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青年的自白:分享我的10次相親經歷,你遇到過這些奇葩男嗎

2020-12-10 小倩情感屋

說到相親,我的理解是大齡未婚男女認識異性的一種方式,很多人是奔著結婚的目的認識彼此,可能會多了一些條件,沒有自己戀愛來的自然。因為從認識,我們就是帶著目的的;而戀愛,是我們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人說,相親遇到的人大多是奇葩,不是有這樣的問題,就是有那樣的毛病。開始我還不相信,直到我這兩年間相親了不下於10次以後,終於發現這個世界奇葩相親男真的太多,不斷挑戰我的相親下限,以致於現在只要聽到相親,我都覺得害怕。

我叫許夢婷,今年28歲,老家因為是安徽農村的,父母的思想都比較傳統,在我們的村裡像我這個年齡還沒結婚的女孩子可以說根本找不到了,就算是身體頭腦發育不太好的,都有男人要,為什麼獨獨我還沒有結婚呢?原因主要在我26歲之前一直都在讀書,26歲那年研究生剛剛畢業,之後就順勢留在上學城市實習上班;上學期間也從沒有交過男朋友,一心都放在學業上,這可把我鄉下的爸媽急壞了;這不,上學的時候因為怕打擾我讀書,所以只在我寒暑假回家的時候才會關心我的單身問題,但是一直未付諸行動;這不好不容易等到我畢業,爸媽就不停給我打電話,說給我物色好了好幾個相親對象,對方的人品學歷條件都很不錯,讓我儘快回去看看,我想著也是時候給自己和爸媽一個交代了,就收拾行李回了老家,本來想的簡單,卻沒想到就這樣拉開了我為期兩年的奇葩相親之路……

第一個相親男人叫李峰,30歲,是我小姑在中間介紹的,和我一樣出身農村,不過他中專畢業就出去工作了,家裡條件不錯。小姑說他爸媽也在急著找兒媳婦,我是他今年相親的第十個對象了。我當時一聽就很猶豫,但是小姑一個勁說他人不錯,一定要好好把握;媽媽也在旁邊一個勁地催我,讓我加了對方的微信,我和他嘗試聊了幾天總體覺得還不錯,除了偶爾他可能不自覺露出的一些優越感。過了幾天李峰就約我去市裡的一個咖啡館見面,剛開始見面聊得還可以,我對他的印象也還好,正想著要不下午再一起出去逛逛或者看個電影之類;誰知道他突然從包裡拿出幾個存摺和房產證,然後對我說:「你看,我在市裡有好幾套房子,農村家裡還有一二十畝地,就我這存款和條件,你以後跟了我絕對不會吃虧;我爸媽都急等著抱孫子,我覺得你長得還不錯,女人也沒必要那麼高學歷,這幾天聊得也還可以,要不我們就湊活這個月內把婚訂了得了。」

我當時心裡想這到底是什麼情況?這才剛剛見面,就馬上掏存摺和房本,甚至直接來句要訂婚,這不就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嗎?我雖然年齡也不小了,但是我也沒想過這樣就草率把自己交出去了呀,後面我就趕緊找個藉口逃走了,以後再沒見過他。

再後來爸媽又給我介紹了兩三個大齡青年,基本都是這樣情況,恨不得馬上嫁到男方家給對方生孩子,讓男方父母抱孫子,我特別反感這種,都沒有答應;

轉眼到了過年放寒假,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們又開始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了,這回的男生是叔叔給我介紹的叫張軍,家裡條件也很好,我們相處了段時間,彼此感覺都很好,感情也迅速升溫。有天下午張軍約我出去吃晚飯看電影,我欣然同意了。因為高興還喝了一點紅酒,路上他悄悄牽起了我的手,當時我心潮澎湃,想著:原來這就是戀愛的感覺,然後我也回牽了他的手。電影結束了以後,他看了看手錶,說:」夢婷,你看現在時間也比較晚了,這邊離家也有點遠,回去不太方便,不如我們找個酒店住一晚,明天我再送你回去吧?「我當時心裡很慌,強裝鎮定甩開了他的手,問他:「那我們是選大床房還是雙床房?」誰知道他竟然看似有點猥瑣的笑著說:「我們都是情侶了,當然是選大床了。」

