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五毛、一元」這樣的「 低門檻」 招攬人氣,利用「輸了想翻本, 贏了還想贏」的賭徒心理,開展非法網絡賭博活動。殊不知,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人最終受到法律嚴懲。
「五毛的快樂時光」「一元的快樂時光」「決戰到天亮一元牛」……這些帶著誘惑性的「網絡賭場」,短短8個月內吸引眾多賭徒,賭資累計高達1890餘萬元。網絡賭博的幕後黑手竟是3個雲南大理的「90後」年輕人。他們以「五毛、一元」這樣的「低門檻」招攬人氣,利用「輸了想翻本,贏了還想贏」的賭徒心理,開展非法網絡賭博活動。殊不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人最終受到法律嚴懲。
一元的快樂時光
1993年出生的張文名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人,初中畢業後,四處打零工,空閒時喜歡和比自己大兩歲的徐大海喝上幾杯,做做「一夜暴富」的發財夢。22歲那年,張文名有了女友,兩人一起開小賣部,生活算是相對穩定些了。徐大海是小賣部的常客。2017年9月,他神秘兮兮地說:「有個發財機會,跟哥哥一起幹嗎?」張文名看著他一臉興奮的模樣,有些心動。
徐大海說的「發財機會」,其實是在網上開設賭場。2017年初,他無意中加入一個微信賭博群,手氣不錯,贏了好幾把,但每次贏來的錢都會被群主抽掉一定比例。「都是我贏來的錢,憑什麼分給他!」徐大海很不服氣。「當群主錢也太好賺了。」他決定自己也建立一些群,招攬他人賭博,從中漁利。
徐大海是網上一款「快樂牛牛」撲克牌遊戲的藍鑽級玩家,網名「樂可樂」,有權限在遊戲裡開設房間。他籌劃著,利用這個遊戲平臺多開一些房間,招攬玩家進來,然後根據玩家每局的勝負決定輸贏。
「輸了的玩家,必須把錢給我,我抽取一部分,剩下的給贏家。」徐大海把計劃告訴張文名,「來賭的人越多,我們越賺錢,你想辦法多拉些人進來」。「大海哥,這個辦法真不錯,我們一起幹。」張文名把小賣部交給女友,一心跟著徐大海「賺大錢」。
徐大海自己就是一個賭徒,深知賭徒心理。為了吸引賭友,他給遊戲裡的房間取名「五毛的快樂時光」「一元的快樂時光」和「決戰到天亮一元牛」等。「一元兩元,聽上去錢很少,起步低,今天輸了, 明天再來贏回去。」徐大海分析,「只要把人吸引進來賭,一賭就上癮,一上癮就會經常來,咱們不愁沒錢賺。」
徐大海和張文名開了3個微信群,兩人都可以登陸「群主」帳號。為了讓這個群看起來更加規範,他們給「群主」取名「財務」。兩人把喜歡賭幾把的朋友都拉進來,不斷發展成員。陳東升是被張文名朋友的朋友拉進群的,平日裡偶爾會玩幾把,但妻子管得太嚴,他已經很久沒玩了。進群後,「財務」發給陳東升一個連結,是 「快樂牛牛」遊戲平臺裡一個名叫「誠信快樂一元」的房間。陳東升註冊網名「小綠豆」,和房間裡8個陌生賭友玩了起來。每局每人抽取5張撲克牌,其中3張牌加起來為10的倍數,就算有「一頭牛」,以「牛」的數量多少論輸贏。
你我皆是黑馬
「快樂牛牛」只是一款普通的撲克牌遊戲,不屬於賭博軟體,不能進行資金結算。陳東升他們一局結束,「財務」把每個玩家在遊戲裡贏得的積分情況截圖展示在微信群裡,看誰的積分多誰就贏。輸家以1積分算五毛或一元錢的約定規則,通過微信紅包、支付寶轉帳等方式支付給「財務」,「財務」「抽水錢」後,再把剩下的錢轉給贏家。
「抽水錢」的比例是徐大海和張文名事先在群裡「公示」的:1000元以下抽取38元,1000元到2000元抽取48元, 2000元以上抽取58元。
玩了幾把,陳東升發現這個「網絡賭場」並不是「五毛、一元」的小打小鬧,賭得還挺大。開局前,大家約定好倍數,比如「牛七牛八兩倍、牛九三倍、五花牛、順子牛五倍、牛牛四倍、同花牛六倍、葫蘆牛七倍、炸彈牛八倍、快樂牛十倍」等, 「起步價」雖然只有「五毛、一元」,但翻了幾倍,數目並不小,一局下來輸贏能超萬元。
剛開始,陳東升運氣挺好,贏了三四千元。他越玩越上癮,每天傍晚6點多,匆匆吃好晚飯,就在群裡喊著:「開房間啦,群主快點開房間!」一開局,陳東升就沉迷其中,如一名上陣殺敵的戰士愈戰愈勇,一直到次日凌晨三四點,對手都下線了,他才罷休。
