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26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最近粉絲群的@落落媽問我:「我家落落今年已經4歲了,正考慮和他分房睡。可是一旦和孩子提起這件事情,他就哭鬧不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我該怎麼辦呢?」
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一方面看到孩子已經到了分房的建議年齡,擔心不分房睡會影響孩子的性別認知;另一方面,看孩子這麼牴觸,內心也難免懷疑,是不是真的應該和寶寶分房睡。那麼如何和孩子分房睡才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聊聊吧!
為什麼一定要分房睡?
閨蜜的孩子葉兒向來乖巧聽話,可是當她向孩子提出:「媽媽要和你分房睡了。」時,葉兒卻立馬抗議,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分房睡。閨蜜又專門為女兒布置了她最喜歡的公主房,讓她晚上自己在房間裡睡。孩子依然會半夜偷偷跑到爸爸媽媽的床上,說什麼也要挨著他們睡覺。
閨蜜發信息問我:「到底為啥非要讓孩子分房睡呢!」。一方面,分房睡是為了家庭和諧也許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分房睡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同時防止他因長期與父母同睡導致性x早熟。但其實,追究深層的原因,和孩子分開睡其實是考慮到了父母的需求。
《親密關係》中作者指出:在家庭中,夫妻關係是整個家庭的基礎,應該凌駕於親子關係之上的。
正如作者所說,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中有兩層關係:一層是夫妻關係,一層是親子關係。長時間和孩子一起睡事實上是犧牲了夫妻關係而成全親子關係,因此,與孩子分房睡,其實也就是重新注重夫妻關係的表現。只有夫妻之間的關係穩固,家庭才能穩定,孩子也會有個穩定地成長環境。
另一方面,分房睡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關係意識。
一個家庭的核心應該是夫妻關係,孩子作為新來的成員,應該對這個關係認可和妥協。
分房睡不只是為父母服務,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意識,這個意識並不應該是性x意識,而應該是孩子的關係意識。他應該意識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夫妻關係,他和父母之間是親子關係。
什麼時候適合分房睡呢?
大寶在四歲前並沒有和我分房,即便是二寶出生,哥哥和弟弟也一直都睡在一起。有朋友問我,既然有了二寶,大寶也都到了「年齡」,為什麼不趕緊分房呢?其實分房睡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年齡標準,而應該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情況,從幾個方面來判斷。
1、 和孩子一起睡是否會影響夫妻關係?
是否和孩子一起睡,主要影響的是夫妻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判斷,和孩子一起睡是否影響了你們的夫妻關係。這是因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往往會沉浸在和孩子之間強烈的親子關係中,而忽略了與丈夫之間甜蜜的夫妻關係。是不是需要和孩子分房睡,不僅要考慮自己的感覺,也要問問孩子爹的感受,畢竟這是整個家庭的決定。
2、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
每個孩子因為先天氣質和早期生活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孩子也許個性比較獨立,對分房睡並不十分抗拒,甚至更願意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但有些孩子生性敏感,驟然與父母分開令他十分的不適,在這種情況下,也許並不需要急著與他分房睡,應該顧及他的心理感受和安全感,慢慢試試實施分房。
3、考慮孩子的自理能力。
想要讓孩子獨自睡覺,他需要掌握獨立上廁所的能力,以及擁有獨立開關燈的能力。曾經有一位粉絲告訴我,有一天半夜,她被兒子的哭聲驚醒,跑過去一看,才發現是兒子因為打不開衛生間門尿了褲子而大哭。
分房睡「三準備」
和爸爸媽媽分開睡,對於孩子來說和媽媽上班、斷奶一樣,是一次重大的分離事件,也是孩子走向成長的必經之路。因此讓孩子分房睡,這三種準備要做到。
第一,做好物質準備
將要和孩子分房睡了,你首先需要在物質上做好準備。有些爸爸媽媽會認為,孩子的房間要布置成他自己想要的樣子,配上大量他喜歡的玩具和裝飾品,這樣一來,孩子自然會喜歡這樣的空間,也就更加願意在這樣的空間裡休息了。殊不知此乃大錯特錯。
通過這種方法裝飾的房間,只會讓孩子認為這是一個「遊戲室」,而非他個人的臥室。比起這些並沒有太大意義的玩具和小裝飾,你更應該給他準備一盞小夜燈,為他的睡眠做準備。
第二,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在分房睡之前,你可以和孩子聊一聊關於分房睡的事情,關於他將擁有獨立空間的事情,並與他分享你的心情。你可以告訴他,我們也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正如你也需要你的獨立空間一樣。
除了孩子,媽媽也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分房睡並不只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衝擊,同時也會媽媽帶來心靈上的衝擊。剛和大寶分房時,我每天晚上都會醒來,悄悄去看他睡得好不好。
第三,開始分房後,要循序漸進
剛開始和孩子分開睡時,寶媽大可不必完全讓孩子自己睡,這樣他們不大好接受。在入睡之前,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再離開。周末時可以偶爾允許寶寶和爸爸媽媽度過一晚上愉快的時光,循序漸進分房睡。這樣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有助於他們順利的適應分房睡的過程,而不產生心理問題。
有的時候,分房睡也會出現像斷奶和送孩子上幼兒園一般的反覆現象。也許某一次,你的孩子生病了,你看他如此難受,於是忍不住把他接回來和你一起睡,孩子的病治癒之後,他也不願意再回到自己的房間了。如此一來,你的一個心軟,就讓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
盧梭曾在《論教育》中寫道:「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這時候的你一定要記得,在面對反覆現象的時候,你一定不可以心軟,縱容孩子不是在為他好,而是在害他。
枕邊育兒寄語:
和孩子分房睡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一次獨立行為,這個過程也許並不那麼容易,也許並不那麼愉快,但這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環,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冷靜地面對它,妥善地處理它,為我們的孩子做更長遠的打算。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闢謠:懷孕後只能左側臥?孕期睡姿有原則,早些掌握胎寶少遭罪
相關連結二:孩子2歲背唐詩,3歲識字?育兒不可急功近利,需講究方法
相關連結三:《奮鬥吧主播》現直播行業真相,從直播聊育兒,3方面啟示難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