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憑藉著改革開放和自身沿海的優勢,短短幾十年時間就吸引了全國各地大量的務工人員南下「淘金」,而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中心,因此每年來這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自然不在少數。
但是隨著這幾年社會的發展。各個地方內地經濟的崛起和交通的便利,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南下打工便不再像以前一樣成為務工人員唯一的選擇了。大家的選擇變得更多了,很多人開始前往浙江,江蘇,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又或者是留在老家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廣州這幾年的外來務工人員少了很多。
或許像廣州北京路,體育西路,珠江新城這些市區人流量變化沒那麼明顯,但是在廣州比較偏遠的郊區,比如廣州番禺區市橋街道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人流量差距變化有多大了。
廣州番禺區市橋街道曾經也被很多人稱之為「番禺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那時候在廣州番禺附近工作生活的人到了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幾乎都會來市橋大北路或者易發街,大東路這幾條步行逛街購物消費。好幾年前曾經這些街道商鋪的生意更是如火如荼,店鋪的老闆們更是眉開眼笑,而據說當時大北路更是出現了一鋪難求的局面,檔口沒有空缺,老闆們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前來市橋大北路逛街的人把路上堵得水洩不通,路上更是經常出現堵車的情況。顧客們買個單都要排隊很久才輪到自己,可見那時候這裡的人流量有多大。
但是今年再次路過番禺市橋大北路的時候看到的場面令我難以置信,曾經人流量熱鬧無比的商鋪,檔口緊閉了,比如這家店名叫做「淘」的店鋪記得以前賣的衣服價格都很平民化,所以生意異常火爆如今卻已經關門了。而位於大北路的「紅蜻蜓」,「潮流前線」這幾家品牌店也已經看到他們關門了。
曾經的旺鋪上面很多都貼上了「旺鋪招租」或者「店鋪商品大甩賣的」字樣。雖然還能看到一些開著的店鋪,但是生意人流量和以前相比已經相差甚遠,店員們百無聊賴的身影。或許連他們也沒想過現在的生意會變成如此冷淡吧!
對此一些網友分析了造成這種形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網友:大家逛街地方變多了,從前只有市橋可以逛街,現在番禺萬達廣場,永旺,奧園廣場那邊人流量很多,很多人都選擇去那邊去逛街了。
網友:電商影響,自從網際網路普及以後大家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了,以前要買東西必須要親自去實體店買,自從有電商影響,衣食住行都能得到解決,還可以節約時間,為什麼還要跑去實體店呢?
網友:廣州到處是地鐵公交車,想去哪裡逛都很方便,比起在番禺逛街,我更喜歡去北京路,上下九那邊逛街,還能趁機看一下風景。
對此小編覺得導致這樣的主要還是因為社會進步的原因,實體店或許會面臨一次巨大的衝擊,但是如果實體店有自己的特色相信還是可以吸引顧客的。也不能完全把責任推向電商對吧?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歡迎評論分享你的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