中摸索和積累的經驗;他從耶魯大學畢業後,扎紮實實投身鄉村六年,為鄉村帶來的改變;他獲得的感動中國人物;他帶領創客們走上《朗讀者》的舞臺等,這些媒體的曝光,以及秦玥飛本人的故事所帶來的關注都是重要原因。」

「不過,除了以上這些原因,我認為對我們創客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這種關注度轉化為進步的動力。藉助大家的關注度,更加努力做好我們的產品,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產品、購買我們的產品、傳播我們的產品,這也是我們成立合作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陳旖雪補充道。

談到兩年後服務期滿是否會繼續從事公益,陳旖雪告訴記者,「通過一年多在鄉村的實踐,內心深處已經對鄉村有了感情,雖然不確定以後的擇業會不會受影響,但是未來的自己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或以某種形式和鄉村產生聯繫。」

相關焦點

  • 「黑土麥田」公益服務助推花垣精準扶貧
    3月21日,在花垣縣委舉行的花垣攜手「黑土麥田」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座談會上,駐花垣縣邊城鎮磨老村「黑土麥田」創客陶品儒激情地說。   據介紹,「黑土麥田」是國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公益組織,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中國畢業生聯合創辦,旨在培育傑出的鄉村創客,為中國農村創造可持續的影響。
  •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農學院與黑土麥田公益聯合舉辦扶貧...
    本網訊 7月24日上午,農學院與黑土麥田公益組織聯合舉辦的精準扶貧培訓開班儀式於和園四層培訓室舉行。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黑土麥田理事高西慶、農學院分黨委書記曲瑛德、黑土麥田聯合創始人秦玥飛、黑土麥田首席戰略諮詢官Gina參加了開班儀式。
  • 黑土麥田扶貧創客邀浙大學子同行
    黑土麥田團隊(Serve For China)來到這裡進行「我們去農村做什麼?」的主題分享會。她是四位分享者之一,短髮,眼神很明亮。「我一直沒有停止思考竺可楨老校長的『兩問』:到大學裡要做什麼,將來畢業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原來她是浙大人。她的名字叫常蘭。
  • 泥濘中追夢的青春:黑土麥田公益「創客」花垣扶貧故事
    泥濘中追夢的青春 ——黑土麥田公益「創客」花垣扶貧故事 2016年9月,黑土麥田公益派駐包括陳昱璇在內的15名扶貧專員(俗稱「創客」)奔赴國家級貧困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在5個鄉鎮的7個貧困村成立了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這是一群意氣風發、有想法敢行動的大學生,他們學業優秀,出身名校,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成長於城市。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泥濘之路」?他們給邊遠的苗鄉土寨帶去了什麼?
  • 泥濘中追夢的青春——黑土麥田公益「創客」花垣扶貧故事
    泥濘中追夢的青春 ——黑土麥田公益「創客」花垣扶貧故事 同時,她成功申請了國外高校的研究生,準備出國深造。然而,順理成章的人生軌跡卻被一個深夜電話改變了方向。 2016年5月23日深夜11時多,睡眼惺忪的她接到一個電話,這個電話打了1個多小時。來電者是秦玥飛——黑土麥田公益的創始人。 「那天晚上,我幾乎沒睡著,琢磨明白了一件事:我不想出國念書了,我要到農村去。這就是我一直想做卻沒機會做的事。」
  • 泥濘中追夢的青春 黑土麥田公益「創客」花垣扶貧故事
    2016年9月,黑土麥田公益派駐包括陳昱璇在內的15名扶貧專員(俗稱「創客」)奔赴國家級貧困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在5個鄉鎮的7個貧困村成立了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這是一群意氣風發、有想法敢行動的大學生,他們學業優秀,出身名校,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成長於城市。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泥濘之路」?他們給邊遠的苗鄉土寨帶去了什麼?
  • 秦玥飛:黑土麥田的守望者 帶動農民創新創業
    中國那麼多鄉村,是不是有可複製性?  「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他化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強調人才流動機制的重要性。  中國有約60萬個行政村、約20萬大學生村官,如果有好的資源和方法,他們將發揮出更大作用。這是秦玥飛發起「黑土麥田」的初衷。
  • 黑土麥田中的君子大道
    這是湖南省衡山縣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秦玥飛用紮根基層7年的青春與汗水所書寫的答案。頂級名校畢業生與山村村官,這看似兩條毫無關聯、各達一方的道路在他的腳下匯集,他鏗鏘走在通向理想的方向——黑土麥田,實幹興邦! 2005年從重慶南開高中畢業後,秦玥飛即以滿分的託福成績,拿到美國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成為重慶第一個被世界一流名校直接錄取的學生。
  • 「七問秦玥飛」事件最新進展: 黑土麥田99公益日募捐情況說明公布
    隨後微信公眾號「黑土麥田公益」發布文章,回復質疑。本次事件中爭議雙方多次提到黑土麥田公益在騰訊99公益日上發起眾籌一事,對此,8月22日,該眾籌的公募支持方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布《關於「黑土麥田鄉村創客」項目網際網路募捐情況的說明》進行回應。
  • 黑土麥田:用青春書寫新時代的榮光!
