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怎麼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020-12-24 東林富談育兒

作者|東林富

01

我對黃磊女兒黃多多在《爸爸去哪》中有一次的表現印象深刻。

那次是黃多多帶著幾個比她小的孩子去買香菇,集市上有一個女人說,那邊有一個弟弟,讓他帶你們去吧。

黃多多可能覺得女人指給他們帶路的小弟弟太小了,很反常,所以,當曹格的兒子Joe想讓那個小弟弟帶路時,黃多多堅決地制止了,並說我們知道在哪,我們自己去。

後來黃多多對Joe說:「你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跟那個小弟弟一起走嗎?我媽媽說陌生人也許是壞人,他也會讓他的孩子去,帶你去一個地方,所以你應該不知道那個人(指不認識的人),你不能跟他走。」

有人說黃多多有點事故,太人精了,但我不這麼認為,對於孩子的安全來說,再小心也不為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被人拐騙,就會萬劫不復。

「寶貝回家」是中國最大的尋找失蹤未成年人的公益網站,「寶貝回家」上有七萬多條尋親消息,但目前找到的,能和家人團聚的只有2500多人。

因此,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要從孩子二、三歲就開始,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每個孩子的背後,都不止一個家庭,萬分之一的可能,落到個人身上,都會是百分之百,都是每個家庭承受不起的痛。

被拐賣32年的毛寅,被拐時只有二歲半,爸爸從幼兒園接他回家的路上,孩子口渴想喝水,於是毛寅爸爸去酒店接了一杯水,當他出來給兒子喝水時,兒子不見了,整個過程,前後也就兩、三分鐘的時間。

媽媽李靜芝知道兒子丟失後,如五雷轟頂,在以後32年的時間裡,這個偉大的媽媽生活的主題就是找兒子,同時,她也幫助同樣丟失孩子的不少家庭找回了孩子。

李靜芝前後共幫助29個家庭找到了孩子,而她的兒子毛寅,是李靜芝親自見證找到父母的第30個孩子。

從28歲滿頭青絲到60歲頭上已經長了白髮,這32年,李靜芝不知掉了多少眼淚,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孩子終於找到了。

但錯失32年的美好時光,永遠找不回來了。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想李靜芝一定會好好囑咐兒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也會告訴丈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外面,哪怕是只有一秒。

02

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孩子怎樣防拐防騙,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時候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我們所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從小就要開始給他們一個自我保護的意識,比如說,我帶你出去,你不要離開我,以免會被壞人領走,這是第一點。

第二就是說要告訴他,就是如果一個人你不認識,當他給你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拒絕,咱們不拿不認識人的東西,拿了這個不好。另外他要帶你走的話,你一定說不走,你說我不跟你走,我只跟誰走。

從小給孩子講這些東西,講的時候不一定馬上就有用,但是你說多了,孩子就會有一個印象,這個印象慢慢他真遇到這事的時候,他就會有這樣的反應。」

有人在幼兒園做過實驗,讓陌生人扮演「人販子」,用糖果,熟人聊天、帶你去找媽媽、帶你去遊樂場等方法,二十分鐘,50個孩子,成功被「騙走」43名孩子,可見,大部分孩子的安全意識並不牢固,自我防範意識很弱。

幼兒園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一方面,這讓老師和家長認識到兒童安全意識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給小朋友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知道以後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哪些地方更容易丟失孩子?根據「寶貝回家」的數據,以下場所更容易給人販子可乘之機,家長們要格外注意。

馬上要春節了,火車站、市場、汽車站、飯店等,都是容易讓孩子走失的場所,家長一定警鐘長鳴,看好自家的孩子。

03

如何讓孩子從心裡真正樹立安全防範意識呢?

(1)、用兒歌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告訴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在《媽媽是超人》真人秀節目中,梅婷的好朋友馮遠徵來她家做客,梅婷的女兒,只有2歲半的快快在不認識馮遠徵的情況下,痛快地給馮遠徵開了門,並且毫不戒備地和馮遠徵一起出門玩。

這讓梅婷意識到快快自我保護意識太差。

梅婷對快快說,這個叔叔正好是媽媽的朋友,但如果是陌生人,你是不能隨便開門,並且和陌生人出去玩的。

然後,梅婷教快快唱了一首兒歌《我不上你的當》,這首兒歌的歌詞就是不隨便和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

梅婷邊教快快喝兒歌,邊告訴快快平時怎麼自我保護,這樣孩子會接受得更明白、直接一些。

(2)、要嚴肅地告訴孩子,被人拐騙的後果,並讓孩子記住家人的電話號碼和名字。

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被人拐騙後果有多麼嚴重。蔡少芬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對兩個女兒說如果女兒們被騙走,她和張晉就沒法活了:「你們有什麼事情的話,我跟你爸都會瘋的,我們會真的很傷心,真的不想活了!」

