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播技術和新舞蹈技術在《舞蹈風暴》實現了雙向合流

2020-12-12 光明網

  在最近一期節目中,譚元元主動把舞臺讓給青年舞者,退出了比賽,圖為譚元元的舞蹈《歸來》

  林聖

  《舞蹈風暴》第二季開播至今,可謂在各大平臺刷足了存在感。節目獲得了CSM城域、歡網、酷雲同時段頻道第一;對年輕觀眾尤其有號召力,在70後到00後之中,同時段收視第一。如此高的收視,在舞蹈類電視節目中實屬例外。不依託導演組的「劇本」博眼球,不借用評委的「舌戰」來製造話題,《舞蹈風暴》通過新的電視舞蹈製作理念,將一眾極為出色的專業舞者推至節目的環形舞臺,讓一位又一位舞蹈家走進了大眾視野。

  短篇卻不碎片,像雋永的舞蹈寓言

  看過《舞蹈風暴》的觀眾都會發現,舞蹈清一色是短篇,時間被精確地控制在三分鐘以內,其時長恰好等同於經典芭蕾變奏。這個時段是演員體能最充沛的時刻,濃縮了「華彩動作」,展現出舞者充滿銳氣的一面。

  雖說是短篇,《舞蹈風暴》中的作品卻又不是「碎片」式、殘缺不全的側影。就拿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陳鎮威的表演來說,他的舞蹈像一則簡短、雋永的寓言,表現了無腳鳥的一生,不斷地飛翔,不斷地振翅,這何嘗不是舞者為藝術付出的寫照呢?

  據不完全統計,藝術作品的時長與觀眾評價之間的關係一直在變。比如,對電影的評分,超過兩小時的電影,普通觀眾較少給予好評。而舞蹈或者舞劇,在時間軸上跨度長的做法,是一種慣例。舞劇的歷史自15世紀開始,那時舞蹈以歌劇的插舞形式呈現,歌劇時代的舞蹈往往一演就是數小時,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啟蒙運動後,在諾維爾等舞蹈家的倡導下獨立出歌劇的舞劇,仍然保持著原先的時間長度,那時人們對藝術作品的評價標準還常以鴻篇巨著為美。如今,隨著生活方式改變,觀演方式也隨之而變。信息的「內爆」時代在上世紀已經到來,現代人更加適應短時間吸收密集的信息,這種思維習慣,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對戲劇、動作的審美之上。在藝術作品的接受中,人們開始追求一種短期獲得更多被動地「捲入」作品的次數。

  如果把舞蹈看作一個信息的集合,那麼其中的信息點,就是作品中的高亮動作,雕塑式的造型,還有情感的輸出表達。如果兩個信息點之間間距過長,就會讓觀眾覺得索然無味。國際上,眾多一流舞蹈團都開始在演出季中減少長篇幅的場次,取而代之的是中小型的舞蹈作品。

  回到節目當中,觀眾所看到的幾乎每一個舞蹈動作,均有編排目的,或是精美的造型,或是充滿表現力的舉手投足,或是舞伴間默契的相視一笑。極少出現類似傳統舞劇中,主角靜靜地站在原地,數秒乃至數分鐘無任何動作變化的橋段。

  以題材、舞種的內在融合打破表達界限

  前兩年,海外有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電視舞蹈節目,成為了不同舞種、不同題材的熔爐,眾多參與其中的舞者成為了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明星。《舞蹈風暴》吸收借鑑了其兼容並蓄的理念,邀請各舞種的優秀舞者同臺鬥舞,類型包括芭蕾舞、古典舞、現代舞、民族舞、街舞、國標舞、甚至稍有些駭人聽聞的「折骨舞」;題材涉及IP改編、東西方故事、古典的現代的人和事、異想天開穿梭時空的想像……迥然不同的作品,在環形舞臺上各有千秋。芭蕾巨星譚元元的舞蹈《歸來》當中,編舞者改寫了20世紀時米歇爾·福金為巴甫洛娃創作的作品。這支舞蹈裡,編舞者為譚元元量身定製了獨有的舞蹈語言,輕顫的身軀和細膩的足尖步伐,由世界級的舞蹈大師呈現,如同現代版的天鵝,輕盈優美,精緻優雅,徐徐展翅,翩躚歸來。

