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無症狀持續發高燒,警惕是「它」搗鬼,有個信號發出才知實情

2020-12-21 母嬰參考

寶寶持續發高燒,可能不是單純的感冒發燒,需要警惕是「它」搗鬼。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總是會碰到寶寶發燒的情況,可是小傢伙反反覆覆高燒,做了一堆檢查後並沒有結果,非等到娃退燒後變成「小花貓」,才知道是「它」在作怪。

案例

璐璐的寶寶一歲零2個月,出生這麼久以來從沒發過燒,可是上周三夜裡突然發高燒38.8,來勢洶洶,讓她感覺到手無足措,由於時間較晚,璐璐迅速用溫水給娃擦拭手腳,做完簡單的物理降溫後,又給娃貼了退燒貼才有所好轉,讓她瞬間鬆了口氣。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本想著沒事了,誰知道凌晨5點多,璐璐起來上廁所,摸了摸寶寶的額頭,又發燒了,於是再一次測體溫、擦身體、餵藥……折騰來折騰去,寶寶可算安穩了。

第二天,小傢伙的狀態基本穩定,璐璐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可是沒想到晚上居然又開始了,再一次重蹈覆轍。

到了第三天,璐璐擔心晚上再次發生,於是帶著娃到社區衛生站檢查,值班醫生說是病毒性感冒,於是給她開了抗生素。然而,可怕的事情又再次發生了,當晚寶寶高燒39度2,經同樣的方法處理後終於得到緩解。

璐璐對此疑惑不解,寶寶除了發熱,並沒有咳嗽、鼻塞、打噴嚏等其它表現,可能不是感冒這麼簡單。直到次日凌晨醒來時,發現寶寶的臉上、頸部、後背等處長出了不少疹子,才慌忙上大醫院檢查。

經血常規化驗後,發現寶寶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明顯下降,淋巴細胞相對增加,C反應蛋白無升高,提示為病毒感染,經診斷則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什麼

它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多見於6個月到一歲半的孩子,小於3個月和滿3歲的幼兒很少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據調查顯示,10%~45%的嬰兒發熱的病因是HHV-6病毒,寶寶1歲時的發病率可達77%,在我國幼兒急疹的發病率高達98.2%。

它和普通的感冒發燒很像,但是存在一定的區別,孩子通常是持續高熱3~5天,體溫驟降至正常後的9~12個小時,身上開始出現皮疹,也就是鮮紅色的小斑點,多集中在面部、軀幹和頸部,按壓會褪色,皮疹出齊後1~2天內便可完全消退。

幼兒急疹存在10天左右的潛伏期,起病很急,正如璐璐的寶寶一樣,開始時無明顯症狀的突發高熱,體溫可高達39~41度,但寶寶的精神和食慾均不受影響。

一般在門診很難/很少做病毒分離檢測,為此,診斷幼兒急疹永遠是『馬後炮』,兒科醫生需要等到『熱退疹出』才能下診斷。

如何護理幼兒急疹呢?

幼兒急疹就像「紙老虎」,來的時候很可怕,其實它恢復得很快,一定時間即可痊癒,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只是主要症狀為高熱,父母需要做好降溫處理,因為嬰幼兒正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又不成熟,持續高熱可能傷及腦細胞,為此要及時給娃退燒。

如何有效幫助寶寶降溫呢?

1、發熱期間,要適當穿衣、蓋被,避免捂得太厚導致皮膚無法散熱,高燒遲遲不退。

2、退燒時,可以酌情服用退燒藥,當體溫高於38.5度時可服藥降溫,服藥時間間隔應為4~6小時。

3、在此期間,飲食務必清淡,家長要多讓寶寶休息、多喝水。

4、一般情況下,孩子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5、儘量不帶寶寶出門,減少交叉感染。

