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

2020-12-12 濱州網

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

姜雲東

濱州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孕育誕生出著名軍事家孫子及《孫子兵法》。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只有立足於豐富的社會實踐,為孫子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在政治外交領域,孫子的「伐謀」「伐交」思想,給政治領袖和外交家們以深刻的啟迪,導演出一幕幕縱橫捭闔的外交活劇;在商業競爭領域,孫子的戰略思想和治軍思想,倍受企業家和管理者的關注,最終演繹為商業之道、管理之道;在醫學領域,高明的醫家深悟兵、醫相通之理,發出「用藥如用兵」的感嘆;在社會生活領域,孫子的許多思想、名言和警句,更是可以作為人生「安身立命」的信條,受到人們的推崇。

《孫子兵法》之所以得到廣泛的應用,根本原因在於孫子思想的哲理性。兵法是生存哲學,不僅最講智慧,最重理性,對現實也最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兵法裡邊有哲學,哲學裡邊有兵法」已成為當今共識。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孫子兵法》對軍事活動規律的深刻揭示,恰恰反映了人類社會多種活動的規律。因此,《孫子兵法》既是中國古代戰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中國古人生存生活實踐的智慧結晶。自古至今,它始終在提醒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怎樣去對待戰爭與競爭?怎樣去解決矛盾與衝突?怎樣才能贏得未來的勝利?怎樣才能爭取最後的和平?總之,孫子的謀略與智慧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對待人類生活和生存問題所表現出的獨特的處事方法和行動準則,能夠提供一種更加合理的指向。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當今人們對孫子思想的應用及研究卻步入了許多誤區。按李零教授在其著《兵以詐立:我讀孫子》中的說法,「大家都是帶著問題學,急學先用,濫學濫用,恨不能讓孫子變成萬金油,有求必應,心想事成」。宮玉振先生在《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管理研究30年巡禮》一文中也談到,目前孫子研究隊伍參差不齊,不少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紛紛打起《孫子兵法》的主意,使得孫子研究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一項複雜的難題。從根本上講,我們需要實現孫子思想理論的現代化轉換,即不斷挖掘孫子思想理論在現代社會應用的對接點和立足點,切實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融合創新,這是當前孫子文化應用研究的最主要問題。

概括而言,當前社會上孫子智慧的普及應用成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孫子兵法》與政治智慧:孫武首先是個政治家,然後才是戰略家、軍事家、思想家。《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就講政治,而且是最大的政治,「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沒有比國之大事更大的政治。孫武和他的兵書中充滿政治智慧,他的政治觀統領戰爭觀,受到各國政治家的重視,既當作一部「兵學聖典」,又當作一部「治國方略大典」,時至今日對世界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

《孫子兵法》與商業競爭:《孫子兵法》應用於人類活動的很多領域,對商業活動的指導最為明顯。所謂「商場如戰場」「商戰如兵戰」正是對這一現象的典型概括。中國戰國時期早已有商人白圭運用《孫子兵法》於商業經營的實例,但將孫子思想最早應用於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卻是日本。在兵法經營的熱潮當中,人們並未真正了解兵戰與商戰的共通性,很多企業家也因此陷入了《孫子兵法》商業應用的諸多誤區,人們呼喚真正的「兵法經營學」的出現。

《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戰爭活動注重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講究要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採取最優化戰略,實現戰爭目標。其中,人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因而,古代兵家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論述是十分豐富的。在《孫子兵法》中,它集中體現為「治眾如治寡,鬥眾如鬥寡」的組織結構思想,全面而完整的將帥觀以及系統而深刻的治軍思想、民眾組織思想等。

《孫子兵法》與中醫用藥:孫子講「致勝」之理,中醫論「救人」之術,表面上看,用藥與用兵似乎風馬牛不相及,而本質上卻有相通之處。戰爭是敵我雙方的較量,疾病則是人體正邪抗爭的過程,故用兵治亂與用藥救人,其理一也,正可謂「兵之設也除暴,不得已而後興;藥之設也攻疾,亦不得已而後用,其道同也」。

《孫子兵法》與競技體育:體育競技是人類競爭性較強的活動之一,從一定意義上說,體育競賽領域與戰爭領域有更多的相似性。無論是從理論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實踐的角度,運用孫子智慧的力量在競技比賽中取得佳績都是值得稱道的。

