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年的代購人生丨他們的2020·特稿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已經過去,紛亂開頭,努力結尾,基本沒有容易二字。

從年尾回首年初,恍然如夢,我們仿佛經歷了從未經歷過的漫長,感受著從未感受的彷徨、互助、感動、奮發,各行各業都在湧現著平凡的偉大,都體驗著不平凡一年的冷暖。《浙商》雜誌採訪了10位身處行業漩渦中的小人物,讓那些感觸至深的人來訴說2020年的故事。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特稿」第九篇:疫情之年的代購人生。

每個人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代購的身影。

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了2020年不少代購的惡夢,他們基本處於難熬的狀態。代購幾乎不可能做了,沒有直飛,轉機費用又極高,除非全是大牌包,不然沒有任何賺錢的可能性,甚至還要承擔被海關查扣的風險。

不少代購在賣完庫存後,徹底「歇業」了。

煎熬的日子

時鐘指向中午12時,手機裡響起了提示聲,她慢悠悠地打開手機,瞥了一眼,又是一條推送信息。她皺了皺眉頭,翻了個身,斜靠在床頭,打開微信瀏覽新聞,順便把已經編輯好的賣貨內容發布到了朋友圈。

她叫小群,專職日韓代購。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你能看到她不斷地在中日韓三個國家之間來回奔走。不是在日本的藥妝店或者商場排隊買貨,就是在韓國免稅店現場賣貨曬圖,照片上的她神採奕奕、笑容燦爛。

如果是在以前,無論什麼時候,小群都會本能而快速地打開手機,回覆信息,生怕漏掉任何一單生意。但現在,她寧願花時間把手機桌面上所有APP右上角的紅點數字挨個點一遍……「這,可以打發時間。」小群輕描淡寫地說。

時間若被拉回到2020年初,這間面積大約10平方米的貨物間,會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數排貨架,小群會站在貨架前挑選貨品,然後快速打包堆放在一起。然而,眼前的貨架上面只擺著少量的貨品,地上散落著一些用來打包易碎物品的氣泡墊和膠帶,牆角處則堆放著一些還沒有摺疊成型的紙箱。

貨物多的時候,架子都不夠用,連牆角都堆得滿滿的,人進來只能踮著腳走。如今,小群進出這貨物間的次數越來越少,這也是她自2017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

「不能出國的日子,時間過得異常緩慢,一慢就常常感到心慌。」小群神情憂慮,「以前就像被按了快進鍵一樣,一刻不停。現在,代購的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的。」她並不是沒有想過先找一份工作過渡,但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早已輻射至每個角落。小群生活的小鎮,雖然生活成本可以控制,安逸又方便,但要找一份合意的工作卻很不容易。

2020年對小群而言,是一個失意又難熬的年份。

茫然的未來

疫情在全球蔓延,這對以代購為生的人而言,生計便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之前非常多的代購從業者沒有團隊,都是單打獨鬥,不具備專業的線上營銷能力,因此很難成為金字塔尖的少數派。

實際上,代購也並非各個都能賺錢。商店、奧萊關門;出門採購、寄貨要冒風險;國內購買力嚴重下降;物流慢、運費貴……這些原因都衝擊著海外的買手們。許多買手即使天天刷屏、刷群,生意依然沒有起色;某些買手轉行做平臺,還有一些乾脆歇業在家。

滿滿,杭州人,專職代購三年有餘,因為酷愛旅行,方便帶貨,繼而入行。從原先的國際各種飛,到疫情後在家裡蹲,「賦閒」在家的日子無聊卻也悠閒。

滿滿自稱是一枚佛系代購,客人不是很多,收入穩定,疫情雖影響到了收入,但只要不亂花錢也還夠用。當海南新免稅政策出臺後,讓很多代購再次看到了希望。滿滿也將目光轉向了海南免稅店。不過,海南免稅的價格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化妝品的價格還有點利潤,但奢侈品的價格並沒有多大優勢。

