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想價值觀念的認知,不在於年齡的大小

2020-12-18 會特別優秀

在生活中,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但我愛上了沉默。不是你什麼都不說,而是我不再喜歡解釋和計較了,因為這沒有意義。讓我們談談我周圍許多人對我的印象。誠實?少說話嗎?好脾氣?怎麼欺負人?我想是的。當然,大多數人會認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應該「有爭議」。畢竟,許多東西只能通過「競爭」獲得。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有些事情是註定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掙也是徒勞的。

要說像我這樣的人物,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們難免會遭受很多委屈,錯過很多可以擁有的東西。我覺得沒關係~~~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就像《慶餘年》裡的範閒一樣,我總覺得有些事不對,但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我的天哪,別以為我對看電視劇很著迷,表達我的真情。其實這也不錯,因為我腦子裡很多東西的想像都不是這樣的「邪惡」,周圍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我沒有心眼,甚至認為我缺心眼~唉,我一個人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我基本上不解釋我為什麼不吵架。我想問為什麼它仍然「毫無意義」。無意義的爭吵或關心真的是浪費心情,很可能毀掉一整天的好心情。

雙方的「吵架」也許沒什麼不對,但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價值觀」不同,我們對同一件事的理解和認知也不同,無論爭論多麼激烈,你還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他錯了。這是真正的代溝,真正的代溝不是因為年齡或知識水平,而是因為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就像大多數人對我脾氣和性格的理解一樣,我認為擁有同樣的思想價值觀是好的。

當對方對你的意見嗤之以鼻時,你就沒有再爭論的意思了,因為他不會理解你的想法,即使他最終同意,這也是由立場、環境和周圍的壓力決定的。有一天,我在業餘時間和同事們談論穿衣,很難不說是因為別人說你穿得不好看,你明天不穿嗎?有人說你不適合這種穿衣風格,從那以後你改變了你的穿衣風格?或者有一天,因為誰告訴你你做事的方式是錯誤的,你開始懷疑自己了?當有人說你做得不好時,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嗎?當然不是!我們需要保持我們的立場,有自己的判斷。

每個有獨立思想的人都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價值觀,當我們與同事、朋友或家人意見不一致時,我們不必強迫自己屈服於別人,更不用說自己了。慢慢地我們都會明白,其實每個人都只是「不一致」,不一定是誰對誰錯,每個人的言論或行為都有他的理由,也不必太在意。每個人都有不需要別人肯定的「優點或價值觀」,你就是你,同一個自我,不同的人。

我從不跟一個騙子講道理,因為他的世界裡沒有「真理」這個詞,所以為那些與自己有代溝的人找到正確的心態很重要,不要把你的節奏感和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混淆。對別人的價值妥協就是對自己的生命犯罪!所以代溝不存在於年齡差異,而是在思想價值上!你認為對思想價值觀念的認知在於年齡的大小嗎?