我當時聽到這句話立馬躲開了幾米遠,朝著他喊:「我不去什麼酒店,我現在要回家,你也別靠近我,不然我就報警。」然後趁他不注意跑到旁邊的一輛計程車上趕緊回了家。

經過這次的打擊後,我後面接近大半年都沒相親,回了工作單位上班。但我爸媽擔心我年齡越大越不好找對象,擔心村裡人指指點點亂說,就又給我安排了起來,還說保證不會像之前那樣奇葩。後面介紹的幾個人我們基本都是微信聊天的,因為工作原因加上之前的心理陰影,我也理智了些,想著還是先聊段時間冷靜冷靜,不要一見面就談結婚,結果有兩個因為我工作不能見面等不及,直接找了別人談對象去了,我想著既然這點耐心都沒有,那就算了;

誰知道接下來的一個更奇葩的相親對象來了,他叫吳寶寶,比我小兩歲,這次是我同事介紹給我的,盛情難卻,我也就同意了,雖然聽到這名字我當時有點無語。這次我們加了微信之後,我只偶爾聊幾句,也不怎麼熱絡。有一天,他忽然主動給我打來了電話,我還以為是有什麼事,接起電話的時候卻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然後才知道是他的媽媽。我剛準備喊阿姨,對方忽然來了句:「妹妹,你好大呀?做什麼工作的?你平時會做飯會做家務嗎?我家就寶寶一個男孩,平時可是不讓他做任何事的……」

對方噼裡啪啦問了一大堆,我當時就很想掛電話,但是又覺得這樣不禮貌。只是在她問這些的時候,我的腦海裡閃過的卻是一個巨嬰的形象……後面這位阿姨終於說到了重點,希望我們抽時間能見一面,她要幫他兒子把把關。我當時的感覺是:果然如我所想,這麼大的人了,相親都還要帶著媽媽一起來,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不做,這是要再找個媽呀……嚇得我趕緊笑著說:「不好意思阿姨,最近我都比較忙,估計沒有時間,以後再說吧。」然後飛快地掛了電話。

經過這次以後,我決定不再相親了,我也不想再因為年齡問題而去將就,為了結婚而結婚。我也終於明白了,要找個組建家庭的人是急不來的,遇到一個合適的人是要看緣分的,僅僅靠增加相親次數去增加自己的緣分在我這看來是行不通。

而且我也告訴爸媽,雖然我現在28還單身,但是不要再跟我說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必須要結婚之類的這種話;都說過了30歲不好嫁,所以一定要在30之前結婚,但是我覺得沒有什麼比被迫進入一段還沒準備好的婚姻更可怕的了。我的爸媽經過這些事以後,也開始理解我了,不再逼迫我相親結婚,真的非常感謝爸媽一直的操心和現在的理解包容。

最後我想對和我一樣情況的朋友們說:「一輩子雖然短短幾十年,但是我們也要為了幸福而活,不是僅僅為了婚姻;如果婚姻能給我們幸福就結婚,如果一個人也很開心的話,那就不如繼續享受屬於自己的單身時光吧!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相關焦點