  創作者的多元舞蹈經歷,也帶給《舞蹈風暴》多樣的風貌。比如胡頌威,曾經在上海舞蹈學校學習中國舞,後又在新加坡留學,與眾多國際知名舞蹈編導合作。他為遼寧芭蕾舞團創作的作品《第八個故事》,其中使用的經典電影配樂本就是一個大IP,悠揚的音樂甫起,觀眾被帶入到情境之中。胡頌威自第一季開始就為舞者編舞,他為遼芭王佔峰、敖定雯創作的舞蹈,還邀請了國際芭蕾舞界的超級明星丹尼爾·西姆金助陣。他的編舞既有西式的幾何造型,又很符合國內觀眾的審美,蘊含內在情感的張力。時而灑脫,時而詼諧,不完全表露鋒芒,但又在造型上盡其所能編排出讓人驚嘆的舞姿。

  戲劇、音樂與舞蹈匯聚在同一個時間節點,合力推動作品的高潮

  如果說舞蹈是一種用動作形式來表達情感的語言,那麼技巧就是形式的凝鍊和升華。當前已經不再是舞者僅憑做出「拉拉提」的後翻動作,就會贏得滿堂彩的時代了。純粹的炫技或者拙劣的技術呈現,往往會讓觀眾覺得「l ow」。《舞蹈風暴》作為帶有競賽評分性質的節目,舞者在多數作品中的技巧處理都非常合理。如上海芭蕾舞團郭文槿表演的作品《魅》,打破常規,運用了中國舞「翻」的技巧,符合「野性」的主題,沒有違和感。

  出色的技巧華彩段落的特點,在於戲劇、音樂與舞蹈本身「三元素」同時引爆。戲劇的情節點、音樂的重音重拍、舞蹈的精彩技巧,集中在同一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上,戲劇、音樂與舞蹈合力推動作品的高潮。

  「風暴時刻」的加入,使得戲劇、音樂、舞蹈之外,又增加了新技術媒介,從而成為了「四元素合一」。馬歇爾·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的延伸」,電視舞臺的媒介,既是創作者構思的延伸,也是觀賞者感官的延伸。據悉,每次在錄製之時,舞者都會提前與拍攝組溝通最希望透過鏡頭慢放、停滯的標誌動作,這實際上也是再次構思和呈現的過程。從創作、表演,再到攝製溝通,在螢屏上展現作品,形成了《舞蹈風暴》名副其實的「三度創作」。

  電視舞臺的媒介也是觀眾在劇場中無法觀賞的視野的補充。在劇場中所有的技術和表演都是稍縱即逝的,但通過百餘臺超高清攝像機進行動態捕捉,能讓華彩段落慢進慢退,瞬息凝滯。360度的拍攝機位,打破了傳統劇場「以靜觀動」的固定模式,形成了一種「動態觀摩」的新媒介藝術觀賞模式。媒介改變,內容也隨之改變。觀眾的位置是「全角度」的「上帝視角」,與以往不同的接受內容是,在《舞蹈風暴》之中,觀眾能夠清晰地看到舞者的肌肉線條、表情的張弛,甚至流淌在全身的汗珠,淋漓盡致地將舞蹈的美,展現到一絲一毫的細膩度。

  電視舞蹈的制播技術不斷演進,與之同步的是舞蹈領域本身在迅速地進步。篇幅的選擇裁量,題材的拓伸、表演-觀賞模式的突破……舞蹈家們正在為挖掘新的藝術可能性作出努力。當新的制播技術和新的舞蹈技術雙向合流,「風暴」後,未來電視舞蹈還將再掀起讓人嘆為觀止的新浪潮。

  (作者為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 責編:張曉榮 ]