相關焦點

  • 更新自己的認知,丟棄錯誤的價值觀念,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由於價值觀念的不同和差異,使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們就想賭輸了的賭徒一樣,使自己陷入了罪惡的深淵,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外改裡不改的人,追求虛浮的榮耀,他們就是一群換湯不換藥的人,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卻沒有改變自己內心裏面的心態和動機,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最終目的。
  • 內心思想不同,價值觀念就不同,所選擇的道路也各不相同
    思想不同的人,價值觀念也迥異。有的人,情義為先,利益次之。有的人,利益為先,情義次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為了讓幾個孩子能夠明白價值觀念與道路之間的關係,我就講了一個故事。狗蛋和石頭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之中,僅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一趟。今年他們的父母除去打工之前,每人給了他們100元錢。
  • 美術研究|晚清以來機器造物認知驅動的美術設計觀念演變
    【內容提要】晚清以來「西器東輸」的狀況打斷了我國器物造型結構的自然演化,持續百年的西學東漸開啟了以「器物」為中心的造物觀轉變,先後經歷物品設計「器物不如」「技術不如」「科學不如」的階段,其「破」與「立」的實質是基於國人近現代化圖景的生活想像展開,背後演變邏輯是機器造物直觀認知(效用)、經驗認知(利權)、思想認知(體用)的觀念轉換和西化到現代化的反思深化過程
  • 重視高雅藝術的思想教育價值
    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藝術精華,而且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結晶;既有多年的歷史積澱,也有時代的發展創新,還有創作者思想的深刻表現,具有超越物質世界和世俗生活的特殊文化魅力和思想價值,對觀眾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舞劇《大夢敦煌》、河北梆子《李保國》、情景話劇《脊梁》等。
  • 「神的僕人」的犧牲觀念,以及猶太教的正典文獻提的思想概述
    引言不抵抗的特殊悲情的倫理在《登山寶訓》裡重生再現,無罪受刑的神的僕人作為犧牲而死的觀念則有助於基督論的誕生。當然不只是這個觀念,而是結合了後來的啟示論述:《但以理書》的人子說與其他神話敘述。但是,無論如何,十字架上的話語「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何離棄我?」乃是《詩篇》第22篇的起始句,這句話可說是自始至終都在鋪陳第二以賽亞的悲情論調與神的僕人的預言。
  • 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
    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姜雲東濱州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孕育誕生出著名軍事家孫子及《孫子兵法》。孫子思想的生命力在於應用,只有立足於豐富的社會實踐,為孫子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 (思想縱橫)堅持系統觀念
    ■ 張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這就揭示了系統觀念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所謂系統觀念,就是把認識對象作為一個系統,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全面、綜合、動態地加以考察,把目標、過程、走向、影響等一系列問題作為整體加以研究,從而作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 Z世代群體的品牌價值和消費觀念
    2019年已經沒有20多歲的80後了,而Z世代主力軍95後年齡最大的已經有了不少工作經驗,而其餘多數的Z世代已經進入大學,Z世代的消費理念生活習慣,都與80後90後有很大不同。Z世代群體的品牌價值觀念、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些可以改變將會對企業品牌發展產生一個巨大的影響,同時我們也是進行一次機遇,抓住它,了解它,品牌可能會順利年輕化並獲得新生。
  • 魏萬平:人的最高維度是認知
    當今社會,思想的力量仍是普通人上升的最好通道與捷徑。為什麼有人輕易就能成功,有人費了老大的勁才能成功。而有人則根本無法成功呢?顯然不可能是身體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強壯的人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人。究其根本,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是出身,不是學歷,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思想。
  • 風險認知,什麼是風險?
    風險迴避的前提在於企業能夠準確對企業自身條件和外部形勢,客觀存在的風險屬性和大小有準確的認識。但風險迴避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不足之處在於:首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價值或利益的最大化.而風險與收益和機會常常相伴而生。迴避風險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企業放棄了獲得收益的機會;其次。因為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絕對的風險迴避不大可能實現。
  • 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在於找到「對的人」
    正如巴爾扎克所說,「婚姻的幸福不完全建築在顯赫的身份和財產上」,一個人即便找到一個有身份和財富、有才華與品質的人,也並不代表婚姻就能夠幸福。真正決定婚姻幸福的,其實是兩個人的契合程度。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是在於找到那個「對的人」。那麼,什麼才是「對的人」呢?
  • 洛克菲勒: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的產物,信心大小決定了成就的大小
    每個人都是他自己思想的產物。他所想的目標越小,可以預見的是,他得到的成就也就越小;所想的目標越大,贏得的成功也就越大。——洛克菲勒信心的大小決定了成就的大小庸庸碌碌、得過且過的人,自認為做不成什麼大事,所以他們僅能得到很少的報酬。他們相信無法創造偉大的壯舉,他們便真的不能。
  • 以莊子思想解讀寓言《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眼界大小決定境界
    莊子用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看待事物的能力,大境界,方會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小境界,則會一生碌碌無為。尤其在《逍遙遊》中,他無限拓展了我們的想像空間,並且告訴我們,真正的眼界是由境界決定的。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定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與道德規範的傳播者與示範者,政治自覺應成為其必備的職業特質,這具體體現為三個層面:一是正確的政治認知,即教師必須具備紮實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功底,同時對國家現行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有充分認知;二是堅定的政治態度,即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並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與政治鑑別力;三是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即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有著清晰的認識,並自覺落實到教書育人的實踐之中
  • 《Alike》:摒棄按部就班的人生法則,才是人創新思想的甦醒
    成人與孩童的溝通,在人類代代相傳的根基之上,以不同人的教育方式給予他們的後人以思想啟迪。這部出自西班牙的短片《Alike》,將以不同角度的短片設計形式,為我們呈現一番關於成長教育的思想啟迪。與其它日常的動畫短片不同,《Alike》在主題呈現上,既符合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的角色代入,同時也關照了一個成年人的理解能力。
  • 答案可能未必,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價值和行動
    那生命的意義到底在於什麼呢?我想對於每一個人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生命的意義是以它價值和行動性為前提的。正因為有限的生命給了人們無限發展的可能,死亡會磨滅一個人的所有意志,而只有能力才能延續人們的記憶,讓繼承有了更加有意義的理由;死亡會給人們緊迫感,導致每個人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能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裡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
  • 不是年齡,不是性別,而是認知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取決於性別、年齡,也不取決於學歷、權力,而取決於每個人的認知能力。認知,是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認知過程。
  • 翡翠的大小對價值有哪些影響
    這種情況行內人很難理解,因為翡翠一定不是由大小論價值的,而很多翠友們還對這種越大越值錢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這一期,我們會給大家做一次關於翡翠價值的知識普及,首先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概念——質量雖是翡翠價值的影響元素之一,但這不能說明,只要翡翠重量個頭足夠大,就可以與那些品質好個頭小的翡翠更具有價值。
  •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
    如果解不開,就會空有一堆想法,卻彼此不能關聯,越想越亂,越纏越死。藍海就在彼岸,自己卻只能望洋興嘆。從用眼睛看到用思想看怎樣抵抗熵增呢?而用思想和邏輯對信息進行整頓,才能形成知識。普通人和高手的區別就在於,普通人只知道用眼睛看,而高手用思想看。如何才能成為用思想看待世界的高手?混沌大學最新上線的《認知進化營》中提到,首先就是要認知破界,找到阻礙你進步的那堵牆。
  • 拋棄固化觀念 正確認識中國政治
    世界上匪夷所思之事很多,比如,人們怎麼可以用一種觀念一刀切地衡量歷史文化、文明基因完全不同的政體?難道這個世界又回到歐洲中世紀的教會政治時代?對於任何一種政體而言,不同的視角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西方流行的對中國政治的認識卻是冷戰時期形成的一套觀念體系,即以特定的「觀念世界」來對照中國,結果中國政治被認為存在合法性問題。以流行的自由主義民主理論來看,因為中國不是「黨爭民主」,中國的民主就不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