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絲路》導演卡拉卡拉:絲綢之路打開文化交流和溝通之門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貝魯特4月26日電(記者李良勇)黎巴嫩卡拉卡拉舞劇院新編歌舞劇《穿越絲路》最近剛剛結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持續3個月的演出。這部由絲綢之路沿線多國藝術家共同呈現的歌舞劇,講述了古代一支黎巴嫩商隊經絲綢之路抵達中國的傳奇故事。中國演員的參演引發黎巴嫩觀眾廣泛興趣,讓當地民眾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加直觀形象的認識。

  作為這齣歌舞劇的策劃和導演,卡拉卡拉舞劇院院長伊萬·卡拉卡拉對新華社記者說:「提起絲綢之路,就會想到中國。因此,我們邀請中國演員參演,正是由於他們的加入,才讓演出更有真實感和現場感。」

  卡拉卡拉耗時4年完成這部歌舞劇創作。被問及為何選擇以絲綢之路為主題,他說,古絲綢之路連接中國、中東和歐洲,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傳遞出的不同國家和平共處的理念對當今社會、尤其是衝突戰亂不斷的中東地區格外重要。

  「我要談論的不是絲綢之路的商業價值,而是其人文價值,也就是絲綢之路如何讓人們能夠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因此,如果說人們之間有隔閡,那麼絲綢之路則打破了這些隔閡,」他說,「絲綢之路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不同社會的溝通打開了大門。」

  「這就是我們想要表達且在劇中呈現出來的:人們分屬不同國家,但我們都來自地球,我們都一樣,都在同一條路上。我們是一個世界、一個人類,應該共存。」

  下個月,卡拉卡拉將率劇組前往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一阿曼演出。「我們真誠希望能前往中國演出,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中國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去那裡演出將是我們極大的榮幸,」他說。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與中國演員「牽手」。2010年,卡拉卡拉舞劇院與杭州歌舞劇院合作推出舞劇《扎耶德之夢》,並在世界多地巡演。