和很多賭友一樣,陳東升也拉了不少人進來玩,3個微信群的成員日益壯大, 每天深夜至凌晨,群裡熱鬧非凡,有探討「策略」的、有下「戰書」的,還有切磋賭技的。在徐大海和張文名眼裡,每個人都是「財神爺」,兩人不斷渲染氣氛:「輸了,來這裡翻本,贏了,來這裡繼續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咱們的目標就是賺大錢,買豪宅,開豪車!」
好景不長,陳東升很快就陷入「十賭九輸」的狀態,贏來的錢輸個精光,連自己的錢也賠進去好幾萬元。他怕妻子察覺,不敢繼續賭了。張文名勸他:「別放棄呀,這裡很多人都這樣,輸了繼續賭,肯定能翻本,如果你現在離開,就真的輸了。」人在執拗的時候,智商通常為零。陳東升經張文名一慫恿,決定繼續賭,不翻本不罷休。然而,幸運之神並沒到來,他輸得一敗塗地,向朋友借來兩萬多元付清賭債後,心有不甘地退了微信群,從此消失。
像陳東升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都因為陷入這個「網絡賭場」,負債纍纍。徐大海和張文名有時會遇到幾個不服氣的,軟硬兼施試圖要回輸了的錢,他們均一口回絕:「願賭服輸,回去練好本事,歡迎再來翻本。」
大學生的「第一個月工資」
人氣最旺的時期,徐大海和張文名的3個微信群,每個群成員超過百人。兩人隔天輪流當「群主」,每天主持50局左右,平均20多人參與,一天下來,「群主」帳戶裡的流動賭資不少於20萬元,抽取的「水錢」歸各自所有。
當了一段時間「群主」後,徐大海感覺到,「群主」雖然賺錢方便,但也有賠錢的時候。有些賭友輸了,不肯付錢,直接退群,甚至還把「群主」拉入黑名單,用他們的「業內話」來說就是「跳牆」。網海茫茫,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自認倒黴,不得不自掏腰包把錢支付給贏家。
2018年3月下旬,張文名把表弟張浩初招攬進來。當時張浩初在昆明一家大學讀建築工程管理專業,表現良好,從未有過違紀情況。臨近畢業,張浩初面臨實習,因為對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不是很滿意,他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張浩初從沒接觸過網絡賭博,覺得閒著也是閒著,賺點零花錢也好。張文名把其中一個微信群交給張浩初管理,抽得的「水錢」歸他所有。第一個月,張浩初「抽水錢」獲得4000元。2018年4月下旬,隨著成員越來越多,徐大海和張文名又建了一個微信群,讓張浩初負責資金結算等工作,每月支付4000元工資。
2018年5月下旬,張浩初拿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但這也是他在「網絡賭場」 裡拿到的最後一筆工資。2018年6月,彌渡縣警方進行網絡巡查時,發現徐大海他們4個微信群的資金流動頻繁,人員活動異常,高度重視這一情況。經過一系列偵破工作,案情很快水落石出,這個「網絡賭場」被搗毀,徐大海、張文名和張浩初先後歸案。
經查明,開設網絡賭場期間,徐大海的帳戶流動賭資達880餘萬元,獲取「水錢」20餘萬元,張文名帳戶的流動賭資達830餘萬元,獲取「水錢」約20萬元,張浩初的帳戶流動賭資約180萬元,他拿到4000元「水錢」和4000元工資。
為什麼徐大海他們的「網絡賭場」 能吸引大量人氣?與傳統賭博相比,這個「網絡賭場」打著「低門檻」的旗號,看不見現金,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再加上通過「第三方軟體遊戲」的形式,讓很多賭友認為公平公正,不會有暗箱操作,輸贏都是靠腦子和運氣……這些「優勢」都是短時間內凝聚人氣的關鍵。
雲南省彌渡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 徐大海、張文名和張浩初以營利為目的, 創建微信賭博群開設賭場,賭資累計達1890餘萬元,情節嚴重,他們的行為已構成開設賭場罪。2020年1月,徐大海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張文名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0萬元,張浩初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緩刑5年,並處罰金2萬元。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