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九種心理學效應,辦學路上溝通更輕鬆

2020-12-22 助力校長

在機構的日常運營中,處理好管理層、員工、用戶和客戶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不同的人,溝通能力差別很大,有的校長和招生老師親和力強,善於和人打交道,又有一定的談話技巧,很容易就能找到客戶的需求。有的老師課堂氛圍特別好,同樣的課程,大家都搶著進他的班。

今天,我們將介紹與溝通關係密切相關的9種心理效應,希望可以使大家有所收穫。

01

自己人效應

常言道:「是自己人,什麼都好說;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規矩來。」

02

角色置換效應

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交往雙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換從而產生的心理效應現象,稱為角色置換效應。它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即「同理心」。用中國人的話,就是「將心比心」。

03

調味品效應

人際交往心理學中把看似廢話的「調味品」起到的增加人們心理交融作用的現象,稱為「調味品效應」。

校長善用調味品效應,可以讓談話在融洽、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員工的心理動向。老師在和家長、學生的談話中也不必直奔主題,先說幾句「廢話」,談談新鮮事或者身邊的趣事,讓彼此心情得到放鬆,後續談話更容易進行。

04

第三人效應

心理學上把通過第三人佯作無意間轉述他人的某種意見,或創造某種條件讓對方間接地聽到你對他的評價與關注,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或勸說效果的現象,稱為「第三人效應」。比如對家長說:「某老師也說你家孩子最近進步很大。」

05

可口可樂效應

06

格林斯潘效應

一方說話時,聽者不斷地與之互動,還時不時地發出「嗯、嗯」或者「哦」之類的聲音。會讓說話的人感覺自己的話對方都聽進去了,而且很感興趣。說話者受到這樣的暗示或激勵,也會以更好的發言來回報如此忠實的聽眾。

這就是格林斯潘效應。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是:管理者和教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聽眾」。在教學、會談、調查、師生對話中,不要吝惜給予回應。

07

可是效應

當我們試圖讓對方改變觀點或接受自己的觀點時,可以先對對方觀點表示肯定(回答「是……」)之後再說「可是……」,這樣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你的觀點。因為一開始就表示反對,對方對產生逆反心理,本能拒絕你的觀點,導致說服無效。

08

三明治效應

三明治效應,就是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或肯定)內容中進行。運用三明治法則可以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

這個技巧運用在師生談話時非常有效,但是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和反應,及時調整,始終掌控著談話的主動權。

09

進門檻效應

1975年,心理學家D·H·查爾迪尼做了一個實驗:他代替慈善機構進行募捐,對一些人提出募捐時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而對另一些人則沒有說這句話。結果前者的募捐比後者多兩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向人們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太不通人性,為了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就是進門檻效應。

