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平安健康才是福,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2021-01-11 文文育兒寶典

社會調查顯示:「燒傷燙傷,交通事故,煤氣中毒,噎亡溺亡,走失走散……已成為0——14歲兒童人身安全的第一殺手,也是導致嚴重疾患和殘疾的主要原因」。

我們沒有辦法讓孩子一直生活中父母的庇佑之下,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社會,獨自飛翔。從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開始面對更多的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危險係數大大提升。所以,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是每一個家庭的必修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培養:

一、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自我保護

1.穿衣吃飯

飲食中要注意孩子避免過燙,過硬,過黏,以及多刺的魚。坐位置避免上菜口,儘量靠裡坐,遠離餐桌上的火鍋,烤盤,熱湯熱水等。

穿衣避免有胸針,抽繩,避免兩片珠子等,這些都是威脅孩子安全的隱形武器。

2.玩耍睡覺

我們要注意孩子尤其是很小的寶寶,避免睡覺頭蒙在被子裡,或者趴在枕頭上,避免窒息。

玩耍的時候避免打鬥,撞擊,爬高,玩火柴,或者尖銳力氣,不去沒有人的黑暗的危險空間以及角落。在路上不要隨便招惹流浪貓狗一類,避免抓傷咬傷。

3.交通安全

小孩子上車要坐在後排並且系好安全帶,六歲以前的兒童要有兒童安全座椅,車要鎖好兒童鎖,告訴孩子頭和手不可以伸出窗外,不可以隨便開車門,也不可以打擾正在開車司機。

過馬路要學會看紅綠燈遵守交通規則,並且緊緊拉住家長的手,切記不可以大路中間亂跑亂竄,嬉戲打鬧。

二、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保護

婦聯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意外事故中52%是發生在家裡,19%發生在路上,12%發生在幼兒園學校中。

可見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最安全的家中,意外情況發生率反而越高。

1.家中安全事故一般有:陽臺墜落,水電煤氣,日化用品,藥品以及刀剪子等封閉物品。

所以告訴孩子這安全隱患必須遠離,不可以攀爬窗臺,隨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水電煤氣尤其不可以亂按亂動,也需要告訴孩子一些常識,比如,手指不可以摸插座;聞到煤氣味道馬上開窗開門,不可以直接開燈,並且叫大人或者大孩子可以自己關閉煤氣閥。家裡的尖銳物品不可以動,堅決制止。

2.在路上以及公共場所

首先,要教會孩子交通規則,時刻提醒走人行道,看紅綠燈,靠右通行不可以亂跑,要跟住大人一起走。

其次,在公共場所易發生走失走散,擁擠踩踏,摔傷撞傷,這些安全問題在活潑好動的孩子當中,發生率更高些,孩子好奇心重,看什麼都覺得好玩有意思,所以家長一定要看緊我們的孩子,並且告訴孩子要遵守公共秩序,不湊熱鬧,如果發生走失走散可以找商場裡穿制服的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尋找父母。不能漫無目地隨意亂逛。

3.特定事件中的自我保護

這一類是最危險的,基本上遇上這樣的事件那就是一個家庭的坍塌,一旦事件發生,那麼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這類事件危險可能存在於任何地方,可能在家,可能在學校,可能在任何的公共場所。所以我們特指這類惡性事件單獨列舉。

(1)防拐騙,遠離人販子

教導孩子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路上不與陌生人說話(陌生人要求幫忙也不行,現實就有幫孕婦忙,然後發生意外的。)不跟陌生人走,如果有人生拉硬拽大聲呼救。不向陌生人透露個人信息,說是爸爸媽媽朋友不認識的也不可以。而且要教會孩子謹防身邊熟悉發惡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2)性保護教育,遠離變態惡人

今年九月初,黑龍江哈爾濱發生了一起5歲女童被性侵的惡性案件,女童第二天找到就住進了ICU,傷情嚴重,多處臟器感染高燒,昏迷不醒。而犯罪嫌疑人竟是自己家裡的鄰居。儘管罪犯已經繩之以法,可是這一家的創傷無法磨滅。

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定從小就教授一些性知識,比如什麼是私密處,私密處不可以碰,不可以露,從小有羞恥心,陌生人不可以親,一定要學習基本的性知識。而這些就需要媽媽適度合理的悉心教導了。

(3)大自然面前的自我保護

比如孩子去水邊玩,不可以涉水太深,遇到自然災害如何自救,火災,地震,泥石流,水火無情,可以送孩子去一些專業的體驗館,有科學的救生方法,而且一定要讓孩子謹記,任何情況下生命安全第一位,其他財產都是身外之物。

(4)霸凌面前自我保護

現在霸凌最多的情況發生在校內,校園霸凌事件新聞屢見不鮮,首先我們要學會人際關係相處,通過積極的豫園和行為化解同學之間矛盾,避免肢體衝突造成人身傷害,告訴老師及家長,避免危險升級或者再次發生,當然我們告訴孩子不可以被欺負,同時也不能欺負別人哦!