6、一般來說,幼兒急疹在夜間時體溫上升得很快,為了避免孩子發熱超過38.5℃,家長一定要進行夜間監護,不能有絲毫鬆懈。

相關焦點

  • 無症狀心梗,疼痛不明顯,出現12個信號時要警惕
    因此,高危人群需要學會識別,通常,有12個身體信號,提示心梗發生。心梗發生的第1個信號,可能是焦慮,感覺末日來臨或者產生死亡恐懼。有些患者,會在心梗發作前幾天,出現強烈的煩躁或情緒波動。心梗的第4個信號,是脈搏加快或不規則,尤其是同時伴有虛弱、頭暈、氣短等症狀時,需要加倍警惕,及時就醫,做超聲心動等檢查。心梗的第5個信號,是咳嗽,表現為持續咳嗽或喘鳴,還可能咳血痰,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心梗的第6個信號,是眩暈,甚至出現意識喪失,可能同時伴有嚴重心律失常。
  • 張文宏、鍾南山發出重要警告!這一類人要小心了!|鍾南山|無症狀...
    它變得溫和、柔軟,不給你帶來任何發熱、乏力的不適感。它悄悄地潛伏在你體內,讓你像個正常人一樣,躲過各大商場的體溫檢測。就在你鬆懈地摘下口罩的一剎那,它立刻隨著飛沫噴射出去,尋找下一個宿主。是繼續潛伏,還是猛然爆發,全憑它的心情!
  • 大多是它在「搗鬼」,真不能小瞧
    進入人體之後,經過人體腸道的消化吸收之後,也會有一些食物殘留,就會通過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外,完成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而大便也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我們在平時可以觀察一下大便的形態,也可以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 寶寶身上有幾種「臭味」,可能是身體不適發出的信號,家長要當心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一般情況下,寶寶如果生病了,或是有不舒服的症狀,往往會大哭大鬧,但有些時候,寶寶可能並未察覺到任何不適,如此一來,身為家長,就需要格外注意,仔細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比如寶寶身上若是有這幾種氣味,那父母可要當心了。
  • 別等停經才知道懷孕!受精卵著床後,身體一般會發出這3個信號
    一個女人一旦懷孕之後就會有很多的禁忌,一切都是為了確保腹中的胎寶寶能夠更加健康的發育,尤其是在懷孕早期,她寶寶是非常脆弱的,稍微一個不注意就容易造成胎寶寶出現畸形或者是流產的問題。有很多的女人在懷孕之後並不知情,因此就可能會觸犯一些禁忌,進而就給腹中的胎寶寶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一個女人一旦懷孕之後,最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腹中的胎寶寶受到傷害。
  • 身體發出的4個信號,你可不要輕視
    而在胃癌出現的時候症狀會比較明顯,如果沒有及時留意,有可能會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信號讓疾病繼續發展。而在疾病持續嚴重的過程中身體也會受到明顯的傷害,這樣就無法保持健康。因此平時留意到疾病的信號產生應該第一時間展開治療。胃部癌變之後早期是否症狀不明顯呢?
  • 懷孕後,胎寶寶向你發出這些「信號」偷著樂吧,你懷了個「神童」
    如果在孕期時候,胎寶寶會向你發出這些信號,就要恭喜你了,你懷了個「神童」。看看你家小傢伙中了幾個?拍彩照時拍到孩子做「鬼臉」四維彩照是父母見到孩子第一面的唯一方式,自然是不會錯過。奇怪的是,寶寶好像真的聽懂了,居然真的配合媽媽做了彩超。雖然很調皮的做了個鬼臉。醫生說恭喜你懷了個聰明寶寶,麗麗問醫生為什麼這麼說?
  • 預防胃癌,五個早期信號要警惕
    通訊員 郭慧敏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胃癌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早期很少有體徵改變,因此不要因為沒有體徵就不予重視。這些表現往往是胃癌早期的信號,應予重視。(一)上腹部飽脹不適:有一種說不清的上腹部悶脹感,但不像晚期胃癌所具有的難以緩解的腹脹,活動量大時不顯,平靜時可感知,飲食調節效果欠佳。
  • 癌症是有徵兆的?頸部會不斷發出「預警信號」,可惜很多人不在意
    同樣,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時,我們也不會太在意,但一直拖著不管,就容易拖成大病,等到癌症找上門來才後悔。癌症是有徵兆的,頸部就會出現異常,他會不斷發出預警信號,若以下幾個異常頻繁出現,早點篩查,可惜很多人不在意。頸部出現哪些異常表現,可能是癌症的徵兆?
  • 戰爭爆發前的5個信號,局座發出忠告:一旦同時出現,全球需警惕
    總的來說一旦陷入了戰爭之中,必然每個國家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於是乎在經歷了這麼多的湧動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呼籲著「和平」。不過呼籲歸呼籲,生於憂患適用於任何時代,所以每個國家都會為了可能會爆發的戰爭做好裝備。不過對於這個「可能」二字,局座曾經給予過回答,他認為戰爭爆發往往會有這5個信號,而如若是它們同時出現,便需要全球警惕警惕再警惕了。