「一趟來回,沒多少利潤。」滿滿坦言。

「之後是否還做代購?」記者問她。

「不知道,看情況吧。」滿滿流露出一種沒有目標的茫然感。

但對小群而言,幾乎停止的代購事業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她買了房子,還沒裝修,但是已經沒多少餘錢了。她喜歡喝茶會友,之前還開了一間小茶館,因為2020年收入減少,茶館難以為繼便關了門。

看著身邊做代購的朋友一個一個改行,小群也有些動搖。關於將來,她表情落寞,猶豫了很久。「2021年到底如何還沒考慮好,就是特別希望疫情快點過去,讓時間過得快一點。」

小群說,當初做代購是因為自己喜歡護膚彩妝,覺得可以分享,是自己想做且喜歡的事情,但經歷過疫情,她發現還是得找一個可以沉澱下來的工作。「但是要從熟悉的行業中跳出來,談何容易?」

小群透露:「其實我從兩年前就覺得代購這個行業的收益率逐漸下降了,而且反覆出國回國也很辛苦,再加上國內有許多代購有假貨的成分,使得整個代購行業的口碑並不是很好。」

代購行業一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這也嚴重打擊了良心代購的積極性。「其實我一直都有關注其他行業,尋找可以轉行的機會。但我們這一行擁有的資源除了海外的購買優惠之外,最有價值的就是我們的客戶群體了。如果轉行能讓我充分利用我的存量客戶,那是最好的。」

競爭的現實

疫情也使得本來靠旅遊帶動的免稅店行業陷入低谷,且競爭激烈而殘酷,機場免稅業務幾乎停擺。

高額的免稅經營權成本和機場租金成本壓力之下,機場免稅另闢蹊徑,將業務轉至線上。國外去不了,代購都將目光轉向了國內的免稅店。海南免稅店和日上免稅店新開設的線上門店,都成了代購們「拿貨」的主要渠道。

過去幾年,機場免稅銷售一直是全球免稅市場規模最大的銷售渠道。以中國中免為例, 2019年中國中免免稅商品銷售額達458.18億元,同比增長37.89%,僅上海日上機場免稅店、首都日上機場免稅店便合計創收237.38億元,佔當年免稅銷售額的一半。

實際上,這個線上都是大批發商們的綠色通道。他們拿到更便宜的貨,然後撒向市場,小代購們接貨。雖然是二手,價格也還能讓客人接受,不少代購早已意識到自身沒有價格優勢。

剛開始,小群的代購生意還不錯,賺到了一些錢,但之後就越來越難做,再加上各種政策的出臺和制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各種壓力讓小群開始整宿整宿地睡不著,她直言:「疫情後,免稅店的產品一天一個價,自己不敢囤太多貨,怕虧錢,大家的購買力普遍都在下降,都是能省則省的心態。」也有代購形容,現在做代購就像在炒股,根本不知道哪天買到的價格是最便宜的。

同時,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開始在國內市場探索更多的渠道模式,如各大品牌的官網、官方旗艦店等,都對海外代購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有代購告訴《浙商》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不斷探索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推出各類營銷活動,留給代購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現在,我們只能開發一些新產品,尋找一些沒有在國內開設專櫃或者網店的海外品牌。」

代購,未來還可以存在多久?很多代購都很迷茫。只是他們也很清楚,高利潤時期已經過去,網際網路讓價格越來越透明,當然賺個辛苦費問題不大,「畢竟拿一塊豬肉,手上也會帶層油。」一位資深代購無奈地說。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施曉豔

