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125公裡的蘇州河,連接著上海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隱藏在建築裡的老上海風情、流轉於人來人往間的新上海故事,蘇州河畔的精彩更迭從未間斷。而如今在蘇州河寶成橋南岸,一座融合辦公、教育、商業、生活的創意共享空間——「創享塔」文化園正在崛起。
創享塔文化園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葉家宅路100號。這個被稱為「葉100」的廠房建築,其實是個有故事的地方。1918年,民族資本家劉伯森集資450萬兩紋銀,在葉家宅路100號創辦了寶成紗廠。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紗廠,是中國最早的具有現代風格的建築之一。而當時寶成紗廠出品的《如意牌》紡織品也曾名噪一時。
到了民國,這座紗廠在日本人的注資下幾經易名,從喜和一廠、日華五廠改名為廣瀨軍服廠。直到1946年進入國民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編制,變身為上海被服總廠滬西被服廠,地位舉足輕重。改革開放後,為了響應產業升級的號召,工廠紛紛外遷,這座大樓歸於央企新興際華集團下屬的上海際華物流有限公司所有,開始被用作傳統辦公、倉庫、建材市場等使用。「葉100」依舊與蜿蜒的蘇州河相偎相依,卻難以再現往日的榮光。
直到2016年,為在城市更新這個大背景下,為了激活老廠房的活力,再現當年的繁華,多方成立了上海際華創意產業有限公司,開始打造「創享塔」這個園區項目。項目特邀由義大利設計師 Per Erik Bjornsen 操刀設計。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下,設計師們發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品質生活與創意體驗是人們在消費理念升級中的本質訴求。於是決定在空間改造中,一邊葆有對傳統的敬畏,一邊結合這個時代的需求,並以現代審美訴求為標準進行視覺營造,從而給「葉100」注入生動的靈魂,給予它創享塔「the x tower」的身份。
「創享塔」項目在葉家宅路100號原址上進行了整體改造,沿用了原來的德國建築理念,讓這個老廠涅槃重生。改造升級後的園區集辦公、教育、商業和酒店為一體,以網際網路思維和創新理念形成了一個共享無界的青年時尚社區,並且兼具多維複合業態、互聯智能體驗和創意文脈傳承等特點,為人們帶來創意品質辦公、生活和休閒的新潮體驗,提供了新潮有趣的無界生活方式及多維價值體驗,正如創享塔的項目負責人惠思所說:「創享塔真正實現了建築環境與建築、建築與人 、人與人 之間的一種交流與互動。它用百年前的建築去承載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再展現給一百年後的人們,去了解今天的我們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狀態。」
在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澱的潤澤下,在網際網路思維與匠心精神的灌注下,「創享塔」不僅僅是在續寫老廠房過往的輝煌篇章,也不只是一個冰冷的物理空間,而是一個涵蓋工作、生活、審美、文化等多方面的複合空間。在簡約的氣質和凝練的風格下,工作不再是一種生活手段,而是一種熨貼得體的生活體驗,飽含著誠意與溫暖。
百年廠房底蘊厚
涅槃重生永不朽
蘇州河畔故事多
創享塔裡新生活
文字:丁璡燕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攝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