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普「老將」初心不改 成為社區普查「百科書」

2020-12-06 中國江蘇網

今年是孟丹紅第三次參加人口普查工作,經歷了前兩次歷練,今年的她不僅是一名普查員,更是周新社區人口普查的總指揮。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在太湖街道全面啟動以來,作為人普工作的老將,她一方面加強業務能力學習,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對普查員開展業務指導,成為了社區普查員和指導員的「百科書」。

業務紮實練 數據嚴把關

社區人口普查開始之初,大家碰到難題都會找孟丹紅幫忙,因此,孟丹紅的手機信息常常處於飽和狀態。「走到哪裡手機都一定要握在手裡,幾乎二十四小時待命」,最晚一次是樓道長沈師傅凌晨來電反應情況,孟丹紅接起電話便掃清了困意,耐心給他解釋。

人口普查過程中,最讓孟丹紅頭疼的是外賣小哥,他們很多是租住戶,作息不定,流動性高,往往晚上十點多還碰不上人,一戶人家跑十幾趟是常有的事;還有人員混雜的出租屋,剛登記完沒幾天就有人搬走了,又換上新租客,這些問題都要通過反覆走訪,才能發現解決。為了保證數據質量,孟丹紅多次組織相關人員對各普查小區摸底資料進行逐一核對。全社區在她的指導和帶動下,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為下階段的工作打好紮實的基礎。

入戶勤走訪 善舉暖人心

人口普查初啟,正是氣溫驟降的幾天。孟丹紅還記得那是一個周末,她穿著加絨衛衣,外面套了個毛背心,仍舊感覺涼颼颼的,兩個溫水泡過的熱蘋果卻讓她打心底裡升騰起一股暖意。

當天,她在周新苑東三期372-373棟做人口普查,在兩棟樓裡從下到上再由上至下跑了一圈,好些人家都撲了空,於是,她決定在樓棟進門的地方等居民回家。小區居民周阿姨正是在這時候出門的,只是沒想到,逛了一圈回來,孟丹紅還立在冷風中。「風頭裡站了一下午,水也沒喝上一口,太讓人心疼了」,周阿姨是殘疾人,與平時在社區負責民政工作的孟丹紅打過照面,她不聲不響地上樓回家削了兩個蘋果,並特意用溫水泡熱了,裝在保鮮袋裡送下來,這讓孟丹紅十分感動,也對做好人普工作有了更強的信念。

「有老家在重慶的阿姨一定要送家鄉的特色月餅給我們品嘗,也有熱心的居民家裡泡著熱茶等候普查員上門……」入戶普查的過程中,孟丹紅還收穫了很多來自居民的善意關懷,再次登門時,她也會拎上一小袋橘子作為回報。禮尚往來間,加深了同社區居民的感情。

「社區工作必須實實在在的下沉到居民,老百姓的傾訴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在孟丹紅看來,做基層工作的基礎是「相互信任」,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走進老百姓的心裡。在人口普查過程中,孟丹紅不吝辛勞,哪怕是聽居民發發牢騷、訴訴苦,也不錯過一件大事小情,她希望藉此機會,能夠推動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更上一層樓。

親友齊上陣 全家總動員

人普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利用的多是休息時間,在發動志願者時,孟丹紅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家人。21歲的兒子在她的鼓勵下成為了一名普查員,她的丈夫和親友也加入了普查隊伍,義務幫忙。全家總動員後,這個平日裡充滿煙火氣的三口之家已經很久沒有開過夥了。

人普開始之初,經常能在傍晚的時候,看到他們一家三口在小區附近的小店裡,匆匆吃著餛飩、麵條,扒拉幾口,一個轉身,就已入戶去進行人口普查。直到有一天,鄰居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孟丹紅的公公婆婆,兩位老人勸著他們再忙、再累一定回家吃口熱飯。「公公疼惜我們,但是他自己才動過手術,我們都瞞著他,不想讓他太操心」,說起老人張羅飯菜招呼他們回家的熱情,孟丹紅的眼光中泛起了淚花。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平常人家裡再平凡不過的故事,身處其中,卻能感受到直抵人心的溫暖與力量,也正是在家人的合力相助、鼎力支持下,她堅定了為人普工作奉獻的信心和決心。 (晚報記者 陳鈺潔)