相關焦點

  • 以《舞蹈風暴》第二季為案例探究舞蹈藝術新發展
    12月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口碑熱度超越前作,《舞蹈風暴2》如何實現舞蹈文化的二次出圈?
    12月5日,一場名為「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在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行,活動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湖南衛視製片人《舞蹈風暴》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嘉賓,共同探討了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舞蹈風暴2》:極致的舞蹈節目與舞蹈的極致之美
    02拓寬藝術邊界,用電視語言實現舞蹈大眾化傳播《舞蹈風暴》助推高雅藝術出圈的第二步,是藉助電視這一通俗文化的載體,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大眾的審美潛能。在傳統思維裡,劇場觀賞被認為是欣賞舞蹈藝術的最佳方式。
  • 他們堪稱舞蹈圈天花板,這樣的選手也要來《舞蹈風暴》第二季!
    《舞蹈風暴》第二季現已官宣定檔,10月10日起,每周六22:00正式播出!伴隨上季的輝煌成績,新一季的風暴時刻將更加受人矚目。而各類舞者的接連官宣,也讓整季的賽事堪稱神仙打架,網友更是驚呼「超級期待」「終於等到了!」
  • 《舞蹈風暴》第二季將播 教科書級舞者驚豔舞臺
  • 解密:自由視角下的舞蹈風暴到底怎麼玩的?
    芒果臺《舞蹈風暴》第二季播出以來,又一次刷新了觀眾對舞蹈和舞臺的認知。豆瓣評分高達9.5分,口碑吹爆。 華為 沒錯,在《舞蹈風暴》第二季,湖南廣播電視臺與華為共同研發,打造了第二代4K「時空凝結系統」,專為「風暴時刻」服務。 湖南廣播電視臺技術調度中心虛擬製作部,正是「風暴時刻」背後的技術操刀者。
  • 湖南衛視《舞蹈風暴》第二季開播 華為自由視角升級「風暴時刻」
    2020年10月10日起,《舞蹈風暴》第二季攜勢開播,湖南衛視再度聯手合作夥伴華為,引入自由視角/VR超高清技術能力,全面提升觀賞體驗,再掀舞蹈新風暴。《舞蹈風暴》第一季12期節目收視全滿貫,豆瓣拿下9.1高評分,業界一致認為其成功源於沒有像傳統綜藝那樣製造衝突與矛盾,而僅僅是帶領大家去了解不一樣的舞蹈世界,去欣賞美的事物。
  • 《舞蹈風暴2》製片人:要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現場圖  在傳統的思維裡,大眾常將劇場舞臺認定為欣賞舞蹈藝術欣賞的最佳方式,這也決定了從過去到現在,大部分舞蹈創作或表演,都以劇場的視角為出發點。隨著電視傳媒影響力的擴大,電視節目這種全方位、立體的傳播形式,結合驚豔的科技技術,為舞蹈藝術的展示和推廣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 湖南衛視攜手華為升級《舞蹈風暴2》「打開方式」
    11月9日上午,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在五礦演播大廳舉行《舞蹈風暴2 &時空凝結》合作籤約暨自由視角和VR視頻發布儀式,宣布基於湖南廣播電視臺技術調度中心與華為共同研發的,支撐「立體風暴時刻」完美演繹的4K時空凝結系統,共同發布《舞蹈風暴》自由視角與《舞蹈風暴》VR視頻兩款新產品,進一步用科技賦能藝術,提供沉浸、自由的極致視聽體驗!
  • 風暴再襲 從心而舞《舞蹈風暴Ⅱ》收視表現佳
    導語青年舞者競技秀《舞蹈風暴Ⅱ》於2020年10月10日登陸湖南衛視。本季節目從國內外藝術院校、院團、舞蹈工作室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舞者登上舞臺,通過比拼與對決,挖掘中國舞蹈的新力量。《舞蹈風暴Ⅱ》採用全舞種比拼方式,參賽選手包括國際芭蕾大師、民間舞靈氣花旦、民族舞傳承青年等舞蹈人才,讓多元舞蹈文化匯聚、碰撞,通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舞臺作品邀請觀眾進入舞蹈的審美世界。節目中,舞者的自我解讀和風暴見證官的專業點評,共同構成舞蹈作品的註解,讓觀眾不僅能夠了解舞蹈種類、技法等知識,還能更好地感悟舞者們深層次的藝術表達。
  • 頂級選手雙雙加盟,《舞蹈風暴》第二季到底什麼來頭?
    華聲在線10月5日訊《舞蹈風暴》第二季現已官宣定檔,10月10日起,每周六晚22:00正式播出!伴隨上季的輝煌成績,新一季的風暴時刻將更加受人矚目。而各類舞者的接連官宣,也讓整季的賽事堪稱神仙打架,網友更是驚呼「超級期待」「終於等到了!」
