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應從培養常規抓起,讓幼兒明確各個環節,各個活動的具體要求,逐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1)通過故事、看講等,教給幼兒自我保護常識。
故事《魯魯的鼻子》中講的是小豬魯魯把豆子、鈕扣等小東西往鼻子裡塞,當它覺得呼吸困難時,就用手去掏,誰知越掏,這些小東西越往鼻子裡滑,後來連鼻血都弄出來了,才嚇得大叫媽媽,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魯魯才脫離了危險。上完這節課,可組織幼兒討論:為什麼小豬魯魯的呼吸變困難了?為什麼它會流鼻血?這應該怎麼做才不會流鼻血,不會發生危險,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不能隨便把小東西往鼻子裡塞,否則會堵住鼻子,無法呼吸,很危險,而一旦發生危險時,不要自己亂掏,應請大人幫忙或上醫院請醫生處理。
又如:看講《不跟生人走》,就可組織幼兒討論:如果你遇到陌生人,他給你東西吃,要帶你走,你會怎麼辦?讓幼兒在愉快、熱烈的討論中領悟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現實生活上的實例教育幼兒。
電視上經常有關兒童被拐騙、走失等的報導,可藉助這些實例教育幼兒: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有的壞人很會偽裝,讓你感覺他好像是好人,他會給你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要學會自我保護。
還有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如果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如:上廁所時推擠、手拉手跑步、鞋帶沒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兒注意這些細節,避免發生事故。
2、運用各種形式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自我保護。
(1)以遊戲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遊戲是幼兒是喜愛的活動,通過遊戲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如遊戲《偵察兵》,教師遊戲場地設置障礙物:石頭、樹枝、椅子、小刀、別針等,讓幼兒當「偵察兵」,去檢查遊戲場地,清理障礙物,然後進行遊戲。訓練幼兒活動之前要先檢查場地,把危險品清理掉,排除事故隱患,自我保護。又如遊戲《打電話》,教幼兒萬一出現危險,要馬上採取一些自救的方法:發生火災撥火警電話「119」,講清楚什麼地方發生火災,請消防隊員趕快來救火,或大喊「救火」、「救命」,或打電話通知大人,並想方設法離開現場等。
(2)以安全知識競賽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我園自製定《安全知識》以來,舉行了好幾次安全知識競賽:將幼兒分成蘋果隊、香蕉隊、梨子隊等幾個組,題型分為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前幾種題型每答對一題得一朵紅花,而到風險題時,則分為五朵花、四朵花、三朵花的題,讓幼兒選擇,當然花數多的題目相對來說難度較大,這樣增加了競賽的刺激性,氣氛活躍,幼兒每回答一題後,就說:「回答完畢」,煞有其事的樣子,絕不亞於電視上播出的成人知識競賽,讓人不得不由衷地佩服這些四、五、六歲的孩子,竟能知道這麼多的安全知識內容。通過安全競賽,讓幼兒在愉快、熱烈的氣氛中,鞏固安全知識內容,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3)認識安全標記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安全標記可提示和警告人們注意安全。我們應和家長配合,利用參觀、遊玩、逛街的時候,讓幼兒認識常風的交通標記安全標記,懂得其主要作用,並通過認識安全標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