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享塔丨百年老廠房涅槃新世界

2021-01-11 騰訊網

綿延125公裡的蘇州河,連接著上海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隱藏在建築裡的老上海風情、流轉於人來人往間的新上海故事,蘇州河畔的精彩更迭從未間斷。而如今在蘇州河寶成橋南岸,一座融合辦公、教育、商業、生活的創意共享空間——「創享塔」文化園正在崛起。

創享塔文化園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葉家宅路100號。這個被稱為「葉100」的廠房建築,其實是個有故事的地方。1918年,民族資本家劉伯森集資450萬兩紋銀,在葉家宅路100號創辦了寶成紗廠。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紗廠,是中國最早的具有現代風格的建築之一。而當時寶成紗廠出品的《如意牌》紡織品也曾名噪一時。

到了民國,這座紗廠在日本人的注資下幾經易名,從喜和一廠、日華五廠改名為廣瀨軍服廠。直到1946年進入國民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編制,變身為上海被服總廠滬西被服廠,地位舉足輕重。改革開放後,為了響應產業升級的號召,工廠紛紛外遷,這座大樓歸於央企新興際華集團下屬的上海際華物流有限公司所有,開始被用作傳統辦公、倉庫、建材市場等使用。「葉100」依舊與蜿蜒的蘇州河相偎相依,卻難以再現往日的榮光。

直到2016年,為在城市更新這個大背景下,為了激活老廠房的活力,再現當年的繁華,多方成立了上海際華創意產業有限公司,開始打造「創享塔」這個園區項目。項目特邀由義大利設計師 Per Erik Bjornsen 操刀設計。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下,設計師們發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品質生活與創意體驗是人們在消費理念升級中的本質訴求。於是決定在空間改造中,一邊葆有對傳統的敬畏,一邊結合這個時代的需求,並以現代審美訴求為標準進行視覺營造,從而給「葉100」注入生動的靈魂,給予它創享塔「the x tower」的身份。

「創享塔」項目在葉家宅路100號原址上進行了整體改造,沿用了原來的德國建築理念,讓這個老廠涅槃重生。改造升級後的園區集辦公、教育、商業和酒店為一體,以網際網路思維和創新理念形成了一個共享無界的青年時尚社區,並且兼具多維複合業態、互聯智能體驗和創意文脈傳承等特點,為人們帶來創意品質辦公、生活和休閒的新潮體驗,提供了新潮有趣的無界生活方式及多維價值體驗,正如創享塔的項目負責人惠思所說:「創享塔真正實現了建築環境與建築、建築與人 、人與人 之間的一種交流與互動。它用百年前的建築去承載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再展現給一百年後的人們,去了解今天的我們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狀態。」

在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澱的潤澤下,在網際網路思維與匠心精神的灌注下,「創享塔」不僅僅是在續寫老廠房過往的輝煌篇章,也不只是一個冰冷的物理空間,而是一個涵蓋工作、生活、審美、文化等多方面的複合空間。在簡約的氣質和凝練的風格下,工作不再是一種生活手段,而是一種熨貼得體的生活體驗,飽含著誠意與溫暖。