平時也要告訴孩子,記住家裡的地址,爸爸媽媽的電話和名字,如果被陌生人騙走,不但自己很危險,爸爸媽媽也沒法生活了,因此一定要謹慎。

讓孩子要有警惕心理。

(3)、告訴孩子,大人不會找小孩幫忙,找小孩幫忙的都不要理,讓他去找大人

告訴孩子,你的善良要有些「鋒芒」,不要讓自己的善良被壞人利用。

凡是大人找小孩幫忙的,都不正常,都要拒絕,讓他找大人幫忙,就算是陌生小孩讓你幫忙,想把你引到陌生的地方去,也不要去,因為有危險。

(4)、用自我保護培養繪本教育孩子。

2歲半到7歲的孩子正是閱讀敏感期,他們喜歡聽故事,看繪本,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一套好的自我保護繪本,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樹立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觀念。

向您介紹的這套兒童安全教育繪本包括《不!我不跟陌生人走》、《不!我不喜歡被你碰》、《不!我不喜歡這種秘密》、《不!我不喜歡被你親》、《不!我不隨便放縱自己》、《不!我不隨便發脾氣》,共6本,讓孩子樹立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反凌霸,提高情商,讓孩子遇到事情知道應該怎麼做。

這套書精裝硬殼大開本,內容豐富,情境生動,我給我女兒買了這套書,這套書色彩鮮明,印刷環保,內容實用,是一套值得購買的好書。

這套書適合2歲半到8歲的孩子。

原價118元,現在正在打折扣,只需要59.9元,每本書僅合10元,就可以買到6本正版好書。

點擊下方「購買」,即可查看和購買。

相關焦點

  •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
    1、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應從培養常規抓起,讓幼兒明確各個環節,各個活動的具體要求,逐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1)通過故事、看講等,教給幼兒自我保護常識。   2、運用各種形式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自我保護。   (1)以遊戲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遊戲是幼兒是喜愛的活動,通過遊戲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如遊戲《偵察兵》,教師遊戲場地設置障礙物:石頭、樹枝、椅子、小刀、別針等,讓幼兒當「偵察兵」,去檢查遊戲場地,清理障礙物,然後進行遊戲。
  •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開展「兒童保護公益課程進校園」活動 2020-12-21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全教育進校園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一堂「安全教育課」。藍天救援隊隊員通過趣味問答與學生進行互動。劉楨丞攝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2月23日訊(記者 莫流潔 劉楨丞)12月21日下午,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安全教育課」。
  • 【老城發布】防控疫情 自覺守法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老城發布】防控疫情 自覺守法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020-03-26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析《獅子王》:從辛巴的成長史,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而就在重看這部經典電影的同時,我又從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整個故事其實就是辛巴的成長史,在他從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怕虎,長成真正的草原之主的過程,其實是辛巴"自我意識"的發展。今天我就想從心理學、從育兒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回顧《獅子王》這部老少皆宜的影片。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從小讓孩子有敬畏心何為敬畏?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件事:她有個同事,小的時候特頑皮,自然也沒少挨打。
  • 想要孩子遠離危險?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看看這9個方法
    現今社會越來越複雜,孩子的安全已然成為各位家長關注的問題。然而孩子還小,如何能夠判斷出是否有危險,如何避免危險,在遇到危險後如何脫身呢?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一、反覆檢查孩子本身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但是越小的孩子就會越容易忘記所學習的東西。於是我們要讓孩子反覆做一個事情,孩子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 李玫瑾:獨立意識父母要早培養,get狐狸法則,提高孩子獨立能力
    這就是「狐狸法則」:愛孩子,就要讓他獨立!在很多人看來,狐狸媽媽的方式太過殘忍,但是她知道,自己沒有辦法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一直保護著孩子,只會害了孩子,讓它無法在大自然中生存。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包辦一切,不是時時刻刻地保護在孩子周圍,而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讓孩子「自己來」。01 父母對孩子過多的擔心,只會成為溺愛。
  • 城陽巴士提醒中小學生乘公交出行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城陽巴士第七分公司工作人員在車廂內張貼了安全常識,提醒廣大中小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迎接開學。眼下中小學生大多還都沒有開學,周末期間不少學生乘車外出,將圖文並茂的防疫宣傳貼畫張貼在車廂內,旨在介紹公共運輸的防疫步驟,提醒學生乘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採取科學的防疫措施,確保開學前萬無一失。