    黑土麥田青年扶貧隊   Serve For China 團隊簡介 黑土麥田青年扶貧隊 (Serve For China) 每年選拔、培訓、派遣一批優秀中國青年駐紮貧困地區,發展鄉村產業、改善鄉親生計、助力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
  • 黑土麥田另類創業,給他們一個留在家鄉的理由
    董卿在一期節目開始就提出觀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永恆的選擇題,以至於到最後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可能不在於我們的能力,而在於我們的選擇。」她在這個觀點中推出了一群年輕人,並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手中的臘肉、苞谷燒、山茶油等農產品做「廣告」。他們有著和別人一樣的青春,本質上還是過的一樣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他們在做著的事。他們做的是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敢做的事——帶動貧困鄉村進行產業扶貧!
  • 黑土麥田事件:理想之外 規範才是公益組織根基
    有話姚說雖然不完全確定對黑土麥田項目質疑的確實性和嚴重程度,但其暴露出了理想感召下初創企業的共同問題——理想有餘,但規範有序的工作方法不足。近日,有人以「黑土麥田項目」參與者名義在公眾號發文質疑公益人耶魯畢業生村官秦玥飛,文章對秦玥飛和黑土麥田提出了非常尖銳的質疑。質疑者提的七大問題,大體分為三種。尖銳的聲音不好聽,但作為現實的鏡像,折射出了不同類型的問題,令人警醒。第一種是對秦玥飛個人的質疑,比如質疑簡歷造假,和合作者關係惡劣。
  • 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秦玥飛入選今日頭條「三農合伙人」
    2010年,秦玥飛從耶魯大學本科畢業。他並沒有跟很多人期待的一樣,成為繁華都市裡的一名精英白領,而是選擇回到了祖國,紮根在了農村基層。2011年,經過多輪考核,他順利成為湖南衡山賀家山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在衡山縣賀家鄉擔任大學生村官期間,他為村裡籌集上百萬元資金和資源,幫助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還修建了現代化敬老院。
  • 農博會上農村創客解碼扶貧新模式
    央廣網長沙11月21日消息(記者傅蕾)紮根鄉村的百餘名村官分享扶貧經驗,農村創客「黑土麥田」解碼扶貧新模式,商界大咖推介扶貧渠道……在2017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除了有玲琅滿目的商品、特色不一的展館,還有一場別出心裁的扶貧群英會。
  • 由「黑土麥田」所想到的
    河南商報小記者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14)班  王若華  耶魯高材生秦玥飛歸國後選擇當村官,創立「黑土麥田」組織鼓勵歸國留學生到農村創業。當他捧起「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獎盃時,我們不禁再次審視這個話題:何為成功,尤其是對當代青年來說,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 林芝市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林芝市人社局負責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經辦人員面向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深入講解當前自治區以及林芝市就業創業政策、數據統計、資金申領、「一對一」「一對三」幫扶等具體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林芝市人社局還安排專人赴廣東省拍攝在當地穩定就業的西藏籍高校畢業生,記錄他們在廣東的工作和生活,通過專題片、現身說法等方式,引導高校畢業生區外穩定就業。
  • 黑土麥田創始人秦玥飛:教育並不是窮孩子致富的入場券
    黑土麥田創始人秦玥飛:教育並不是窮孩子致富的入場券 石軼君 2017-07-12 11:29 來源:澎湃新聞
  • 哈佛才女許吉如《黑土麥田 實幹興邦》,道出每個平凡人的「中國夢」
    黑土麥田 實幹興邦許吉如馬丁老師跟我們所有人說,要找一個對你負責任的愛人,因為這樣會激發出你內心最大的責任感。我們都同意,我們都渴望擁有像馬丁老師那樣美滿的家庭。但是此刻,我可能要問一個讓大家直面現實的的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大家都有男朋友了嗎?有人說沒有的,你也說沒有,我與你們都同在,在尋找美滿家庭的路上,我們都還要努力。
  • 重慶「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鄧躍虎:鄉村是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近日,鄧躍虎被評為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開辦技術培訓班發展蔬菜大棚鄧躍虎是海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工程師,我有一個夢想,想把家鄉這輛裝滿希望的大車設計得更加絢爛。」2011年,懷揣著鄉村振興的夢想,鄧躍虎辭職回到家鄉榮昌通安村擔任村官。
  • 新疆多舉措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1月4日,應屆高校畢業生、中國農業銀行克拉瑪依石油分行員工斯爾琴告訴記者。 高校畢業生就業關乎千家萬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一定影響。新疆優化就業服務,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助力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快就業。截至目前,新疆區屬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8.91%,完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88%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