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聽播客,小範甘迪談到湖人該如何使用霍華德,他說:「霍華德依然有能力打出高水平比賽,但一切有一個前提——他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愚蠢行為(foolishness)。」
不知為什麼,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我腦海裡想到的卻是歐文。
請注意,我絕不是說歐文這個人很「愚蠢」。小半年前,當歐文帶頭抵制NBA複賽,我還做過這樣一期視頻:《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有的時候,歐文的某些行為,確實讓人看不太懂。人和行為,要區分開。
這兩天,歐文幾乎憑一己之力搶走了總決賽的風頭。在隊友杜蘭特最新開張的播客節目上,他高談闊論、怪話連篇,先是說阿杜是自己生涯第一個能投關鍵球的隊友,完全無視前隊友詹姆斯的存在,隨後又說籃網不需要什麼主教練,他和阿杜都能當主教練,把新任主帥納什晾在了一邊。
歐文的這一番話,連他的老隊友們都聽不下去:
帕金斯說:「我有很多問號……」
特裡斯坦-湯普森說:「把球給勒布朗,我敢篤定他能投進!……希望這只是某種討好KD的策略,但我不同意凱裡的說法。」
理察-傑弗森說:「你完全可以在不攻擊他人的前提下去稱讚別人,而且在勒布朗衝擊下一個總冠軍的時刻發表這樣的言論,會讓你好奇是不是還有更多話沒說出來。」
這遠不是歐文第一次「語出驚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當你知道說出這些話的人是他,你甚至都不太會感到意外。這麼多年來,歐文的「不走尋常路」是一以貫之的。
20歲,第一次跟偶像科比同場訓練,他就可以當眾向科比下戰書:「我能一對一打爆你!」
效力騎士期間,助教菲爾-漢迪問他要電話號碼,他給了漢迪一個一兩周才看一次的備用機號碼。漢迪說:「給他發一條簡訊,他可能十天後才會回覆你。」
2017年全明星期間,他對滿場媒體說:「我才不相信什麼『地球是圓的』這種鬼話,依我看,地球就是平的。」
2019年全明星期間,媒體拍到他和杜蘭特在球員通道裡相談甚歡,猜測兩人當時在密謀聯手,他對這一說法嗤之以鼻:「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跟你們這群xx說話的原因!」但一年之後,杜蘭特在播客中承認,兩人的合作計劃確實起源於那次談話。
今年夏天,他又公開抵制NBA複賽,組織了一次80多名球員參與的電話會議,據傳還號召另行組建一個聯盟來對抗NBA。
NBA把舉辦複賽的迪士尼園區稱作「氣泡(bubble)」,依我看,歐文倒更像是始終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氣泡」裡。在這個「氣泡」裡,他是獨一無二的「德魯大叔」,是與喬丹、科比精神相通的冷血殺手,是睥睨天下、俯視眾生的社會精英。在這個「氣泡」裡,除了他自己和一些親近的人,他拒絕任何其他人進入,因此也無須在說話做事時顧忌太多其他人的感受。
正如他回答助教漢迪「為何給我備用機號碼」疑問時,他說:「我們還不夠熟的時候,我當然不會讓你輕易就能聯繫到我。」
也正因「千山我獨行」,活在自己小天地裡的歐文,與真實的世界漸行漸遠。他所看到的世界,也許跟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一樣。從不同的世界觀,推導出不同的結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ESPN名記布萊恩-文霍斯特以長期跟蹤報導詹姆斯聞名,他說過一句特別狠的話:「歐文覺得他自己是科比,但在別人眼裡,他最多也就是個馬布裡。」
理解了「活在氣泡裡」的這個設定,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直渴望當老大的歐文,有總冠軍身份和總決賽致勝一投的威望加持,面對凱爾特人的滿營青年軍,卻依然無法展示出應有的領導力。
綠衫軍陣中是怎樣的一群青年?斯瑪特,天生要強。塔圖姆,科比接班人。這兩人姑且不展開談,單說說杰倫-布朗。
布朗何許人也?——家族第四代大學生,母親雙學位,大學讀的是頂級名校UC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主講人,22歲就成為最年輕的NBA球員工會副監事……
這樣一個在NBA圈子裡有「學者」綽號的球員,面對一個宣揚「地平說」的「領袖」,結果可想而知。
歐文絕對不是個壞人。否則,他不會一直堅持為所在社區做貢獻,僅疫情期間就向紐約市捐出32萬美元和25萬免費午餐,也不會為不參與WNBA複賽的球員們設立一個高達150萬美元的救助基金,更不會一直在社交平臺為他所理解的公平正義持續發聲。
他只是在「氣泡」裡生活得太久,不再能從其他人的視角去觀望世界。他也不太明白,為什麼他只是「直抒胸臆」、「有話直說」,卻總會莫名其妙得罪一些本無意得罪的人。
在《
》這期節目裡,我引用過這樣一句詩: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歐文今年才28歲,未來還有大把大好時光,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心智,他完全有能力、有機會成為一個比現在更完整的人。但我覺得,此時此刻的他,迫切需要有一個「父親」一樣的角色來指引他,規勸他,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還可以更好。
正如當他就讀杜克大學期間,他曾一度想要代表澳大利亞男籃打國際比賽,被K教練及時勸阻:「你以為你在幹什麼?」——如果當年他選擇了澳大利亞男籃,也就不會有後來2014年籃球世界盃的MVP了。
最適合扮演這個「父親」角色的,其實正是他的前隊友詹姆斯。歐文的這番言論公之於眾後,詹姆斯至今沒有公開回應,他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奪冠大業。但早前有人請他比較濃眉和韋德誰更好,他也沒有忘記帶上歐文,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AD、德維恩、凱裡,他們三個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都能做到一些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讚美別人,完全不需要攻擊其他人。
只可惜歐文註定不再擁有「近距離向詹姆斯學習」的機會了。他是一個在飛機上都要全程研究喬丹、科比比賽錄像的人,他眼裡的成功方式只有喬丹、科比這一種,完全容不下另一種可能。無視身邊的偉大,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沒辦法,誰讓他一直都困在「氣泡」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如今,他的身邊是跟他氣味相投的杜蘭特。早前我寫過一篇《
》,阿杜也是那種喜歡選「少有人走的路」的人,本質上跟歐文是同一類。但負負在一起,結果未必能得正。
我對阿杜和歐文沒有任何惡意,相反,我可能比其他人更喜歡這類有性格的球員,我盼著他們能更好,希望他們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但對他們來說,成功的路徑可能只有一條:
走出氣泡,海闊天空。
(關注「阿魚說球」,看超硬核的籃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