提升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塑造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三項基本原則

不要把我們的孩子當成公主和王子,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存在象牙塔般的夢幻世界裡,畢竟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帶領孩子真實地接觸這個世界,美好的,醜陋的都要接觸!

1.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孩子實際接受能力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因為這個社會不光是山花爛漫,也有醜陋黑惡,所以要提高警惕意識,但是不能讓孩子過於緊張把孩子嚇壞了。這個問題需要掌握好度來平衡,所以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實際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來教導,比如給小朋友還被拐賣後孩子無助的照片就可以,但是不要看過於血腥暴力的圖片。

2.教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教育是雙向的,我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被傷害,不被欺負,但是忘了傷害是雙向的,有傷害就有傷害者和被傷害者。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同時也不要傷害別人。

3.生活處處是知識,以身作則

父母不要雙標對待孩子,比如過馬路領著孩子不可以覺得沒車就過,也要等到綠燈亮起,即使在家穿著也不可以裸露隱私部位,兩歲以上的孩子不可以帶進異性洗手間或者異性浴池。避免孩子被這種雙標弄暈,分不清楚對錯

最後,父母一定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良好的溝通可以增進感情,還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讓孩子說出真相,儘早預防和處理可能發生和正面臨的危險。

相關焦點

  • 初為人父,為什麼大家都給他安利少兒平安福?
    在祝賀的同時,也有熱心寶媽提醒廣大家長:孩子一出生,有三件大事必須要做,就是取名字、上戶口、辦保險。也許會問,為什麼要著急給小孩子辦保險呢?有風險才需要保險,一個生命誕生到這個世界,開始了他的生命之旅,就意味著不可能一帆風順,既可能陽光燦爛,也可能風雨交加。所以每個有責任心的父母,都會把保單作為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構築保險健康生態,平安人壽「雙子星」大福星、少兒平安福雙雙斬獲...
    究竟平安人壽的保險何德何能,才使得兩項殊榮皆花落平安呢?而對於0-17周歲的孩子來說,少兒平安福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最新少兒平安福I更是把保障病種上升至164種,涵蓋數量創新高。其中最人性化的地方在於父母陪護有賠償的條款,有效緩解家庭財務壓力,為家庭護航。
  • 4歲女童慘遭虐打:真正的保護孩子,是教給孩子自我保護
    都說善良很貴,可這件事的發生,讓人更明白了一個道理:教會孩子善良,是需要底線的,如果善良會危及你的生命,我寧願你不善良。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就是我們的全部。而我們真的希望這個世界上少一些罪惡,放過這些心存善良的人。 我們希望孩子能一生平安,也希望孩子熱愛這個世界,所以一定儘早要教他辨別光明和黑暗。小諾認為每個家長應該堅定地告訴孩子幾點: 1、不可以單獨跟任何人走,必須先問過家人或者老師。
  • 健康減肥才是福,小歐變身隨筆|第十天
    但是,平安卻是世間萬物所有的期望。已經肆虐一年的新冠,再到這個月新冠的變異。這幾天,到處的隕石墜落人間等等。讓人們對平安在心裡越發重視。回到減肥,基礎是不能傷害身體,健康第一,而不要去追求極致的瘦。就如小歐說,以前21天連續不吃飯,還有幾天不喝水減肥,這樣就是減下去,有了體型,沒了健康,那又有何意義呢?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健健康康減肥也是福!
  • 中國每年都有孩子被拐賣,人販子最喜歡盯上3類孩子,家長要注意
    在電視劇《下一站婚姻》中,就有這樣的一幕,犯罪分子用夫妻吵架的名義迷惑周圍人群,而劉濤飾演的媽媽,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搶走了年幼的孩子。孩子小只會被嚇得哇哇大哭,並不會向圍觀的人群說明真實的情況。而六歲以上的孩子對家庭已經有了記憶,也不容易被哄騙到新的家庭。
  • 遇到危緊,孩子會「自救」嗎?教會孩子自救,保護自身安全的方法
    如果遇到電梯突發故障,孩子該如何自救?鰲江的兩名學生展示出非凡的冷靜,用「教課書般」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護」,保證了人身安全。聯想到前幾日宣師一附小校內發生一男子傷害孩子事件,造成20個孩子受傷,3人傷勢較重的惡劣事件,一方面說明危險事情總會在未知情形下發生在孩子身邊,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孩子們在遇到危急情況時缺乏正確的自救方式。教會孩子們在緊急狀態下自我救護是家長的當務之急。