  • 把舞蹈做到極致的節目有兩個:《舞蹈風暴》第一季和第二季
    甄選階段加入挑戰環節,新一季選手可以選擇挑戰上一季三強選手。在甄選階段引入挑戰賽制,無疑增強了節目的競技性,讓賽制更加緊張,同時也形成了兩季節目的聯動。風暴時刻的展現也進行了升級,從靜態展現改為立體展現,觀眾能夠更清晰的感受到舞者定格瞬間所體現出來的技法。
  • 國家大劇院舉辦藝術對談,《舞蹈風暴》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電視綜藝《舞蹈風暴》對舞蹈藝術的傳播和普及,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12月5日上午,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以此為主題探討舞蹈藝術的新發展。
  • 《舞蹈風暴》第二季:國內綜藝「天花板」,高科技定格風暴時刻
    《舞蹈風暴》這檔國內原創舞蹈真人秀不得不說是國內綜藝的天花板,第一季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斬獲了多項電視綜藝大獎。近日,《舞蹈風暴》第二季開播,迎來了更加強大的陣容,賽制全面升級,更有高科技手段的加持。開播首日,就獲得了9.2的豆瓣評分。
  • 《舞蹈風暴》研討會在京舉行 挖掘舞蹈藝術生命力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剛認為,《舞蹈風暴》植根藝術沃土,將舞蹈這個藝術形式和現代文藝形態、民族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碰撞出新的火花。多維創新,勇開藝術傳播新生面面對《舞蹈風暴》一系列的「創新之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肯定地表示,《舞蹈風暴》既有對舞蹈常識的普及、對優質資源的摸底和積累,也有對國風國潮的引領,讓綜藝實現了電影化升級。
  • 教科書級舞者作為選手來參賽 《舞蹈風暴》第二季真的讓人意想不到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舞蹈風暴》第二季現已官宣定檔,10月10日起,每周六22:00正式播出!伴隨上季的輝煌成績,新一季的風暴時刻將更加受人矚目。而各類舞者的接連官宣,也讓整季的賽事堪稱神仙打架,網友更是驚呼「超級期待」「終於等到了!」
  • 教科書級舞者作為選手來參賽《舞蹈風暴》第二季真的讓人意想不到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舞蹈風暴》第二季現已官宣定檔,10月10日起,每周六22:00正式播出!伴隨上季的輝煌成績,新一季的風暴時刻將更加受人矚目。而各類舞者的接連官宣,也讓整季的賽事堪稱神仙打架,網友更是驚呼「超級期待」「終於等到了!」
  • 舞蹈與科技玩出新高度?《舞蹈風暴》第二季的黑科技大片太震撼了!
    近日《舞蹈風暴》第二季又與百度開展了一次舞蹈與科技的跨界合作,共同探尋舞蹈藝術與數位技術的更多碰撞可能。在舞動的過程中,身後與腳下的光影和色彩也發生著變化。舞者的一個抬手,一個轉身,光影都迸發出不同的色彩,甚至連舞者們手尖的細微動作,都被感知的一清二楚。人們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會被舞者身後的神奇畫作所吸引,可以說,一支支舞蹈組成了這樣一幅幅匠心獨具的光影「水墨畫」。這是一場關於運動的三維對話,時刻都在揮灑著藝術與技術相融的獨特魅力。
  • 譚元元天鵝歸來《舞蹈風暴》,逆戰舞者張翰滿桿晉級
    這種日子怎麼少得了我們的巨型能量棒《舞蹈風暴》呢!選手大廳的舞者們擠在臺下一個個等候和譚元元擁抱感覺好像誤入粉絲見面會現場逆戰舞者重歸舞臺,張翰完美晉級 本期節目中參加過《舞蹈風暴》第一季的兩名舞者張翰和常宏基作為「逆戰舞者」再次回歸風暴舞臺不過與之前的賽制不同逆戰舞者需要鑑證官滿桿通過才能晉級果然鴨梨山大呀!
  • 《舞蹈風暴》第二季李豔超現高能風暴時刻,黎星舞蹈引人淚崩
    在本周的節目中,黎星超好哭演繹自閉症人群、陳鎮威請出特別來賓前來助陣,李豔超一襲紅裙仿佛置身欲望名利場,Hellodance化身江洋大盜上演全員「惡」人……新的一期,眾舞者各顯神通,精彩不容錯過。朱瑾慧紅衣出場變身「機器人」李豔超再獲風暴鑑證官超高評價在本期的三強爭奪賽裡,舞者們需率先投票選出初始三強舞者,隨後初始三強會輪番接受剩餘舞者的1v1挑戰,挑戰成功繼續守擂,挑戰失敗則面臨置換,這無疑又是一次對舞者實力和勇氣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