《孫子兵法》與為人處世:人生如戰場,人的一生既要在社會和諧中求共存,又要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求發展。無論古代還是今天,競爭既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個人成長的主要動力,尤其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競爭更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從這一角度說,《孫子兵法》的競爭智慧同樣適用於指導社會人生。

《孫子兵法》與危機應對:從歷史的角度看,危機處理理論是從戰爭理論中脫胎而來的。戰爭實際上是社會危機的一種特殊形式,其過程的突變性、前景的不明朗性、威脅的嚴重性、後果的連鎖性以及決策的緊迫性都遠遠居於各種社會危機之首。因此,借鑑孫子的優秀兵學文化智慧,對我們做好應對和處理現代重大公共危機,開闢了廣闊無垠的謀略借鑑和指導價值,使這部古老的兵學聖典再度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孫子兵法》具有高度的理論概括性和抽象性,需要眾多有識之士,選擇恰當的途徑和科學的方法,將孫子思想有效傳播到群眾中去,這既是孫子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孫子文化開發應用的基礎。同時,孫子文化普及與孫子文化產業開發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孫子文化只有得到深入的普及和推廣,孫子文化產業才能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反過來,孫子文化產業只有得到大發展,孫子文化才能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真正走向民間,融入社會,其智慧價值和精神價值才能真正為廣大民眾所掌握。