相關焦點

  • 「咚咚…」中人社區人口普查來「敲門」啦!
    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小e了解到,為推動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居民對「七人普」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確保普查數據的準確性,自今年6月以來,中人社區採取五項措施紮實推進人口普查工作。為了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中人社區以高標準、嚴要求,從網格員、協管員、志願者、社工中,選用了一批了解社區概況,熟悉社區居民,善於溝通交流且富有責任心的優秀人員,組建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普查隊伍。從入戶摸底到核對數據,層層把關,嚴控人口普查數據質量。
  • 創新普查方法 切實做好人普工作
    自全縣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以來,友誼路街道按照縣人普辦文件要求,迅速成立了由街道辦主任吳小餘同志任組長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人口普查工作的日常推進、業務指導、數據匯總、後勤保障等工作。
  • 市人普辦來衡山鎮組織開展人口普查事後質量抽查工作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根據市人口普查辦公室的統一安排和部署,12月5日,在縣人普辦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市人普辦事後抽查組一行來到衡山鎮古城社區第25普查小區,開展人口普查事後質量抽查工作。
  • 國務院人普辦來綿調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10月15日,國務院人普辦業務組成員、國家統計局人口司專項處處長李睿一行6人來綿調研全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並舉行專題座談。調研組先後深入高新區火炬實驗小學·慧園,涪城區工區街道辦靈通社區、水韻濱江小區,遊仙區涪江街道韓家脊社區、天晨三江首座小區、三匯綠島小區等地,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走訪、聽取匯報等方式,了解全市人口普查工作開展情況。
  • 倫教人口普查員梁淑瑩全身心投入人普工作,攻堅順德人口基數最大村居
    倫教常教社區是順德區人口基數最大的村居,開展人口普查的難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困難面前,普查員梁淑瑩和小夥伴們沒有退縮,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梁淑瑩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前期就注意收集人口數據常教社區是順德人口基數最大的村居,轄區面積7.76平方公裡,前期摸底人數約11.7萬人,管轄內下設七個居民小組,共515個普查小區,46310戶。梁淑瑩是倫教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統計股一名統計員,從入職以來,曾多次參與各種普查工作,例如經濟普查、農業普查等。
  • 如果普查有顏色,你覺得是什麼色?
    從申請全區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到組織普查繪圖、開展業務培訓、入戶摸底登記,朱祿彬總是以統計人求真務實、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精神,帶領柏合街道人普辦的工作人員下沉到村社區,夜以繼日地工作在普查第一線,衝鋒在普查人戶登記工作的最前沿。
  • 中捷發改局齊心協力推進第七次人口普查 區劃標繪工作順利開展
    中捷發改局齊心協力推進第七次人口普查 區劃標繪工作順利開展 2020-08-11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1萬普查員中的「五屆老將」:這是我追求的小小价值感
    覆蓋全國每個社區、每個人的海量信息已匯總到數據採集處理指揮中心,經比對複查和事後質量抽查等程序後,將得出關於我國人口結構的最新數據。70歲的李淑敏是通州區張灣村的普查員,過去近40年時間裡,5次參與人口普查。陌生的名字越來越多,白天就能敲開的門越來越少……翻開自己的工作記錄表,李淑敏能感到這40年張灣村的變化。
  • 西鐵營村人口普查走進社區
    10月11日「七人普」入戶摸底工作正式進行。西鐵營村普查員「走街串巷、登門入戶」開展摸底工作。一、響應上級領導單位工作部署、加強宣傳力度,開展普查員動員大會,穩步推進人普工作進程。前期,為切實做好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各階段工作,積極完成普查員培訓考核工作。
  • 密雲區溪翁莊鎮:做好人口普查工作,從娃娃抓起
    活動中,鎮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向孩子們發出了倡議,今年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年,中國是一個大家庭,人口普查也是「大國點名」。你們是國家的寶,普查一個不能少。同時你們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要充分發揮好未來主人翁的作用,不僅要學習好還要做好人口普查的宣傳員。給溪翁莊鎮七人普助力加油!
  • 婁底:夜以繼日的普查人