  • 遇到奇葩相親對象,該怎麼辦?
    眼看脫單無望,那些渴望通過相親來尋找幸福的人不禁疑惑:為什麼我遇到的相親對象如此奇葩?01長輩的選擇 VS 孩子的選擇今年秋天,25歲的麗麗展開了自己的第一次相親。對方是海歸金融男一枚,比麗麗大了7歲。
  • 遇到一個奇葩女人,跟我相親約會吃飯,背地裡卻跟別的男人談戀愛
    網友來信:半個月前,我遇到了一個非常奇葩的相親對象,簡直快要把我給氣炸了,說真的我徹底被刷新了對現代女人的認知,後知後覺發現俞敏洪有時候說的話,還真是很有道理的,這不是我在歧視女性,這是我的親生經歷。我來自廣州,今年28歲,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有自己工作室和品牌,在業內還算是有點小成績,這個我可以私發一些照片給心結大師您看。說實話,我不缺錢,因為我家住在獵德,我爸媽就是你們經常刷視頻能夠看到的包公包婆,雖然沒有網傳那樣能夠收到很多房租,但相比去外面打工還是要強一點的。
  • 大齡剩女相親到絕望?31歲剩女的相親經歷:我已「欲哭無淚」
    再加上圈子小朋友少,等到30歲還沒有男朋友的時候,只能採用相親的方式,去尋找另一半。30歲開始嘗試相親,相了整整一年,31歲遇到了現在的愛人成功脫單結婚。這一年的相親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種磨練和考驗。一年的時間有3個月在相親,剩下9個月在平復情緒。為什麼會有大齡剩男剩女?1、社會結構變化從以前的熟人社會,到如今的孤島社會。
  • 比起相親對象,相親介紹人更奇葩
    阿姨衝小北伸了個大拇指:你看看,多男人!小北忍無可忍,無情地拒絕了男嘉賓,他卻「體貼」地說:你走路會累,坐公交會遇到壞人。小北說自己有車,倆人扯皮了一會兒,最後男嘉賓的結論是,小北就是拜金女。過了兩天,男嘉賓打來電話,要求小北歸還自行車,給她發了張自行車折舊算法表…小北二話沒說,給了他原價不說,還湊了個整,直接拉黑。
  • 30歲女作家:我有房有車,親戚介紹了個奇葩相親對象
    30歲女作家:我有房有車,親戚介紹了個奇葩相親對象 2020-06-21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59歲女人經歷3次奇葩相親,決定放棄再婚:什麼是過好餘生關鍵詞
    下文這位59歲女士的經歷,或許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啟發。0202 為了再婚,經歷3次奇葩相親趙姐在周圍親友的熱心幫助下,開始了相親。趙姐說:「我理解這個年紀的人對金錢的敏感,但我受不了這麼摳搜的男人。他哪怕等到我下次回請他呢,我也沒想過要佔他便宜啊。」趙姐把飯錢全款轉了過去,眼鏡男士推辭了一番後,收下了。然後趙姐,也把他給pass掉了。第三次,是個70歲的老頭,比趙姐年長10歲,保養得紅光滿面。
  • 「相親遇到奇葩對象,拒絕之後就開始說話嘲諷我?」,網友:扎心
    「相親遇到奇葩對象,拒絕之後就開始說話嘲諷我?」 看一個故事,品百味人生,一個女生分享出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女生和男生家裡介紹相親認識的,接觸過幾次,女生感覺對男生沒有戀愛的感覺,只是對男生不反感,沒想到男生自己已經認定女生就是自己的女朋友了,後來被女生拒絕之後,開始說話嘲諷女生?
  • 最有心機的相親男:不用見面,幾句話就對女方三圍了如指掌!
    最近,一名女子帶23名親友去相親,一頓飯吃掉將近兩萬元的新聞,在網上刷屏。一時間,相親這個事情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而許多網友在看了以後,也紛紛曬出自己曾經遭遇過的奇葩相親經歷。上海的黃小姐就有一段哭笑不得的相親故事!
  • 我的相親記,遇見奇葩男
    甚至還跟我聊到了未來,婚後如何合理分擔家務、孝敬雙方父母。都還沒見過面就聊這些,這速度真是過山車啊。不過,我不暈這車,還是理智地約他出來見面。在見面那天,他先是上下打量我一番,沒說什麼,還是禮貌地請我吃飯。在吃飯期間,他一個勁地邊給我夾菜,邊說:"你有點瘦,多吃點。」給人還是挺貼心的樣子。
  • 他,32歲,戀愛2次,相親19次,訂婚1次,特別怕光棍終生
    談起自己的感情經歷,陳曉輝靦腆地擠出一絲苦笑。01、2次戀愛,因為女孩進城求學、務工受阻。「不知道 17歲那年那次算不算。」陳曉輝害羞地說。就這樣,陳曉輝開始了漫漫的相親路。剛開始,還算正常,一般都是年齡相當、相貌一般、身體健康的,可是這些女孩子要求條件也特別高,動輒彩禮10多萬,還要求至少有6間新房、買上小轎車。「一來,我家經濟條件一般;二來,缺少感情基礎。
  • 高學歷相親者自白:能考10次清華,卻找不到對象