(作者為濱州市孫子研究會秘書處綜合部主任)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
    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展現出了另一面:大數據、信息技術、證候學調查、隨機對照試驗、開放多中心臨床研究、分子對接研究、網絡病理學研究和已上市中藥篩選評價等科技手段大量應用,傳統經驗和現代科技相結合
  • 孫武的《孫子兵法》具備唯物主義和軍事辯證法思想,突出於三方面
    關鍵在於孫武的作戰思想,其書《孫子兵法》是典型代表。△《孫子兵法》以戰略性為指導思想作戰策略思想,以戰略性為基礎表達了《孫子兵法》用兵核心孫子的作戰策略思想,自然由戰略性指導思想上發展過來的,就是用來應用到如何帶好士兵,用於兵策略,其原則就包含了「六個策略」。
  •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李慶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外孫和孫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中國的傳統思想裡,正統依然如此
    有人向江陽沽酒客提了一個問題,外孫和孫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其實簡單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必刻意去比較。但是偏心和一些傳統思想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你又不能完全忽視。既然如此,我試著來做一番解答,不妥不喜勿噴。
  • 蔡志忠:用漫畫呈現《孫子兵法》的核心精神
    轉瞬已近三十年,時間仿佛是最好的答案,新版《蔡志忠漫畫·孫子兵法》的推出,反映出這些作品所擁有的持久生命力,這生命力來自於蔡志忠頗富智慧的演繹手法,更來自於這些歷史典籍本身。遠古與時今,跨越千年的文字對話帶有一種神秘色彩,亦存在引人探尋的種種未知。與此同時,時間也給了讀者和蔡志忠更多可能:每一次新書出版,都是讀者再度理解蔡志忠創作的時機。
  • 疫苗的生命力在於推廣普及
    弗雷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任何疫苗的生命力在於其推廣和普及,他期待通過與深圳研發團隊的跨國合作,能讓疫苗儘快惠及和造福更多發展中國家女性。 ●疫苗成功需要適合轉化醫學的土壤 作為疫苗發明者,弗雷澤認為,哪裡有適合發展轉化醫學的土壤,哪裡就最具吸引力,「在最短時間內研究創造並轉化為產品,這是吸引國際合作團隊最核心的因素。
  • 民法典承載「中國之治」制度結晶 生命力在於實施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於實施,理論研究需要著重從三個方面發力推動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踐。張紅向記者表示,下一步,應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不斷發力,助力民法典的正確有效貫徹實施。立法機關應堅持科學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構建和諧統一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
  • 京東數科激活數字科技生命力,多領域應用彰顯數字溫度
    從建成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到國內第一條數字商業街,再到智能農業作業系統……在京東數科上下已形成共識,即數字科技的生命力在於,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與產業共進,最終造福於人。數位化應用不僅僅要讓政府真正掌握城市脈搏,讓企業共享發展熱度,更要讓民眾感受數字發展的溫度。
  • 弘揚孫子文化 打造「智者智城」城市名片
    正所謂「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思想敏銳的人應該能夠認識到,這是濱州市文化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孫子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如何理解「智者智城」?首先要認識和把握孫子何以稱為「智者」,《孫子兵法》何以稱為「智慧之書」?換言之,中國那麼多的兵書,何以獨稱孫子為「兵聖」,稱《孫子兵法》為「兵學聖典」呢?
  • 對思想價值觀念的認知,不在於年齡的大小
    雙方的「吵架」也許沒什麼不對,但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價值觀」不同,我們對同一件事的理解和認知也不同,無論爭論多麼激烈,你還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他錯了。這是真正的代溝,真正的代溝不是因為年齡或知識水平,而是因為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就像大多數人對我脾氣和性格的理解一樣,我認為擁有同樣的思想價值觀是好的。
  • 陰陽家的陰陽五行思想,對於兵家有什麼影響?
    這大致反映了鄒衍陰陽學說的基本思想。這個基本思想就是:土、木、金、火、水既相剋,又相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陰陽五行思想不僅應用於政治,也應用於軍事。
  • 基於烏託邦思想構建的UTP應用生態 展望人類共產主義未來
    目前,烏託邦倡導的這種理想社會至今還未出現,空想社會主義者,是由於人們不認識或不承認等其它諸多因素,但核心點在於人類社會信任體系完善程度低,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信任缺位導致無法實現烏託邦思想的共產主義社會。
  • 我們對《孫子兵法》是否太過吹捧?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孫子本人在歷史中是否真實存在,還有待考證,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是春秋後期,若照歷史與相關的考證,孫子或其先祖應該是來自於齊國,後來被吳王封為將軍。但這也是我們最難理解之處,因為記載春秋史料翔實的《左傳》、《國語》都沒提到孫子,有關孫子的其人其事,除了野史中記載了他訓練嬪妃之外,攻打楚國的記錄一應空缺。
  • 貴族精神在於擔當:泰國王躲德國享受;英國女王講話,孫子上戰場
    女王孫子威廉王子不畏風險,以空中救護飛行員的身份上戰場抗疫。兩者鮮明的對比,讓我們知道:貴族,在於精神而不在於血統!僅僅有錢還不是貴族。貴族的精神在於責任和擔當。與泰國國王不同的是,英國女王和孫子威廉王子就讓我們看到了貴族精神的內核:擔當與責任。倫敦時間4月5日晚8時,94歲高齡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發表電視講話。女王在講話中說道:這一充滿挑戰的時期為許多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感謝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重要崗位的工作者和所有堅持待在家中的人們,希望英國民眾共同努力取得抗擊疫情的成功。
  • 城市進化新思考: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智慧城市?
    所以,城市本身就應該是有「生命力」的,「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讓城市如同人體一樣,不僅要有「大腦」,還要有「軀幹」、「神經」、「五官」和「手腳」,完成城市的智慧進化。如何打造這一有「生命力」的智慧城市?華為給出的全新答案是:城市智能體。
  • 華皓亞龍府:以人的角度,去感受建築的生命力
    在一個對美學有執著追求的人的眼裡,一棟建築是否具有美感,不在於他的設計師是否是國際出名,不在於他是否造型獨特,更不在於是否運用先進材料,而是在於對人性的探究。    縱觀國內外知名建築,自從她面世開始,就接受世人目光的審判,但最終結果無異兩種:①天人之作,流芳百世;②烏七八糟,毫無美感。
  • 跟《孫子兵法》學投資
    《孫子兵法》我很後悔沒有早點學習它,這本書裡的軍事思想過了2000多年依舊不過時,看來他是抓住了很多事物的本質。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有用,在生活,商業和投資方面都非常適用。我是做投資的,當然重點要講是《孫子兵法》和投資之間的關係。
  • 《孫子兵法》地利指的是什麼?趙奢大破閼與,哲別火速進攻
    孫子兵法當中的行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說行軍能夠迅速,而且快速移動的話,總能夠給敵軍帶來出其不意的感覺。而這一一來也能夠打破敵人的節奏,輕易取敵。當然行軍的前提是勘察地形,只有在了解了戰場的地形之後,才能決定如何行軍。
  • 不只是兵書,《孫子兵法》十大經典名句賞析
    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  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這兩句大意是,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
  • 從《孫子兵法》淺談教皇賽奇的戰術運用
    兩軍交戰,利用「謀攻」使得敵方內部產生分裂,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這正是「孫子兵法」的典型應用。因時制利-妙計困冥王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其關鍵點在於:地形。行軍必是無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地形是整場戰鬥的關鍵因素。「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這句話是說,從地形上來看,路程的遠或近、地勢的險要或平坦、作戰區域的廣闊或狹窄,是選擇進攻或防守策略的參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