百年廠房底蘊厚

涅槃重生永不朽

蘇州河畔故事多

創享塔裡新生活

文字:丁璡燕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攝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5處濟南老廠房6處變身文化創意園 還有一些百年工業建築期待重生
    國棉四廠拆遷保留的老建築。◥山東造紙總廠裡改建的酒吧。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在濟南,有不少老廠房像山東造紙總廠一樣被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例如濟南市皮鞋廠改造而成的西街工坊文化產業園、「民國」時期的英美菸草行改造的老商埠九號創意產業園、濟南變壓器集團廠房改造的紅場·1952文化產業園、原重汽離合器廠廠房改造而成的JN150文化創意產業園、濟南啤酒廠廠房改造的D17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等。
  • 北京:涅槃重生 老工業基地裡走出「798」
    不久前,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探討新時代老舊廠房保護利用和城市文化發展的新途徑、新方式。在這方面,被稱為「新中國電子工業搖籃」的酒仙橋工業基地無疑是成功典範。在計劃經濟時代閃耀著奪目光芒的老基地,經受住了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創新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發展之路,不僅再創輝煌,還在廢棄老廠房裡打造出「798」這塊文創產業的金字招牌。「7」字頭代號下的電子工業搖籃北京日報1957年6月30日1版《我國有線電和無線電工業又一新成就》報導,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有線電和無線電工業的基礎極其薄弱。
  • 【圖說河東】老廠房煥發新活力
    天津是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河東區又是老工業城區,近年來,河東區的老廠房一個個被盤活改造,煥發出新的活力。以老廠房為原型的仿古建築,各式各樣的創意設計,讓這些老廠房在舊時光與新時尚中被賦予了新的功能和定位。
  • 當創意遇上民國風:無錫這個百年老廠房創意集市開市了!
    在手工編織攤位,記者看到手作藝人將作品和名畫結合起來,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莫奈的《吶喊》等世界名畫都以卡通人偶的形式呈現,頗具創意。在手工皮具攤位,匠人大衛告訴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手工皮具的魅力,從私人訂製到品牌合作,工作室出貨量越來越穩定,這次集市也帶來了一些匠人的新作品與大家共同交流。
  • 賦活空間㉗ | 始於1918,北京這個老廠涅槃重生
    賦活空間㉗ | 始於1918,北京這個老廠涅槃重生 2020-09-03 20: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紅磚老廠房變身頂級音樂園
    原標題:紅磚老廠房變身 頂級音樂園國際音響博覽中心和演藝廳是園區重要組成部分。本報記者 程功 攝破舊老廠房改造中融入藝術元素。本報記者程功攝東南五環外,一片破舊的老廠房群近幾年加緊改造。老廠房究竟是如何與美妙的音樂結了緣?兩次騰籠換鳥老廠房群定位建設音樂產業園區沿京哈高速驅車出城,過了東五環五方橋,再向東南行駛6公裡,就抵達了北京音樂產業園。產業園地處首都核心區與城市副中心的廊道上,距副中心14公裡,緊挨著通州臺湖演藝小鎮,可輻射環球影城等重要區域。
  • 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於悅 實習生 董一揚 蘭曉儀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 華星創業(300025.SZ):上海繁銀與瑞安創享籤署《一致行動協議》
    華星創業(300025.SZ):上海繁銀與瑞安創享籤署《一致行動協議》
  • 北京石景山區推動「京西八大廠」復興 老工業廠房升級城市新「網紅」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老工業廠房升級城市新「網紅」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總廠、北京首鋼特殊鋼有限公司……這些曾在北京工業發展史上留下輝煌印記的老廠區,在經歷短暫的沉寂後,即將迎來新發展。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區獲悉,「十四五」時期,該區將以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為關鍵,借鑑首鋼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經驗,探索區內傳統工業廠區開發利用和產業轉型,推動「京西八大廠」工業廠房整體復興。