  • 如果寶寶發出這5個信號,多是沒吃飽的表現,媽媽要注意增加奶量
    後來隨著身體逐漸恢復了,小林才開始正兒八經地哺乳寶寶。但是出院回家後,小林發現孩子吃完奶後沒有多長時間就開始哭,老要大人抱著。按說月子裡的孩子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婆婆和小林都很奇怪,因為孩子也沒有生病。後來婆婆說是不是母乳不夠,寶寶吃不飽啊,就給小林請了個催乳師,催乳師說想讓母乳多,就要讓寶寶多吸吮。在催乳師的指導下,小林的寶寶終於吃飽不哭鬧了。
  • 寶寶為啥總愛搖頭?醫生:若伴隨這種症狀是生病的信號,家長警惕
    林林家的寶寶7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孩子總有「搖頭」的習慣,一開始,她還覺得這種反應挺可愛,也沒有在意,後來發現,孩子有時候睡著了也還會搖頭,這就讓她開始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寶寶有搖頭的習慣。那麼,寶寶搖頭是不是生病了呢?
  • 孩子睡覺三種表現,多半是身體發出求助信號,第二點常被父母忽視
    弄得寶媽也睡不好,而寶寶睡眠中的一些表現,還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蘭蘭以為是寶寶夜裡太熱,還特意給他把衣服減少了,被子也換成薄的了,但效果並不明顯,孩子還是有半夜驚醒和出汗的問題,無奈之下,蘭蘭只好帶著娃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
  • 張召忠發出警告,小心這5個戰爭信號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國家的經濟都經受了很大的考驗,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個時候軍事專家張召忠對各國發出警告,可以說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心這五個戰爭的信號。對於一些熱愛和平的國家來說,我們要格外小心來自戰爭發生前的危險信號。
  • 磨牙,口臭別不當回事,5類口腔疾病還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磨牙,口臭別不當回事,5類口腔疾病還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若你發現自己的口腔黏膜變得粗糙,有疼痛感,發生潰瘍,那麼對此就需要注意了,這極有可能是口腔癌的信號;特別是出現長時間的潰瘍沒有緩解和改善的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
  • 孕媽胃口大開總是覺得餓,是寶寶在給你發出信號,飲食調整很重要
    孕媽胃口大開總是覺得餓小燕就是一位剛剛懷孕4個多月的寶媽,最近因為吃東西太嚇人都想去看醫生了。每天早晨吃過早飯不到中午就餓的快虛脫了,吃完豐盛的午飯不到2個小時肚子又會開始打鼓。不但吃光自己帶的間點、水果,有時候還要搜刮同事的零食來吃。
  • 大便顏色有變化,若有這四種情況出現,或是癌變發出的信號!
    整個過程中,你沒有任何情緒波瀾,甚至沒有回頭看一眼,畢竟它不過是廢物而已!但是,廢物也有利用價值,你不知道的是,當大便被排出之後,它還給你準備了最後的「禮物」。在醫療界,糞便素有「健康晴雨表」美譽,通過大便的狀態,不僅能反映出腸胃運轉是否正常,甚至還能成為發現癌變的渠道。
  • 排便時有這4個「異常」,恐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可沒嚇唬你
    很多人在排便的時候,身體會通風報信,發出了疾病的警告,但是不少人卻粗心大意,身體有某些特殊表現卻不重視,有可能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讓腸癌治療難度增大。1、便血如果在上廁所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便血這種情況產生,及時檢查很重要的。
  • 可能是「它」比較興奮,也可能是警惕信號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注意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有異常的話,顯示癌細胞侵入了我們體內。身體的異常表現可以顯示身體的狀況,請絕對不要無視。放屁多是在向外排毒嗎?可能是「它」比較興奮,也可能是警惕信號一、人為什麼會放屁,會有哪些原因引起1、正常的生理現象人在吃食物時,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呢,隨著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的時候,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
  • 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注意這3個信號!
    ●梁醫生有話說 當寶寶出現以下信號時,家長就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進食: 1、寶寶可以自己用手抓起東西往嘴巴塞; 2、寶寶看到大人吃的食物就猛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