編輯|徐燕娜

監製|馮永明 審核|餘廣珠、胡俊翔

相關焦點

  • 海報丨山西發布提示,儘量避免代購國外商品!
    海報丨山西發布提示,儘量避免代購國外商品! 2020-12-22 2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打擊下,澳洲代購出路在哪?
    然而,個人代購者和商家並沒有被困境打倒,他們開動腦筋,逐漸找到了應對疫情的方式,通過網絡直播、品牌管理和分銷、在線銷售等方式再次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雖然澳洲部分奶粉和保健品公司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打擊,但也認識到了代購銷售的巨大商業價值。
  • 日韓疫情持續蔓延 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
    原標題:日韓疫情持續蔓延,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記者 | 盧奕貝「現在不管是人還是貨,進出都很難。」張琳琳是一位資深日韓代購 。這兩個月,她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隨著日本與韓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日韓代購們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 2021年還能做代購嗎?個人代購怎麼做才合法
    2020代購是比較難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代購都飛不了,很多免稅店也都開始支持直郵。那麼,2020做代購還賺錢嗎?如果你打算從事這個行業建議過段時間再說,現在其他國家都飛不了,你怎麼做代購呢?2021年做代購還賺錢嗎做代購以前是很賺錢的。現在不好幹了吧。關稅查得這麼嚴格,現在好多代購的人把目光轉向了跨境電商上面。也不需要像以前的工作一樣,飛來飛去,提心弔膽,丟物了還賠償。2020年疫情期間,世界各個國家停止飛航,怎麼還能做代購?怎麼還能賺錢?
  • 日韓疫情持續蔓延,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
    張琳琳是一位資深日韓代購 。這兩個月,她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隨著日本與韓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日韓代購們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過去,職業代購的兩大採購方式為,自己飛去日本、韓國,人肉代購物品背回國內;或者由日韓買手當地採購後郵寄回國。
  • 何以為家:住在長租公寓的年輕人丨他們的2020·特稿
    changz 2020年即將過去,紛亂開頭,努力結尾,基本沒有容易二字。 從年尾回首年初,恍然如夢,我們仿佛經歷了從未經歷過的漫長,感受著從未感受的彷徨、互助、感動、奮發,各行各業都在湧現著平凡的偉大,都體驗著不平凡一年的冷暖。
  • 奢侈品遭疫情重創:大牌陸續關店,代購趁機漲價
    疫情帶來的影響不止體現在銷售端。全球蔓延的疫情,已經影響到了奢侈品行業的產業鏈上下遊。包括CHANEL、Hermès、Gucci在內的多家奢侈品品牌已經關閉了位於歐洲的部分工廠。根據投資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最新的一份報告預測,新冠病毒將會導致奢侈品行業在2020年損失高達430億美金的銷售額。
  • 年終盤點丨2020之淚,他們已不在
    2020年即將過去,歷史會銘記它,人民不會忘懷它,《浙商》雜誌將以盤點和特稿呈現這鳳凰涅槃經濟眾生態。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盤點」第四篇:逝者,他們已不在。人生處處是告別。不平凡的2020年,有太多的離開與不舍,有太多的失落與憂傷,有太多的眼淚與真情。
  • 沒有囤貨的代購,貨源地從海外轉到莆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鋅刻度,作者丨黎炫岐,編輯丨順子儘管眼下疫情有所好轉,代購們仍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貨源地從海外到莆田一場疫情,讓做了7年日韓代購的劉玉第一次想要放棄這份事業。「存貨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現在出入境太不方便,代購正品的成本太高了,賺不了什麼錢。」
  • 後疫情時代,海外代購的新機遇!
    自從日本、韓國等國疫情升級頒布各種限制出入境措施後,若若和身邊的日韓代購同行們都不出國了。若若說熟悉的代購圈子裡還有一些人留在韓國,他們反映免稅店要麼停業,要麼人煙稀少,不少人都有了回國的打算。「我是定居美國紐約的,一家人過來已經有5年了。
  • 疫情下的代購該何去何從