在教學中,「進門檻效應」啟示我們,了解學生基本情況、設置合理教學目標、引領學生持續進步時非常重要的。看得見進步,家長和學生就會信心倍增。

聲明: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

標籤:生源多多

相關焦點

  • 實用的育兒心理學效應 ——「白熊效應」|白熊|社會心理學|育兒|...
    你是否發現,你家的小幼崽成長到某個階段後,會一改之前的「歲月靜好」,變得越來越難對付?
  • 每天幾個心理學小效應
    早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成長認知的心理學效應 1.習得性無助(屢次碰壁後放棄) 2.皮格馬利翁效應(所願即所得) 亦稱期望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很多當下所得其實是過去的「未來期待」產生的結果。
  • 心理學:想讓男生離不開你,運用好「棄貓效應」,事半功倍
    感情其實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心理博弈,有些人懂得珍惜你的好,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做到如此,更多的人會習慣你對他的好,反而習以為常,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甚至變得越來越自私、傷人。經營感情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用一些心理學,能夠讓兩個人的感情更甜蜜和諧。
  • 「赫洛克效應」告訴我們,了解誇獎心理學,用誇獎培養出好孩子
    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去誇讚別人,其實誇讚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心理學中叫做「赫洛克效應」。俗話說「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就是說那些不懂得誇讚反倒令人厭惡的做法,那麼什麼是「赫洛克效應」它和誇獎之間又存在哪些聯繫,對孩子的成長有些哪些幫助呢?
  • 用心理學解讀《小孩》中凱文受「踢貓效應」產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通過「踢貓效應」的兩個故事,理解這種心理學效應起作用的深層次原因以擺脫方法「踢貓效應」會使人陷入「被壞情緒傳染、又把壞情緒傳染給他人」的惡性循環中,但可以擺脫「踢貓效應」的人,會更傾向於用豁達理性的態度,看待別人的不良情緒,會使自己的心情不被影響。
  •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2020-03-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見你》:用心理學剖析「禁果效應」下李子維的高效戀愛方案
    其實,李子維的這一系列做法,用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戀愛效應「禁果效應」就可以很好地進行解釋。而「戀愛體」李子維的優質戀愛方案具有極高的模仿性與實操性,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李子維式」禁果效應。那麼在看完《想見你》後,識破了「戀愛體」李子維的戀愛秘訣,收穫到「李子維式」禁果效應的優質戀愛方案。
  • 每日新書|《圖解世界精英思維》:聰明人都懂的心理學效應
    近70個心理學效應,圖解形式深度剖析;打破固定思維,用成長的角度看問題;用八個主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這本書適合誰讀?對各種心理學效應感興趣的初學者;想提高認知能力,開拓思維的人。 ��我為什麼推薦你讀這本書?關於思維方式的書有很多,這本書的特點是從心理學效應的角度,來幫助讀者開拓思維。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如何用心理學讓別人喜歡上你——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什麼是富蘭克林效應?這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效應」的由來。富蘭克林效應會過時嗎?答案是並不會,因為不管時代怎麼更迭,人心還是那個人心!競賽結束後,一名研究人員向其中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他是用自己的錢來組織的競賽,現在他沒錢了,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給他。一名秘書向另一組三分之一的參與者們表示:這是由心理學實驗室贊助的競賽,現在實驗室資金短缺,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
  • 真香定律,聚光燈效應……這本書剖析行動裡日常微妙的心理學秘密
    暢銷書作者書魚就用一本《真香定律》,揭開了日常而微妙的心理秘密的神秘面紗。全書涵蓋71個定律、效應和法則,一邊講我們熟悉的故事,一邊剖析我們費解的心理。比如馮小剛所拍的電影《芳華》中,把髒活累活都包攬到自己身上的劉峰,他會無私地把進修的名額讓給別人,會吃大家都不吃的煮爛了的餃子,但他卻不懂貝勃定律,不知道做99次好人之後,他的好已經被大家認為是理所應當。所以劉峰被大家稱讚的老好人,但真正遇到麻煩的時候,卻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為他說話。
  • 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 快樂心理學——善意的多米諾效應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即牽一髮而動全身,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是長期主義者,因為他們掌握了這三個心理學效應
    高手往往是長期主義者,往往是懂得這三個心理學效應,懂得長期背後所帶來的價值,才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手懂得長期主義者的價值,並不是每天混日子,更多是用精進的態度去對待每天,讓成長產生複利效應,我們就會成為一個頂級高手。
  • 社交心理學:視網膜效應,不是自戀!
    心理學是一門照亮人類自身的學問,掌握基本的社交心理學知識,可以讓我們在社交上得心應手。當你接觸社交心理學時,你會發現它很有趣,而且還很實用。我們每天都要社交,如果你學會了心理學知識,便可立馬運用到生活當中。
  • 他是傻瓜,就覺得所有人都是傻瓜,這是心理學典型的「投射效應」
    「三分鐘心理學」充電時間1、學會辨別與利用「自我投射」投射效應會使我們拿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別人,缺少了人際溝通中認知的客觀性,從而造成主觀臆斷並陷入偏見的深淵,這是我們需要克服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想到投射效應,要知道我們現在的認知,很可能是不準確的,不盲目地去評判一個人。這時候選擇以更客觀開放的心態去交往,慢慢的隨著雙方了解的增多,你會轉而認識一個更真實的對方。
  • 孩子優秀離不開家長的培養,巧用光環效應,孩子出類拔萃
    大多數的家長都是用光環效應的思維在看待自己的孩子,看不到孩子優點,只是看到了缺點,往往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厭惡學習。光環效應的弊端有哪些?1、什麼才是光環效應這是來自於美國的心理學及提出的名詞,當我們對一個物體進行評價時,往往會根據對方給自己的印象做出評價,如果對方給出的印象好,那麼你就會在潛意識中認為對方其他的方面也是好的。
  • 九種果子的幸福,學會輕鬆地走路。人這一生不容易,何不輕鬆上路
    >人生,學會輕鬆地走路。夏裡賓聽過之後,對格拉頓說:「我的旅館在103號街,跟我一同過去,好不好?」 「什麼,103號街?我怎麼可能一下子走這麼遠的路?從這裡到103號街要過60個街口,少說也要走上兩個多小時!」夏裡賓換了一種口氣說:「我們不到我的旅館了,咱們向前走,過6條街,到遊藝場玩玩怎麼樣?」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刺蝟法則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你過上「安全」的生活。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你和誰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和誰產生摩擦和矛盾?離鄉背井的你,腦子裡全是父母的愛護和關心,想著回家後,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孝順父母。生活中,很要好的朋友,在關係好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很容易吵架、冷戰,甚至彼此傷害、反目成仇,最後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愛情中,你喜歡一個人,所以你拼命對他好、拼命向他靠近,以為自己付出了一切就能得到對等的回報。實際上卻是你越拼命對他好,他反而越是忽視你。這些都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