  對於今後如何加強中黎文化往來,卡拉卡拉認為,不僅雙方政府要做工作,民間文化機構同樣應為此努力。

  「中國有如此豐富的藝術形式,有如此眾多的傑出藝術家,黎巴嫩人渴望了解中國的文化藝術。我們希望每年在黎巴嫩都能看到來自中國的藝術演出,」卡拉卡拉說。

相關焦點

  • 大唐西市絲綢之路商旅文化博覽會啟動
    時光荏苒,為進一步推動絲路沿線國家開展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和旅遊合作,搭建絲路沿線國家商旅、文化、旅遊的「黃金走廊」,構築絲路商旅合作大平臺,打造絲路沿線國家的品牌盛會,由中國國際商會主辦,中華文化促進會作為指導單位,陝西省貿促會、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旅遊局、全國民辦博物館協作體協辦,大唐西市集團承辦的第二屆絲綢之路商旅文化博覽會於9月27日在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
  • 從長安到羅馬 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央視首播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及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成員合作的4k紀錄片《穿越絲路雙城記》,12月15日登陸央視科教頻道首播。《穿越絲路雙城記》是一部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源於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全片50分鐘,從藝術、生活、飲食、建築、法律、商貿等主題切入,講述了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意義,用平行視角的講述方式,描繪西安與羅馬兩座城市,乃至中意兩國之間的文化共鳴、文明互鑑。
  • 音樂劇《絲路之聲》榮獲「2020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央廣網西安12月16日消息(記者舒隆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大會上,音樂劇《絲路之聲》,榮獲「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提名。
  • 絲綢之路:從長安到天山全攻略 | 絲路申遺成功五周年特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這一道路系統是世界遠距離交流網絡的傑出代表」——Tim Williams絲綢之路主題研究 2011「絲綢之路」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6世紀期間古代歐亞大陸間以絲綢為大宗貿易的、開展長距離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動脈,是東西方文明與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
  •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品質:重徵絲路,促進歐亞經濟文化交流
    本著互惠共贏的原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各在經濟和文化交流,受到眾多國家歡迎和支持。「波赫和中國長久以來關係友好。我們有心為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做出貢獻,讓『一帶一路』變得更好,讓倡議成為現實。」在近日舉行的「寶沃一帶一路大使絲路行」活動啟動儀上,波赫駐華大使安東·裡爾表示。
  • 共同聚焦絲路光影,見證魅力陝西!
    本次舞美設計以電影膠片為主體意象,與古城長安相互輝映,舞美造型寓意絲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互促,電影產業攜手騰飛。當晚的文藝演出,也是精彩紛呈。展現絲綢之路沿線風情的舞蹈《絲路霓裳》拉開了演出帷幕,隨著電影《攀登者》中熟悉的歌聲響起,電影歌曲串燒《電影之聲》將我們帶入了深深的回憶,還有融合了太極和古琴的國樂與武術《和合共生》、融合中國戲曲和義大利歌劇的歌曲《此時此刻》,以及最後全場齊唱的歌曲《我的祖國》等精彩節目,將絲路文化、國際元素、電影符號融為一體。
  • 【絲路國際電影節高端訪談】專訪伊朗著名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和...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張力 蔡英 夏飛) 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匯聚了一帶一路國家的知名導演和電影人,大家齊聚古城西安,交流探討電影藝術繁榮發展的話題,暢想絲路電影合作交流新機遇,電影節期間陝西廣播電視臺將開設【絲路國際電影節高端訪談】專欄,聽聽電影界的大咖們怎麼說。
  • 發展絲綢文化 弘揚絲路文明 聆聽一場絲綢之路上的紡織品對話
    浙江理工大學校副校長、黨委委員陳文華表示,首屆研討會以發展絲綢文化、弘揚絲路文明為主旨,為展開考古、科技、藝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人們對於精美圖案和五彩圖案的偏好,促使編程織機問世。在過去兩千多年間,中國、中亞和地中海地區開發了幾種不同類型的織機。雖然這些機器不同,但用來記錄圖案的系統非常相似。這也帶出了一個問題,這些織機究竟是獨立發明的,還是通過絲綢之路交流後問世的。8至15世紀的紡織品,如何通過東南亞海運路線進行交易?美國紡織圖案研究基金會主席桑德拉·薩爾佐諾帶來了她的演講。
  • 絲綢之路「酒先鋒」
    《周易學說》引王逢曰:「酒食,德澤之謂也;九五之君,當天中正,以澤乎民」,謂美酒與美食和美德並列為「貞吉」,是中正祥和的象徵。《易經·孚卦》「九二」爻辭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以「鳴鶴」「好爵」比擬誠信須溝通引起共鳴,始能發揮作用。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酒」為正大光明、剛毅堅強、坦誠率真、不懼艱險、和衷共濟之象徵。
  • 跨國史視閾下絲綢之路城市史的研究和書寫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跨國史研究,其研究對象是跨國關係和跨國事務,包括人員、思想、信息、資本、物質、制度的流動和聯繫。絲綢之路是穿越整個亞歐大陸最長的道路,是聯繫多個民族和國家最重要的紐帶,與跨國史研究的內涵相一致。
  • 新加坡華人女作家上海首發《絲路江心鏡》
    張露期待回望古老而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感人至深的歷史玄幻故事,為亞洲文明的繁榮與互鑑做出獨特的解讀和貢獻。 19日,由新加坡知名華文女作家張露博士創作的玄幻冒險題材文學作品——《絲路江心鏡》上海首發;有聲書同步全球首發。據介紹,這部作品以真實歷史為背景,以「黑石號」沉船上珍貴文物——江心鏡為線索,融入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奇幻的冒險、殘酷的宮廷鬥爭、感人的異國之戀等,構起歷史與現代的溝通橋梁,壯麗瑰美的海上絲綢之路畫面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
  • 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
    在網上,敦煌莫高窟推出線上免費參觀和研學活動,促進文化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在線下,遊客們走進西北大漠,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歷史與現實,在此刻融為一體。  「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穿透時光的,是堅守的力量。
  • 音樂劇《絲路之聲》獲「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項目」提名
    12月12日至14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會上,「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提名公布,其中,由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絲路之聲》位列其中。
  • 古絲路緣何成山地自行車賽黃金賽道——首屆穿越絲綢之路(國際...
    新華社蘭州9月26日電 題:古絲路緣何成山地自行車賽黃金賽道——首屆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觀察新華社記者張睿金秋時節,夜幕降臨,嘉峪關百年關城之下,來自各地的108名山地自行車手在夜色中帶著歡笑和淚水,榮耀與遺憾,相互擁抱、慶祝、放聲高歌。
  • 南方絲綢之路——雙流!宛如明珠……
    >還原雙流絲綢之路繼首部成都本土原創大型音樂劇《絲路戀歌》以「南方絲綢之路」主題在2017年4月在蓉首演成功後,8月20日,由成都空港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四川省歌舞劇團、成都卡蘭美朵音樂林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具有成都文化元素、雙流空港文化及四川民族風情相互融合的大型音樂劇《絲路戀歌》巡演在雙流啟動,吸引了數百市民前往觀看。
  • 絲路國際電影節告訴你,未來電影看什麼
    10月11日至16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期間,「電影市場」單元將組織開展創投會、大師班、絲路青年短片等專場活動,承載起培養青年影人、孵化新人新作的文化擔當。大師班 關注大咖不迷路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大師班系列活動,是致力於搭建「一帶一路」電影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每年的大師班系列活動,都會邀請海內外大師級電影人、知名導演,以公開課等形式分享在電影創作中積累的經驗,探討中外電影發展途徑,助力世界電影文化交流發展。
  • 張露博士攜最新力作《絲路江心鏡》與上海年鑑學會相聚星露閣
    新加坡寶路集團董事長、新加坡著名華文女作家張露博士攜最新力作《絲路江心鏡》與大家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小說《絲路江心鏡》以歷史真實事件為背景描述了一副壯麗絢爛的海絲奇幻浪漫畫卷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燦爛輝煌的歷史脈絡。張露博士歷經八年準備,三年創作,終於在今年完成這部20餘萬字的長篇歷史傳奇小說。
  • 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金臺隨筆)
    在網上,敦煌莫高窟推出線上免費參觀和研學活動,促進文化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在線下,遊客們走進西北大漠,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歷史與現實,在此刻融為一體。「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穿透時光的,是堅守的力量。
  • 絲路傳奇 宋韻開封 開封因絲路而昌盛,絲路因開封而綿長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也是世界最精華旅遊資源的匯集之路。眾所周知,絲綢之路始於古代中國,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最大的作用是運輸古代中國出產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後來卻成為東方與西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 微博動漫攜手新華網以動漫形式傳播「絲路」文化
    該系列作品由微博動漫與新華網共同打造,雙方藉助動漫形象引領網民深入了解絲路故事,共同傳播「絲路」文化,C妞正是絲路傳播形象大使。C妞動漫形象據悉,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辦的「絲途·昂揚」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由新華網整體運營,微博動漫與中國日報等平臺對「絲途·昂揚」活動不同內容、不同階段進行多形式傳播。