    她說,時尚院校的同學一般不進行相親的操作,曾是兼職模特、身高182cm的她,卻是個例外。 「我經歷了10次以上父母介紹的相親。」30歲以上的大齡高學歷單身者,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強烈的相親需求。同樣在20幾歲時經歷了事業的摸爬滾打期,男生成了鑽石王老五,而女生卻成了別人眼中「生錯性別」的黃金單身者。
  • 35歲,第52次相親失敗之後,朋友深夜嚎啕大哭
    WINTER 觀察我是認真的,大家好,這裡是《笨笨講事》,我是觀察員笨笨。 屢屢相親失敗真的是男的太直男了?或者是女的太矯情了?
  • 大女主日劇: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
    譬如,之前推過的《下輩子我在好好過》、《17.3關於X》和《35歲的少女》這些片子的共同點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站在女性的角度來闡述關於X的話題。今天再來給大家推薦一部類似的大女主劇集:《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該劇是由同名漫畫改編,女主是由山口紗彌加飾演,她同時也在隔壁《共演NG》中飾演男主的妻子。
  • 相親男說:「男屬陽女屬陰,女人就該在家做飯帶孩子」你怎麼看?
    相親路上故事多,今天我也來分享一個!然姐的國慶相親故事然姐是一個奮鬥在深圳那座一線城市的公司策劃總監,人品很好、長得漂亮,性格大大咧咧,心地十分善良。很多人都喜歡和她交朋友,因為她為人非常友善!她今年年方30歲,家在四川某個小城市。
  • 那些相親中遇到的奇葩媽寶男
    有個小女孩兒今年20歲,家是農村的,剛大專畢業,在畢業的城市找了一份幼師的工作。這個年齡,在城裡相親還早,但在農村,已經是相親正當時。前兩天,老家大姑給她打電話,說有一個男孩子,家庭條件不錯,長相也好,家裡就一個閨女一個兒子,今年22歲,也是大專剛畢業,和這女孩兒同一個城市工作,讓她有空見見,最起碼能互相照顧。本來女孩兒覺得自己剛畢業,歲數也還小不想見。但母親又給打來了電話,好一頓勸。
  • 二婚女相親提條件被嘲笑,反諷剩男:我月薪3萬,你有資格娶我嗎?
    小玲經不住父母的勸說,就這樣走上了相親之路,一直相親了好幾個男人,都不如意。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她在相親時,竟然還遭到相親男的嘲笑,這令她真的很生氣。 小玲說,那些剩男本身條件也不怎麼樣,居然還笑她曾結過婚,還說離過異的女人很掉價,不該提條件。她真的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覺得這些男人真的太偏見了。
  • 高學歷相親者的自白:能考10次清華,卻找不到一個對象
    她說,時尚院校的同學一般不進行相親的操作,曾是兼職模特、身高182cm的她,卻是個例外。「我經歷了10次以上父母介紹的相親。」蔗蔗詳細描述了父母給她安排的相親場景:豪華的餐廳、隆重的氛圍,一個介紹人兩邊坐著兩個家庭,男孩子通常是海歸的碩士或博士,父母們通過介紹人迅速了解雙方的背景,往往是兩邊的家長談笑風生,她卻跟相親對象幾乎說不上幾句話。
  • 高學歷相親者的自白:能考10次清華,卻找不到一個對象-虎嗅網
    她說,時尚院校的同學一般不進行相親的操作,曾是兼職模特、身高182cm的她,卻是個例外。 「我經歷了10次以上父母介紹的相親。」30歲以上的大齡高學歷單身者,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強烈的相親需求。同樣在20幾歲時經歷了事業的摸爬滾打期,男生成了鑽石王老五,而女生卻成了別人眼中「生錯性別」的黃金單身者。
  • 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得出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剩女都贊同
    說實話,第一次相親見到這男的,我還真沒抱著要和他開始交往的想法。相親結束後,男的加我好友,我本著友好禮貌的態度,就同意了他的請求。然後,這男的回去後就開始用信息對我展開瘋狂追求,大概他心裡想的是,就你這樣的剩女,我要追到手還不是手到擒來。
  • 「年薪百萬,不生孩子,不做家務」,「那你介意養別人的孩子嗎」
    聽她說這話我覺得我要是那位阿姨肯定想要往她臉上扔小籠包,事實證明那位阿姨也是一個狠人。因為聽完楠楠說這些話之後,阿姨問她:「那你介意你老公跟別人生一個嗎?」楠楠也十分豪爽地說:「我不介意。」之前也跟大家聊過《剩女》這部紀錄片,裡面其中一個女主人公邱華梅生活在北京,有著「律師」「名校畢業」「成功人士」等等不同的標籤,在北京她可以過得很好很快樂,也可以獲得別人的喜歡和尊重。但是到了老家,她就是家人和親戚們眼裡那個沒有結婚的大齡可悲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