  • 《獅子王》: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究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如果我們了解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特點與規律,那麼將非常有助於我們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人格。因此今天,我們以《獅子王》辛巴成長經歷為例,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具體探究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規律。辛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樣子,真符合那句"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自我,雖然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芽。這是因為他缺乏生活經歷,在父親呵護、國民尊重的環境下,他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所以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必須得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安全生存,否則沒當他認識到自己是誰的時候就"一命嗚呼"。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老師」
    面對家長們的疑惑,李玫瑾老師在節目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孩子被欺負,家長別只會教「告老師」: 李玫瑾老師在孩子受欺負這件事上,分享了4種比「告老師」更管用的好辦法。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讀完有答案了
    老師、家長要做孩子閱讀上的引路人,不僅要告訴孩子讀什麼書好,還要指導孩子讀出好書好在什麼地方,培養起孩子自己的眼光和閱讀鑑賞能力。」這套書是一次帶孩子讀好書、讀出好處、讀出鑑賞力、讀出人生大書的有益嘗試。《百千大閱讀》系列具有明顯的特質,首先它是由來自一線的名師精選中外名家作品進行導讀,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與別人分享玩具?李玫瑾:不是自私,天性決定
    大人覺得這樣很丟臉,感覺孩子沒有修養。於是哄著孩子把東西讓給別人,或者乾脆硬拿。這樣的逼迫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可能把孩子逼得更自私。因為家長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尊重。分享的本質是同理心,能夠理解別人,體諒別人。
  • 濟南4歲半男童小區內被抱走,提高孩子自我保護,謹防流竄人員
    在小區內還能丟孩子?是什麼原因有些人認為還在家門口玩耍,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也不可能有人敢進小區裡抱孩子走。但事實上這樣的事例已經發生不少了。這不禁讓人擔心,怎麼在自家門口還能把孩子看丟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 李玫瑾教授: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應及時管教,不然長大很難糾正
    孩子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優秀的人、正直的人。而想要實現這一切,就都離不開父母良好的教育,父母作為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家庭教育格外重要。
  • 數字能量手機號碼中自我保護意識強的數字有哪些?
    數字能量手機號碼中自我保護意識強的數字有哪些?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知道得越多,自我保護意識越強,這道防護牆,不僅保護了自己,同時也束縛了自己,就拿商業上來說,多少品牌成了我們的回憶;數字能量手機號碼中也有幾顆星代表的數字,具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強,在數字能量的角度看,不是他們膽小怕事,也不是他們比較弱小,而是他們比較聰明;只有更加聰明的人,自我保護意識才會很強,他們能從各種角度去驗證真假,發現一絲問題,
  • 李玫瑾:家長少說三句「口頭禪」,才能塑造出「打不倒」的孩子
    李玫瑾:家長「管好嘴」少說這三句話,才能塑造出「打不倒」的孩子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是育兒界的「網紅教授」,她獨到而新穎的育兒觀念,讓不少家長都受益匪淺。外甥女起身準備去,就被舅媽按著坐下來,「寶貝你坐著姥姥來,孩子這麼小拿啥醋,萬一瓶子打了呢,傷著孩子。」姐姐很無奈地表示:「她都7歲了,這麼大了拿個醋,不至於吧!」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到一個地方,一打電話就能找到朋友落腳,這樣的孩子走遍天下都不怕,將來自然能成事。哈佛大學曾對700多名2-5歲的孩子做過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幼兒時期的社交,會影響到20年後的成就。這分明是一個貶義詞,但越是這樣的孩子長大情商會更高。在《圓桌派》這檔節目中,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提出,孩子從小應該養成「厚臉皮」的習慣,李玫瑾將這個厚臉皮展開來解釋就是「挫折教育」!
  • 李玫瑾:孩子6歲之前,父母最該管什麼?父母要做好這5點
    李玫瑾聊育兒提起李玫瑾教授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她在育兒領域的觀點被很多寶媽追捧,並不斷收藏,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的心理研究,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各個不同年齡間不同性格和不同家庭教出的孩子。李玫瑾:孩子在6歲前父母該管什麼?做好這5點,孩子長大後易成才1.
  • 孩子做作業總拖拉,李玫瑾:不妨試試從這3方面入手,立竿見影
    正當我想著如何改變的時候,偶然看到了李玫瑾教授講座的一段視頻,講的就是針對孩子做作業拖沓這個問題,如何去改變。李玫瑾教授針對這個問題,總結了幾個方法,我感覺確實有道理,於是我根據李教授的理論,再加入自己一些想法,總結了三個改變孩子做作業拖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