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也叫萵苣,是我們日常生長中比較常吃到的一種蔬菜,它不僅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正因為如此,有很多的老農開始大規模的種植萵筍。但細心觀察的人就會發現,萵筍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開裂、裂口等現象,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其實,萵筍出現開裂、裂口,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就算再有經驗的老農,也不敢說出「他種植的萵筍一定不會出現裂口」這種大話。但倘若萵筍出現大面積的裂口現象,那就是老農自己管理不當的問題了。
一般來說,萵筍出現大面積的裂口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澆水不當所致的。有些新手老農在給萵筍澆水時,喜歡大水大肥。尤其是在澆水的時候,要麼不澆水,要麼就隔很長時間才澆一次水。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土壤乾旱了那麼久,突然間以大水大肥澆灌,萵筍就會迅速生長,一旦生長得過快,萵筍的表皮就會被撐破,自然就容易出現裂口現象。這就如同西瓜一樣,如果土壤比較乾旱,或者長期沒有給西瓜澆水,是不能立即以大水澆灌的,否則,一夜之間,西瓜就全裂了是一個道理。
對於預防萵筍開裂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勤澆小水,避免大水大肥澆灌即可。在澆水的時候,隨著萵筍的生長,還要注意澆水量應該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避免萵筍出現缺水現象。此外,在澆水的同時,我們還要及時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出現澇災,一旦萵筍出現澇災,萵筍就容易漚根,而根系對於萵筍來說是很重要的,倘若根系受損,萵筍的病蟲害增多、裂口等這些都是小事,到那時,萵筍的產量與質量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我們老農的辛勞也就白白付出了。
當然,氣候、光照等不可逆因素也會導致萵筍出現一定的裂口現象,但相對而言,影響不會比澆水不當造成的更大。其實,農業種植就是這種,看似簡單,其中卻包含著大學問,一旦不注意,或者缺乏管理經驗,吃虧的還是我們老農自己,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