  • 「工」「牛」攜力丨工業公司承建公牛集團在建最大廠房封頂!
    「工」「牛」攜力丨工業公司承建公牛集團在建最大廠房封頂! 6月16日由二公司工業公司承建的公牛集團西區三號廠房項目
  • 涅槃重生!停擺近十年的企業重煥生機
    涅槃重生!原甲公司內部廠房加強管理市中院以科學、嚴謹的考評標準,採用比選方式選聘了甲公司破產管理人,管理人在樂至法院的指導和監督下,積極履行職責,穩步推動工作。
  • 城市有機更新丨未來科技創享城,武侯再添新名片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需要在新的板塊上興建高樓大廈,也需要注重老城的「復興」,「城市有機更新」是城市新舊交替中最和諧的方式,是城市保持活力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的動力。 今天跟小編一起走進雙鳳金鳳更新單元。
  • 魔都街頭新新網紅牆,分分鐘拍出ins大片
    這些店鋪的塗鴉風格各不相同,再融入木椅、輪胎、油桶等各種潮酷元素,一幅靚麗塗鴉世界就這樣呈現在眼前,每一個角落都是不可多得的時尚街拍背景。小紅書@布吉島島主Jolan廣場的上層空間有一圈色彩豔麗的不規則塗鴉圍牆,上面布滿各種幾何圖案,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旗幟,配上一座簡易歐式涼亭,簡直就像穿越到了西班牙的高迪奎爾公園。
  • 每經24點丨福州一廠房發生火災;專家: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專家: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難持續據證券時報網,針對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際糧價的上漲所引發的民眾對於中國糧食供給的擔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劉冬竹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中國糧食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難持續。
  • 「英雄鋼筆」廠的老廠房,現在是這樣的……
    「英雄鋼筆」廠的老廠房,現在是這樣的…… 2020-06-19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業遺產尋訪︱章丘16座老廠房連片保留,佔地150畝!
    截止目前,全部職工已經協商解除了勞動合同,債權債務已經基本處置完畢,機器設備也基本拆除完畢,只特意保留下一些標誌性的老設備,老工業廠房得到妥善保留和看管。現存的濟鋼耐材公司機修廠老工業廠房,共有16座建築,都是始建於1976年,大都在1978年底建成,距今已經有40多年歷史了。這處廠房建設的初衷是作為山東省輔料礦山的機修廠。
  • 「新光」老廠房迎來重生新光,結束荒廢近十年局面
    廠房部分位置已經開始裝修,顯露雛形20日中午,記者來到高新區臥龍東街與東方路交叉口東南角看到,幾排斑駁的老廠房被圍牆圈起來,裡面傳來電焊切割聲,這裡就是新光機械廠原址。在兩個大型廠房中間的一塊空地上,一棟鋼結構建築在建設當中,主體框架已經搭建起來,面積同樣不小。與老廠房改造不同,這棟建築是新建設的。新光機械廠曾是高新區數得上的大型機械廠,因機械鑄造而知名。這個位置曾經非常熱鬧,上百名工人在這裡工作,不時傳來機械轟鳴聲。但以前的熱鬧更多的是留存在了周圍一些老住戶的回憶裡。
  • 老工業廠房「逆襲」成網紅 來紅花坡文體品質生活園打卡吧
    事實上,在佔地3萬平方米的品質生活園裡走上一圈,從建築外觀和工業痕跡中你仍能窺見其底色:這裡曾是長沙閥門廠的老廠區,工廠外遷後,老舊斑駁的廠房在雨花區「一圈兩場三道」建設中,上演了一場令人動容的「變形記」。
  • 「原創」即將拆除老廠房探險,大隊部房間看到恐怖一幕,趕緊撤退
    最近彭家巷一帶因拆遷,拆除了部分老廠房、居民樓。其中華中印刷廠就是其中規模最大的區域。近日,筆者抓住拆除的最後檔期,決定一探究竟。從住處出發,騎車約5分鐘,在附近村民指導下,很快抵達老印刷廠外面。網上對印刷廠的介紹很少原華中印刷廠,目前只剩下一座空蕩蕩的廠房,綠色的牆裙漆,水泥梁,拆走的配電箱,殘留的玻璃窗,鏽跡斑斑的窗戶欄杆,爬上廠房肆意瘋長的爬山虎,環顧四周的垃圾堆,在向來訪者訴說著昔日的輝煌、目前的頹廢、即將開始的拆遷風暴。
  • 成都東郊記憶 老廠房長出新經濟(工業旅遊)
    資料圖片老車間,水塔,煙囪……眾多工業遺址的元素,構成了別有韻味的遊覽勝地——成都東郊記憶。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裡成為我國西部工業企業的集聚區。時代變遷,隨著工業企業外遷,工業基地的老廠房一度被廢棄遺落在城市一隅。伴隨著文旅產業的興盛,這些工業遺蹟浴火重生,變身為文旅融合的新地標,改建成現代文創產業新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