    疫情下的代購該何去何從?這次疫情給代購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目前韓國,日本,東南亞,港澳臺等疫情相繼得到控制,但是往返機票貴得離譜,根本不划算。只有長期在國外的還可以迅速發展起來,現在快遞已經通了。國內代購該何去何從,國內的代購一是缺貨(指的是正品),二是缺穩定的客源,貨的問題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解決,1、奧萊來解決 2、身在國外的代購來解決(這個就要自己來判斷)客源問題解決,傳統代購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紹朋友,這樣的信任感比較強,不然陌生人的第一次是很難產生信任,一般朋友客戶都維護在微信,但是微信是私域,沒有獲取客源的功能
  • 無法穿越疫情的奢侈品代購:從月入幾十萬 到賣水果、玉米
    4月1日,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2020年時尚和奢侈品全球銷售額將同比下降25%至35%,銷售額相較2019年同期將下降4,500億美元到6,000億美元。不少代購在這期間轉行,原本賣LV包袋,現在賣螺螄粉;原本主營奢侈品,現在卻不得不加入微商的行當,賣起了面膜、阿膠、水果、玉米......
  • 疫情下的日本代購,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近幾年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代購早就已經不是什麼隱蔽性的話題了。不得不說,日本的很多護膚品和實用好物,已經成為了很多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大家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消費水平都慢慢恢復到了正軌。
  • 再見,海外代購!打敗他們的神秘力量來自國內!
    市內免稅店,正在幹掉海外代購!中國海外代購人群的戰鬥力有多強?他們僅靠著將海外的包包、奶粉、馬桶等商品肩挑手扛地運回中國,就生生造出了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但是,國人對海外商品的需求一直以來都是澎湃高漲的,既然國內免稅店解決不了他們的需求,那就紛紛外擴,湧向日、韓等國唄!於是,全球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免稅店基本被中國海外代購給「承包」了。
  • 疫情重創海外奶粉代購,跨境購業務大增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各航空公司取消或削減了中國航線,直接影響到奶粉代購的業務。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海外直郵奶粉的運輸時效大幅延長甚至翻倍,部分奶粉代購業務不得不暫停。在國外從事代購生意的Becky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變嚴重開始,從國外發快運件到北京就變的困難,她只好暫停了代購業務。而澳新的情況略好,但同樣面臨時效翻倍的問題。據澳洲代購趙彤介紹,雖然澳洲直郵業務已經恢復,但是時效並不理想,正常奶粉直郵+清關需要15-20天就可以拿到手,但現在要超過1個月。
  • 被疫情中斷的海外代購:直播賣庫存,有的開始炒股
    這是被疫情阻擋了去路的人肉海外代購們的自嘲,但是現狀並沒有更好。 日本飛不了,人肉代購就不能開工。一來一去,冒著感染新冠的風險,還有必須付出的隔離28天的時間成本,就算無視疫情期間暴漲十倍的機票價格,人肉代購依然別無選擇,只能停擺。
  • 疫情蔓延全球,代購生意卻越來越好:這些黑幕你必須知道
    01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然得到了控制,而國外的疫情卻不容樂觀。自義大利宣布封城後,美國、西班牙、丹麥等國家也進入疫情緊急狀態。可以說,全世界都亂成了一鍋粥。所以說,如果這名代購剛從疫情嚴重的韓國回來,那麼就不能隨意外出。因此,在接到舉報後,民警立即針對此事展開了調查。負責處理此事的警官說,他聯繫到這位代購的愛人,對方表示妻子近期沒有出國。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也未查詢到這名代購近期的出入境記錄。
  • 海外代購因疫情遭受重創,跨境電商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近期,兩名代購人員因違反疫情防控要求,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被拘的消息在電商圈掀起熱議;另有一位海外代購在朋友圈曬購物行程後被舉報,後經警方查實為"假代購"的消息讓人啼笑皆非。這類亂象頻出的背後,無不折射出海外代購在境外疫情局勢嚴峻下的困境。
  • 被疫情中斷的海外代購:有的幫人直播賣庫存,有的開始炒股
    這是被疫情阻擋了去路的人肉海外代購們的自嘲,但是現狀並沒有更好。 日本飛不了,人肉代購就不能開工。一來一去,冒著感染新冠的風險,還有必須付出的隔離28天的時間成本,就算無視疫情期間暴漲十倍的機票價格,人肉代購依然別無選擇,只能停擺。
  • 疫情之下,還能海淘、代購嗎?
    疫情之下,還能海淘、代購嗎? 2020-12-02 22: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