    11月1日零時,正式入戶登記「總攻戰」打響,截至目前,婁底15000餘名普查工作人員已連續奮戰18個日夜,他們的身影遍布了全市每條大街小巷、每個社區、村莊、每戶村野小院,他們不顧風雨、不辭辛勞、不知疲倦,為的只是普查人心中的那份信念: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可靠!
  • 四個「關鍵詞」看懂「七人普」
    他和前進街其他400多位人口普查員一起,負責全街道5萬9千多戶、共11萬6000多人的人口普查工作。11月1日零時起,「七人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正式啟動。廣東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從11月1日至12月10日,有超60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進入近3000萬戶家庭,負責超過1億常住人口的普查登記。
  • 湖北黃岡市黃州區:7人挑起上萬人的人口普查大梁
    「和六人普比起來,七人普變化很大。」普查員喻小梅在10年進入黃岡市黃州區清源門社區工作的時候,正好參與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收尾工作。對於人普工作,她有著特別的感悟。「六人普的時候,社區只需要提交紙質表。但是,七人普需要畫圖、摸底、登記底冊、登記短表、錄入PDA,現在正在進行的是長表登記。工作量變大了很多。」從11月19日起,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開啟長表登記工作。黃岡市黃州區清源門社區僅有7名普查員,其中4人還兼任普查指導員。7人共要負責轄區內19個普查小區,其中有常住人口3440人,戶籍人口7245人。轄區內普查工作任務重、壓力大。
  • 大國點名,他們在行動丨東風街道前進裡社區:勇當「人普」排頭兵
    「周大爺,我是社區人口普查員、社區書記雷儀群,今晚入戶正式登記,麻煩您開門。」走進周家,雷儀群和同事對周大爺家的家庭成員進行一一詢問與核實,並對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和房產信息等進行認真登記。   前進裡社區現有約4320戶、1.1萬餘名居民,屬老舊小區。因時間緊,任務重,出入人員複雜,連日來,前進裡社區採取「抓宣傳、帶隊伍、壓責任」工作法破解這一難題。
  • 人普大片《點名》即將大結局,想不想看這個街道的「彩蛋」大放送?
    張祖銘■ 虹二居委「七人普」總指導員張祖銘張祖銘是虹二居委「七人普」工作的總指導員。他在「六人普」中也曾擔任指導員工作,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普查老將」。在人普工作經歷的各個階段,虹二居委都以「進度快、數據質量高」受到上級肯定。這與張祖銘早就做好的各種準備工作有關。底數摸清:及時更新每季度的戶籍人口,讓居委掌握轄區內戶籍人數的變化情況;借門禁卡辦理的機會,留下了租客的身份信息,讓居委掌握了轄區內的實有人口數據。
  • 母女齊上陣,奉獻「七人普」——記烏拉蓋管理區普查員張淑玲、關...
    母女齊上陣,奉獻「七人普」,在管理區成為一段佳話。「六人普」老兵,再戰「七人普」張淑玲是巴音胡碩社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2009年參加社區工作以來,一直堅守在基層第一線,有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經驗的她第一個報名參加「七人普」工作,並主動要求負責巴音胡碩普查區最偏遠、流動人口最大、情況最複雜、居住最分散的52普查小區。
  • 普一份初心丨38年來,他參加過5次人口普查
    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中,由於城區建設速度飛躍發展,人口遷移等因素,橫車鎮白石山村由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2000多人,驟增到5300多人,外來人口狀況,建築物布局結構複雜,給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增加了諸多難度。
  • 當人口普查遇上盲盒、角色扮演、稻田和吹泡泡……參與國家大事也...
    昨天,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入戶工作,楊浦區人普辦與新江灣城街道針對新江灣城社區居民年輕化、高學歷的特點,通過更加年輕時髦的方式推廣自主線上填報,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圖說:主辦方通過開展兒童遊戲吸引市民駐足圍觀了解人口普查。
  • 中江表妹搞人普 母女二人齊上陣
    四川新聞網消息(曹雨彤)「李嬢嬢,上周末到你家登記的七人普數據有點不清楚,今天我們過來再跟你核對一下。」四川省中江縣凱江鎮普查指導員劉秀清說道。這天是「七人普」入戶登記的最後一天,劉秀清和她的女兒一起到譚家街社區進行數據核查。劉秀清是凱江鎮社區戒毒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林佳榕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此次人口普查工作中,母女倆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譚家街社區8個小區的普查任務。
  • 五泉街道 奔走219個小區 普查員「普」寫新生活
    2020年,站在新起點上,有這樣一群人,每天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帶著一個包,一支筆、一張表,一部手機,一個平板電腦,記錄人口數據,用科學的方法細心統計國力,用詳盡的記錄展示大國輝煌,他們就是街道的人口普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