  • 李玫瑾: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怎麼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02李玫瑾教授在談到孩子怎樣防拐防騙,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時候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我們所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從小就要開始給他們一個自我保護的意識,比如說,我帶你出去,你不要離開我,以免幼兒園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一方面,這讓老師和家長認識到兒童安全意識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給小朋友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他們知道以後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哪些地方更容易丟失孩子?根據「寶貝回家」的數據,以下場所更容易給人販子可乘之機,家長們要格外注意。
  • 拒絕親密的陌生人 現在起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現在的孩子經歷的挫折教育相對較少,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也相應減弱,漸漸接觸社會的孩童,如何在社會這個複雜的大環境下,平安健康地成長,是寶寶踏入社會的必修課。那麼,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呢?
  • 自我保護好工作細胞才是防止疫情的關鍵,祝白衣天使平安武運昌隆
    而我們除了默默的為前線加油,更要理智的對待這次疫情的傳播,遵循醫務派發的預防措施做一個公民應該做的義務,不去製造言論,遵紀守法做好相應的防護。只有保證了自己的健康才能保證身邊最親近的家人的健康,介於這次新型肺炎變態般的傳播形式,我們也要做到位保護好工作中的細胞能保證自身的健康。
  • 聚焦家庭健康保障,平安「1.08財神節」壽險專場亮點紛呈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中國平安「1.08財神節」側重於金融知識教育的普及與推廣,一方面在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方面持續發力,為創造更健康、規範、良性的金融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另一方面通過創新服務,防範金融風險,助力大眾提升金融素養,以知識賦能金融消費者的可持續成長,從而構建開放、共贏的金融新生態。
  • 凌晨兩點加班到進ICU,拼命的同時別忘了備份平安福
    事件的主人公琳達從小到大一直很努力,凡事做到100分,工作上努力、盡責、肯幹,常年加班到凌晨2點之後才下班,凌晨三四點才睡覺。曾經琳達為了一份報告,她可以穩穩地坐在辦公室,從清早8點一直到半夜12點,對著電腦動也沒動過,一整天就靠早上「早有預料」帶來的一袋麵包過活。
  • 青少年網絡保護系列活動「E路護航﹒E路平安」權威解讀第四期,來了!
    」為主題的青少年網絡保護系列活動權威解讀第四期進行了在線直播。主要包括:犯罪分子與兒童建立聯繫,獲得其個人信息;受到威脅、恐嚇,要求進一步提供更多個人信息或者資料;兒童受到進一步的侵害等。三是預防和處置「社交網絡兒童性剝削」的主要方法,包括:保護好個人隱私;當受到威脅、恐嚇時,及時告訴父母;孩子受到侵害時及時報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自己等。
  • 別給罪犯可乘之機!紐約華埠戶外餐桌椅被偷,商家不標記不報警
    對此,警方建議商家在營業結束後一定將戶外用品搬回店內存放,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華埠商業改進區總監陳作舟表示,近期位於勿街一帶的多家餐館放置在街道上的戶外用餐桌椅和擺設遭人盜竊,包括佛菩提素菜餐廳、勇記、粥面軒等餐館的戶外桌椅、綠植、燈具、雨傘架等被偷,其中一家餐館更損失7、8張桌椅。
  • 想要孩子遠離危險?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看看這9個方法
    現今社會越來越複雜,孩子的安全已然成為各位家長關注的問題。然而孩子還小,如何能夠判斷出是否有危險,如何避免危險,在遇到危險後如何脫身呢?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一、反覆檢查孩子本身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但是越小的孩子就會越容易忘記所學習的東西。於是我們要讓孩子反覆做一個事情,孩子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 孩子要升小學了,如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家長應該知道這三點
    看著孩子被接走,屏幕前的我都跟著鬆了一口氣。不敢想像如果這個孩子沒有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的話會發生什麼。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尤其對於一些孩子已經上學的家長而言更是如此,那麼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就很重要。
  • 平安守護!「老賊」落網記!犯罪分子終將得到法律的嚴懲!
    自開展「平安守護」「金盾4號」行動以來,三門峽市湖濱分局積極深挖線索,對轄區盜竊案件秉承緊盯不放的理念,通過傳統走訪加科技偵查等手段,努力破獲案件。2020年12月8日凌晨,湖濱片區案件偵辦大隊二中隊民警緊盯案件線索不放鬆,成功抓獲1名盜竊「老賊」楊某某。
  •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開展「兒童保護公益課程進校園」活動 2020-12-21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牧者大會系列信息之健康的教會:七大模式的轉變 讓教會實現最...
    (圖:基督時報) 「大家都很想建立健康的教會。數量增長的教會不一定是健康的教會,但是健康的教會一定會增長。」「健康的教會來源於健康的牧者、健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